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每天学点怪诞行为学大全集
5280900000014

第14章 遇见未知的自己(1)

第五节 思路迷失:为什么我们能找到去月球的路,却迷失在大卖场?

为什么细化目标更易实现

著名数学家笛卡尔曾经说过:“在解决问题时,把我们所考虑的每个问题都尽可能地分成细小的部分。”他的话告诉我们,为了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我们不妨常常会把一个难题分解成一些比较容易解决的小问题,然后依次解决这些小问题,最终达到解决整个问题的目的。这不仅适合数学的学习,也一样适用于我们的生活和人生发展。

1985年,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三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脱颖而出,成为该比赛的冠军。两年后,他又在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获得世界冠军,他的胜利让很多人都感到匪夷所思,但没有人找到其中的答案。

10年后,他在自己的自传中解答了这个问题:每次比赛开始之前,他都会乘车去仔细看一下比赛的线路,并且把比赛线路上的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一家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个小房子,直到比赛的终点,40公里的比赛被他分解为几个小的目标。比赛开始以后,他会用最快的速度冲向第一个目标,接着用最快的速度冲向第二个目标。就这样,他轻松地赢得了整个比赛。其实,他之所以这样做与他之前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起初,他并没有意识到这样做的好处,他把目标定在40公里外的重点上,结果没有跑到一半就已经疲惫不堪了。后来,他把目标定在赛道的一半的地方,但后来他发现这样做毫无用处。最后,他发现自己的小目标一定要是经过一定的努力就可以实现的,于是,他便重新规划了自己的比赛,这样,他在比赛中的表现开始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事实就是这样,如果我们觉得自己的目标完成不了的时候,就需要注意,把大目标分为若干个小目标,再努力一点点完成自己的小目标,完成一个小目标之后再激励自己完成下一个小目标。最后,我们会发现离终点已经不远了。

所以,想要有大成功,就要修正自己的思维,学会分解目标,循序渐进。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一个长远的目标来为自己指引方向,这样我们才能够在世事变化中始终坚持自己的方向,而不至于走弯路。

但是,相对而言,我们往往容易接受短期、具体的东西,而对那些远期模糊的东西则不容易受其影响,这就像母亲是伟大的,但如果她离我们太远,使我们感受不到来自她的温暖,那么我们就只会敬畏她,而不会发自内心地亲密她。同样,一个目标即使再远大,如果我们看不到摸不到,那么它于我们而言就只是一句空话,很可能不会得到实施。而且一个长远的目标的实现往往都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而在短时间内的效果通常不是很明显,这样,人们的积极性就很容易受挫。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我们想采用“逐步逼近思维法”来解决问题,我们就要让分解的小目标既要有激励价值,又要现实可行。如果小目标依然很难实现,或者毫不费力就可以达到,那么这样的目标分解就毫无意义。在分解目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技巧。同时,将自己的每一步目标都控制在一个能预见和操纵的范围内,以便清晰明了地处理每一个问题。这样,上一个目标是下一个目标的前提,下一个目标将升华成上一个目标的结果,当我们实现了这一个个的小目标,大目标的实现将会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没见过猪肉总见过猪跑”说明了什么

我们常说“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其实这句话反映的正是我们常用的一种思维方式——演绎思维法。演绎推理是从一般规律出发,运用逻辑证明或数学运算,得出特殊事实应遵循的规律,即从一般到特殊。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很多事情,与演绎思维紧密相连。

柯南道尔的《血字的研究》中,福尔摩斯和华生初次见面,彼此之间并无交流,但福尔摩斯一眼就断定了华生是从阿富汗来,并看穿他的身份和经历。这是怎么做到的,我们不妨来看一下福尔摩斯的思维过程。

在福尔摩斯看来,华生具有医务工作者的风度,但却是一副军人气概。那么,显见他是个军医,因为这是军医所具有的气质。

此外,他看到华生面色黝黑而手腕皮肤黑白分明,断定他原本是个皮肤白皙的人,只是最近经常暴晒,而当时英国的阳光不足以把他晒成这样,所以,福尔摩斯就断定华生刚从热带回来,而这也正是所有的在热带待过的人的共同特征。

