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我要上北大
5480000000006

第6章 我的“新厚勤哲学”(2)

C.英语

英语是各科中记忆量较大的一科。单词是外语的基石。所以首要的就是要熟记单词。中学英语的词汇量相当小,而且又都是很基本的词汇,记忆上的难度不是很大。在记单词时,各人可以想一些自己的小花招,比如准备一个单词本,随时带在身上,这是很多学外语成功的人的经验。我个人的经验是循环强化记忆法。根据人类记忆的遗忘曲线,记忆完成后的第二天遗忘率最高,达50%,以后渐次递减,到第三十天可能只记住内容的1%。因此第一天背过的单词在紧接下来的日子里要反复记忆刺激大脑。当然,这不是说要把生词和熟悉的词汇一样对待。我的办法是先挑出哪些是生词哪些是熟词区别对待,背时要给自己规定一个时间限制。

阅读是另外一个难点。我的办法是平时注意词汇的积累(包括课外词汇,这些词汇到了大学也是很重要的)。平时应该多看阅读材料。我高二开始订阅英文杂志《2l世纪》,坚持每周都看,尽管会遇到好多生词。这样经过两年的努力,我的英语阅读能力已经得到很大的提高。当然首先要时间允许。每天仍然要用一定的时间进行阅读训练。毕竟,平时的阅读和考试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我们还应该加强一下答题技巧的锻炼,因此我们应该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近几年来,高考英语试卷阅读的信息量大,体裁多样,内涵也较深。在考试中,学生要用大约30分钟的时间完成五篇的阅读量(大约每分钟40个字左右),做40分值的题目。要想得高分,不仅要做得准确,而且要快。因此,在复习的最后阶段,我每天仍要进行一定量的限时阅读,并且一直坚持到高考。

D.文综

提起文综,行外人都以为只是一个“背”字,其实非也。我觉得自己似乎没有死记硬背任何东西。我做文综,凭的就是自己的理解和感觉,学习时也是如此。学习要把握重点,理清条理,文综尤其是这样。文综高考主要考大家的发散思维能力,即思维的广度,而并不需要你在某一点上深钻下去。我曾经将中国古代史压缩成8页纸,政治中的哲学常识归纳为一张纸,复习时就只看这几张纸而从不看课本。再比方说地理,我曾经以中国的铁路线“三横五纵”为基本框架将中国的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水文,土壤)和经济地理特征(工业,农业,重要城市,港口,交通线分布)全部网罗到一张地图上。

文科学习的另外一个特点是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来改善记忆效果。如歌诀法,我现在还记得关于中日《马关条约》的歌诀:“小日本,是条狼。朝独割地内通航,开口免税办工厂,还有白银二亿两。冲沙疏航(重沙苏杭)。”又如巧合法,公元前200年“白登之围”,公元200年“官渡之战”;京杭大运河“一条运河二百万民工三个中心四段运河五大水系”;东经60度与乌拉尔山重合,东经90度基本上与叶尼塞河重合,西经90度基本上与密西西比河重合。再如联想法,将中外历史、古今历史结合起来,还有谐音法等等。

其中我想重点强调一下的是地理学习中的地图记忆法。根据人类记忆的特点,人对直观图形的记忆远比对抽象文字的记忆效果好,所以利用地图记忆,既可培养自己的空间概念,又可增强记忆的效果。至今我还记得许多重要城市的经纬度。重要城市定位法和重要经纬度定位法是学习地理时常用而重要的学习方法。

最后说一下文综解题的特点。文综解题往往要求点多面广、条理清晰,撒大网才能捞住一些鱼,要善于分①②③④论述,要善于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三个方面想问题,要把握理论联系实际、用阶段的、历史的眼光看问题等常用的分析方法。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善于从材料上找启示,从上下文之间找暗示,将材料与课本联系起来,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将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

坚定目标

随着第二阶段的到来,我一时被突如其来的繁重课程弄得手忙脚乱,整天有着干不完的事,做不完的习题,我甚至感到自己不能适应高三的节奏。现在看来,那时的我是非常危险的,如果不能挺过去,也许就要像以前一样消沉低落下去。当时是我的数学老师帮了我一把。记得那天晚自习后,老师悄悄把我叫到一边,问我:“你是不是打算报考北京大学?”我当时先是一愣,接着默默地点了点头。或许是看出了我的心事吧,老师平静又充满期待地对我说,既然已经定下目标,就要百折不挠地争取实现它,不要因为一点点小的困难就动摇自己的信念。我对老师讲出了当时困扰我的问题,那就是时间不够用,好些知识学起来不得要领,主要就是感到自己没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老师对我讲,遇到这种情况是正常的,因为高三的学习毕竟不同于以前,这时能做的就是咬紧牙关硬挺下去,直到找到很好的方法为止。最后老师对我讲,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经过这次谈话,我坚定了考北京大学的信念,我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当然,这只是我心中的“小算盘”,没有向人公开过。从此以后,我仿佛是一条不知疲倦的鱼儿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不久,我完全适应了高三的学习,学习成绩开始稳步提高。正是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毅力使我走出了阴影,避免了高一时状况的重现。我希望所有的高三同学都有坚定的努力方向,这会成为你学习动力的源泉。正如著名哲学家费尔巴哈所说的那样:“一个完善的人,必定具备思维力、意志力和心力。思维力是认识之光,意志力是品性之能量,心力是爱。理性、爱、意志力,这就是最高力。”坚定信念就是培养意志力。

走进考场

我不敢说是久经沙场,考前也是接受过若干次模拟考试的,但真正到了高考时分,社会的关注程度、考生的紧张程度、考场内外的气氛都与平时大相径庭。坐进考场,保持良好的临场状态,迅速适应考场气氛,是每个考生在高考中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按照心理专家的说法,考试的心理活动过程可分为四个步骤:(1)审题,理解题目条件和要求;(2)回忆和重现有关知识;(3)在知识和题目的要求之间建立知识结构;(4)表达解题过程,呈现题目答案。简单地说,就是审题和解题两个环节。审题是解答问题的首要步骤。正确地审题是成功的一半,而错误地审题则意味着全军覆没。审题的基本目的就是弄清题意,了解题目所给出的条件和要求。对不同的题型,考查的能力不同,解题的策略不同,评分方式也不同,尤其要特别注意认真审题后再解题。

有一些技术性细节是回答论述题时需要注意的。一是字迹清晰,卷面整洁。良好的卷面会使评卷老师形成积极的心理定势,并减少评分失误的可能。二是条理清晰,切合采分点。采分点是答案中必须回答的内容,论述题中有关的原理、论据和判断都是采分点,在答题时要紧扣采分点。三是在主要内容答完后,要概括性地总结前面的论述内容并能结合现实生活从正反两方面加以分析和解释。四是保证不离题的一个窍门,就是在最后的总结中运用试题词句,这样能再一次加深评分者的印象,你会从中深得裨益。

燕园再回首

从高考的回忆中审视现实,一切都像梦,梦中有痛楚也有欢乐,然而,在北大这片神圣的沃土上生活学习,我有一种无处不在的责任感。这里有浓厚的文化氛围,有历史的重托,有北大延续了百年的火种。走进北大,是我今生的幸运,历经千辛万苦,虽苦犹甜。

编辑点评:古语有云:“天道酬勤”。确立目标,实现目标的唯一途径就是勤奋,古往今来的成功者无不以惊人的勤奋与时间赛跑,付出的是汗水、智慧甚至是生命的代价,收获的是荣誉、尊严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任何希望在人生的途程中能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和荣光的人,都必须通过勤奋这条充满艰辛和磨难的道路,舍此无他。

阅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