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波希米亚人:巴黎拉丁区文人生活场景
5492300000014

第14章 波涛汹涌的派克托勒斯河(1)

1845年3月19日,即使鲁道尔夫能够活到玛士撒拉那个年纪,他也永远不会忘掉这个日子,因为就在那一天,下午3点钟,我们的朋友从一个银行家那里刚刚得到500法郎,而且是时下流通的响当当的硬币。

面对这些已经装在口袋里的金属片,鲁道尔夫首先考虑的不是还债,因为他已经对自己发誓要厉行节约,决不在计划外的开支上浪费钱财。在这一点上他一向态度坚决,并且宣称在考虑额外的消费之前,一个人首先应该保证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因此他没有还债主一分钱,而是买了一支他向往已久的土耳其烟斗。

拿着刚买的烟斗,他径直向他的朋友马切洛的住所走去,那里是他经常去的避难所。当他走进马切洛的画室时,鲁道尔夫的口袋响得就像盛大节日时的乡村尖塔。听到这不寻常的声音,马切洛以为是隔壁那个邻居,一个大投机商在数他的金币。他嘀咕道:“隔壁那个不知死的家伙又开始他的音乐了!如果再这样下去,我就去通知房东。在这种嘈杂声中根本无法工作,它会诱使一个穷画家停下手中的工作去做强盗。这样的折磨已经有不下四十次了。”他压根没有想到他的朋友鲁道尔夫会变成一个大富豪。马切洛又开始继续他的《红海的通道》,这副传说中的杰作在他的画架上呆了已经快三年了。

鲁道尔夫没有吱声,想拿他的朋友做个实验,心里想:“我们会马上放声大笑。那一定很好玩。”于是他把一枚5法郎的硬币丢在了地上。

马切洛抬起头,望着鲁道尔夫,严肃得就像《世界评论》中的文章,然后以一种心满意足的样子捡起那枚硬币,对它恭敬地行了一礼。作为一个流浪画家,他深谙处世之道,对“陌生人”

一向礼貌有加,而且他知道鲁道尔夫这几天出去找钱了,所以看到他的朋友已经找到了钱,只是对结果表示非常满意,并没有打听钱是怎么弄来的。然后,他又继续工作,还是没有说话,专心去完成一个在红海的波浪中溺毙的埃及人。当马切洛亲手杀死这个埃及人的时候,鲁道尔夫又掉下了一枚硬币,他缩在袖子里的手都在为画家脸上将会出现的表情而窃笑不已。

在又一声清脆的金属声响中,马切洛就像被雷电击了一下一样跳了起来,他尖叫道:“什么!又一枚!”

又一枚硬币滚在了地板上,接着又一枚,然后再一枚。最后5法郎的硬币在整个屋子里跳起了四方舞曲。

马切洛开始暴露出明显的神经错乱的征兆,而鲁道尔夫就像一个坐在巴黎剧院正厅后排的观众,正在观看一场极其悲惨的悲剧首演一样,笑得前仰后合。突然,没有发出任何警告,鲁道尔夫把双手插入口袋,好似派克托勒斯河洪水泛滥,好似宙斯闯进了达娜厄的房间,钱像冒尖的小塔一样滚了出来。

马切洛惊讶得目瞪口呆。随着鲁道尔夫往地板上扔下最后一枚硬币,已经被惊呆了的马切洛整个身体也瘫倒在地上。

鲁道尔夫止不住地开怀大笑。与他的爆笑相比,管弦乐队萨克斯管的雷鸣声就像是孩童的嘤嘤啜泣。

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的马切洛感觉自己像在做梦一般,只觉得天旋地转,简直要喘不过气来。他把自己的手指掐出了血,疼得叫喊起来,这才确信,一向视金钱如粪土的他,面对的是活生生的现实。像悲剧里的主人公一样,他脱口而出:“我能相信我的眼睛吗?”接着抓住鲁道尔夫的手,加上一句,“快给我解释一下这个神秘的奇迹吧。”

“如果我能解释,它就不是奇迹了。”

“告诉我吧,就现在!”

