书城公版皇朝经世文续编
4524500000130

第130章 礼政四学校(3)

故诸生附府厅州县学籍后。竟有毕生不能赴乡试者。穷经皓首。一试无缘。良可慨矣。军兴以来。学臣不按临甘肃者。已余十稔。幸前学臣许振祎。不避艰险。以次按试。生童踊跃欢呼。迎拜马首。计补行各岁科诸试。取入新生。不下万人。而从前取进生员。尚不在内。徒以资斧无措。不能远行。加之夏秋暑雨。水潦纵横。有无从问津者。有中道迍邅。致场期。废然而返者。有资斧耗尽。抑郁成疾以殁者。其得抵陕完试事者。不及三千人。然则甘肃士子之赴乡试者。合新旧诸生计之。不过十之一二而已。臣自肃州凯旋。历甘凉各郡途间。见诸生迎谒道左。初疑其秋试被放者。比询以试事。则佥称无力赴陕。不知其详言已欷歔不绝。慰谕遣之。前接准学臣许振祎。咨送甘省赴试士子。公恳分闱呈词。当行两司议详。昨由肃凯旋后。又据绅士前刑部主事滕烜道员曹及汉回士绅等。联名呈称捐建贡院。择定袖川门外地基。筹备砖瓦材木。已有头绪。请援照湖广云贵乡试分闱取中前来。并称甘省武试。本系分闱。文试宜可仿照。恳求具 奏。臣惟湖广云贵等省。乡试道路险远。历蒙   列圣恩旨。分闱取中。士林感颂至今。兹甘肃赴陕乡试。道路险远。较各省数倍有加。  皇上一视同仁。轸念士人赴试维艰。傥  恩允分闱取中。俾边徼寒微。得照各省。一律就近应试。则投戈讲艺。士气奋兴。  文治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惟是分闱取中。额数应定若干。难以拟议。陕甘乡闱。向系合两省取中。从未分析。兹甫议分闱取中。若将两省额数平分。各占一半。则陕省应试人员。向多于甘省。现且有增无减。甘肃如占额一半。致陕西中额顿形减少。殊非情理之平。若照臣度陇之初。奏准甘肃取中二十一名成案计算。无论当时因贼氛正炽。赴试人稀。一时权宜酌拟。本非甘省定额。当陇境肃清。应试士人。自必增多数倍。而中额仅此。翻致向隅。亦无是理。若按照永广中额部章计算。甘肃军兴以来。各府厅州县。派捐粮料饷需。均值人物雕残。市价翔贵之时。调核各厅州县。历年案卷。稽核捐输之。为数甚巨。而又限于部议永广中额。不得过十名。定章无从推广。此拟议中额。鲜可依据之实情也。溯考从前两省合中时。道光丁酉己亥咸丰壬子等科。甘肃每榜曾取中三十余名。同治九年庚午科乡试。臣接陕西抚臣蒋志章缄称。主考评场中试卷。甘肃独优。殊嫌额满。本年癸酉科乡试。据陕西藩司谭锺麟禀主考。所论亦同。是陕甘文风无容轩轾。而甘肃分闱后人文日新月盛。尤在意中。合无仰恳  皇上天恩逾格。  特准比照各省中额最少之贵州。每科取中四十名。满营应试士子。每科取中二名。合共四十二名。作为定额。遇  简放主考学政之年。另  简甘肃正副考官各一员。甘肃学政一员。俾合省士子。得以就近乡试。而岁科按届举行。学臣得免跋涉之劳。生童得以时亲承训。通习旧学而启新知。不独边方士习文风可期丕振已也。臣自西征以来。目民俗凌夷。泯棼日甚。不但杀争夺视为故常。动啸聚多人。恣为不法。而民间伦纪不明。礼教久斁。千名犯义之案。诛不胜诛。缘地杂华戎。习俗渐染日深。正恐夏变为夷。靡所止极。不得已设局陕省。刊刻四书五经小学善本。分市各府州厅县师行所至。饬设立汉回义塾。分司训课。冀耳濡目染。渐移陋习。仍复华风。迩来汉民敦崇儒。术。诵六经。回民亦颇知向慕。争请设立义塾。延师课读儒书。前学臣许振祎次第按临。多方激厉。回生得附学籍。贡成均者。所在不乏。益欣欣然以得附宫墙为意外荣幸。食桑黮而怀好音。斯其时乎。若荷  皇恩。允其分闱就试。时简派学政。按期校阅。则经正民。兴边氓。长治久安之基于此矣。臣亦知圣贤之学。不在科名。士之志于学者。不因科名而始劝。然非科名无以劝学。非劝学则无读书明理之人。望其转移风化。同我太平。无以致之。固非谓科第文章。足以歆动庸耳俗目。兼可博取民誉也。愚见所及。谨以附陈。

