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向上吧!中华少年
5302200000047

第47章 在探索中前行(19)

这是我们中国坚持真理的科学家的故事,我另外还要讲一个美国女人的故事。这位美国女人叫凯瑟琳,是《华盛顿邮报》的老总,她做了一件《纽约时报》,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都不敢干的事,就是披露美国卷入越战的真相和美国震惊世界的水门事件。

这两件事情,把凯瑟琳冲到了风口浪尖上,她不但受到美国白宫的口头警告,还有一些部门对凯瑟琳发出了死亡威胁。但为了那些在越战中失去孩子的父母,也为了那些在越战中失去父母的孩子,凯瑟琳付出了得罪美国政府的代价。后来,正是《华盛顿邮报》对水门事件的跟踪报道,让美国历史上最强势的总统尼克松被迫辞职下台。

一个女人竟然把总统拉下马,这需要何等的勇气与力量,许多报刊都开始争着来采访凯瑟琳,并且打出“历史上媒体界最强势的女强人”标题!然而凯瑟琳却说:“我没有那些人想像的那么伟大,我是一位母亲,我只是想给我的孩子们一个真相,我不想让他们从小就生活在谎言当中。”

可见,每一个人在追求真理的时候,都要付出常人难以想像的代价。但为了真理的最终呈现,这一切又是值得的。

袁隆平:失败中的灵感

六十多年以前,袁隆平还是一个六岁的小男孩,当时生活在武汉。在一次郊游中,他来到了一个园艺场,看到满园郁郁葱葱,满眼芬芳的花草和鲜艳诱人的果实,他幼小的心灵震撼了,他想,这一切太美丽了!我长大一定要去学农。

怀揣着这个美丽的梦想,这个生长在大城市,从小就上教会学校的孩子,真的在少年时倔强地违背了母亲的意愿坚持选择了学农。

1953年,从西南农学院毕业后,他从重庆来到湖南安江农校当了19年的老师。1960年,一场罕见的饥荒梦魇般地向中国大地猛烈来袭,在那著名的“三年困难时期”里,他亲眼见过有人饿死倒地在路边、田坎上,很多人因为饥饿而得了浮肿病。他响应党的号召,和学生一起到艰苦的农村锻炼。在食堂,他们的菜就是一大锅红薯藤,比猪食好不了多少。饭也是用水蒸了两次,看起来饭粒儿饱满,可吃下去没多久就觉得饿,每天能吃顿饱饭简直成了他们的梦想。有农民听说他是搞农业科学的,对他说,“如果你能研究出亩产800斤、1000斤的新稻种那该多好啊!”这番满含期待的话,唤起了他心中神圣的使命感,他在心中立下了“让所有人不再挨饿”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