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历史人物
5492100000027

第27章 塑造人类灵魂的思想家 教育家(3)

朱熹哲学的核心是“理”。“理”是其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但它必须借助于“气”而“造作”,依“气”而“安顿”;“物”是“理”的体现和表象,是“理”借“气”而派生的。具体说来,有以下内容:

(1)理不依赖任何事物而独立存在。它无始无终,永恒存在。天地万物有成毁,而理则超然于成毁之外。

(2)理是宇宙的根源、根本,是天地万物的根源、根本,是天地万物的总原则。

(3)理和气联系着,“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理是本,而气是造成天地万物的衬质,必须依傍理而运行。但没有气,理也没有挂搭处。理只是一个“净洁空阔底世界”,没有形迹,无所作为。但是它无物不照,无所不在。

(4)理与周敦颐在《太极图·易说》中根据《易传》而提出的太极是同义语。

关于理气关系,朱熹认为:

(1)天地之间,有理有气,而理是本。

(2)理是形而上道,生物之本;气是形而下之器,生物之具。道器之间,分际甚明,不可乱。

(3)若在理上看,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然亦但有其理而已,未尝实有是物。这就是说,理在物先,理在气先。

(4)理气浑沌不可分,不可说先后。如果一定要推究所从来,“则须说先有是理”。

(5)以人物之生为例,无极之真(理)、二五之精(气),妙合而凝。“理与气合,故能成形。”所谓二五,指阴阳二气,水火木金土五行。阴阳为气.五行为质,即所谓气质。朱熹说:“阴阳是气,五行是质。有这质,所以做得物事出来。”

朱熹是南宋时期理学大师,他取二程及其门人朋友数家言说,系统地发挥了理学思想。他的理论对我国古代社会影响深远。

8.王守仁:心理哲学的大师

生平简介

王守仁(1472~1528年)字伯安,号阳明,世称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

谥文成。出身于官宦人家,其父曾官至南京吏部尚书。他从小抱有“读书学圣贤”的志向,就读于名儒。他生活的时代,正值明王朝由稳定开始进入危机、衰败的转变时期,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整个社会处于动荡之中。他忧虑现实,也希望能够改变现实。他认为社会危机的总根源是“良知之学不明”,是烦琐而僵化的程朱理学助长了人欲的滋生。因此,王守仁建立了完整的心学体系,主张从“格心·”人手,倡导“知行合一”和“致良知”,加强道德教化,唤起人们内在的天德良知,从而达到消除“祸乱根寻于无穷”的危险,实现“天下可得而治”。他创立的这套学说,不仅在当时风靡海内,名噪一时,而且在其身后,几乎左右思想界达百年之久;就是对近、现代思想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现实政治中,王守仁也是明代一位事功卓著、刚正严明的政治家,将“开导人心”的道德说教与剿抚并用的军事镇压结合起来,积极加强对劳动人民的控制。王守仁的主要哲学著作有《大学问》、《传习录》等,其著作汇集是《王文成公全书》,共38卷。

历史业绩

王守仁在贵州龙场悟出“心即理”的第二年,即正德四年(1509年),受贵阳提学副使席元山之邀,主持贵阳书院,讲学授徒。在此期间,他提出了“知行合一”思想。这是王守仁心学哲学确立和发展时期的重要思想之一,也是王守仁哲学思想的“立言宗旨”和最值得重视的部分。“知行合一”的提法,为王守仁首创,是他在吸收和改造程颐知先行后,知而必行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知行合一”首先是针对朱熹而发的,他认为朱熹不懂“心即理”,把心和理分离开而当作两回事,离心而求理,因而造成知行割裂的弊病。他指出,所谓“知”,主要是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是人先天固有的“良知”的自我体认;所谓“行”,主要是指人的道德行为,是良知的实际表现。因此,知行关系主要是指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活动的关系。它们可以从几个不同方面说明:首先,“知行之体本来如是”,既然人心及心中的良知就是天理,是万事万物的主宰,那么知与行便都统一在心和良知的基础上,“知行本体”就是“心之本体”,也就是“不假外求”而先天固有的良知,因此有知就有行,知就是行,可以知代行;其次,“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相互包含,彼此融合贯通,行中有知,知中有行,行在知在,知在行在,“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以知代行;再次,“真知即所以为行”,由知到行是无矛盾、无过程的必然趋势,因为每个’人天理具足的心是生生不息的,如果不被私欲隔断,必然要贯彻到事事物物中去,必然要表现为行,这是良知自然而然向外显现的结果;又,“不行不足谓之知”,只有行才可称之为知,因此王守仁也承认行而后知的情况,如人有出家旅行的要求,就应去“知路”,了解行程;而亲身“履历”走过了路之后,就可知“路岐之险夷”,路到底如何了,这个知就是真知。行而后知的观点虽然潜在地包含了行为知因、知源于行的思想,但却导致了王守仁“知行合一”说的自相矛盾,这是由于他夸大了行的范围,使之自由出入于主观的心动和客观的活动。最后,王守仁批评了知行脱节、知而不行的“空疏谬妄”,认为如果把知行分成两个,那是“私意隔断”失去了良知本体,不是陷入“冥行妄作”而胡来,就是溺于“揣摸影响”而不行,都有违圣人之教。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在中国哲学史上有重要的意义。它第一次明确地规定了知行这对范围,是统一的、不可分离的,为后来唯物主义和启蒙思想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资料。

