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挺经
4700700000006

第6章 第二诀励志(3)

【点评】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但是这个“高处”并不是人人都能去的。现代社会需要的是才智、胆识、技术和人脉等,而在古代,读书是进入仕途最可靠的方式。无数寒门弟子通过自己十年寒窗苦读来赢得一举成名天下知的荣耀,从而光宗耀祖,改变整个家族的命运。因此,在古代读书人心中,“学而优则仕”就是他们心中前进的动力。

曾国藩出身并不显赫,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吾曾氏家世微薄”,这样的家庭虽然不能给年幼的曾国藩提供优越的成长和学习环境,更不能为他铺平今后的道路,但是激发了曾国藩发愤图强、求取功名的斗志。

在远大志向的指引之下,曾国藩不到10岁就读完了《五经》,并且开始学习八股文。没过多久,他的弟弟曾国潢出生,祖父为了考察他的文采,即景命题《兄弟怡怡》,叫他做一篇八股文。没想到十岁的曾国藩居然一气呵成,写出了一篇工整的八股文,祖父又惊又喜,赞赏曾国藩说:“文中有性格,必能以孝友承其家矣。”也正是在这个时期,曾国藩不仅熟读四书、五经,还读《史记》、《文选》等古籍,文采和才学都有了很大的长进。

曾国藩14岁那年,父亲曾麟书的好友欧阳凝祉来到曾家做客,见了曾国藩所作的八股文稿和诗作,顿时大加赞赏。这位欧阳先生是衡州府有名的八股文章能手,他生性孤傲,从不轻易嘉许人,曾国藩小小年纪就令这样一位行家里手刮目相看,实属不易。为了试一试曾国藩是不是有真才实学,欧阳凝祉又出了一道“共登青云梯”的诗题,曾国藩在席间便赋诗一首,欧阳先生一见颇为吃惊,小小年纪,不仅不怯场,从容淡定,还能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写出这样的好诗,字里行间尽显胸怀和才气,这孩子将来必成大器,前途不可限量,欧阳先生当即对曾家能够培养出这样的儿子而钦佩不已,便有意将女儿许配曾国藩,与曾麟书结为儿女亲家。后来这位欧阳夫人就是曾国藩的结发妻子。

道光十三年(1833年),23岁的曾国藩离家赶考,这是他第一次参加科考,本想只当作练手,没成想竟然中了秀才,这看似轻轻松松获得的功名,是他父亲孜孜苦读二十多年才在上一次科考中获得的最好成绩。全家人听说曾国藩中了秀才,高兴不已,决定为曾国藩和欧阳小姐办喜事,双喜临门讨个好彩头。但是秀才根本不是曾国藩的目标,新婚之后的曾国藩惜别自己的新娘,背井离乡,继续深造,以求更大的功名。

道光十四年,曾国藩来到湖南最高的学府岳麓书院读书,并在当年的乡试中考上了举人。冬天,曾国藩又决定北上,去参加第二年春天全国的会试。于是他便在寒冬时候独自背井离乡,去了京城。

曾国藩在湖南已经小有名气,但是面对全国的学子,终究还算不上佼佼者,这次会试,他并没有考中。但或许是上苍的眷顾,这年恰逢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朝廷照例增开会试恩科一次。曾国藩便留在了京师的“长沙会馆”,等待明年的恩科。这个“长沙会馆”是湖南的乡绅在京师开办的专为前来应考的湖南籍学子提供食宿的地方,开销较少,还算便利。

从未离开过家乡的曾国藩在京师刻苦攻读的同时,还极大地开了眼界,在很多学子的影响下,曾国藩对韩愈的文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认为,韩愈的文章,格式的条条框框少一些,这样就更利于作者抒发自己的见解和想法,读起来也生动灵活,气韵凛凛。

