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怎样做记者
5532600000025

第25章 学好采访是记者的第一基本功(16)

今年初开始,天津市民明显地感到天津的大街上、商场里外地人多了起来。4月份,首届天津春季全国商品交易会在天津召开,市政府为此次交易会做了精心的准备,上万家企业和5万多名全国各地客商参加了交易会,交易会成交额达到60多亿元。这是一次高档次的、成功的交易会,参加的客商们普遍表示满意。国内贸易部鉴于此次交易会的成功举办,决定每年春季在天津举办全国商品交易会。紧随着全国春交会的闭幕,有10万多客商参加的全国汽车配件交易会,2万多客商参加的全国鞋帽交易会,5万多客商参加的全国钢材交易会等相继举办。

春天,天津成了全国客商云集之地。交易会的举办,也促进了天津的旅游业、餐饮业、商业等第三产业的繁荣和发展,天津开始找回自己的位置,重现北方商埠的雄风。

金融是经济动脉的血液,用好、用活资金,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是目前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

解放以前到50年代,天津一直是居上海之后中国第二大金融中心,金融机构的数量也占全国第二位,昔日有“华尔街”之称的天津解放路是北方金融中心,天津也是我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诞生之地。

近几年,天津市为恢复昔日金融中心做了大量工作,今天的天津解放路,银行、证券交易所林立,另有几十家各种证券交易所等金融机构散布于天津市区各繁华商业地带。英国渣打银行、法国巴黎国民银行、里昂信贷银行、香港汇丰银行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也在天津设立分行和办事处。天津已成为北方金融中心,去年,天津市的融资总量已居全国第二位。

第4篇通讯:工业走向再辉煌

天津,作为我国重要工业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辉煌的过去:我国第一只手表、第一辆自行车、第一台电视机、第一台电冰箱都诞生在天津。天津百万产业工人曾为此而自豪。新中国成立以后,天津作为我国重要工业基地,为共和国的成长和发展也作出了巨大贡献,从1949年至1993年共给中央财政上缴上千亿元,仅1981年至1993年就上缴800多亿元。

但是,辉煌只能代表过去。近些年,虽然天津一些企业和产品在全国仍处领先地位,但是天津工业作为整体讲面对着全国其他地区经济的崛起和发展,显得发展缓慢,许多曾有的优势有所丢失,有些领先的领域被别人超过,天津的工业感到步履艰难。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天津的决策者们在考虑天津的发展战略时,无法回避的首要问题是天津的工业如何迅速崛起、重振雄风,他们知道,这是一篇艰难的大文章。

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一五”期间全国新建156个大型工业项目,天津一个也没有;“二五”至“五五”期间天津改为省辖市,不但没投资,反而外迁100多个工业企业到兰州、石家庄、西安、成都等几十个城市;1965年以前的3个历史时期,全国新建的5947个大中型项目中没有一个在天津;“三五”至“六五”20年间,全国建成投产的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共有2520个,天津只有38个,仅占总数的1.5%。建国以来为国家作出很大贡献的天津工业,由于历年投资相对较少,使以加工工业为主的天津工业体系目前面临着设备老化、产品老化、企业负担重、大型支柱产业少的困难局面。

困难是无法回避的。要再造国际大都市的天津,怎么振兴拥有百万产业工人的天津工业雄风,成为振兴天津经济的关键。在今年市委全体会议和市人代会上,天津市委、市政府明确地提出了重振天津工业雄风的战略方案。

天津工业系统国有大中型企业多,这些昔日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曾一度叱咤风云的企业,现在大部分设备老化、产品落后、企业欠债多,有些企业贷款余额已超出了固定资产总额。不少企业成为天津工业发展的沉重包袱。如何将包袱变为动力?一些成功的企业给人以启示。天津电梯工业公司是国有大型企业,一度不景气,1986年与美国奥的斯电梯公司合资后,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和技术,产品升级换代,一跃达到国际水平,去年实现产值、利税分别达到合资前的几倍。天津第六中药厂、天津三峰客车厂、天津电缆总厂等一批老企业,引进国外技术、设备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后,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具有极强的竞争力,企业效益不断增长。成功的经验给人以启迪,天津市明确提出用8年左右时间,加快对外开放步伐,用引进外资、技术、设备的方式,将老企业全部嫁接改造一遍,使国有大中型企业成为拥有当今国际先进技术、设备,采用现代企业制度,产品具有竞争力的现代化企业。今年一季度,天津市已有上百家企业与国外投资者进行了广泛的洽谈,达成引进国外资金、技术、设备改造老企业的项目47项,项目总投资达到3.47亿美元。

