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女人上路:车轮印制的日记
5513400000025

第25章 拉萨一格尔木一兰州—西安一北京(1)

跌宕下昆仑,一天连续开牟17个小时,历经1100公里高海拔路段,跨越青藏高原,”撒旦的秘书”再次证明了自己。

惊心动魄的旅行平静地结束了,接下来的会是什么呢?

雨季的拉萨真的不可爱。每天上午都阴阴的,下雨,直到中午过后,天才晴一点。其实这里是和北京有时差的,大概到2点才和北京的12点差不多。

我还想躺在吉日有彩画的小房间里回想过去,但是不行了,旺季的拉萨,这样的旅馆早就没有了,老常一家在另一个旅馆找到一个标准间,我们其余的人只能在刚坚的旧房子里凑合了。

昨天和几个不认识的藏族妇女睡在一个房间,她们很早就起床了,我就孤坐看电视,等男同伴们起床。他们4个睡得一定很好,直到很晚很晚才醒来。

终于可以去逛街了,带着为为走小巷去八角街,走在吉日后面的巷子里,感觉不是在拉萨,而是在一个我很熟悉的地方,如同我家所在的胡同里一样,是的,我已经对这一切非常熟悉了,家具店、唐卡店、门帘店、馒头店都在,一切和3个月前一样,甚至街角化缘的老尼姑都以同样的姿势还坐在那里,原来一个云南人开的铜器店不见了,忽然在路边看见了谢和佳的父母在乞讨,就是那个“五一”时我给了他一顶帽子的孩子,他美丽白净的母亲怀里竟然有个婴儿,白白胖胖的,他高度近视的父亲在旁边戴着那顶我给的红帽子,我和他们打招呼,他们也认出了我,我问谢和佳呢?他母亲说去布达拉宫磕头去了,又问他妹妹呢?他们就回答不上来,听不懂了。

给了那位母亲一点钱,他们也没有别的收入来源,可能暂时也不想回果洛的老家去,走开后心里不免有些惆怅。八角街还是那么充满诱惑,五颜六色的饰品让人欲罢不能,不过我已经给自己打了预防针,也有了“五一”时的经验,这次就买些精致的吧。

对于没有来过藏区的人来说,太多的纪念品可以选择,藏族的服饰本身多姿多彩,非常引人,在八角街购物与其说是为买东西,不如说是为了过瘾。况且还能感受到浓郁的藏族风情,因为环绕大昭寺的八角街是内转经道,信徒们不停的转经给购物的人们带来了莫大的触动。

街上还有不少尼泊尔饰品和物品店,但是其实很多小饰物都是内地来的,甚至有的东西在北京潘家园市场是堆积如山来批发的,这些都只能靠经验来识别。比起四川康区,同样的物品这里的价钱更贵,比如铜质的汤勺,要贵几乎一倍,加上藏族人天生会做生意,价格往往高开,如果自己不知低走的话就要多花不少银子了,但是,高兴是最重要的,就算是挥霍式地购物,也花不了太多的银子。

在我眼中,手绘的唐卡固然精美也值得购买,但是考虑到无法在家中供奉也只好放弃,因为我已经无法仅仅把它们当成艺术品来看待了,毕竟,这是一个距离我生活如此之近的宗教产物,我无法漠视其真正的宗教和文化含义。于是我挑了一些老式的项链,用玛瑙和藏银珠子穿成的,其实是前几年流行的式样,现在不怎么做了,所以价格便宜,而新式的松石蜜蜡珊瑚大多是假的,那些东西的产量远远低于玛瑙,因此真货的价格也高。

其实,手工比较好的藏式银饰是从尼泊尔进口而来的,在尼泊尔时就曾经见到,价格便宜得惊人,在大昭寺广场尽头的室内旅游纪念品商场里,这种饰品比较多且相对便宜,但和尼泊尔相比价格还是上来了一大截,不过,比内地终究是便宜很多,也值得购买。

其实我一向觉得,真正好玩的东西,是少数民族日常用品,所以每次来西藏都会带些氆氇和邦典回去,每次的图案和颜色都有不同的风格,还买了一对尼泊尔的花毛袜子,当初在加德满都没有买已经后悔了,回家可以用作冬天的室内棉鞋,我想,这样的东西源于尼泊尔是登山王国的缘故,御寒的毛袜子变成了装饰感很强的日常用品。

在街上又看到了卖工艺品的仁青,卖帽子的玉珍,我们像老朋友一样闲聊着,忽然我觉得有种异样的东西,一转眼就消失了。

带着为为上玛吉阿米的露台吃混合的西餐和藏餐,为为觉得非常有情调,记得头一次在这里吃饭,是第一次进藏的时候了,如今再次在这里留影,虽然有点物是人非的感觉,却没觉得怎么难受。

