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一代创富者的智慧与情怀:民国商魂
5338400000025

第25章 简氏兄弟:我们中国人要为中国争口气(1)

传略

简氏兄弟——简照南、简玉阶(1870—1923、1875—1957),著名实业家和爱国华侨。

简照南原名耀东,字肇章,照南为其号;简玉阶为照南之弟。魁岗黎涌人(今属广东佛山禅城区)。家境清贫,兄弟读书甚少。简照南17岁便到香港谋生,在其叔父开设的巨隆瓷器店学做生意。由于营商得力,被派驻日本收理账款。1893年,18岁的简玉阶也到了日本,在兄长指导下抄写电文和记账工作。1894年,巨隆号因受中日战争影响而歇业。兄弟在神户自设东盛泰商号,经营瓷器和布匹批发。随后又在香港开设怡兴泰商号,由简玉阶主持,贩运杂货于日本、香港地区和暹罗之间。简照南则独自经营航运业,创设顺泰轮船公司,租船来往于越南和缅甸之间。后又购置广东丸汽轮一艘,为了向日本政府注册,于1902年入籍日本,取名松本照南。不久,广东丸失事沉没,于是放弃航运业。鉴于卷烟是列强输入中国的主要商品之一,不忍市场为外烟独占,利益外溢,于是与越南华侨曾星湖等在香港创设广东南洋烟草公司,与天津的北洋烟草公司,同兴国货,共挽利权。1905年开业后,招致了英美烟公司的打击,业务一蹶不振,被迫于1908年亏本歇业。但简氏兄弟并不气馁,马上求助于南洋华侨,并由其叔父多方奔走,设法筹得现款十多万元,重振旗鼓,鼎力再起,于1909年再度开业,更名为广东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向香港当局注册,简照南任总司理,简玉阶任副司理。自1911年起,公司由亏损转为盈余。

辛亥革命后,华侨爱国心大受鼓舞,国货畅销,南洋“飞马”牌烟,仅爪哇一地,便月销1000箱。仅三四年间,港沪两厂积累资本即超600万元。1918年3月,改为股份有限公司,改上海厂为总厂,香港厂为分厂。1919年“五四”运动发生,公司因简照南是日本籍而被认定是日资企业被吊销执照,简照南当即宣布脱离日籍,9月恢复中国籍,10月再成立新公司,照南被推为永远总经理,玉阶为协理。改组后,于上海、香港两地共设五厂,同时开办宝兴锡纸厂,并在河南许昌、安徽凤阳、山东潍县及坊子等地设立烟草收购处,新建扩建焙叶场。全国各大城市如汉口、济南、南京、广州、杭州、辽宁、天津、福州、厦门、汕头等地及东南亚各地,几乎都有销售和供销机构,职工从原来的百余人增至万余人。其间,在与英美烟草公司的对立竞争中,战胜了对手的收买、合并和威迫利诱,讲究质美价廉,薄利多销,不断增强与外资的抗争能力。1922年7月,简照南与刘晓齐等发起创办上海东亚银行,任该行董事,并曾任上海总商会会董和上海华侨联合会董事。1923年10月28日,简照南在上海病逝。

简氏兄弟热心国内和家乡的慈善和教育等公益事业。广东历次风灾和水灾,均认捐粮食赈济,捐款遍及鲁、豫、湘、鄂、秦、陇、苏、浙、滇、黔等省。捐助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武昌大学、暨南大学、市北公学和资送欧美留学生等。其他创设族学、女学、孤儿教育院、贫民教养院、残疾人收养院等更不可胜数。而且每举一事,捐输动辄以万元计。照南认为:“金钱者多取为厉,须能聚能散,自社会取之,当为社会用之。”

简照南去世后,简玉阶继续经营其兄开创的实业,接任公司总经理,致力于公司的发展并兼上海康元五彩花铁印刷制罐厂、联合影业股份有限公司及中国油灯公司董事。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烟草公司再度扩大,在汉口、浦东两地分设新厂。1928年12月简玉阶兼任国民政府两粤赈灾委员会委员。1929年3月派为行政院赈灾委员会委员。1936年4月,公司财务周转不灵,宋子文官僚资本乘虚而入,取得了企业的半数股权。1937年4月,公司改组,宋子文取得董事长的职位,公司实权落入官僚资本手中,简玉阶转任董事和设计委员。抗战期间,公司资产四分五裂,工厂处于日敌军事管制之下,港沪及内地厂务多为官僚资本所操纵,生产陷于窘境,简玉阶依然一直关心着公司的发展,在经营上力求革新,使生产的“双喜”、“飞马”、“白金龙”、“红金花”、“大长城”和“大喜”等牌子的卷烟备受顾客的欢迎。抗战胜利后,公司在官僚资本集团的控制下,设备残旧,机构臃肿,流动资金减少,简玉阶面对公司有倒闭危险的惨淡局面,还是竭尽全力,把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维持到新中国成立。

