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流水沧桑:江河之卷
4732700000013

第13章 淮河是怎样污染的(1)

淮河独特地位于长江和黄河之间,它的不卑不亢的流淌,终于因历史上黄河的“夺淮”之举而厄运顿生,多灾多难。即便如此,淮河的历史一样多彩多姿,它依然是中国地理上的亚热带湿润区和暖温带半湿润区的分界线。再看“淮”字,诗意顿生:一侧傍水,一侧依佳。《说文》道,“鸟二足而羽谓之禽,短尾为隹”。淮河的波光涌动,生命婉转尽在其中了。

也因此,淮河的悲剧色彩能使读淮河的人,真正置身于人和自然的或者和谐或者对立的状态中……中国没有一条河流像淮河一样,流动在长江、黄河之间,黄河浊长江长,淮河却只是淮河,它不浊也不算太长,一千余公里,流贯中国中部,在《诗经》中与江、河、济并列为“四渎”之一,有源头,有流程,有自己的人海口,有淮河人民的礼赞:“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

公元12世纪未叶以前,淮河并不注入长江,它有自己的人海口,也就是说它是一条完整的河流,现在淮阴以下的黄河明清故道本来是淮河的人海故道,汹涌的海潮可以上溯到盱眙县城,其人海口则在涟水以东。淮河河道既宽又深,足可吐纳上游来水,含沙量远低于黄河,甚少淤积,水利之便,广布两岸。宋代诗人秦观在登泗洲城后有诗赞道:

渺渺孤城白水环,舳舻人语夕阳间。

林梢一抹香如画,知是淮流转处山。

公元1194年,黄河首次夺淮,淮河的平静被彻底打破了。

是年,黄河在阳武即今河南原阳县决口,已经占据原阳的金人以为这是天赐良机,便以水代兵侵扰南宋,决溢后的黄河在无遮无拦的淮北平原上一泻千里,经封丘、长垣、定陶浩浩荡荡直向东南流去,经泗水入淮。

淮河怎么承受得了?

黄强淮小,不承受又怎么办?

从此,淮河便成了一条多灾多难的河流。

遥想当年,自然界中强大的黄河对弱小的淮河的入侵,其残酷实在不亚于人与人之间的攻城掠地、烧杀抢劫。

黄河夺淮之初,两河下游汇流入海。到了公元16~17世纪的明朝,黄河再一次大举侵入,以全部的挟带着数以亿吨计的泥沙的黄河之水夺占淮河。黄河不仅独霸泗水,还经颖河、涡河、濉河同时人淮,使淮河中下游全部沦陷,苏北淮阴以下的人海河道夷为平地。黄河的泥沙淤塞了淮河的干流及众多支流,河床迅即抬高也成为地下河,淮河之水已有家难归不得进入下淤河道,唯一的出路便是泛滥成灾,平地为泽国,小湖泊成了大湖,洪泽湖就是其中之一。

1855年,黄河在今河南兰考县境内东瓦厢决口,冲开北堤,往东北道,这就是历史上黄河的第六善决的黄河把夺淮之后的流路抛弃,干涸之后的旧河床高出平地2~4米,成为沙岗,这便是“废黄河”也称“黄河故道”,其实是“黄河夺淮之道”。这时候,淮河便也无路可走了,遑急无奈之下涌进洪泽湖再南决入长江,不得已而成为长江的一条支流。

环境的变迁给淮河带来的是什么呢?

整个淮河水系被破坏了,黄河逼迫之下改道以后的流路并不畅通,洪水一来就在中下游的低洼地漫溢,水灾频频,来自山东的泗水也不得不与淮河分道扬镳。

明清两代,为了治黄并维持南北大运河的畅通,采用了“蓄清刷黄”之法,即利用洪泽湖把含沙量少的淮水积蓄,然后用以冲刷黄河侵淮的浊水泥沙。于是高筑洪泽湖东岸大堤,抬高洪泽湖水位,扩大洪泽湖面积,洪泽湖上游吞没的良田沃野城镇村舍不知其数。秦观踏访过的古泗州城于公元1437年、1591年、1631年、1649年和1680年五次被特大洪水席卷,这一座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古城,最后淹没在湖底的淤泥中,不知道如今是一番什么景象?

假如黄河、长江能够替代淮河,淮河也许早就可以不存在了。

淮河在不少方面是独一无二的。

没有任何一条大河水系如淮河那样众多支流高密度地纵横交错,计一级支流一百二十多条,二级支流四百六十多条,全流域主要的跨省河流一百多条。灌溉着二亿多亩耕地,哺育着一亿五千多万人口,其人口密度居全国各大流域之首。

相传,伏羲氏和女娲就活动在淮河流域上游的颖河岸畔和今天的河南省淮阳一带。夏禹娶了淮河岸畔的涂山氏为妻,而且为疏导淮水,三过门而不入……有资料说,从公元前246年到1948年的二千多年间,淮河流域发生的水旱灾害也正好二千多次。流域内二亿多亩耕地,经常受灾的就有一亿三千万亩。说淮河两岸的人民在水深火热之中,实不为过。

时光到了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还不到一年。

是年夏季淮河洪荒肆虐,淮河灾情的电报送到了毛泽东手中,当他读到“人民群众在汪洋大水中挣扎,遭毒蛇噬咬而毙命时”,对秘书田家英说:“不解教人民,还叫什么共产党?”

