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我要上北大
5480000000025

第25章 回望来时路,感慨万千

石松

人生格言: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石松,2004年湖北文科状元,

毕业于沙市中学,

现为北大社会学系在读研究生。

高三,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生中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中,我们承载了太多希望、太多压力、太多苦恼……作为一个走过这道坎的人,蓦然回首,我发现高三同样留给了我很多:我学会了坚持,学会了忍耐,学会了平静……对于高三,对于高考,我们都怀着几分敬畏、几分无奈、几分厌倦——正是在这种矛盾的心情中,我走过了高三。

高三开始的时候,我现在都觉得有些盲目。因为都要从头开始复习,而且外面卖的书简直丰富多彩,周围有些同学又都开始把发条拧紧了,我也想快点复习,走到前面,想在一天内看很多,这个也要那个也要,每天给自己订下很多计划,但真正完成了并完成好了的就没有几个,因为那时都在上课,毕竟自己课余的时间不多,又要好好看课上的东西,又要完成本来的复习作业,那额外自己再作练习的时间更少之又少了。每天都显得很忙,但又没做什么,我想使劲追逐前面的目标,但每天都没抓到,或许逐渐拉开了差距。这根本不是我以前的学习风格,我都是慢慢吞吞地做事,这要一下子让自己提速,反而不会达到效果。还是逐渐加速好,而且高三才开始,离高考时间那么长,一来就使劲可能会在后面该使劲的地方没了激情。所以还是“慢速”。在“一模”之前就把每天老师讲的东西好好理清,最多一天我自己再看一科的内容,毕竟,那么有经验的老师讲的内容难道会比外面五花八门的书差,恐怕还胜几筹吧。这么好的“活书”都不好好珍惜,还慌着去外面疯狂买书,的确不值。但并不是说在外面买题不好,好是好,但最好不要在复习之初,或是别人说的“第一轮复习”就买很多,先把基础弄扎实,再做题也不迟。慢慢来,不要慌,我经常对自己这样说。

语文我一直把基础放在重点,特别是字、词、拼音,我老爱错。于是我便准备了一个本子把每次错的地方记下来,然后顺便在这个地方扩展一下。有点像记英语单词了。我们都买了全国模拟卷的,也就是俗称“38套”。在语文上,我们都按老师要求先只做前六题,即是基础题,而且是要横着做,比如我这次做拼音,那我就只做每套的拼音题,既然38套是全国高考模拟卷中较优秀的部分,那些题也都较有科学性,横着做多了,自然就找着些感觉,可能还会发现一些规律;文言文,我只是适当做了些,但每做一篇,就要讲质量,即不能做完一对答案就过了,要总结。如实词、虚词、句式等,毕竟我们的文言文题目浩如烟海,做肯定是做不完的。只能看“一”要反“三”。老师说过,文言文首先立足于书上的重点实词、虚词、句式。所以课本上的一定要多看几次,花点时间也没关系,然后再看点课外的,心里先有底做起来自然就“举一反三”了;至于阅读,诗歌鉴赏,就更不是靠做题就会有提高的,应该说要靠每天的不断积累。说实话,高考是把语文变得很“功利”。其实用不着为了高考或其他考试而刻意去看。多看些文学方面的东西是对自身素养的培养。

在数学上的复习,我还是主要放在基础上。但首先要把各个章节都弄清晰,再后就自然贯通。我在后期,都是大部分只做选、填题,一次就20多分钟,一般就在一些空隙时间抽出一张来做,一是练熟;二是通过做不同地区的不同难度的选填,大致估计到自己做这部分的时间。特别是到后期复习,课程内容相对已较少了,可以适当练些题。做题的时间或每天每科复习的时间段,最好与高考的考科的时间同步。比如下午是数学,那在下午可以把重点放在数学上,这样可以把做数学的兴奋点调在这段时间。在正式做题时也不会觉得“不舒服”,难题还是要做,但时间一般定在“第二轮复习”。若觉得比较好的题,可以写在一个本子上,最好在记时自己归纳一下,把同一类型的题归在一起,成为自己的题典。选难题时也要有针对性。一般都是在“分类讨论”、“数归”、“解几”、“应用”。高考最后6个大题这几个内容一般都有,有时还看一下前几年高考考查的内容,可以大致看出每年平均考的东西。