飞鸽自行车、海鸥手表、北京牌电视机,这些产品在天津工业过去的辉煌之中,曾经饱尝了拳头产品给企业乃至整个工业系统带来的甘甜,在如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拳头产品愈显重要。在重振天津工业雄风中,天津市明确提出要恢复昔日名牌,再造拳头产品。天津生产的夏利轿车近几年风靡全国、市场畅销;天津钢管公司年产50万吨的无缝钢管,可广泛应用于石油开采等领域,市场前景广阔。天津市决定由市里直接抓这两个年创利税可达几亿元的项目,使之成为天津的支柱产业,两年后,两个项目要实现利税30亿元;与此同时,市经委选定20个市场竞争力强的产品,各区、县、局选定200种市场前景好的产品作为拳头产品予以重点扶植,这个被称为“三个二”工程的发展支柱产业、拳头产品计划,采取层层签订责任状的实施办法,3年后“三个二”工程所涉及的企业实现利税将翻一番,达到110亿元。

企业的竞争和发展,在今天取决于参与市场竞争的勇气和能力。长期的计划经济给天津这种老工业基地带来了深深的思想上和经营上的桎梏,抱住一个行业、一个产品不管市场变化而长年生产,成为不少企业的一种模式。令人欣慰的是,天津的不少企业目前已认识到市场的重要,懂得了应该使企业成为效益的载体。他们在市场竞争中开始抛弃陈腐的观念、僵化的模式,而在生产和经营中寻找市场空白和缝隙,勇敢地跳产经营。天津塘沽化工厂原来只生产化工产品,因主导产品滞销,企业陷入困境。近几年,他们跳产经营,先后兴办了不锈钢餐具厂、天然食品厂,干起了集装储运和粮食加工。跳产经营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有了长足发展,固定资产增加了10倍,企业效益也连年增长。在过去的一年里,天津工业企业跳产经营的达到近百家,使一批陷入困境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找到了自己新的位置,焕发了勃勃生机。

天津的工业在奋起,随着振兴天津工业战略的步步实施,我们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天津工业将再度辉煌,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5篇述评:要按客观规律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在采访天津再造国际大都市的过程中,我们看到天津从城市基本建设,新的对外开放窗口建立和发展,再现昔日北方商贸金融中心风采和寻求工业再度辉煌之路的种种措施和办法中,找到一个共同点,就是从天津自身的客观实际出发,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发挥自己的优势,促进城市的全面发展,以实现再造国际大都市的宏愿。因此,这些措施和办法一经实施,显得大见成效。天津的工作经验告诉我们,在发展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过程中,必须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近几年,各地都在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寻求途径,但一些地方不考虑自己的实际,违背客观经济规律做了不少事,结果事与愿违,不能收到预期效果,这也是造成某一时期经济过热的原因之一。比如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出现建港口热,但是,何处适于建港,建多大规模的港,并不是有钱、靠海就可以的。要考察港口建设有没有辐射并为之服务的腹地,腹地的经济布局和规模如何,有没有可依托的城市,城市的交通、储运、商品集散功能如何等等。不具备这些条件,花巨资建港口只能是一种浪费。