1949年5月,上海解放。是年9月,简玉阶作为全国工商界代表,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第一次会议。因公司股份资本官私不清,在上海、重庆、汉口和广州等地的分厂,先后实行军事管制。1951年2月,公司实行公私合营,简玉阶出任合营后的副董事长,简照南之子简日林被聘为总经理,生产日有起色。简玉阶先后出任中央人民政府经济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人民政府委员、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并被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7年10月9日病逝于上海。

信义

有一年,梅雨季节马上到了,按往年惯例,烟商为防香烟受潮霉变,都减少批量。今年却有些反常,好几家平时主要销售“英美”烟的烟商,大宗去批“南洋”烟。简氏兄弟感觉有异,急忙派员去市面上探摸究竟,探员回来报告:这几家批进的“南洋”烟,都转手给了“英美”职员。“英美”为何要收购“南洋”烟呢?简氏兄弟心生怀疑,以为必有文章,令继续打听,并密切注意市面动向。

阴雨连绵,简照南冒雨准时去公司办公。车到门口,被几个人拦住,都说买到的“南洋”烟发霉了,内中一个破口大骂:“你们标榜国货,实是以国货骗我们的钱,良心黑透,今后再买‘南洋’烟就不是爷娘生的!”

简照南从他们手里接过烟验看,果然都是霉变了的“南洋”货,暗暗思忖:是“英美”嫁祸于人,他们收购“南洋”烟的奥秘原在于此。简照南当下许诺道:“各位批的既是本公司的烟,可退货还款,或是另调好烟。至于出现霉变的原因,我将负责调查,一有结果,即公之于众。请各位相信,本公司一定维护国货的信誉,绝不做打着国货招牌损害同胞的丑事。”

此后不久,“南洋”驻印尼雅加达仓库主任发来电报,大意谓:仓库保管员阿甲受“英美”重金收买,在库里喷水,使香烟发霉后出库,引起华侨烟商强烈不满,群起诘责。现经盘查,阿甲已交代全部事实,具结了悔过书,特电告总经理,请示处置办法。

“无耻之尤!”简照南以拳击掌,决定利用此事,给“英美”狠狠一击,使海内外同胞看清“英美”的卑劣面目。于是草拟了电报一份,发往雅加达仓库主任处,作指示云:将事情经过各节,连同阿甲的悔过书一并宣示报端,向侨胞及南洋各埠申明,英美烟草公司不择手段,欲陷本公司于不仁不义,不过枉费心机而已,本公司恪守信誉,神明可鉴。凡批发本公司霉烟的,包括往来运费,均由本公司负责偿还,未出库的霉烟当众焚毁。

南洋群岛各报,均以大字标题刊登了此项消息,人证物证俱在,铁证如山,“英美”烟商成了众矢之的,狼狈万状。

机智

为了与“英美”烟商斗法,简氏兄弟想出了许多奇招:简氏兄弟的叔父简铭石有一朋友叫陈景华,时任香港警察厅长。简照南利用这一关系,约请他帮忙,并出了个极狠的杀招,请陈景华勒令将死刑犯人临刑前押着顺大街转几圈,并给这些死鬼每人送几支“英美”的“老刀”牌香烟,给公众造成“老刀”牌是“犯人不二选择”的印象。此外,简家兄弟还利用国人讲迷信、图吉利的心理,每逢有人举办葬礼的时候,就暗中让人大量派送英美烟。长此以来,英美烟的形象就与“犯人”、“葬礼”等深深结合在一起,严重引起国人的反感,在香港、广州一度滞销。

“南洋”还派出二十名推销员分赴各大城市作公开演说,动员群众自觉抵制洋烟,他们还广泛散发各种纪念品,并在每件纪念品上都印有一只乌龟,嘴里叼着“英美”的“哈德门”牌洋烟,图案上印有醒目的一行字:“乌龟才吸英国烟!”