福尔摩斯看到他面容憔悴,左臂受过伤,现在动作起来还有些僵硬不便,就断定他久病初愈而又历尽了艰苦。一个英国的军医在热带,受过苦,受过伤,在当时的情况下,自然就只能是在阿富汗待过了。

很显然,在福尔摩斯的心里,对各地的气候、各种人的特征的大致情况有一个了解,当他看到这样一个人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用这样的标准去判断对方的情况。而福尔摩斯的这个思维的过程其实就是对演绎思维法的巧妙运用。

这样的思维过程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比如,当一个孩子明白玻璃会被不易碎的东西打破的时候,如果他认定一个石头不易碎,他可能就会明白石头也会打破其他易碎的东西。这个思维的过程就是演绎思维的过程。虽然孩子本身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但它是的的确确存在的。

了解了演绎思维的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快更准确地认识事物。而忽略演绎思维,则容易让我们的判断出错,混淆真相。

曾经有这样一个谣言,有人说在百事可乐的罐子里发现了皮下注射器的注射针,美国二十几个州的媒体得知这个消息后都做了相关报道。传言说,百事可乐的股价在很短的时间里大幅下跌,很多资深投资人也以赔本的价格抛售百事可乐的股票。

其实,只要运用一下演绎思维,我们就会发现,这样的谣言其实是不可信的。众所周知,任何突发事件的背后必然会有利益在驱动,而且,事态转变的方向也必然是朝着与利益方的利益相符合的方向,那些因为事态的转变而急于脱身的人最后很可能不会是最后的受益者。也就是说,当一个表现一直很好的事件突然发生转变的时候,对于手中正掌握着一定的利益的人来说,来自对方的不利于自己的信息很有可能就是虚假的。同样的,在百事可乐的罐子里发现注射针这个消息对于那些手中拥有股票的人来说就是虚假的,而对于那些制造信息、企图低价趁机买进股票的人来说就是有益的,再加上百事可乐的发展状况一直很好。

这样想一下,我们就不难发现,这个具体的突发事件其实不过是某些人刻意制造出来的烟幕弹而已。事实也确实是如此,不久之后美国联邦药物管理局和联邦调查局就宣布这些报道完全是恶作剧。

我们说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但我们也要知道,相似的事物就必然会有一些相同的特征,如果整个类型的事物都是某种状态的时候,那么这个类型中的某个具体事物就必然也处于同样的状态。明白这一点,我们就掌握了演绎思维的精髓,可以在必要的情况下及时作出正确的判断。

少数服从多数是必需的吗

我们常说“少数服从多数”,但事实上,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财富往往存在于少数人的手里,技术也往往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所以,我们在做事的时候,只要掌握了关键的典型的部分,我们也就掌握了最大的财富、真理和力量。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要把大部分精力用于重要的典型的事情,而不要浪费在不必要的细枝末节上。这就是典型思维。

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某支行的所有客户中,占有大多数的客户是离退休人员,一到该发放养老金的时候,银行服务窗口的离退休人员就会排起长队,为此,他们曾经把工作的中心放在了为了离退休人员服务上。

但很快他们就发现虽然在普通客户业务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银行的业绩并没有提升。而且由于忽视了对高端客户的优质服务,让为数不多的大客户在服务窗口长久等候,这导致他们不满,使得银行出现了大客户流逝的现象。长此以往,银行的发展必然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于是该支行又把工作的重心放在了巩固已有大客户和发展新的大客户上。他们积极发展商易通业务,为大客户提供了更方便快捷的服务,大大缩短了大客户办理业务的等待时间,大客户流失的问题也因此得到了解决。不久后,该银行就有了近百户的大客户,银行的业务也有了增加。

正是即使改变思维方式,将“少数服从多数”的思维方式转变为典型思维,将精力集中在个别重要的大客户身上,该邮政储蓄支行才能“化险为夷”,取得出色的业绩。

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在研究后发现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往往只有大约20%,剩下的80%是次要的。这说明,不平衡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状态:比如,商家80%的销售额可能来自20%的商品;市场上80%的产品可能是由20%的企业生产的:企业的80%的利润往往是由20%的客户创造的;销售部门的业绩的80%往往是由20%的推销员带回的等。

