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群众文化基础知识
5566600000005

第5章 群众文化与群众文化需求(2)

第二,群众文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经济建设服务。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在辅导和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和促进四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这一经济转型时期,群众文化工作者对群众文化的发展进行了艰难的探索。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促进了群众文化的市场化和社会化,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引进市场机制,从市场购买群众文化产品和服务;群众文化活动项目向社会公示,引进社会资金,鼓励社会参与群众文化活动项目的运作;鼓励社会团体、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兴办公益性群众文化机构,参与群众文化服务等,推进了群众文化的发展,也为现阶段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群众文化的建设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在国家政策鼓励下,群众文化事业单位逐步转变为独立法人,实行了“经济承包责任制”、“以文养文”、“多业助文”等做法,在市场中寻找出路,增强了群众文化机构的活力,但也模糊了其公益性。

第三,随着小康社会的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需求迅速增长,群众文化活动的规模和质量不断提高,群众文化发展与人民对群众文化的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众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包括以下三方面。

第一,群众文化机构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建设原则和一系列方针政策,解决了群众文化发展中的关键问题,明确了文化馆(站)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和道路,并为群众文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提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免费开放的政策,实现了文化馆(站)服务模式的根本性变革。

第二,人民群众对于群众文化的需求空前高涨,需求面更加广泛,需求更加多样化,对质量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特别是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成为群众文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第三,群众文化因为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并随着国力的增强、时代和科技的进步而迅速发展。群众文化的服务领域、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和运行机制的创新,以及群众文化活动的创新,成为群众文化发展新的要求和亮点。

【扩展阅读】2011年群众文化机构建设情况

2011年,全国有文化馆(群众艺术馆)3285个,文化站40390个,从业人员147732人,建筑面积2982.55万平方米,配有计算机169267台,年财政经费投入1123540.515万元。全年组织文艺活动620586次,28224万人次参加了活动;举办培训班339883次,2414.44万人次接受了培训;举办展览107785次,7751.64万人次参观了展览;馆办文艺团体7927个,演出312335场,观众6543.38万人;指导群众业余文艺团队267844支[2]。

三、群众文化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社会存在是群众文化生存的基础

社会存在是群众文化生存的基础。群众文化属于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一种反映,群众文化发展的历程,中国群众文化发展的不同阶段,都说明不同的社会存在会产生不同的群众文化。

社会存在,是一个复杂的物质与精神的组合体,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对群众文化的发展进程有着极大的影响。群众文化活动的种种形式,就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反映。如群众文化的数字化服务和群众文化信息服务网络的发展,就是现代传媒手段的广泛应用在群众文化中的反映。

(二)社会变革是群众文化生存与发展的外因

社会变革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发展所引起的。群众文化的发展史、中国群众文化发展的进程都昭示了群众文化变化的根本原因(不是唯一原因)在于社会的变化与革新。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时期。群众文化要不断改革创新,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要求。

(三)人的社会需求是群众文化生存与发展的内因

人的社会需求催发了群众文化的萌生,人的社会需求的发展是群众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人的社会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基本上可以分为自然性需求和社会性需求。自然性需求是人维持生命和延续种族所必需的。社会性需求主要表现为认识的需求、美的需求、交往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等。社会越是发展,人类的这些需求表现得越强烈,群众文化越是发展,人们精神生活的需求越是丰富。人的社会需求与人的活动紧密联系,是人的社会活动的基本动力。人的社会活动被某种需求所驱使,需求一旦被人所意识并驱使人去行动时,就会以活动动机的形式表现出来。需求激发人去行动,需求越强烈,越迫切,由此而引发的活动就越有力。同时,人的需求也是在社会活动中不断更新和发展的。当人通过群众文化活动使原有需求得到了满足时,人就会产生新的需求,进而从事某种新的活动。人的社会性需求如此循环往复,把群众文化推向更高层次。

当今社会,文化逐渐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这些,必然带来群众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第二节群众文化需求与群众文化

一、群众文化需求

(一)群众文化需求

群众文化需求是群众文化本源的集中表现,是社会实践主体在自我完善过程中与以文艺娱乐为主要内容的活动之间建立的依赖-适应关系。群众文化需求是社会实践主体生命过程的固有属性,是客观必然的社会存在。

在现实社会中,群众的文化需求是多方面的,包括读书、看报、上网、娱乐、参观、旅游、看电影、看演出、看电视、参加群众文化活动和体育活动,等等。在大多数情况下,群众是作为受体来实现自身需求的。群众作为主体,为满足自身文化生活需要而开展的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完善方面的社会性文化活动,则表现了人民群众对于“群众文化”的需求。人民群众需要群众文化,群众文化的群众性、自娱性、传承性特点也最符合群众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完善的要求,群众在其中也在继承和创造着文化。

群众的文化需求体现了以自我为主体的,自愿、自由的个体意识,并与一定的文化群体发生关系。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没有个体自我参与基础上的集合,没有与他人的互动,就不可能发生群众文化这一社会历史现象。因此,虽然“群众文化需求”存在于个体之中,而它的实现只能是社会化实现,表现为“社会需求”。

群众文化需求包括三个层次:娱乐休息的生存需求;审美愉悦的享受需求;表现创造力的发展需求。群众文化需求的三个层次紧密联系,成为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系统,表现了群众文化需求的复杂性、多样性。