英语,我是在“一模”之前,把主要精力放在语法上,做题也全是单选题,然后把错的也抄在一个小本子上,而且不能只是抄下来,还要适当多写点东西,还可能来自老师的,也可能来自查词典,或是自己想的东西。现在想来,我觉得把语法基础弄好固然好,但高考考查的主要还是英语阅读能力与运用能力,我想如果我再来一次,肯定一开始就顾及到阅读与完形,每天看,可以不多,就一两篇。然后到后期时,那我觉得会做得更好点,英语的确是要“疯狂”地读,以前老是这样说,我还不太信,但的确这样,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飞跃。因为我们毕竟是“外国人的英语”,并不像我们看汉字,看懂了,意思也理解得差不多。就高考来说,完形与阅读的好坏80%决定了整个成绩。或者比这更高,因为阅读都没问题,改错与作文应该不会有问题,这些都是英语能力运用的问题。

在综合科目上,综合的题目是在各学科的基础上综合,所以把每科做好问题就不大。至于那些综合了几科的题目,都是题目叙述得吓人,但做起来比单科的综合简单得多了,但能做好的关键就是要把题读懂,去除多余的信息,可能这方面会同“语文能力”联系到一起,“综合”就像我们老师说的“难度不大,但广度大”。因为三科合在一张卷子中,分数有限,这就限制了出题量,所以一次就不可能把所有重点考查完。也就是说,那种“3+2”中的猜题、押题是不大可能的。惟一的办法就是以不变应万变,反正都只有书里的知识,再“前沿”也是起源书中的知识点,虽然这是个大包围,但的确是最好的方法,把基础打牢,多看课本,课本就是最好的参考书。

复习时的确要先订计划。一般都是随心所欲,但效果与效率都不怎么样。真的很奇怪,比如每天订计划的内容与自己随心所想的差不多,但往往前者都会按时完成得不错。也许是“目的”这东西在起作用;后者就是要随时总结、随时回顾,做一题做对了就不管了,这样很不好。可能当时“灵感”一来做出来了,但过后可能再做又不会了。“一定要总结”,这也是老师经常说的话。

我们高考前有15天在学校自习的时间,老师在教室外面答疑,一个教室只有20个人,互不影响。我们在“一模”、“二模”前都有一个星期或六天的这样时间。所以我们都比较习惯了,且都是自己去找事做。

从“一模”之前的复习开始,我是每天计划要复习的内容,一般是五六天计划一次。自己认为效果不错,每天晚上就在那纸条上把已完成的事勾一下,看着一个个勾,心情还是很不错。每一天的任务都不多,就是分三节:早上、下午、晚上。由于高考的时间是平行的,一般早上是看语文或综合科目中的一科,下午就只做数学;晚上就读英语阅读,做完型填空。除了这样的整块时间,一些小时间也尽量用上,比如中午吃完饭离睡觉还有10多分钟,我就做15道英语单选题。或者做些数学选填题。晚自习前吃饭时间,当我边吃东西的时候,我也可以看些东西,哪怕是一两道题。后来,我不让晚上学英语的时间占得太长,要每天做一套英语题(除物理、作文),我就是中午做完形填空,晚上吃饭后做单选、改错,晚自习回来就做阅读题。每部分占的时间都不会太多,自己也不会觉得枯燥。我为什么要这么安排呢?我高三下午下课都是回家吃饭,然后再去上晚自习。在老师看来是有点浪费时间,特别是到最后一段时期。但我不这么认为。回家坐一下比在学校里坐舒服得多,在家里时间虽然短,但可以做一下调整,又投入复习。还可以和父母谈谈,放松放松。并且吃父母做的饭总比外面的好。毕竟,我一天“清醒”的时间大部分都“献给”了学校,晚上虽然有时间在家里,但父母又怕打扰我,我又把时间奉献给了“书房”,仔细想想,我一天到底能在哪个时候和亲爱的父母说说话?只有在晚自习前吃饭的时间了。

