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梁启超讲国学
4705700000022

第22章 梁启超谈佛学:静而能虑,定能生慧(3)

佛教由释迦牟尼创立,原来只流行于中印度恒河流域一带。到了孔雀王朝时期,阿育王尊奉佛教为国教,广建佛塔,在摩崖和石柱上刻敕令和教谕。同时,他又派传教师到周围国家传教,东至缅甸,南至斯里兰卡,西到叙利亚、埃及等地。在西汉末年时,佛教经帕米尔高原传入中国。以后,经由中国传入朝鲜、日本、越南等国。

梁启超说:“自唐以后,印度无佛学,其传皆在中国。”佛教传入中国时期,中国玄学思潮正流行。为了能够让佛教在中国更好的发展,一些翻译人员采取了外典内用的手法,用中国人所熟悉的词语来解释佛教教义。这样,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化开始了互相影响和融合的过程,并对中国文化,乃至社会各个层面产生了深刻影响。举一个对人行为认知影响的例子。

中唐时期的懒残禅师,修行造诣远近闻名。有一天,皇上派使者来请他。这时,懒瓉正在山洞中烤芋头吃,使者向他宣读圣旨,他睬也不睬。时值隆冬天寒,他冻得流着鼻涕,使者见状,劝他擦去鼻涕,他说:“我没有工夫给俗人揩鼻涕。”使者回去将见到的情形报告给了皇帝,皇帝感叹道:“这样的修行人,就不是靠追求外在的快乐以满足自己的。”

在印度,佛教创立后有过多次演变。人们把释迦牟尼及其直传弟子所宣扬的佛教,称为根本佛教。释迦牟尼逝世后,弟子们奉行四谛、八正道等基本教义,在教团生活中维持着他在世时的施设和惯例。由于释迦牟尼在世时于不同场合对不同的对象有着不同的说法,弟子们便对教义产生了不同的理解。约在释迦牟尼去世后的100年,佛教分裂为上座部、大众部两大派,称为根本二部。此后100余年间继续分裂,先后分成十八部或二十部,称枝末部派。公历纪元前后,在佛教徒中流行着对佛塔的崇拜,逐渐形成了大乘佛教。这些教徒把早期佛教贬称为小乘。在传播过程中,往北——主要是往中国传播的是大乘佛教,而往南传播的是原始教法,至今未变。它们被北传者称为小乘佛教。所以,梁启超说:“诸国所传佛学皆小乘,惟中国独传大乘。”

因为将佛教传入中国,唐代的玄奘可以说是成了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玄奘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唐僧。他在贞观三年(629年)孤身一人动身西行,经秦凉高昌等地,到达天竺北境,即越过今天的新疆北路,经中亚地区、阿富汗,进入印度境内。到贞观五年时,他留学那烂陀寺,入戒贤论师门下,习瑜伽师地论,又学显扬、婆沙、俱舍、顺正理、对法、因明、声明、集量、中、百等论,钻研诸部,一共经历五年。这以后,他遍游五天竺,拜访佛教名贤。游学十二年后,他回到那烂陀寺,依戒贤之命讲“摄大乘论”“唯识抉择论”。戒日王等听到他的名声后,竞相拜访。贞观十七年,他正式东归,经由今天的新疆南路、于阗、楼兰返回国内,在贞观十九年正月抵达长安,前后共历十七年,行程五万里。

佛教传入中国后,在中国继续发展,并逐渐“中国化”。所以,梁启超说:“中国之诸宗派,多由中国自创,非袭印度之唾余者。”他指出,在中国最有功德、最有势力的佛学宗派分别为天台宗、法相宗和华严宗。

天台宗始创于南北朝的北齐,以龙树为初祖,北齐慧文为二祖,发源地为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国清寺。一念三千说,是天台宗的中心思想。一念三千,指的是人们当下一念之中具足三千诸法,包容现象界的全体。心在迷时,含三千法,对之执着不舍;心在悟时,也含三千法,但对之并不起执,而视为方便,视为性德。