好事多磨,参加恩科的曾国藩再一次名落孙山,经过了两次失败,曾国藩深刻自省,意识到自己的功力尚浅,还需刻苦用功,无奈之下,他打算先回湖南老家去,再磨宝剑。

转眼到了道光十八年,曾国藩再次决定赴京赶考,但是家中上有老下有小,实在苦寒,已经没有什么余钱了,无奈之下,他只好向亲戚朋友凑了赴京的盘缠,一共二十二串钱,一路上省吃俭用,终于挨到了京城,这时的曾国藩已经只剩下三串铜钱了。绝处必能逢生,老天不负有心人,这一次,曾国藩得中,是当年第四十二名进士。

紧接着,曾国藩参加了朝廷举办的朝考,获得了一等第三名的好成绩,按例,前三名考生的试卷要呈现在皇帝面前御览,道光皇帝看了曾国藩的试卷之后,颇为赞赏,又特地将他拨置为一等第二名。于是,他便被选入翰林院深造,当了庶吉士。

关于曾国藩入翰林还有这样一段记载:

曾国藩考中进士时,殿试名列为三甲等级。通常境况下,“三甲”这一等级并不算高,大多入不了翰林,曾国藩大为失望,当天就打算回湖南老家去。当时同乡劳崇光官至编修,在公卿间已经颇有名望,就前去安慰和挽留曾国藩,因为他深知曾国藩的才学和胆识,觉得就这样一走了之,实在可惜,就决定帮他上下疏通。劳崇光想来想去,决定通过行卷的方式帮助这个无权无势的潦倒学子。行卷,是唐代科场中的一种时尚。应举者在考试之前把所做的诗文写成卷轴,投送朝中显贵,这就叫行卷。劳崇光即刻邀请了几个文采不凡的人,把家作为客馆,又借了亲友的仆人和马匹各十,配好了鞍辔来等待。曾国藩到后,马上写诗文分别送给显贵之人。

朝考一结束,曾国藩顾不得吃饭,立即赶到煤渣胡同,劳崇光已经安排好一切。次日,主持朝考的大学士穆彰阿和各位考官,都从四处听到三甲同进士湖南曾子城的诗文甚是出色。穆彰阿调来试卷,仔细地看了他的策论,觉得此人持论正大,不像一般的年轻学子心高气傲、口出狂言。他当即圈定曾国藩为翰林院庶吉士。排名次时,列为一等第三名。名单进呈道光帝时,穆彰阿又特地在皇上面前将曾国藩的诗文大为称赞一番,道光帝粗粗读了几句,颇觉清明通达,于是用朱笔将名字由第三名画至第二名。

就这样,曾国藩才算是走到了人生的“高处”,这其中的每一步,都是他心血和汗水的真实写照。曾国藩深知这次得入翰林,虽然幸得贵人相助,但主要还是依靠自己二十年来孜孜不倦刻苦读书得来的才华和学识,也就是说,没有真才实学,就算有再多的贵人相助,恐怕也是徒劳。因此,他做官以后,从来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依然保持着刻苦读书的好习惯。进入翰林以后,很多人觉得已经是万人之上了,不需再继续努力,只需要广结人缘,打通官路,就可以坐等高官厚禄了。然而曾国藩从来不敢这么想,他生性淳朴,从来不会钻营取巧,在京为官十余年,不仅恪尽职守,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熟读史书,为此,他特将自己的名字“曾子城”改为“曾国藩”,这“国藩”二字,就是暗指“为国藩篱”。

这还远远不够,曾国藩还为自己设立了十二条课程,每日监督自己完成,这些课程包括读书的心得、人情的历练、自身的修养、诗文的创作等,但凡有所感悟就要悉心记录下来。这些记录共分五类,命名为:茶余偶谈、过隙影、馈贫粮、诗文钞、诗文章。这个习惯一直保持着,即便是行军打仗、生病卧床也照记不误,一直坚持到他去世的前一天。由此可见,曾国藩的毅力,实在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