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怎样做记者
5532600000021

第21章 学好采访是记者的第一基本功(12)

二、编辑部的指导和记者的积极性相结合威力无比

重大宣传报道是总体战,对每次重大报道,中央台都有一个统一而详尽的计划。计划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根据宣传报道需要约驻地方记者采写新闻稿件。笔者认为,对编辑部约稿,驻地方记者应该不折不扣地高质量完成,这是中央电台整体宣传顺利进行的保证。在香港回归报道中,编辑部先后向天津站约了十几篇稿件,我们都按时完成。这里需特别提出的是记者对编辑部的紧急约稿要特别注意。如在香港回归倒计时10天时,编辑部上午10点多打电话,要求采写一篇迎香港回归的录音报道,并由记者口播,下午2:30前传回编辑部。仅有4个多小时的时间,采访题目和对象都没有,而且要发录音报道,难度是很大的。记者接下任务后,立即与市委宣传部、外宣办、市迎回归办公室联系,寻找采访对象。后又跟被采访单位联系,迅速前去采访,终于按时完成了《天津西宁道小学学生缝制巨型国旗喜迎香港回归》的录音报道。第二天,《新闻报摘》节目就播发了。笔者认为,编辑部的紧急约稿,是重大宣传中急需的稿件,作为驻地方记者,要有全局观念,只能千方百计地去完成,而不能讲困难,更不能讲条件。

驻地方记者,对自己所在地区的情况熟悉,这是一个优势,因此在重大宣传活动中,除完成编辑部下达的任务外,还应该根据宣传精神和编辑部的部署,发挥自己的主动性,配合总体宣传。在香港回归宣传报道中,天津站除编辑部约的十几篇稿件外,自己主动发的稿件有二十几篇。如距香港回归仅4天时,天津大沽炮台修复完毕,将于香港回归时举行纪念活动。得知此消息,笔者立即与编辑部联系,编辑部认为此选题很好。第二天我们立即采访,转天在《新闻报摘》发了录音报道。

重大宣传报道活动中,驻地方记者采写的报道大都在新闻节目中播发。中央台其他节目也有配合任务,但很少向记者站约稿,因此驻地方记者要发挥主动性。在香港回归报道中,天津站除向《新闻报摘》、《全国联播》、《新闻纵横》、《整点新闻》发稿外,还主动向《午间半小时》、《社会大观》、《经济生活》、《体育节目》、《华夏之声》、《信息》等节目发稿,丰富了香港回归宣传的内容。

三、有益于培养提高记者的素质

香港回归宣传报道的“重头戏”是回归之夜的报道。中央台除反映北京、香港两地的盛况外,还在直播节目中安排报道其他一些城市庆回归的情况。由于是直播,要反映的是当时的情况,这无疑对地方记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中央台确定在6月30日晚到7月1日凌晨的特别直播中,两次播发天津市庆祝活动现场报道。每次4~5分钟。这两次现场报道是整个天津记者站在香港回归宣传中的重中之重。

根据要求,记者站4名记者分成两组,第一组到天塔、海光寺、南京路等3个长跑接力点采录;第二组完成天津庆回归大会现场报道。经过多方努力,大家把精心挑选的5位采访对象请到了现场,在真实背景和环境中录音,使每句话都生动、动情、激动人心。驻天津记者合作采制的现场口头录音报道《海河儿女庆回归》上、下集在中央台6月30日午夜和7月1日凌晨特别直播节目及《新闻报摘》中顺利播出,受到天津市领导和中央台编辑部的好评。当天澳大利亚国际电台也打电话索要稿件。

随着媒体事业的发展,作为中央媒体重要组成部分的地方记者站,在今后的重大宣传活动中必将承担更加重要的任务,这就要求驻地方记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现代媒体要求,以保证完成好宣传报道任务。

附例稿(17)

录音通讯:千织万结海河情

——天津市赠送香港的“天津黄崖关”长城壁毯诞生记

下面播送中央台记者金树华采制的录音通讯:

6月4号,天津市地毯二厂干部职工心情特别高兴,厂区里到处洋溢着喜迎香港回归的气氛。天津市在7月1号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时,赠送给香港600多万同胞的《天津黄崖关》长城艺术壁毯,经过65个日日夜夜的紧张织做,终于在织毯工人手下诞生了。

不久,饱含着900多万海河儿女迎香港回归喜悦心情的珍贵礼物,将启运香江之滨。

在厂长韩广才的陪同下,记者来到展品大厅。《天津黄崖关》壁毯悬挂在墙壁上,颇有蓬荜生辉的效果。远远望去,长6.7米、宽2.4米的壁毯上,群山层迭,峻岭环绕;远处苍松翠柏,近处绿草茵茵;像玉带般的长城跃然毯上,活灵活现的万里长城,犹如欲意腾飞的东方巨龙,令人赞叹不已。