为进一步唤起烟民的爱国热情,简氏兄弟加大宣传抵制洋货、振兴国货的力度,组织国货宣传广告队,向烟商、烟民散发揭帖。揭帖上写道:纸烟利权损失以数千万计,本公司宗旨,盖为振兴国货,杜塞漏卮,由此引起外商某公司妒恨,屡施奸计,欲致本公司于死地,实现其垄断我烟业之阴谋。我各界同胞应奋起共进,以民族之力与外商对抗。振兴国货,人人有责,中国实力愈增,为民族挽回利权益大。本公司之香烟,价贱物美,实驾于舶来品之上,诸君一试便知。

几个回合下来,洋鬼子们狠招损招都用尽了,“南洋”却搞得越来越像模像样,一派“我辈岂是池中物,一遇风雨便化龙”的气魄,让英美烟商们又恨又怕。看来硬的不行只能来软的了!“英美”公司派人给已经在上海租界定居的简氏兄弟送来大红请柬,请兄弟俩赴宴叙谈,消除隔阂,增进合作。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橄榄枝,简玉阶以为,洋人总是和我们针锋相对,几度陷我们于绝境,这回又来设个“鸿门宴”,恐怕其中有诈,还是不去为好。简照南却认为,应该去,正可探听对方虚实,看看他们到底要打啥算盘,好提前采取对策。

兄弟俩按约赴宴,“英美”经理与一伍姓买办早已在门前等候,客客气气地请兄弟俩先去参观各车间,说是“谨听指教”。然后进入宴会厅,简单的寒暄过后,“英美”经理要客人谈谈观后感,简照南发自内心称赞了几句。

“英美”经理听了,频频点头说:“简先生慧眼识货,一语中的。”接着他便大吹了一通自己公司的资金雄厚、设备先进、销售量惊人,然后说:“在时下上海滩,你我两家实力最强,以往有过误会,我们应忘记不愉快的过去,该是握手言和的时候了。”伍买办紧接着说:“我们总经理有个建议,就是两家公司合并,可包揽全中国的卷烟业,一定打遍天下无敌手。”

原来“英美”公司想用合并的手段,吃掉“南洋”。因为凡是股份公司,都以资金即股份分配权力,“英美”的股份多于“南洋”,合并后,握有实权的总经理必是“英美”烟商。上海滩上的一些华商公司,就是被外商以合作的名义吞并的!

简氏兄弟看破了“英美”的诡计,倘若与其合并,不只有违实业救国的初衷,且公司大权旁落,会使提倡使用国货的民众丧失信心,那对于公司可是毁灭性的打击。明着拒绝场面上也不好看,简家兄弟于是婉言道:“尚有债务未曾偿还,过几年待还清后再作计议吧。”

伍买办又打出了事先定好的第二计,接着简照南“还债”的话茬说:“简先生说有债务要还,鄙人倒有个主意,我们总经理也有过设想,愿意出高价把贵公司盘过来。”“英美”公司经理伸出一个手指晃动:“我可以出100万,贵公司资产不过50万,你可是净赚50万。”简照南听罢,心生一计。便先是故作心动,继而双眉一扬,沉吟道:“100万实在是少了点儿。”简玉阶明了兄长的心思,附和道:“太便宜了,不能卖。”

双方免不了一番讨价还价,“英美”公司经理再三加价至150万。简照南做终极判决,伸出三个手指,口气十分坚定:“非300万不卖。有了这300万,我可再办更大的实业,规模比你们公司大得多。”

谈到这里,只见“英美”公司经理一脸沮丧,连连摇头:“太贵了,我们出不起。”兄弟俩迅速交换了一下眼神,嘴角露出一丝难以察觉的微笑。

善举

简氏兄弟在生意上是十分精明的商人,却将钱财看得很淡。他们多次向外界宣告,营业所得利润取于社会,亦当用于社会。少年时代简照南曾经身受因家贫而失学的痛苦,后来在振兴实业过程中,又深深感到技术的重要,所以认定“兴学育才”是国家富强的根本。在他的倡导下,南洋公司曾经捐巨款资助暨南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及复旦大学建造校舍。此外,他还在香港、上海开设职工子弟学校、残疾人收养院和孤儿教养院等。由于这些事业,简照南赢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尊敬和爱戴,人们甚至把他称为“商界师表,南洋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