娱乐休息的生存需求。娱乐,是群众最基本的文化需求,从娱乐中得到休息,往往是人们自觉参与文化活动的第一需要。人都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需要发泄和流露;人在工作劳动之余的休息、休闲时间里,也有娱乐的愿望和冲动,需要活跃身心、放松精神、减轻烦恼;人生活在社会中,需要与他人交流、与集体融合,感受集体活动的快乐。

审美愉悦的享受需求。审美愉悦是群众在娱乐休息中更高层次的需求。追求“美”是人的天性,人们娱乐休息的过程,也是一个审美的过程,是通过审美愉悦来满足自己的过程。人生活在文化艺术氛围中,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人的素质的不断提高,群众审美愉悦的享受需求越来越普遍,人们需要参与文化艺术活动表现自己,愉悦身心。为此,人们融入社区或参加到所属的企业、学校、军营、村镇中,组成了合唱团、模特队、书画社、诗社、京剧社等,在社团里陶冶性情,得到审美愉悦。为此,人们参加辅导、培训,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素养和艺术技能,以更好地展示自己。随着群众的艺术素质不断提高,群众的审美愉悦追求也向着更高层次不断攀升,他们需要更大的舞台、更先进的设备、更好的艺术指导和更完善的服务。

表现创造力的发展需求。表现创造力的发展需求是在审美愉悦基础上产生的最高层次的文化需求。人民群众中蕴涵着巨大的创作力量和层出不穷的创作人才,随着审美素养和艺术技能的提高,人们就会产生创造的欲望和需求。当前,表现创造力已成为群众更普遍的需求,群众文艺创作也呈现出社会化的趋势,群众文化在表演、创作等很多方面已经模糊了专业和业余的界定,许多群众文艺骨干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修养,其表演或创作水平达到相当高的水准,有些甚至成为作家、诗人、歌手、画家、书法家、民间艺术能手等。群众文化成为培育优秀文艺作品和文艺人才的沃土。

以上这三个层次的文化需求,既单独成立,又相互渗透、相互牵连、相互作用;这三个层次,既可以是一个人、一个团队发展的三个阶段,又可以同时在一个人身上或一个团队中间发生。

(二)实现群众文化需求的不同渠道

群众文化需求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群众文化需求的实现也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群众文化需求是通过自发的群众文化活动、公共文化服务(群众文化服务)和文化市场来实现的。

自发的群众文化活动。自发的群众文化活动是群众自发开展、自然形成的。一般以群体为组织形式,以单一性的文化娱乐活动为内容,组织者为有一定号召力并热爱群众文化活动的文艺骨干;活动的组织者、活动骨干、地点、时间相对固定,活动规律呈日常化;自我组织、自我管理,但没有明确的组织章程和组织形式;自然有序,受众面广,是广场(公园)最普遍、最活跃的活动,也是群众满足自身文化需求的一种重要的形式。

公共文化服务(群众文化服务)。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的职能。政府主要是通过文化馆(站)等群众文化事业机构来为人民群众提供群众文化服务,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政府也采取直接举办群众文化活动,从市场购买群众文化服务,鼓励社会举办群众文化活动等方式,来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公共文化服务属于普惠性的、均等化的、有限定的、应由政府予以保障的文化服务,不可能满足群众所有的文化需求。

文化市场服务。对于群众不属于公共文化服务范围的文化需求,即个性化、对象化、深度增值性的文化需求,是通过文化市场来满足的。

例如,一个喜爱唱歌的人,他可以每天早晨到公园参加群众自发的歌咏活动;也可以参加文化馆的业余合唱团队,到文化馆活动,接受文化馆教师的免费辅导培训;也可以与亲朋好友到歌厅放声歌唱,参加社会的音乐培训,或聘请家教。从群众自娱自乐到有人自发组织,从政府提供的群众文化服务到各种文化市场的服务,有着不同文化需求的群众都能在当今时代里得到满足。

案例:北京“景山现象”

北京的景山公园是座袖珍式皇家园林,从东门走到西门步行不过五六分钟。就在这个空间并不大的公园里,活跃着各种群众自发的娱乐团队:唱歌、跳舞、花式踢毽子、花式跳绳、打球、交谊舞、民族舞、个人舞、团体舞、革命歌曲、通俗歌曲、京剧戏曲等,仅在公园之友办公室里登记的就有54个,成为北京群众文化生活一景——“景山现象”。特别是活跃在其中的合唱团,比较著名的有“景山紫光合唱团”、“激情广场合唱团”、“景山海月合唱团”、“景山红太阳合唱团”等。“激情广场合唱团”有将近一千多人,春夏秋冬风雨无阻,年复一年坚持了15年。“景山海月合唱团”的特点是有一支铜管乐队伴奏,2007年夏天开始,来了一位女指挥加盟助阵,给合唱团带来了新的活力。每个周日人们从北京城的四面八方汇集而来,还有从唐山、保定、任丘、天津来的,甚至有从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地特意前来的歌友。

这一现象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关注,政府和有关部门先后组织了“大地飞歌景山合唱节”,公园节(景山)“群众文化活动”合唱比赛等活动,为他们提供展示的舞台。景山公园管理处成立了公园之友办公室,为这些“公园之友”提供服务,协调场地使用,在活动场所安装上了红色的衣帽架等,使这些自发、松散且具有人员不确定性的群众文化活动逐步实现了活动时间和活动地点相对固定,并将其纳入公共文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