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梁启超在《君子》篇中,还这样叙述道:“君子之义,既鲜确诂,欲得其具体的条件,亦非易言。《鲁论》所述,多圣贤学养之渐,君子立品之方,连篇累牍,势难胪举。周易六十四卦,言君子者凡五十三。乾坤二卦所云尤为提要钩元。乾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推本乎此,君子之条件庶几近之矣。”
这段话的大意是:君子的具体意义,既然很少有准确定义,那么想要得到具体的解释,肯定不是容易的事情。根据《鲁论》讲述的内容来看,其大都是关于圣贤德行修养的论述,以及君子立身修德的方法。周易有六十四卦,其中有五十三卦讲的都是君子。最重要的乾坤二卦,还有这样的卦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根据这种卦象推断,成为君子的条件就显而易见的了。因此,在梁启超看来,想要成为君子,那么就必须从自身做起,勤修自身,努力提升自己的德行修养,这样就可以成为君子了。明朝初年的开国将军徐达,在这方面做得就非常好。
明朝初年,朱元璋按照功劳大小对众多开国元勋进行封赏,徐达因其功高,被赐予一座豪宅,但他拒不接受。这让朱元璋十分为难,朱元璋的万里江山,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徐达打下来的,徐达的功劳如此之大,如果不封赏他,那以后谁还愿意争先立功呢!朱元璋是一个赏罚分明的人,在他看来如果臣子有功不赏,他以后还怎么领导群臣,怎么服众呢?此时,朱元璋的随从给他出了一个主意,说是为群臣摆下庆功宴,在酒席上将徐达灌醉,趁其昏睡之际,让人将他抬进豪宅,这样即便他醒来,也已经不已成舟,只能接受。朱元璋觉得这是一个好办法,于是就让手下人照此去办了。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徐达酒醒后立即离开了这座豪宅,依然坚辞不受。最后,朱元璋实在没有办法,只能换了一座小一点的新居赐给徐达,这时他才欣然接受。
这件事情传到徐达夫人耳朵里,她十分不解,于是问徐达:“太祖的天下,有一大部分是你打下来的,你也是劳苦功高,皇帝嘉奖,理所应当,但你为什么坚辞不受呢?”徐达笑着说道:“如果我答应皇上,住进豪宅,在豪宅里安逸的生活,皇上看到之后,会作何感想呢?他肯定会认为我懈怠了,甚至是居功自傲了。这样是有违我本心的,时间长了就会蒙蔽我的心智,失去杀敌报效国家的心思。”徐夫人听后,恍然大悟,连称徐达做得对。
后来,胡惟庸做了大明的宰相,朝中很多官员纷纷带着贺礼前去攀交。而胡惟庸却悄悄地来到徐家拉拢徐达,不料却被徐达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徐达心里十分清楚,胡惟庸是个心术不正之人,因此他不想与对方有任何联系。这无疑体现出徐达的君子德行。对于这件事情,徐夫人十分担心,在她看来,胡惟庸贵为宰相屈尊来到家里拉拢徐达,却被直接拒绝,这无疑是拂了对方的面子,所以她害怕胡惟庸会因此心生怨恨,报复徐达。而徐达却不这么看,他认为,这种心术不正之人,或许可以风光一时,但必然不会长久地风光下去,最终肯定是不会有好下场的。虽然今天拒绝他没有得到任何好处,甚至会引起对方的仇视,但在将来胡惟庸出事后自然也不会受到任何牵连。果然,不久,胡惟庸因谋反泄露,被朱元璋下令处死了,很多与其关系比较紧密的人,也都受到了牵连,而徐达因为和胡惟庸保持了距离,平安无事。
梁启超认为,正是因为徐达拥有一颗“君子之心”,所以他才逃过一劫,没有受到胡惟庸的牵连。而在儒学继承者心中,儒家文化能得以长久流传的主要因素,除了拥有一颗“君子之心”外,还应该做到“诚”。在《论语》中,有很多言语都提到了这一点,比如,“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将“诚”提升至儒学根基的高度。随后,“诚”又逐渐发展为儒家文化的本源,并开始影响人们的道德观和人生观,甚至成为我国“民族道德”的至高境界。
而在梁启超看来,“诚”也是儒家德行修养中的一部分,通过这种方法,也可以修成“君子”。事实上,在儒学众多体系中,所谓的君子之德,并不只是认清“君子之心”和“诚”这两方面,还有一种对生活的态度也需要积极把握住,那就是常怀一颗“感恩之心”,时时懂得感恩。这样才能谨守君子德行,做一个品端德正的人。