韩广才厂长站在壁毯下自豪地告诉记者:

(以下出音响1,韩厂长讲话录音)

“这块活(指壁毯)现在看,从质量上,从整个图案设计上,我们感觉比较理想。从接市政府这个任务以后,从开始到制作,到完活这一段,我们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因为这是件大事。在香港回归时作为礼品赠送,代表天津市人民,市政府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我们,我们感觉是对我们地毯二厂的信任。香港回归,这是一件大事,全中国人民关心的大事,也是全中国人民盼望已久的。通过这次机会,我们二厂直接做块礼品送给香港,全厂职工非常荣幸。”(韩厂长录音完)

今年2月份,天津市政府把赠送香港大型艺术壁毯的编织任务下达给天津地毯二厂以后,全厂职工感到万分激动。按照常规,这样的壁毯从设计到织做需要一年的时间。而这回实际上只有4个月的工期,难度相当大。但有着光荣传统的地毯工人心里有根,再难、再大的任务,他们都能努力完成。多年来,他们曾为联合国织做过《万里长城》壁毯,人民大会堂的天津厅、内蒙古厅、澳门厅至今还悬挂着他们织做的《海河晨光》、《草原升起不落的太阳》等艺术精品。他们生产的艺术产品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些都是全厂职工永远的骄傲。想到今年7月1日,香港将回归祖国,洗雪民族耻辱,全厂上下决心不惜任何代价,又快又好地完成这项特殊任务。

厂领导精心组织了一个精干的一条龙设计制作班子,并立即开展工作。设计师孟珊只用一个月就完成了壁毯的线稿和色稿的全部设计绘画工作;配线女工侯玉民只用半个月就完成了平时两个月才能完成的配料、配线、染纱、配色的前期准备工作。4月1号,张秀梅、韩秀敏、孙金凤、胡秀莲、岳秋兰等8位编织女工在侯玉民的配合下,开始上径织做壁毯。

在记者了解壁毯织做情况时,厂生产总调度付广林和生产厂长殷诚弟告诉记者说:

(以下出音响2,付广林讲话录音)

“自打接了这块活呀,安排生产主要是织毯的难度特别大,期限特别紧。打4月1日上径,到5月28号下活,一天12小时,没歇过一天,连‘五·一’都干”。(付广林录音完)

(出音响3,殷诚弟讲话录音)

“这块活呀,按照我们平常的织法,织毯工人每天织6分到7分高。现在由于时间特别紧,她们每天要完成3天的任务才能如期下活。所以她们每天早来晚走,不计时间不计报酬。用她们的话说,为香港送的这块礼品,代表天津人民,心里特别高兴,干起活来也带劲。”

在织做壁毯的65个日夜,为了一根根、一丝丝地编织好3284根经纬线,打好210多万个结,9姐妹把全身心都扑在了工作上。她们有的放弃照看突然生病的孩子;有的亲人病故了,也无暇顾及老人的后事;有的人家里拆迁搬家,连一天假也没请。韩秀敏有心脏病,由于长时间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她的心脏病犯了。为了不误工作,她每天在厂保健站输完液后,马上又回到车间干活,直到完成当天的任务才回家。就这样,9位女工,怀着盼香港回归的共同心愿,以工作为第一需要,日夜顽强拼搏在机台前,最后终于提前21天完成织做任务。

当记者问9姐妹完成《天津黄崖关》长城壁毯织做后的感受时,张秀梅说:

(以下出音响4,张秀梅讲话录音)

“我们心情特别高兴。(笑声)我们代表地毯二厂为天津市做这块壁毯。这块毯子代表天津市,也是代表地毯二厂我们9姐妹吧,心里特别激动,感觉到挺荣幸。”

(音响4录音完)

精品织成了,来自海河儿女的珍贵礼物即将赠送到香港。香港同胞,天津人民永远和你们心心相印,携手共奔21世纪。

(本文1997年6月6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夏之声》播出)

附例稿(18)

现场报道:海河儿女欢庆香港回归

(上)

(出东站大联欢现场锣鼓、号声5秒,压低混播)

各位听众,我是中央台记者×××。现在我在天津各界庆祝香港回归活动现场向您报道。

回归之夜的天津,沽水流霞,群星灿烂,锣鼓喧天,歌声如潮。900万海河儿女沉浸在欢乐之中,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欢聚在广场、公园和街头,遥望祖国南天,欢庆香港回归祖国母亲的怀抱。