王守仁还提出了“良知是学家的准则”命题。这种良知标准说为当政者随心所欲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革新的人们解除了思想束缚,对中国早期启蒙思潮的兴起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王守仁建立了一套心学哲学体系,集我国古代主观唯心主义学说之大成。它的理论对我国思想界影响深远。

9.黄宗羲:人性善的坚持者

生平简介

黄宗羲(1610~1695年),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和哲学家。字太冲,号南雷,世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其父黄尊素是东林党的名士。黄宗羲自幼受东林党人的影响,19岁时入京为父诉冤,以铁锥毙伤仇人。以后,他发愤为学,从师著名学者刘宗周,广读诗文经书,学问渊博,与孙奇逢、李颞并称三大儒。清兵南下,他召募义兵,成立“世忠营”,武装抗清。失败后,他隐居起来,潜心读史,探讨救国济世的实学,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开始了最后几十年勤奋著述、讲学授业的生涯。黄宗羲对天文、算术、乐律、经史百家以及释道之书均为精通,史学成就尤大,所著《明儒学案》开浙东史学之风气。在哲学上,他坚持朴素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提出理气不可分的观点,并认为心就是气。在认识论上,他把“致良知”的“致”等同于行,反对空想空谈,强调并自身积极投入实践斗争。在社会政治方面,他提出君主是天下的大害,天下不应该以君主一姓的存亡为转移,而应该以百姓的忧乐为出发点。黄宗羲还主张改革土地及赋税制度,强调工商皆本。他一生著作盈车,有60余种,130余卷,主要有《宋元学案》、《明儒学案》、《明夷待访录》、《南雷文案》、《孟子师说》、《破邪论》等。

历史业绩

黄宗羲在1676年完稿的《明儒学案》中,全面地阐述了他的理气观,反映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首先,他在《明儒学案》中指出,宇宙万物都是由物质的“气”所构成,气是客观存在的,它主宰着一切,世界上的一切人、一切事物都是由气产生的,不仅如此,气还亘古越今,永远存在。他说,如果不承认气主宰一切,怎么会有春夏秋冬的依次更替呢?他认为草木的荣枯、寒暑的转换、地理的差异、气象的变化以及人、物的发生、变化和死亡都是气主宰的。其次,他批判了宋儒关于理先气后、理能生气的说法,指出理是气的理,没有气就没有理。他说,从宇宙的整体看,气没有穷尽,理也没有穷尽,理和气都是永恒无限、无始无终的,二者相依相存,不能分开;从事物的运动变化来说,理是随着气的变化而变化的。他进一步提出,理和气是不可分的。从物体的沉浮升降流动变化来说,这是气;而物体的沉浮升降流动变化的规则、秩序来说则是理。最后,黄宗羲用唯物主义的观点解释了气、理、心三者的关系,批判了那种把三者割裂开来的观点。他认为,离开作为宇宙万物本原的气,是无所谓理,无所谓心的。但他有时把心与气等同起来,有混淆精神与物质的倾向。

在人性善恶问题上,黄宗羲主张人性善论,他认为人和万物之性都是由气质决定的,“人之气本善”。他说:“人和万物并立于天地,亦与万物各受一性,如姜桂之性辛,稼穑之性甘,鸟之性飞,兽之性走,或寒或热,或有毒无毒,古今之言性者,未有及于本草者也。”万物有万性,同类则同性,人禀善气而生,有不忍人之性,所以人性是善的。黄宗羲认为,封建伦理道德观念——仁、义、礼、智,是“人生而有之”的,是来自“人心”的,是“人心”自生的“人性”,“人人如此”,“所以谓之性善。”