著名作家马铁丁曾经说过:“如果人们内心充满了感恩之情,那么就不会觉得世界亏欠自己什么,相反,自己还会生出一种愧疚之情,因为自己难以回报世界对我们的慷慨厚赠!”一个人只要懂得感恩,那么在他看来,这个社会就会处处都是和谐的,美好的,反之,你看到的则是不顺和黑暗。所以,坚定自己的感恩之心,既可以为他人带来幸福,也可以让自己保持欢愉的心情;学会感恩就是对回报他人做出的最好行动;学会感恩,还可以练就君子之德,使自己的胸怀更加坦荡,还可以帮助自己建立起与他人的和谐关系。因此,在梁启超看来,具备感恩之心的人,往往也具备君子之德,在德行方面让人无可挑剔。
不过,通过“真诚和感恩”等儒学观念将自己打造成一位君子,显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因此,我们需要长久以往地坚持下去,牢记君子的根本操守,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为他人带来美好和光明。事实上,仅仅待人“真诚”,懂得感恩还远远不够,还应该不断地修正己身,转变自己为人处世的态度,坚持“正义之心”,处理公事而不偏私,这样才能将自身的修养变成一种财富。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当人们可以将“真诚、感恩、正己”等理念彻底融合起来时,儒家所推崇的君子之德就可以得到更大范围的普及,品德高尚的人就会越来越多,这样社会就会充满和谐,并在这种情形的推动下,得到飞速发展。
所以,做到这些,就可以成为梁启超眼中的君子。
肆
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
任何一种思想,都可以说是社会历史的产物。一种思想的出现,必然都是从已有的某个单一的或多种思想中演化而来的。梁启超在《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相关阐述。他从各种典籍资料中旁征博引,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和论述,并对一些与儒家发展有关的历史事件进行了研究和评述。
梁启超认为,任何学派都不是偶然产生的,虽然孔子被后人称为圣人,但也必然不能毫无所承。这就如同某些历史事件一样,它之所以会发生,必然不是毫无征兆的,肯定是某种因素或者多种因素聚合起来,引发了某一历史事件的发生。而针对于秦始皇时期发生的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焚书坑儒”事件,梁启超自然不会放过,他对此仔细地研究了一番,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始皇焚书坑儒,非敌儒教……秦承魏制,置博士盖始皇一天下用李斯之策,固已辨上下定民志之道,莫善于儒教。”其大概意思就是,秦始皇之所以会焚书坑儒,主要原因不是他敌视儒学。秦朝沿用的是魏国的制度,在治理天下的过程中,秦始皇屡屡采用李斯的策略,通过一些措施为天下定下某种特定的发展方向和道路,而就统治天下而言,没有比儒教的教义更适用的了。由此,梁启超认识到,所有的思想都是在为当时的政治服务。但是,如果要了解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具体原因,还得从焚书坑儒这一事件讲起。
秦始皇横扫六国之后,为统治思想文化做出了诸多努力。他运用封建国家的中央集权制,强制推行思想文化的相关政策。在这种情况下,文化阶层与统治阶层的矛盾愈演愈烈,因此引发了千古悲剧“焚书坑儒”。
秦始皇平定天下之后,采用李斯的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将以前的诸侯国分改为郡县。当时的博士淳于越反对这一政策,他向秦始皇进言:“凡是不尊旧奉古的政策,必然得不到有效的推行。”这一说法在民间引起了争议。
当时的丞相李斯则反对淳于越的这种说法,他认为,国家推行的法规制度,必须按照实际的国情来制定,古代的制度显然已经不适用于如今的社会。同时,李斯还指出,淳于越的这种说法会在社会上引起不必要的骚乱,甚至是影响民心,这将给政令的推行带来诸多不必要的麻烦,必须制止这种言论的传播。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确立,逐渐引发了一些儒生和游士的激烈反对,他们针对这种体制,引用《诗》《书》和百家语,借古讽今。针对这种状况,李斯决定采取激烈的办法一举消除其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所以,他向秦始皇提建议:“除了官方的藏书以及秦国政府的藏书之外,其他所有关于《诗》《书》《礼》《乐》的书籍,甚至是百家语和史书等,都必须全部烧毁。如果社会上再有谁胆敢公众谈论《诗》《书》这类书籍内容的,就要被判处死刑。当时仅剩的书籍就是那些关于医药、算卦和农业水利等方面的书籍,而且严禁民间私人办学等。”