(现场效果扬起2秒,与天塔长跑现场人声混接)

各位听众,声势浩大的天津市“迎回归庆团圆”百万职工跑向香港长跑赛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现在我们来到设在亚洲第二高塔——天津广播电视塔下的起跑点。这里彩灯闪烁,人声鼎沸,巍巍天塔,直刺夜空。

(出现场主持人宣布开始,发令枪声、喊声,然后压低混播)

随着市委秘书长罗远鹏一声令下,手持火炬的200名运动员,向前飞奔而去。转瞬之间,那明亮的火炬,与一串串路灯交相辉映,像流动的彩带在海河两岸舞动。

这项在3月23号拉开帷幕的活动,全市各条战线6万多个长跑小组在100天里跑完了天津到香港的往返路程。今晚,1997名火炬手将通过三站接力方式,把1997把长跑火炬传到终点——海河儿女欢庆香港回归大联欢主会场,完成象征香港回归祖国这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搏。

各位听众,我是中央台记者×××。我现在在海光寺第一接力点,站在我身边的这几位是刚刚跑完火炬接力第一段路程的火炬手。

(出录音)

记者:您好,请谈谈参加迎香港回归长跑的感想。

甲:我现在非常激动,这次活动包含了我们天津百万产业大军喜迎香港回归祖国的一片真情。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乙:我能参加这项意义重大的活动心情格外激动,香港回归,是雪百年耻辱、扬我国威的一件大事,对我们鼓舞很大。

丙:天津香港一脉情,香港回归祖国举世瞩目,让我们中国人扬眉吐气。

(出第二接力点现场音响)

各位听众,我是记者×××,这里是火炬长跑的第二个接力点,潮水般涌动的市民,聚集在广阔的南京路两旁,连八九十岁的老人、怀抱孩子的妇女也和年轻人一样挥动着彩旗,呼喊着为火炬手们加油助威,翘首盼望香港回归祖国这一历史时刻的到来。

国航天津分公司机长吕春生接过记者的话筒:

(出录音)

“我作为国航天津分公司天津直飞香港的首航机长,心情特别激动。从1993年3月27日我首航香港那天起,我就盼着香港早日回归祖国。我们每次去香港,都要办英国驻华使馆的签证,心里不是个滋味。现在好了,我们再去香港用的是香港特区的通行证。我们更要保证飞行安全,提供一流服务,为天津和香港的经济繁荣架起空中桥梁,使香港和天津这两颗明珠南北辉映,共创辉煌。”

(出现场一段音响,压混)

各位听众,我是记者×××,我现在在主会场。1997名长跑运动员高举1997把火炬跑入了主会场,在那里组成闪光的“回归”两个大字。在万众雷鸣般的欢呼声中,天津市委书记高德占从运动员手里接过火种,健步走向主火炬。一团火光砰然而起。这熊熊燃烧的火炬,孕育着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灿烂辉煌;这熊熊燃烧的火炬,祝福着我们伟大祖国兴旺、发达、繁荣、富强!

(下)

(欢庆的现场音响,混播)

各位听众,我是记者×××,现在我和我台记者×××在“天津欢庆香港回归大联欢”现场向您报道。天津海河儿女欢庆香港回归祖国联欢活动,现在已经进入高潮,900万海河儿女热烈欢庆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我们看到,作为联欢大会会场的天津站广场上鲜花怒放,彩旗飘扬,欢声笑语,华灯齐放,会场一侧的海河如同火树银花的彩带,广场成为欢乐的海洋。

(现场背景音响,混播)

群众甲:我们太高兴了,多少年就盼着这一天。

群众乙:香港回归祖国,这是我们全体中国人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我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自豪。

群众丙:这场面太感人了,我真的体会到我们祖国的伟大,它进一步激发了我们的爱国热情。

群众丁:在这喜庆的日子里,我们愈发怀念敬爱的小平同志,是他的改革开放政策,使我们国家繁荣富强,在国际社会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小平同志“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才有了今天的香港回归。

(现场音响热烈欢呼,混播)

人们无法抑制自己激动的心情,人们在尽情地表达着自己的欢乐。这时我们看到,五颜六色的礼花腾空而起,数千群众抛出彩带,这时候全场沸腾了。夜空中,一团团盛开的礼花,仿佛是一张张笑脸,在欢庆香港回归、在祝福我们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

这时我们看到欢庆的人群中打出巨型横幅“祖国万岁”。

啊,欢乐的人群中又打出了几幅标语。它们分别是“天津问候香港,你好!”、“海河香江一脉情”、“告诉小平,香港回家了”。

(出现场音响,混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