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梁启超讲国学
4705700000034

第34章 梁启超谈教育:教育之成效在将来,不在当下(4)

在小宝六岁时,郑板桥将其接到了自己身边,亲自教导。每天都让其背诵诗文,并且经常给儿子讲一些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故事,让其明白生活的艰辛,珍惜所拥有的一切。郑板桥还带着儿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让他学洗碗,而且必须洗得十分干净才算过关。在小宝十二岁时,他便教儿子挑水,并专门为其打造了一个小桶,方便他独立完成挑水的任务。无论酷暑天寒,郑板桥都要求儿子每天将水缸挑满,从未间断。因为郑板桥的言传身教,所以小宝进步的速度非常快。当时郑板桥所掌管的地区灾情严重,很多人都吃不起饭。而郑板桥为官清廉,所以家中也没有余粮。一天,小宝哭着说自己肚子饿时,他母亲便拿出一个用玉米粉做的窝头,让小宝吃,并告诉他这是郑板桥省下来的。小宝看到有吃的,自然十分高兴。这时,一个光着脚的小女孩来到了他家门口,盯着他手里的窝头。小宝看出这个小女孩也非常饿,于是便将手中的窝头分给了对方一半。郑板桥知道这件事后,非常高兴,连称儿子做的对。

此外,郑板桥对女儿的教导也十分细心。在他的指导下,女儿在诗画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后来,女儿到了出嫁年龄,郑板桥还亲自为女儿挑选对象,并以一切从简的原则为其办了婚事,他亲自将女儿送到男方家里,特意为其作画一幅,当做陪嫁。在画的一端,他写了一首诗:“官罢囊空两袖寒,聊凭卖画佐朝餐;最惭吴隐奁妆薄,赠尔春风几笔兰。”由此可见,郑板桥对子女的教育方式是很到位的。

郑板桥在临终时,还让儿子亲手做了几个馒头。当儿子将馒头端给他时,他十分欣慰地点了点头,然后告诫儿子:“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好汉。”随后他便合上眼睛,与世长辞了。

古人一直在告诫后人,“君子当自强自立,而不能自暴自弃”。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应该脚踏实地,不依靠他人而活,只有这样才能称作是独立的个体。我们要清楚,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塑造者。如果总是依靠别人,那么自己早晚都会垮掉。这就好比是依靠树木而活的藤蔓,当树木枯萎,轰然倒地之时,藤蔓也不能幸免,将迎来自己的末日。所以,我们要认识到,别人就算再怎么帮助你,那都是有限的,如果想要获得成功,就要学会如何独立去战胜困难,只有自己掌握了处理事情和困难的方法和技巧,才能独立自主地存活下去。

梁启超曾在《道德与知识修养》中这样写道:“他们所修养的条件,是什么样克己,什么样处事,什么样改变风气……先从个人、朋友少数人做起,诚诚恳恳脚踏实地的一步一步做去,一毫不许放松。”他认为,为人应先做自己,一步步地实现自立自强,然后才能去做其他事情。

由此可见,究其根本,人还是要先实现自立,然后才能做出一番成绩。因为“自己挑的水更甜,自己做的饭更香”,所以从仅仅是为了更好的生存下去,也要努力做到自立自强。

尽力而为,因材施教

梁启超在给孩子们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一面不可骄盈自慢,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那里是那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我一生学问得力专在此一点,我盼望你们都能应用我这点精神。”

梁启超认为,做任何事情时,都不能勉强自己,只要尽力而为了,就可以了,不必按照某个标准要求自己。

很多父母看到别人家的孩子表现出某方面的天赋后,就要求自己的孩子也去练习相关方面的东西,甚至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全才,如果孩子稍有一点做得不好,就对其施加压力。在梁启超看来,这种教育方法是没有可取之处的,他认为,教育必须以孩子为本,一切教育事宜都应该为人自身服务。因此,人们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只要尽力了,就无须担心事情的成败,无须给自己太大压力,这样才能让自己的人生丰富而多彩,而不是被压迫的暗无天日。

那么对家长而言,要怎么做才是以孩子为本呢?其实很简单,就是因材施教。每个人的能力都各不相同,所以每个人需要做的事情也必然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进行教育时一定要因材施教,对接受教育者“量体裁衣”,这样才能让教育过程顺风顺水,取得最好的效果。

先秦时期,先圣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这一教育理念。史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由此可见,当时人们就已经懂得根据个人才能酌情施教的重要性。

