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石嘴山之最
5381400000030

第30章 商贸·城建·旅游(6)

“文化大革命”中,北武当庙遭到严重破坏,各殿佛像及珍藏经卷等物,皆化为灰烬;重要文物、法器被洗劫一空。幸有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一度进驻,殿宇楼阁等建筑,才免毁于一旦,得以保存。当时人民解放军的进驻,在客观上对北武当庙是起了保护作用的。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北武当庙被列为宗教开放寺庙,并恢复了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七月十五、八月十五、九月初九的四次传统庙会。1988年列为平罗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又先后拨专款对寺庙内建筑进行维修和重加彩绘,并重新塑造诸神佛像。2001年10月1日,恰逢石嘴山北武当庙(寿佛寺)重建300周年纪念日和森林公园观景广场举行落成仪式,遂举办了为期5天的“石嘴山市文化旅游节”。来自区内和陕西、甘肃、内蒙古和宁夏银川、银南等地的游人香客络绎不绝,高峰日达数万人。

北武当庙无量殿前的西厢里,陈列着对寿佛寺有过较大贡献的圆寂者事迹,其中悼念续早的为多。续早(释融远)在生前系中国佛教协会理事,是宁夏参加中国佛协的唯一理事,在宁夏佛教事业发展中有较大影响。他晚年写的《寿佛寺简历》,是关于这座寺庙较为完备的文字资料。

韭菜沟景区位于北武当庙后,为贺兰山的一条原始沟谷,全长5公里多。从武当庙至韭菜沟口,蜿蜒着一条过去驻山部队修建的公路,通往景区的交通条件不错。进入沟谷,四面环山,清凉幽静,水草丰美,秀色可餐。沿途奇山怪石遍布,随日光和角度的不同而给人呈现出变幻万千的视觉形象:但见“天门洞开”处“天梯栈道”悬于绝壁,“山神巡游”“雄狮修炼”“神龟观天”“力士探险”。再往前走,“山熊徐步”相迎,“野牛悬壁”静观,“鳄鱼惊魂”群起,“巨驼昂首”绝现……近山远山处处有景,景景相连,天然绝成,美不胜收。一股清澈的山泉自峡谷尽头的峭壁石缝涌出,蜿蜒于沟内,汩汩流淌,泠泠作响,天然矿泉,甘爽宜人。树下小憩、听泉、赏景、吃酒、观天、读云,但见山高、水清、天蓝、云白……心中劳尘顿消,精神为之一爽,惬意油然而生。

归德沟景区位于石嘴山市境内的贺兰山归德沟,在整个贺兰山脉系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地质结构明显独特,沟内主要有“四景一泉”,即古长城烽火台景区、归德沟岩画群保护区、钻洞沟自然风景区、沙窑田园景区、芨芨滩山水泉。这些“景”和“泉”形成了一条亮丽的风景线,是贺兰山的一大美景奇观,尤其是钻洞沟自然风景区内的各种景点别具一格,有“仙鹤峰”“望夕狮”“十三潭”“七仙洞”“龙头钻官桥”“拉一把坡”“蛤蟆峰”“灰鹤窝”“仙人洞”“神龟潭”“七棵柏”等景点,有各种美丽的传说,有清冽可口的山泉水。

宁夏最大的道教名观

平罗玉皇阁是宁夏最大的道教名观,为国家3A级景区景区,位于平罗县城北门,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左右。有城隍殿、观音殿、娘娘殿、三清殿、无量殿、洞宾殿、三宫殿、玉皇殿、三皇殿、三母殿,还有文昌阁、关帝阁、钟楼、鼓楼、黑虎灵宫楼、黄虎灵宫楼等16座庙宇,供奉着72位道家仙宗。整个建筑虽为不同时期、不同工匠所建,却结合得非常严谨、协调。四进院落层层相递,高低楼阁互为衬托呼应,回廊、飞桥如金丝银线将所有建筑联成一体,真可谓“珠联璧合”。玉皇阁造型独特,规模宏伟,结构严谨,对称平衡,亭台楼阁,工艺精细。高楼气势宏大,小阁玲珑剔透,主体突出,陪衬有致,竞相媲美;楼阁出檐深远,檐角翘首指苍穹,似雄鹰展翅欲飞,风铃清脆悦耳,所有楼阁尽为雕梁画栋,刀笔洗练,功底深厚。迈进大殿,登临高阁,可凭栏远眺,上扶白云,下履轻风,大有飘飘欲仙之感。巍巍贺兰山,滔滔黄河水,平罗县城全景尽收眼底。为宁夏不可多得的优秀古建筑。为了充分利用这一独特的旅游资源,环绕玉皇阁建起了一座湖光山色的玉皇阁公园,有人工湖、九曲回廊、喷泉、雕塑、假山、动物园等,使玉皇阁更显壮观之景。

国内第一家五七干校博物馆

1968年10月~1972年4月,平罗县西大滩潮湖农场被改建为国务院直属口“五七”干校。国务院直属口先后有1811名机关干部、家属及其子女在干校劳动、学习和生活。在当年下放这里的干部中,有曾任国务院秘书长、教育部部长的周荣鑫,语言学家周有光,教育家、文字学家、历史学家林汉达,汉字简化方案制定者陈光尧,文学家、语言学家倪海曙,语言文字学家叶籁士等。2007年至2008年,石嘴山市在“五七”干校原址建成了国务院直属口“五七”干校博物馆,面向社会开放。这是全国第一家以“五七”干校历史为内容的博物馆。博物馆分两部分:一是博物馆,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馆内展品共分9个篇章23个单元,陈列了500多件不同类型的实物、珍贵文物和500多幅照片及大量的文史资料,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当年“五七”干校的真实生活,向游客展现出一段原汁原味的“五七”干校文化历史。二是原址馆,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共由60间当年的老房子组成。博物馆对这些旧房子在原有基础上做了一定的修复和维护,同时按照当年的陈列布局,向公众开放。

第一个自治区级地质公园

2004年以来,石嘴山市组织自治区和国家相关专家,对市境归德沟、小渠子沟、韭菜沟等33平方公里范围内进行了地质构造的综合考察,提出了《关于在石嘴山建立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议书》《贺兰山归德沟-韭菜沟峰峡公园综合考察报告》《宁夏贺兰山北武当地质公园综合考察报告》《宁夏贺兰山北武当地质公园总体规划》《宁夏贺兰山北武当地质公园建设实施方案及公园地质博物馆建设内容方案》《宁夏贺兰山北武当地质遗迹保护项目立项建议书》《宁夏贺兰山北武当地质公园导游手册》《国家级地质公园申报书》等,在银川召开专家评审会。2006年2月28日,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批准建立“宁夏贺兰山北武当地质公园”。这是宁夏第一个自治区级地质公园。园区位于大武口贺兰山北部,面积68.8平方公里。园区内地质遗迹发育集中且露头好,地貌景观、地史遗迹、水文景观丰富,以地质构造形迹及丹霞地貌等为主要特色,其类型、内容及规模等在中国西北地区具有一定的典型性。通过对园区地质、构造及地貌等成因、发育与演化的研究,可对中国北方的古地理、古气候等古环境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科学佐证,为区域地质研究提供重要的地质科学依据,具有较高的地质科学价值和美学观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