法相宗,又有慈恩宗、瑜伽宗等诸多称谓。它着眼于佛法,是研究佛法和实践佛法的佛学宗派。法相中的“法”,指的是佛法,“相”,指的是佛法的形式。它的创始人就是唐代的玄奘。

华严宗,依《华严经》立名。它的主要教理为法界缘起说。宇宙万法、有为无为、色心缘起时,互相依持,相即相入,圆融无碍,如因陀罗网,重重无尽;并用四法界、六相、十玄等法门,来阐明无尽缘起的意义。

这三种教派,其所秉承的都是大乘教普渡众生的教义。下面这个故事,可以体现出它们的主旨思想。

印度曾有一个大国叫叉尸罗国,国王叫提婆王。提婆王膝下有十个王子,各自统领一个小国。善住王子统领的国家最小,但国力稳固,百姓生活富裕。邻国有一个恶王叫做罗目侯,十分眼谗善住国的富庶,于是派兵侵略它。善住国王虽然尽力抵抗,怎奈寡不敌众,丢失了国土,他只好向父王的叉尸罗国逃去。

当时,善住王膝下有一个男孩名叫善生,年仅七岁,十分可爱。善住王夫妇抱着儿子,在兵荒马乱之中逃向国境外。从本国到其父王的国境,要走七天的时间,中间隔着荒无人烟的荒野。他们出逃时,只携带了七天的干粮,不料,中途迷了路,七天后仍未抵达父王的国境。而粮食已经吃完了,一家三口便有饿死的可能。

“不能让三个人都丧命在路上,总得牺牲-个人,让其他两个人活下去。”善住王心里暗自寻思,看见夫人拉着儿子的手走在前面,他抽刀就要从背后砍她。就在这时,善生急忙阻止父王说:“千万不能杀死母亲,世上怎有孩子吃母亲的肉来维持生命的呢?请父王杀我吧!应该把我的肉作为你们的粮食才对。”善生说完,紧紧搂住母亲不放。

善住王收了刀,泪落如雨。善生又对父王说:“请割下我的肉当粮食吧!但是如果我死了,肉就会腐烂。所以不要杀死我,只需一块一块地削下肉来吃,保住性命就行。”可作父母的怎么也不忍心下手。善生看见如此情形,就自己拔刀割下身上的肉,跪着呈献给父母。善住王夫妇惊慌失措,悲叹许久,最后只好成全爱子的心愿,吃下他的肉。连续几天,善住王夫妇一直在悲伤与饥饿的旅途上苦撑。善生童子的身上,也只有骨骼之间仅存的几片肉了。父母最后取下这几片肉,充作粮食,然后含泪把爱子的尸骨留在荒野上,匆匆离去。

当父母离去后,善生王子心里祈盼:“父母亲啊!但愿你们能够平安回国,也希望以我这份自我牺牲的功德,将来能开悟成佛,济度-切众生。”

他一念至此,三千世界,六种震动,天上诸神赞叹之余,泪如雨下。这时,帝释天王为了试探善生童子的心,化成一只狼来吃他。善生毫不畏惧地说:“虽然我仅存一副骨头,也愿意施给饿狼充饥。”帝释天立刻消失狼形,现出本来面目,赞叹道:“割下自身的肉来维持父母的生命,真是罕见的义举。你如有什么愿望,不妨对我实说。”

善生说:“我没有其他愿望,只希望开悟成佛。”

帝释天又问“你的身体,已经无肉仅存骨头,到了这种地步,你恨自己的父母吗?”

善生说:“我没有一点儿憎恨之心。倘若我能悟道成佛,就可以还我本来面目。”

善生童子话音刚落,忽然皮肉渐生,很快便恢复了原来的可爱身影。

除了这些,梁启超还认为:“中国之佛学,以宗教而兼有哲学之长。”

中国的哲学,多属于人事和国家上。佛教的觉悟,成为了中国原有哲学的辅佐。比方说,佛教的修行与儒家的修身,其动机和归宿都是宣扬人格的自觉修炼,属于智慧修造。所以梁启超说:“自佛学入震旦,与之相备,然后中国哲学乃放一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