黄宗羲力主人性善论,但在现实生活中,他无法否认大量恶人存在的事实,当他无法解释这些恶性与善性并存的原因时,只好摭拾宋明理学的陈旧思想——

“存天理,去人欲”,把“恶”归之于“人欲”,由于人欲破坏了善性,所以他认为只有“去人欲”才可以“存善性”。

黄宗羲是明代的大哲学家,他的思想体系缜密。他著的《明儒学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哲学思想史。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着后人。

10.王夫之:学识渊博的大哲学家

生平简介

王夫之(1619~1692年),字而农、三三,号姜斋,衡阳(今属湖南省)人。因晚年在衡阳西乡石船山下隐居,他自称船山老人,或船山老农、船山遗老、船山病叟,后人遂尊称为船山先生。

王夫之出身于日趋没落的地主知识分子家庭,青年时代一方面眷恋着科举考试的旧路,另一方面关心动荡的时局,参加“行社”、“匡社”等,立志改革社会。农民革命的风暴打破了他“学而优则仕”的梦幻。但他拒绝张献忠农民军的礼聘。明亡后,他于1648年在衡山举兵抗清,失败后退至肇庆,后任南明桂王府行人司小官,又到湘南一带过了几年流浪生活。晚年隐居衡阳石船山麓,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从事学术研究。

王夫之对天文、历法、数学、地理等都有所研究,尤精于经学、史学、文学,是明清之际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

历史业绩

王夫之坚持事物运动的内因论,反对外因论。他认为,事物的变化是由于事物内部的对立面相摩、相荡,明确阐述了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是万物变化的源泉。

王夫之对事物内部“两端”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作了深入的分析。他抛弃了《周易》八卦以乾为首的观点,认为乾与坤、阴与阳没有先后之分,矛盾的双方相互依赖,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独立存在,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他还认为,矛盾的双方没有固定的主辅地位,在一定条件下为主的一方在另一条件下就会转变成为辅的一方,同样,在一定条件下为辅的一方也会在另一条件下转变成为主的一方,矛盾双方的地位可以转化,人们不应当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的对立面。

王夫之还进一步用对立面斗争的观点解释社会现象。他明确肯定:豪强兼并的人家与流离失所的百姓是社会的两级,二者是尖锐对立的。他认为,社会政治生活中发生激烈的斗争,并不完全是坏事,也可能会引出好的结果。他意识到对立面的斗争会促成矛盾的转化。

王夫之在《读四书大全说》一书中,批判了宋明理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禁欲主义观点,提出了“天理”“人欲”并存不悖的思想。他认为天理和人欲都出自自然,离开人欲就谈不上什么天理。他说:“理欲皆自然”,“终不离欲而别有理”,“天理人欲,虽异情而亦同行……天理充周,原不与人欲对垒”。王夫之在这里肯定了人的自然欲望的合理性。

王夫之在《读四书大全说》中,对“道”与“德”的内容及其关系进行了论述。他认为,人们对于一般的“道”,应该遵循和笃信,而对于具体的“德”则应加以变通和弘扬。

最后,王夫之得出结论,“故道可弘也,而不用乎笃信也;德必笃信也,而不弘以执之也。”就是说,当人们在把握“道”,即把握一般的规律和原则时,应该把它看作是可以弘扬发挥的东西,而不能把它视为不可移易的教条而加以,’

“笃信”;当人们在把握“德”时,又必须有所“笃信”,不能借口“弘道”而根本抛弃“道”。这里包含了既尊重客观规律,又不把规律当作教条去死守的思想因素。

王夫之的思想博大精深,自成体系,达到了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发展史上的最高峰。

11.严复:救国挽危的教育家

生平简介

严复(1853~1921年),原名宗光,字几道,福建侯官(今福建闽侯)人。

他出生在一个乡村儒医的家庭,14岁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人洋务派办的福州船政学堂。l 877年3月又被清政府选派去英国,先后在朴茨茅斯和格林威治海军学校学习。在留学期间,他学完了高等数学、化学、物理、海军战术、海战公法及枪炮营垒等课程。同时通过耳闻目染,对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有了较深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