有人甚至把毛泽东题写的“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看作是新中国的“第一道政令”,更确切地说,应是毛泽东,周恩来亲自关心指导下的、动员了千百万人民的、新中国第一项伟大的建设工程。毛泽东在政务院关于淮河灾情的报告上再三批示,比如:

周:除目前防救外,须考虑根治办法,现在开始准备,秋起即组织大规模导淮工程,期以一年完成导淮,免去明年水患。请邀集有关人员讨论(一)目前防救,(二)根本导淮两问题。如何,请酌办。

毛泽东七月二十日周:请令水利部限日作出导淮计划,送我一阅。此计划八月份务必作好,由政务院通过,秋初即开始动工。如何,望酌办。

毛泽东八月五日周:现已九月底,治淮工程不宜久延,请督促早日勘测,早日做计划,早日开工。

毛泽东九月二十一日治淮工程一发而不可收,延续丫四十多年,总投资四百多亿元。从控制山洪开始,制订了“蓄泄兼筹”,“综合治理”的方针。上游以蓄为主,中游疏通河道,使洪水和内涝及时畅流,并加固堤防。下游以开挖排水河道、增加泄洪捧涝能力为主。为此淮河上游兴建了佛子岭水库、梅山水库等库容达1亿立方米以上的四卜五座大型水库,一百四十余座库容达1000万立方米以上的中型水库,五百多座库容10万立方米以上的小型水库。同时还在上游丘陵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减少流失。

淮河中游是淮河水患最烈的河段,因为河床高于支流河道及周边平地,使洪水和内涝都很难通过于流下泄。除了加固堤防外,疏浚并开掘新的排涝河道,实行“高水高排,低水低排”便成了当务之急。漴潼河、新汴河、茨淮河、怀洪新河等河流的开挖、疏通,使淮河流域经常受灾的1.3亿亩耕地的半数得到治理,2200万亩盐碱地的70%有了不同程度的改良。

对淮河来说,从洪泽湖东至黄海扁担港的170公里长的苏北灌溉总渠,以及新沂河,新沭河等人海水道,是治淮的可圈可点可叹之大手笔。使淮河洪水进入洪泽湖后能大部分由三河闸下泄,经入江道、高邮湖、邵伯湖及运河注入长江,分洪之后的另一部分则经苏北灌溉总渠人海。

洪汛时节可以分洪每秒700立方米洪水的苏北灌溉总渠,还是水上航行的黄金水道,并且灌溉着2500万亩农田。

淮河的治理,已经不仅由麦浪稻海作为佐证,而且经受了1975年特大洪水的检验。8月上旬,淮河上游的洪汝河,沙颖河流域遭大暴雨袭击,形成特大洪水,洪水量超过了许多治淮工程的设计标准。尽管如此,许多水库和蓄洪区在拦蓄水量超过保证水位的情况下,仍确保了水库安全,减轻、延缓了对下游的灭顶之灾的压力。

为着治淮工程流血流汗的淮河流域的农民看见了,如果没有1950年开始的淮河的治理,江淮平原早已是汪洋一片了!

淮河的治理尚未彻底完成,淮河的新的灾难却降临了。

进入本世纪90年代,关于淮河污染的警告不断传来,也就是说淮河成为第一条中国河流史上被整体严重污染的河流,并非一朝一夕而是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本来可以不发生,后来发生了;本来可以在发生之后立即加以控制,不幸日益严重地恶化了。1993年国家环保局发表的《中国环境状况公报》说:

淮河流域水污染较重,枯水期水质污染严重,超标河段占82%。

1993年的警告显然被淹没了。

于是,便有了洪泽湖畔盱眙县心碎的1994年7月,陈桂棣在《淮河的警告》中称之为“那恶梦般的日子,黑色的日子”。

淮上古县盱眙是有历史年头的,它建县于秦代。

盱眙本是山名,建小城于山,便以山为名,张目为盱,直视为眙,远望之意也。长淮奔涌而来,横穿盱眙流进洪泽湖,盱眙人种粮种油菜并且是闻名的江苏省养牛县或日牛之乡。

但,1994年一人夏,盱眙的老人就觉着有灾难要发生了,太阳太毒,田地旱裂,28天为摄氏35度以上的高温烧烤,人和庄稼——水稻、秋大豆、夏玉米——都想冒火都快干枯了!