梁启超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也认识到了这一理念的重要性,在他看来,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社会是由无数个这样的“个体”组成的。而这些“个体”代表的就是具有独立思想的人,这就要求每个人都应该发掘出自己的独特价值,然后确定自己应该从事哪个行业。

梁启超曾说:“人们因为地位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能力不同,所以做的事情也不相同。”例如,你可以成为飞行员,而他不行;他可以成为作家,而你不行。

因此,无论做什么事情,要先找准自己的定位。凡事都不要强求,这样才可以从容地面对生活。如果你已经尽力了,但最后没有得到你想要的结果,那就说明你确实不是做某个行业的料,所以与其强迫自己继续干下去,还不如换个行业,也许你在新的行业中就可以大放异彩。

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梁启超一直在强调,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学到知识,而不是争名次,只要用心去学了,就不必再去强求其他,更不能因看重结果而导致自己精神受损。

梁启超的二女儿梁思庄在初上大学时,第一次期末考试的成绩在班中占到了第16名,而当时班中总共才有37位学生。梁启超知道这一事情后,不仅没有生气,还一直担心女儿因为没有考好而内疚自责。于是他给女儿写信:“你原是提高一年,和那按级递升的洋孩子们竞争,能在三十七人中占到第16名,真亏你了。好乖乖不必着急,只须用相当的努力便好了。”可见,梁启超对子女的教育是非常开明的,并不以成绩好坏来要求他们,只要他们尽力了,便不去计较太多。

人生是一个上下求索的过程,只要心中有追求就是快乐的。但有些人在“求索”的过程中,遇到挫折之后,便有些急功近利,这样就很容易导致他们失去原有的快乐。梁启超在教育中十分重视这一点。梁思成在准备出国时,突发车祸,而后十分沮丧,认为这对自己的学业很不利。梁启超则劝解道:“人生之旅历途甚长,所争决不在一年半月,万不可因此着急失望,招致精神上之萎畏。”

梁启超认为,无论任何事情,尽力而为了,就可以为自己感到自豪,他一直都在践行着这一理念。他的生命中所经历的一切事情,无一不是尽力而为的。在教育当中,如果我们也能借鉴这一点,那么就可以为孩子们提供一个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快乐的学习,这样学习效率必然会得到明显提升。

如今,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头脑灵活,聪明懂事。其实,要想实现这一点,除了平常的教育之外,家长还必须保持端正的教育态度。简单来说,就是要重视孩子的特长,因材施教,让孩子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

正所谓,“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任何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有些人擅长语文,喜欢写作;有些人擅长数学,喜欢推理;有些人擅长艺术,喜欢画画等等。实际上,从每个人诞生之日起,就表现出了他自己的特质和优势,所以家中应该“量体裁衣”,为孩子提供合适的环境和机会,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特长。

但是,现实情况却不是如此,很多父母都会根据孩子的性别和角色对他们进行生硬的设定,这样就会阻碍孩子们的创造性,限制他们的发展,甚至是扼杀他们的发展潜力。

梁启超认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种子,没有成长起来之前,谁都不知道他将会向着哪方面发展,这时就要看孩子们的喜好而定,尊重他们的特性,这样才能给他们更好的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掘他们的发展潜力。

因此,如果孩子提出另类想法时,并且这个想法不具备危害性,那么父母就应该支持孩子的想法,让其保持自己的特质和闪光点,这样他才有可能从“大众儿童”中脱颖而出。很多时候,往往是那些看起来“不乖”的人,才能想出与众不同的“点子”,在危急时刻,想出更简单直接的处理办法。这体现出来的其实就是孩子的创造力,而其实只要父母进行适当的引导,孩子必然可以做出让人眼前一亮的事情。

任何种子想要成长为大树,必然离不开“浇水施肥”,但在“浇水施肥”的过程中,还必须因材施教。只有使用了适合的肥料,种子才能获得需要的养分,从而为成长为大树打下坚实基础。所以,父母要尊重孩子们的差异性,这样才能为他们提供更合适的教育。

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其实是为了给孩子们提供一个相对宽松的教育环境,让他们可以更好地接受教育,并喜欢这个学习过程,只有孩子们主动去喜欢某个事物,他们才会去学习和研究,才会有所进步。因此,要想让孩子取得更大进步,就必须让其在宽松的环境中学习,从而体验到学习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