“这些金币是我的额头冒汗的收获,”鲁道尔夫说着捡起了这些钱,堆放在桌子上。然后他走开几步,满怀崇敬地望着这堆得像小山一样的500法郎,暗自想道:“现在,我的梦想终于可以实现了!”

“这比我6000法郎的标价还少很多。”马切洛注视着在桌子上滚动的硬币,暗暗地对自己说:“只能将就了!我要让鲁道尔夫买我的《红海的通道》。”

但紧接着,鲁道尔夫就做出一副富于戏剧化的表情,以一本正经的口气比划着手势对画家说:“听我说,马切洛,这些使你眼花的财富不是坑蒙拐骗得来的。我没有出卖我手中的笔。是的,我富有了,但仍然不失诚实。这些钱是一个慷慨的人馈赠的。我发誓要把它用在真正需要的关键时刻——比如让一个善良的人拥有它。劳动是最艰巨的责任……”

“而辛勤劳动的马是最高贵的动物。”马切洛插话说。

“呸!那儿学来的这一套道德说教?别自我感觉太好了。”

“不要打岔,”鲁道尔夫说,“收起你插科打诨的那一套。

它们将在我坚定的决心面前碰得头破血流,因为我的信心来自于这金属铸就的硬币。”

在一番宏篇大论后,鲁道尔夫最后说:

“这就是我的设想:不再为生计而困窘,我要认真地投人工作。首先,我将告别我的流浪生涯。我要和其他人一样,穿上黑色外套去参加晚会。如果你愿意追随我,我们可以继续住在一起,但是你必须接受我的计划。我们的生活将服从于最严谨的节约法则。通过正确的管理,我们可以在头三个月的工作中无衣食之忧。但是我们必须节俭。”

“我亲爱的伙伴,”马切洛说,“节俭是一门只适用于富人的科学,你我对此都一窍不通。不过,花6法郎我们就可以得到一本让巴蒂斯特·萨伊的著作,他是一位公认的理财大师,或许他可以教会我们如何实践这门艺术。嘿!你有了一支土耳其烟斗!”

“是的,我刚花25法郎买的。”

“好贵啊!你说要节俭,可是还花25法郎买一支烟斗!”

“这是节俭。我以前每天折断一支两个苏的烟斗,到年末那将是一笔更大的开支。”

“这倒是,我从来没有这样考虑过。”

他们听到邻居的钟敲响了六下。

“我们马上去吃晚饭,”鲁道尔夫说,“从今天晚上开始。

说到吃饭,使我想起我们每天做饭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现在时间就是金钱,所以我们必须节约时间。从今天起我们将到外面去吃饭。”

“是”,马切洛说,“二十步外有一家大餐馆,相当昂贵,但不用走多远,我们要用金钱来获得时间。”

“今天我们就去那儿,”鲁道尔夫说,“但是明天或者后天我们要制定一个更加节俭的计划。不是去餐馆吃饭,而是要雇佣一个厨子。”

“不,不,”马切洛提出,“我们要雇佣一个仆人去做饭,做每一件事。这个计划将给我们带来无限好处。首先,我们的房间将总保持整洁有序。他将为我们擦靴子,听差跑腿,清洗我的画笔。我甚至会试着培养他一些美术细胞,让他研磨颜料。这样,我们每天至少可以节约6个小时的时间。”

5分钟后,这两个朋友已经坐在了那家大餐馆的一个小包间里,还在继续规划着他们的节约方案。

“我们得找一个聪明的伙计,”鲁道尔夫说,“如果他识一些字,我要教他写文章,做他的编辑。”

“那他晚年生活就有依靠了”,马切洛说着,合计了一下账单。“啊,好家伙,真贵!15法郎!以前我们两个人一顿才吃一个半法郎。”

“是的,”鲁道尔夫回答说,“但是那时我们吃得不好,以至于夜里还得再吃夜宵。因此,总的来说,还是这样节约。”

“你总是有最好的理由,”心服口服的画家嘀咕道,“今晚我们还工作吗?”

“不,当然不了!我要去看我的叔叔。他是个好人。我把我目前的状况告诉他,他会给我提供一些好建议。你呢,马切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