事实上,“二八”法则在金融行业也是通用的,80%的财富和利润往往来自那20%的高端客户,自然而然的,他们也应该成为金融业重点服务的对象。当然,我们不否认客户与客户之间是平等的,每一个客户都是上帝,但这并不意味着商家就要认为所有顾客一样重要,就要在所有生意、每一种产品上都付出相同的努力。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企业的精力也是有限的,如果把所有精力平均分配给每一个人,最终将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偿失,相反,如果将有限的精力和资源放在那些大客户身上,所取得的成绩将会是可喜的。

事实上,无论是投入还是产出、是努力还是报酬、是原因还是结果,它们之间的关系并非是对等的。“二八”法则告诉我们,做事的时候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要抓住关键的少数环节,对于那些不能带给我们收益的事情要坚决放弃,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在最短的时间里,收到最大的效果,谋求更大的收益。

一块隔热板毁了“哥伦比亚”号

宏微对比思维法,指的是在做事时对宏观上几乎完全一样的事物进行微观差异的对比,找出其不同性质的一种思维法。

比如“天天”与“日日”两个词的意义是一样的,但从细节上来说两者还是有区别的,“天天”是平声词,读来给人一种高昂上扬的感觉,而“日日”为仄声词,会给人一种压抑之气,所以“日日”常常用来表达苦闷、压抑的感情。常用宏微对比法分析问题,人们就会养成细致踏实的好习惯,从最细微之处把事情做到完美。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返回地球准备降落时不幸坠毁。后来查明事故原因是航天飞机在发射升空时,发射架上一块脱落的泡沫撞击了飞机表面的隔热板。这一细节被当时监控发射的有关人员发现,却没有引起他们的重视。因为他们根本想不到这会成为日后灾难的隐患。

耗费大量人力、财力和时间建造起来的“哥伦比亚”号飞船,却因为一个小小隔热板,而坠毁并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类似的错误常常上演。比如,很多年轻人认为自己就是千里马,具有干大事的能力,不乐意做无关紧要的事情。于是,就抱着应付、敷衍了事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工作。最后,“千里马”常常被绊倒在一点小事上。下面的例子就是一个很好的警示。

小乔就读于一所名牌大学,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一家省级机关。当时她胸中豪情万丈,一心只想鹏程万里。不料上班以后,她才发现每天的工作无非是干些琐碎的事务,她的热情便不知不觉中冷却下来。一次,为了准备一次很重要的大会,办公室的同事彻夜准备文件,而她的工作就是装订和封套。上司叮嘱她:“一定要做好准备,别到时措手不及。”小乔心想:初中生也会的事,还用得着这样嘱咐?于是根本没理会。

夜里12点多,文件终于完成并交到她手里。她开始一份份地装订,没想到只订了十几份,钉书机里就没有书钉了。她记得抽屉里一直都有很多,就漫不经心拉开抽屉,可是翻遍了抽屉也只找到了几个空盒子,一个书钉都没有。她又翻箱倒柜忙了半天也一无所获。这可怎么办?出去买的话,半夜三更的哪里还有商店开门,等到明天吧,文件又必须在明早8点大会召开之前发到代表手中。领导冲着她大发雷霆:“不是叫你做好准备的吗?连这点儿小事也做不好,大学生有个屁用啊!”她无言以对,脸上却像挨了一巴掌似的滚烫刺痛。

高材生小乔并不是没有能力做好订书钉的工作,真正的问题,是她的疏忽与轻视。同样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忽视一些细小的地方,认为它无关紧要,做不做都无所谓,但事实上,细节往往决定成败。在这样一个精细化的时代,细节就是竞争力,能够做好细节的人往往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相反,如果忽略了细节,必然会遭受不同程度的影响或损失。

所以,永远不要因为事小而不为或者应付差事。小破绽往往会导致重大的失败,不肯在细节上下功夫的人也往往成就不了大事。只有在把握宏观的情况下做好细节,才能少走弯路,少出纰漏,最终稳操胜券,让自己成为真正的千里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