7月3日,盱眙的气温为39.6摄氏度,当天全国最高气温。

灾难往往是双重的:一场大旱六十年不遇,一次严重的污染千百年未曾有过。

这里说的千百年未曾有过,是指其污染的性质及持续时间之长,并直接影响人畜生存的广度。80年代以来,十多年间淮河水污染发生过十几起,仅1994年7月之前便已经有了三次了,但,似乎谁也没有想到还真会有“严重”到差点让人“过不去”的淮河大污染!其实淮河的警告,已经发出多少次了。

1994年7月20日凌晨3时,从淮河上游经蚌埠闸下泄的2亿立方米的污水,经过八个昼夜的长途奔袭,以一百多公里长的污染集团带,悄无声息地直逼盱眙。由于旷日持久的干旱,当这一中国河流史上从未见过的如此猛烈的污染集团带,占领低水位的盱眙河道之后,便滞留不去。

7月28日黎明,还是干旱,太阳一出来便喷射炽热,“知了”呜叫不绝。如果说盱眙人已经为高温折磨得心烦意乱的话,这个黎明所眼见的一切,却顿时刺激到了使他们不顾炎热、奔走相告、欲哭无泪的程度——淮河突然变成了酱油色,死鱼漂泊着,簇拥在黑色、褐色、黄色的泡沫中。没有风,淮河上的腥臭却依然广播城乡。

有人看得真切:那些死鱼的眼睛里都是厄运突然到来的惊恐,大瞪着哀怨。

盱眙人维系生命的唯一饮用水源,不用任何检测,内眼便可看到,它已经成了一河毒鸠。

天上不下雨。

淮河又变臭。

盱眙人这才想起:没有水怎么活?

各级地方官这才想起:祸闯大了!老百姓造反怎么办?乌纱帽保得住保不住?

当地的新闻媒体仍然在报道洪泽湖大旱,以及万众一心抗旱之类的消息。

这个时候,盱眙县的城与人可以用两个字概括:死寂。

焦虑、绝望、忧人、怨天,一切都无济于事了,人类的麻木太久了,而一旦面临突发事故,便陷入了整体的无奈与恐慌中,水呢?

工厂停产,商店关门,商业中心、娱乐场所、政府机关,从标语口号到流行音乐、都市摇滚,一起哑默。

没有了水,没有了可以饮用的水,还有什么好折腾的?

金钱、财富,又有什么用?

找水,打井。

盱眙县城建在山坡上,玄武岩地质,县供电局花了几十万元一直挖到150米以下,不见水。忽然想到了废弃多年曾经有过水的老井、废井,总而言之一切有可能找到水的地方,人们都去了,一口废井旁拥挤着上千人,上千人的渴望却不可能使废井重新流出水来,渴望之后的绝望蔓延着,丧失理智,为抢水而争斗。

一个星期后,《中国青年报》在一版以图片配合文字,首先报道了盱眙污染事件。

8月13日,《人民日报》以《污水大于天灾》为题,图文并用,不仅使中国也让世界得悉了盱眙污染淮河变黑的消息。据《淮河的警告》说:“这是中国第一次公开披露淮河的特大污染事件。”

是次淮河污染是怎样发生的?

蚌埠闸首当其冲,因为“近两亿立方米污水”是从“淮河上游蚌埠闸下泄的”。显然蚌埠闸不可能制造污水,那么淮河上游究竟又是哪儿呢?

淮河流域最大的支流,安徽人称颖河,河南人叫沙颖河,十多年来,这一条河实际上已成为愈来愈多的人口、愈来愈多的乡镇企业所造成的愈来愈多的污染的牺牲品。颖河,或者说沙颖河,确切地说就是一条污水河。这污水河中接纳的是全部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厂矿废碴、医院废污水以及流失的农药和化肥。

颖河啊,你怎能不污浊呢?上自郑州下至项城的三十多个城市废污水的一天的排放量,就是166.2万吨,再加上安徽阜阳5个县市日排放量13.8万吨,便是180万吨了。天长日久之下,颖河的自净能力几近为零,作为河流——活的河流——它已经死亡了。河床里贮存的、流淌的,不是源头活水,而是死亡的黑色毒液。

河南沈邱县槐店闸附近,是颖河污染最严重的河段之一,十几米、一百多米宽的水面蓄积着的是发臭的死水。当7月中旬,河南连降暴雨,槐店闸为确保闸坝安全而泄洪时,它的排放量是每天900万吨、1100亿立方米流量,向安徽境内倾泻。

槐店闸附近是沈丘大闸公园,放水那天,两岸臭气扑鼻,公园里的猴子眼睛被熏瞎了,河边的树木顿时枯萎了!

7月15日夜,安徽风台县河面泛起死鱼。

7月16日,安徽淮南市民惊呼:从自来水龙头里流出来的是黑水、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