爽溪书院记

李元度

古之教者。国有学。党有庠。州有序。家有塾。民生八岁入小学。十五入大学。无日不在学之中。无人不在教之中。为之师者。国学有司徒乐正之属。庠序则党正遂大夫主之。若二十五家之闾。则父老之不仕者。坐于门侧之室。为左右师。以时督其子弟。所谓塾也。今制府厅州县皆立学。又有社学义学。为党庠术序之遗。凡学皆建明伦堂。则又明揭立教之本以为鹄矣。自朱子讲学岳麓。吾平闻风兴起者多。宋十三君子。以族祖练溪先生居首。而木川草堂及雄公皆吾族先正也。昔贤之流风遗韵。所以化成于乡者。何其伟欤。余家爽溪九世矣。泉甘而土厚。距练溪及草堂遗址。皆止数十里。同治戊辰。告养得请。爰仿古家塾法治精舍于家庙西。曰爽溪书院。延经师一。蒙师二。以分教子弟。先太高祖后裔皆入焉。买田饩粟。供师生之稍食。院设讲堂五楹。仍以明伦为额。堂后有亭。祀先圣先贤栗主。以十三君子祔焉。左曰养正斋。右曰立诚斋。斋各十楹。门庑五楹。院西屋三楹。有楼翼。然为藏书所。后为花圃。为听书声亭。翼以回廊。庖湢井禀皆具。工始戊辰八月。落成于己巳四月。既释菜鼓箧。乃进诸子姓于堂诏之曰。若等知古人立学之义乎。孟子云。庠序学校。皆所以明人伦。此千古学的也。虞书所谓五典五教五品。即中庸所谓五达道。学者学此而已。尧舜之道。不外孝弟。圣人特人伦之至耳。今以圣贤望学者。鲜不踧踖未遑。顾圣贤亦人也。不能为圣贤。要不能不为人。有伦始有人。出乎伦即出乎人矣。出乎人即入于禽兽而不自知矣。夫不敢望圣贤。独甘为禽兽乎。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惟其有伦耳。吾之筑馆择师以课子弟也。匪第治帖括。弋科名。为宗族光宠也。凡欲使读书明理。各成其为人尔。成人非有异术。求各尽其伦尔。伦之尽。其道无穷极。今亦未敢多求。各去其自私自利之鄙心。以无踰大德之闲尔。吾不能广教术于乡国天下。仅于家塾焉发之。力薄而施隘。吾滋恧矣。登斯堂者。能顾名思义。尽伦以尽其为人。立爱惟亲。立敬惟长。求无背于尧舜孔孟程朱之教。而赓续练溪木川草堂诸先正之宗风。是为克家令子。天爵修而人爵从之。异日为名臣。为通儒。为循吏。立功立言。胥于是乎出。其荣多矣。否则伦纪有亏。舍本而逐末。纵寘身通显。无解于乡愿妾妇穿裔垄断之讥。其极至于违禽兽不远。是即掇巍科爵三公。吾不愿有是子弟也。爰揭朱子白鹿洞规。暨蔡忠襄公圣门律令于堂。并次是语记诸壁。以谂后之学于此者。

请整顿宗学疏

王榕吉

窃维 国家设立宗学。所以为国储才。亦以明亲亲也。学分左右两翼。每翼宗学额设教习官四员。总管二员。副管八员。复有总理之王公统司其事。又钦派科甲出身三品以上之京堂二员。专司稽察。法至密意至深也。诚以宗室子弟。生长富贵。派衍天潢。必使之入学肄业。扩其闻见。以免固陋。陶其性情。以化骄矜。逊志时敏。破除世冑习气。乃可以长保富贵也。教习官三年俸满。须查有实在功效。方由稽察大臣。加具切实考语。送宗人府带领引  见。请  旨施恩录用。奖其勤劳。即以严其督课。 国朝宗室。代有伟人。莫不仰荷  列圣之所教育。迄于今而宗学几成虚设矣。臣自同治九年。奉  命稽察左翼宗学。当向该管官切实致嘱。课程务须认真。初次入学。尚有教习数员。肄业生二十余人。在学接晤。此后时复前往。则日形疏懈。荒署或无一人稽察教习者。难得与宗学生晤面。出题课试。交卷亦复寥寥。诘其何以如此。据该管官佥称宗室之废学。大都为贫所累。餬口无资。实有万难认真者。缘宗学肄业生。向章每名月给米三斗。纸笔墨按时给领。夏季以冰。冬季以炭。自经费不敷。月米裁减。又改为折色。向之领米三斗者。今领米不及二分。其它更无论焉。每月所领仅敷两日之食。欲责令常常入学。读书作文。势必有所不能。是宗学之设有名无实矣。其充裕之家。亦或自行延师课读。然力能延师者十之一。不能延师者十之九。诚恐乃逸乃谚。既不知稼穑之艰难。又不得诗书之进益。坐聪明。大为可惜。在各学教习。不过敷衍岁月。藉为出身之阶。而职司稽查者。扶同隐忍。实觉负疚于中。臣在顺天府尹任时。于金台书院考课之期。遇有宗室子弟应试者。必酌予奖勖。拔置一二等。作稍分膏火之资。爱其才又怜其贫也。伏思我  皇上谊笃亲亲。推恩锡类之仁。无所不至。独入学读书之子弟。月米未复旧规。似无以示优异而昭激劝。且两翼宗学。每年所撙节者。不过米五六百石。地方水旱偏灾。一经奏报。 朝廷不惜截漕十万石二十万石。立予  恩施。即京师之普济堂。功德林。及通州之王恕园。每冬尚蒙  恩赏仓米。五六百石。及三四百石不等。岂以宗室子弟培养所关而稍有靳惜耶。可否请  旨饬下宗人府王公妥议。整顿章程。肄业生月米。应如何复旧。勤学与不勤者。应如何分别劝惩。教习官应如何专以责成。傥俸满无实效。应否再留数年。以观后效。奖勤警惰。庶教习专心以纳诲。学者崇德而象贤。将见宗室子弟。经明行修。大可为桢干之才。小亦不失为圭璋之品。则  圣朝之恩明谊美。历久弥光矣。