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焚书。秦始皇规定,所有禁书都必须在一个月之内上交官府,进行集中焚毁,为此还制定出了相关法律,凡是吟诵《诗》《书》内容者,将在闹市被处死;借古讽今者株连九族;官吏看到却不举报的,同样要株连九族;一个月内没有焚尽禁书者,需服兵役四年,夜里修筑长城,白天站岗等等。可以说,秦始皇的这一做法为古代的文化带来了极大的破坏。由于六国的史书都遭到了焚毁,所以如今关于战国历史问题的很多方面都没有定论。
而坑儒事件则发生在焚书之后,从性质上而言,坑儒是焚书的顺延,只是起因不同而已。众所周知,秦始皇晚年十分迷信术士的长生不老之术,曾派遣大量人员远赴海外,寻求长生不老药,企图延年益寿,统治永存。因此,当时的术士都受到秦始皇的格外重视,其中就有两位术士,深得始皇帝的信任。但是这两人看到秦始皇制定的各种残酷刑罚,尤其是因焚书而造成的诸多杀戮之后,对始皇帝的意见很大,总在私下妄加议论,认为秦始皇是一个残暴无道的君主。终于,在一天夜里,这两人弃官出逃。秦始皇得知此事之后大怒,十分生气地说:“我对这些术士恩宠有加,他们不知恩图报也就罢了,竟在私下议论我,现在还背叛我,逃出城去。所有的术士都是一个嘴脸,他们辜负了我对他们的信任。目前,咸阳城内有数百个书生,他们平时定然也总是在背后议论我,妖言惑众,所以必须要将此事彻查清楚。”
随后,秦始皇命令御史将咸阳城内的所有书生抓捕入狱,对他们进行拷打和盘问。起初,这些书生坚称自己无罪,没有在背后议论秦始皇,抨击时政。但酷刑之下,都忍受不住了,最后被屈打成招。于是,秦始皇下令将这些书生全部杀了。公子扶苏是个正直的人,他不忍这些人枉死,于是向秦始皇求情,却被秦始皇臭骂一顿。当时的监斩官看到秦始皇震怒,就想若直接将这些书生的头砍了或许不能平息始皇帝的心头怒火,所以便将这些书生驱赶到一个深谷中,然后用石头将这个深谷填满,活埋了这些书生,这次死于非命的书生共计四百六十多人。坑儒事件发生后,公子扶苏认为这种处理手段过于残暴,于是便对秦始皇讲述了自己的担忧,他认为天下初定,百姓的生活还没有归于平静,却又出现这样的事端,恐怕会在社会上引起骚乱。秦始皇听后大怒,直接将公子扶苏发配到了边疆,跟随大将蒙恬戍边。
坑儒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社会上引起了猛烈反弹,在儒生中引起了普遍恐慌,他们开始与朝廷发生冲突并激烈抵抗,在陈胜、吴广起义之后,孔子后人孔鲋也参与到了起义队伍中,足见儒生对秦始皇的愤恨。
在坑杀了四百六十多个儒生之后,秦始皇担心受到天下儒生的报复,因此想要将他们一网打尽,斩草除根。但又担心他们闻讯之后,会逃跑或隐蔽起来,这样就会生出更多事端。秦始皇就想出一个计策,他颁布了一道命令,让地方官员寻访名士,然后有意愿做官的人都送到咸阳,以待后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各地陆续送往咸阳的书生就有七百多位。随后,秦始皇下令,封这些书生为郎官,这一举动让天下的书生都激动不已。
同年冬天,突然有人向秦始皇通报,说骊山附近的山谷中有瓜果出现,这引起了大家的好奇,纷纷要求前去一观。秦始皇则命令七百多位郎官一同前往,探查事情。这些人不疑有他,纷纷领命前往。到了骊山山谷后,他们发现谷中果然生有瓜果,于是纷纷进谷查看。正当大家聚集在一起,讨论这件事情的真实性时,却未曾想到,在山谷周围,已经埋伏好了大队人马,只等他们全部进入山谷后,向谷中丢巨石了。七百多位书生就这样被全部砸死,无一生还。而山谷中之所以会在冬季生出瓜果,是因为山谷的地下有温泉,因此这里四季如春。秦始皇就是利用这里的天然优势,让人秘密的在此种植瓜果。然后以此为消息,引诱书生们前来查看,最后将他们全部砸死在谷中。
焚书坑儒这一事件彻底暴露了秦始皇的残暴统治,同时也预示着当时社会矛盾的日益严重,统治阶级已经日渐失去民心。秦始皇企图通过高压政策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却未曾想起到了反作用,激起了人民的普遍反抗,加速了秦王朝的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