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要求我们不具备条件的不要硬上项目,强行发展,而另一方面具备条件且有优势的应该为其创造条件,以使其优势尽快尽量发挥。在采访中,我们看到天津优势很多,历史上天津就是我国北方经济中心、国际型港口城市,它地处我国重要经济发展带环渤海的中心地位,应该在环渤海经济带的发展中起到龙头作用。但是天津的有些优势还有待于进一步发挥,有些问题需在国家有关部门支持下尽早解决,如早在4年前天津机场不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就都具备了国际机场的条件。1993年,天津机场起降国际、地区航线航班4142架次,居全国机场第4位,旅客吞吐量为30.5万人,居第5位,货邮吞吐量居第3位。但时至今日天津机场仍被排斥在全国14个国际机场之外,处于首都机场备降场的候补地位。许多韩国、日本、美国、法国的客商对此十分不理解。又比如,天津拥有多趟往返于上海、广州、西安、太原等长途铁路旅客列车,但是其中连一趟特快列车都没有。这在3大直辖市里堪称一最,目前省辖市没有特快长途列车的城市亦是极少见的。再如,天津拥有与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相连接的国际性大港。天津港在北方的直接腹地就有10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亿多。这里是华北、西北和华中一些地区的最佳进出口通道。但是有些部门宁肯花费巨额投资,也要在其他地方重新去铺摊子建新港口。

凡此种种,不仅限制了天津的自身发展,也对中国北方广大地区的发展产生了强大的负面效应。

天津在奋起,人们在天津的奋起中开始重新认识天津,国家有关部门也正在积极地为天津的经济发展创造条件。我们相信,天津经过自己的努力,在不久的将来,一个我国北方繁荣的经济贸易中心、一个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将屹立于太平洋的西岸。

(本系列报道1994年9月24日~28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夏之声》的《中国经济》专题播出,获1994年天津市好新闻二等奖)

二、连续(系列)报道是报道先进典型的好方法

实践证明,连续(系列)报道用于专门问题、先进典型、重点工程等方面的报道,传播效果、社会影响都是相当高的,是新闻媒体非常喜欢运用的报道方法。

天津解放桥派出所把日常工作的重心放在开展社区服务上,全体干警的行为准则是“心装千家事,诚解万户难”。由于干警们长年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廉洁执法,先后获得市级“优秀窗口”、“规范化管理优秀单位”、“模范派出所”、市级和全国“青年文明号”等殊荣。1996年12月4号,又被公安部确定为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为人民服务,树公安新风”活动的“文明示范窗口单位”。

1997年3月,笔者深入采访了天津解放桥派出所这个先进典型。一般情况下,写一篇消息即可应付过去。但笔者认为,这是一个非常过硬的先进典型,内涵十分丰富、外延视野广阔,很适合做连续(系列)报道的大文章。于是笔者精心策划采写了一组由消息、录音报道和录音专访构成的连续(系列)报道。消息《树便民利民为民助民的公安新风》,重点报道了天津解放桥派出所推行警民联系卡、警民留言簿和委托办理户口制度等新式办公机制,做到群众在派出所办事不用跑第二趟,一次办成的便民服务新风尚;报道了天津解放桥派出所热心帮助辖区困难住户解决工作、生活难题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安新风尚。录音报道《心装千家事,诚解万户难》,用大量生动事例诠释了天津解放桥派出所广大干警爱民的精神风貌。录音专访《一个邱娥国式的警官群体》,则通过采访天津市公安局和平分局的张政委,从深层次解剖、分析了天津解放桥派出所之所以能成为邱娥国式的警官群体的原因,对广大受众颇有启迪作用。

笔者不仅对报道天津解放桥派出所先进事迹进行了选择体裁的策划,而且对传播这个连续(系列)报道,也进行了认真的布局和策划,科学地选择了传播的载体。即,消息《树便民利民为民助民的公安新风》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于1997年3月21日早晨6点30分播出,接下来在转天早上7点钟的《新闻纵横》节目播出录音报道《心装千家事,诚解万户难》,中午12时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社会大观》节目播出录音专访《一个邱娥国式的警官群体》。

连续(系列)报道《天津解放桥派出所爱民事迹》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不少听众来信来电话,高度赞扬这个典型抓得好,报道令人信服,令人心和气顺,深感祖国人际关系和睦美好,自豪不已!

附例稿(27)

连续(系列)报道:天津解放桥派出所爱民事迹

第1篇消息:树便民利民为民助民的公安新风

中央台记者金树华报道:

天津市解放桥派出所干警,以便民、利民、为民、助民为宗旨,心装千家事,诚解万户难,树起人民公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风尚。

1994年以来,这个所先后获天津市“模范派出所”和全国“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