一直逛到走不动为止,著名的八廓咖啡厅在3个月里变成了德克士炸鸡了,真是匪夷所思,想再次去留影的机会也没了,留在心里的是惊愕。

忽然发现大昭寺广场上又洒满了金色的夕阳,熟悉的金色的阳光啊,让我痴迷,几个喇嘛在放风筝,我喜欢这种有点迷醉的感觉,比喝了酒之后的感觉要好得多。还有人来兜售假狐狸皮,但是没有我们藏獒小分队的队长去买来当照相的道具了。仿佛拉萨不是拉萨,而是后海之类我随时可以去的地方,可能是今年我来得太勤了,我并不想变成一个西藏迷,而且,也确实没有再碰到燃起我狂热的东西。我再次渴望遭遇激情了。

回去的时候有两个藏族男人在街角卖艺,胖的那个唱着滑稽的歌曲,做出滑稽的表情。回到刚坚,“撒旦的秘书”们还在收拾车辆,我实在等得烦了,又跑到八角街买了两件尼泊尔布衣服,并把买来的首饰都戴在身上,手上,过足了血拼的瘾。

晚上换了房间,一个大套房,有独立的卫生间可以洗澡,我没有推辞男士们的好意,自己睡里间的一张大双人床,4个男士睡外间的两个单人床和两个有卡垫的大沙发,老环非常嫉妒我的床,扬言要半夜来袭,大家又以此作乐,共进最后的晚餐后,明天我们的队伍就要解散了。

就这样告别了老常一家,老环和海盗——20多天来同甘共苦的伙伴,我们的大切再次在细雨中起程,从青藏线下高原。

重新走一遍青藏线,又忆起3年前和藏獒小分队的伙伴们开车进藏的情景,当初经过的地方一一在眼前再次经过。

当雄,已经从一个简单的小镇变成了像样的县城,在当雄草原上,远远能够看到赛马会正在举行,这里的赛马会是最好看的,很多人骑着摩托车,穿戴整齐冒雨赴会,记得当年我们也在这个时间来到这里,黄昏中巧遇赛马会,人们穿着他们最漂亮的绸缎衣裳,在草原山扎起白帐篷,唱歌跳舞,有个姑娘戴着口罩,两个眼睛特别漂亮,我们费了很大劲才说服她摘下口罩合影,结果发现,还是带着口罩更加吸引人,有神秘感么。

唐古拉山口有更多的雪莲花了,其实是石莲,雪线以下的,还是买了好多,就是为了那个歌词:翻过了唐古拉山,遇见了雪莲花……

再次看到了藏北草原上的八塔,但是道路却改从他们的另一边经过了。据说,这八塔是为了纪念格萨尔王的一员大将而建。英雄的时代啊,一去不归了,英雄的归宿是一片苍凉和寂寥,广阔无垠的原野上,低垂的天空孕育着雨水,永远的风吹动着五色的风马旗,一切是这样的一如既往,又是那样充满着未知的希望。英雄在后人的祭拜中永垂青史,而荒野上的芸芸子民将自已的无限思绪寄予这苍穹下烈士的英灵。对天地鬼神的敬畏支持着他们生活的希望一一他们生在这片广阔的羌塘草原上,注定要这样生活,放牧牛羊,喝酥油茶,崇拜自然,敬慕英雄,生命中没有更多的需求和愿望,在单纯起伏的地平线上,在翻滚变迁的天空下,生活浓缩成抽象而单纯的内容,灵魂极纯极净。当我们这些负累的过客的灵魂遭遇到这一切时,还有机会拥有一份纯洁和宁静吗?或许我们早已不够坚强,无法忍受这荒原上的孤独,如这英雄的八塔一样的孤独。

沿途看到青藏铁路的修建过程,靠近拉萨的地段,路基已经修好,也能够看到为野生动物准备的通道。越接近格尔木的地方,铁路就修得越好,有的路段已经在用火车运送物料了。

“撒旦的秘书”在路边又小睡了20分钟,我们继续上路。今天的目的地是格尔木,全程1100公里。从拉萨到昆仑山口,全部都在海拔4200米以上。还没有完全离开青藏高原,我已经开始怀念草原上美味的酸奶和纯洁的眼睛了。

进入青海境内,路就开始变得没那么好了,天黑下来,我们还没能到达昆仑山口,远方巨大的山上,雷电交加,真是叫人既激动又有些害怕。终于我们在夜幕中摸索着经过了昆仑山口和西大滩,格尔木越来越近了。

17个小时的长途行车,到达旅馆时3个人几乎都累傻了,没有多余的精力再想什么,倒头就睡。

早上阴天,屋里热,服务员如国营单位素质,房间尚可,热水好,卫生间大。秘书睡到很晚,他太累了,为为说他后背上因为长时间不动地方都生了痱子。

出格尔木即是戈壁,无边的阴霾笼罩大地,沿途的戈壁了无生机,恐怖而震撼人心,巨大的荒凉和孤寂令人发狂,戈壁无情地侵食而来,势单力孤的供电铁塔那么软弱无力,戈壁无边,我们在戈壁中的路不知驶向何方。

大切醉氧了,电脑显示一箱油能跑799公里,跑了100公里后,还说能跑936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