河北精舍学规

陈宝箴

三代之所以造士者至矣。八岁入小学。十五入大学。由明德而亲民。体用备焉。士无等差。而皆教之穷理尽性修己治人。嗟乎。何其待士之厚。而忧世之深远也。晚周学校。仅存虚名。先王良法美意荡焉。汉唐以来。体用遂分而为二。 国家学校之外广建书院。纳髦于经籍。因明制而加详焉。降及末流。考所为教。率不出经艺试帖。利禄之锢蔽乎人心久矣。干嘉之际。士稍以为陋。一二巨人长德。相承为考证之学。仪征阮文达公遂创建诂经精舍学海堂于浙江广东。余尝览其学规。盖亦勤密矣。然数十百年间。考据辞章之士。多出其中。而能以道德经纶世变者。渺焉寡闻。是果天之生才有数耶。抑教者与学者皆相感以类耶。嗣是江苏湖北四川陕西渐设精舍。而俱不出学海堂之制。精庐之开或数十人。或百人。日从事训诂名物。辨白考订。余姚朱肯夫庶子。提学湖南。踵设校经堂。博选俊异。厚给廪俸。因文达学。规而扩之。经训之外。令学者究心宋五子书。而务持平于汉宋家之说。视他加慎焉。然其规模制度。成于仓卒。于造士之本原。或阙焉而未备。夫世运之盛衰。人才为之。人才之盛衰。学术为之。为国家得人。不如为国家树人之用之广也。养之一州一府。而天下用之不尽。养之一世。而数世十世用之有余。古硕达君子。规画宏远者。则有然矣。国家设官。子之民而责以教养。而任教民之责者。往往忽之于无事之时。一遇变故。辄委任无人。而以庸驽当之。造致坏乱。乃叹人才之难得。是果人才之难得乎。嘉谷不种则不生。良木不溉则不美也。晚近之人才。可谓乏矣。约而计之。亦有四端焉。曰义理。曰经济。曰辞章考据。辞章考据。虚美无用。姑无论已。为义理之学者专言心言性。以记诵语录为能。泥古而贱今。卑事功而薄名实。执理甚坚。而才不足以应变。持论似正。而知不足与料远。言经济者动以正心诚意为迂。不知本不立者标不治。未有不治其心而能不流于功利者。未有以忽君子忽小人之心。而能终为君子不为小人者也。其平居抵掌忠义。激昂慷慨。率皆意气为之。意气馁而忠义竭矣。故气节自学问存养出者。可以造次。可以颠沛死生。其出于意气者。谓之客感焉。鼓之则动。再而衰。三而竭矣。此今世人才之大病也。故曰源不清者流浊。本不固者枝窳。 国家之法。重于更改。各行省精舍。足以得经生。不足以得通才。体用之不明。而本末混淆故也。夫立法之先。规画不宏者陋矣。宏而不精矣。不陋不。弊且百出。陋且乎。然则若之何。曰义理为体。经济为用。辞章考据为文采。文采不必尽人责之也。体用则不可偏废焉。本义理而发为事功。因之以立言。则学术不至于偏。人才不至于苟简。教必先本而后末。学必同条而共贯。君子观于体用一原之故。知贤哲之去人不远矣。谨撰学规若干条列后。诸肄业生得备览焉。

一读书总期明体达用。今参酌景迂曾文正课程用之。经以四子书为主。易书诗三礼春秋辅之。史以司马氏资治通鉴毕氏续通鉴夏氏明通鉴为主。二十四史辅之。为主者日月不可离。为辅者轮次诵习。要在随时体认。以古证今。以人证我。经则由训诂以探义理。由平实以诣精微。史则博通古事以求其要。参究时势。以穷其变。

一诸生诵习经史而外。或旁及诗文。天文。算学。各从所好。期于不荒正课而止。至盐漕。地舆。水利。农田。兵法。河工。屯牧。船。尤用世之士所宜急讲。所置诸项书籍。宜以次恣览。与经史课程。月按籍一考。省其敏钝。察其勤惰。天文算学。本与地舆相表里。以功用繁琐费时。恐荒正课。又非易专精。姑不列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