还有再提一下就是我们数学老师曾经经常说的数学只是工具,如果你以后不是作这方面的研究的,你可以不学数学。但无论你做什么,都不能放弃语文,它才是根本。一个中国人连语文都没有学好,还有什么能力做其他的事。想来的确如此,现在语文高考越来越偏重“能力”的考查,在“识记”上都在减少。而理解的题目,若叙述较长、较抽象的,即使做题很凶,读不懂或理解错了又有什么用,英语更是要求这样,即使单词量再大,要只能认而不能分析文章的意思肯定不行。以前英语考试中有许多问题可以找原句,但现在设置题目则更向把握文章大意靠近,有很多就需要“infer”(推断)或“conclude”(归纳)了,也许是从“应试”到“素质”的一个转变。所以说,要学好语文,你看每年下来,“作文”都是一个热点话题,虽然语文并不只是作文而已,但也从一个小方面反映了语文的重要性。

可以这样说,高考只是一种手段,如果你基础不好,可以在高三通过大量做题使考试成绩突飞猛进。但这就像吃兴奋剂一样,时间短,效果明显。但始终不是自己体内的“激素”调节达到的,所以时间一过,又会比较糟糕。只为了高考可以这样,但毕竟我们不是只有高考,这样做太功利了,对以后也不大会有好处,所以不管在什么时候,应该要有这样的想法,我学的东西是为了我自己。就像练功夫,外功再无敌也可能有罩门,只有练好内功,由内及外,才会无破绽。内功好了,以不变应万变,就像现在大学里老师讲的那样,没把概念弄透就做题,你可以把这题做会,但如稍微改动一下,你就又不会了。

有些同学谈高考色变。的确,从小学到高中,12年的学习生活就为了那两天,“十年寒窗无人知,一朝中榜万人传”。怎会不让人紧张?可是,高考却应避免这种紧张的情绪产生,因此,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建立是十分重要的。

不妨用一些心理暗示宽慰自己,把自己从沉重的压力下解脱出来。诸如此类的心理暗示都是行之有效的:为了准备高考,我确实已经尽了全力了,不管结果如何,我至少拥有了一个宝贵的过程,它并不辉煌灿烂,但它却值得我永久回味,终生珍视,因为它是我生命中第一次全身心的投入啊!它让我懂得了太多,而这些收获对我的将来都是大有裨益,也许,从某种意义上说,结果如何,反而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不过,说实话,拥有一颗平常心,人人会说,做起来实在难了,尽量向它接近,是一个比较现实的目标。

临场的朋友们,你们现在一定有大大小小很多模拟考试吧。模拟考试与其说是模拟高考题的难度,倒不如说是模拟高考考卷的形式和答卷的方式,也就是模拟一种高考的考场气氛,以使大家早日接触,尽快适应。所以,对模拟考试,一方面我们要很重视,把它完全看成是一次高考来参加,另一方面,对它的结果却不要过于看重,胜不可骄,败不可馁。因为这毕竟不是高考,它可以模拟高考难度,但却不太可能模拟高考考题的风格。而难度这个度,实在是太主观了点,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出题者的风格和解题者的“口味”。同一道题,只要它的难度上了一定的档次,也许两个水平相近的同学做完之后对它难度的评价却是迥然各异的。

另外,考前复习阶段,一定要有个具体目标,而且目标不妨定高点,给自己加点压力,学习起来也更有动力。而后,在最后一个月的查漏补缺的调整阶段,就要逐渐把这个目标淡化,最好根本不去想它,对亲友们的鼓励和期望也是如此。丢掉一切心理包袱,轻装上阵,将会给自己更大的自由度,使自己在高考中正常地、甚至是超常地发挥出水平。这一点,其实是我在高考中得到的一个教训。

还想提醒大家考试那几天注意以下几点:晚上失眠(这是正常的,或至少不是很反常),不要吃安眠药,药物会抑制大脑活动,给第二天考试带来负面影响;考试前不要喝太多水、饮料,以免内急频频。

在这里祝福每一位高三的朋友,在高考中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考出理想的成绩!

编辑点评:实现梦想的过程必定艰辛万分,必须保持一种愉快的态度,用轻松的心情面对挑战,才能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适应压力。放飞心灵,才能在踏实中筑梦,才能顺利走向成功,最终实现梦想。

阅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