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儿童天生就是诗人:儿童诗的欣赏与教学
5570400000003

第3章 走进童诗的世界(2)

刘饶民,这位出身小学教师的诗人,在学习民间童谣的基础上锐意创新,以他不同凡响的旋律,登上新中国成立后的诗坛。他的童诗,以语言浅显、构思新巧、想象丰富、韵律优美、形象瑰丽、诗意浓郁构成自己清新甜美的艺术特色。这一时期他出版了《天上星联星》(1957)、《儿歌一百首》(1959)、《百子图》(1963)、《给少先队员的诗》(1964)、《海边的儿歌》(1966)等,大都富有民间儿歌风味。

张继楼也是一位从小受到民间童谣熏陶成长起来的善于掌握民间儿歌艺术技巧的诗人。他常常透过儿童的眼光捕捉孩子们感兴趣的小事物,借助于奇特的想象再现生活中平凡的事物。他善于抒写乡野景物,意象生动,绘声绘色,很有特色。

任溶溶这位从翻译外国儿童文学走上童诗坛的诗人,20世纪40年代就开始世界儿童文学名著的翻译,为我国儿童文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60年代初开始童诗创作,一出手就别具特色,幽默味特别浓郁。发表在1962年9月11日《人民日报》上的《爸爸的老师》,独特的巧思令人耳目一新。

以清新悠扬的韵律、轻柔婉丽的风格走进儿童诗苑的金波(1935—),以20世纪60年代初出版的《回声》(1963)引起人们的瞩目。金波有一颗特别敏锐的童心,善于从平凡的景物中发现“美”,无论是天上的飞鸟,还是山野的小花,无论是枝上的绿叶,还是夜空的星星,一到他的笔下,就能焕发出独特的光彩,意蕴非凡,耐人玩味。有人说金波的心“仿佛一张神奇的滤纸,纷繁的大千世界经他一过滤,杂质和渣滓被扬弃了,留在他笔下的只是美好和纯净”。

参与构建童诗这个美丽世界的,还可以举出一大串响亮的名字,如高士其、管桦、邵燕祥、熊塞声、刘御、乔羽、柯蓝、于之、雁翼、尹世霖、蔡其矫、杨苡、张志民、吕远、梁上泉、皮作玖、张歧、杨唤、刘征、聪聪、谢采筏……他们都以自己的创作,为这个美的世界增光添彩。

(四)

进入新时期后,我国的童诗也翻开了新的一页。许多报刊和出版社都为繁荣童诗做了有益的工作。不少成人文学刊物率先以发表童诗作为倡导,如《诗刊》不仅经常发表一些童诗,还开辟了“唱给孩子们的歌”专栏;《星星》诗刊也不遗余力地倡导童诗,开辟了“大朋友唱给小朋友的歌”专栏;少年儿童出版社还创办了《儿童诗》刊。全国26家少儿出版社差不多都出版了童诗读物,百余家儿童报刊也经常发表童诗,迅速扩大了童诗发表园地,为她的茁壮成长提供了沃土。近十多年来,每年出版、发表的童诗篇数以万计,其中不乏思想艺术完美结合的佳作。发展态势十分喜人。要是从历史角度作宏观的审视,我国童诗发展到新时期,显然已进入一个繁荣期。

这种喜人的发展态势,不仅仅在于创作数量的成倍发展,且在于新时期童诗在质量上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体现在老一辈诗人的童诗作品在艺术上更臻成熟,中青年诗人脱颖而出,少年诗人层出不穷。

老一辈诗人如袁鹰、柯岩、金波、田地、雁翼、圣野等,纷纷推出代表自己独特艺术风格的选集。有的老诗人则又奉献出新作,如鲁兵的《下巴上的洞洞》《小猪奴尼》、任溶溶的《小孩、小猫和大人的话》《一个怪物和一个小学生》、郭风的《蝴蝶·豌豆花》、金近的《天上的朋友》、张继楼的《东家西家蒸馍馍》、洪汛涛的《愿你也有一支神笔》、于之的《古怪叔叔》等,大大丰富了我们童诗的艺术宝库,为新时期童诗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一大批中青年诗人在新时期童诗苑中脱颖而出。他们的诗作一般说比老一辈诗人当年的处女作起点要高,而且一开始就显示出自己的艺术特色和美学追求。樊发稼就是怀着一颗跟孩子相通的童心,走进童诗园的。他先后出版过10多本童诗集。他把自己一颗天真淳朴的心,融化进他对大千世界一景一物的抒怀、对人生哲理的思索之中,创造出一种清新深邃的意境,令人神往。张秋生是一位善于以圆熟的技巧,精练的语言抒写童心、童情、童趣的诗人。他既写抒情诗,也写叙事诗;既写寓言诗,也写童话诗;既写讽刺诗,也写朗诵诗;既写童谣,也写儿歌。他已出版了10多本儿童诗集,均受到孩子们的欢迎,他致力于各式各样诗歌体裁的探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聪聪在童诗的民族形式方面作了刻苦的探索,还在儿童讽刺诗艺术上作了有益尝试,出版了儿童讽刺诗集《奇妙电视机》。诗人以诙谐的笔调,善意地揭示孩子身上的一些缺点,提醒和启发孩子们认识这些缺点的危害性,收到了发人深省、耐人寻味的效果。高洪波的诗作,题材广泛,构思精巧,诙谐幽默,深受小读者的喜爱。王宜振出版了《笛王的故事》《秋风娃娃》《献给中学生的一束诗》《献给少男少女的诗》《少年抒情诗》等诗集。他的诗歌充盈着想象力,融合了现代诗歌的表现手法,诗作新颖、精致,独具艺术特色。在童诗坛上另一位引人注目的新秀郑春华,是个具有敏锐洞察力的年轻女诗人。她的《豆芽芽》的出版,意味着她的诗芽萌发了;她的《甜甜的托儿所》的出版,则充分显示了她捕捉诗意的敏锐感受力,浓郁的诗味,盎然的童心,跃然纸上,象征着这位女诗人的诗芽已张开绿色的叶,喷发出一段清新的淡淡的甜味。

在童诗坛上,值得一提的诗人真是太多了,我无法再这样一一介绍了,他们是:李昆纯、李先轶、冯幽君、冬木、马业文、佟希仁、刘溪杰、李少白、蓝星、徐华、蒲华清、关登瀛、文丙、赵家瑶、夏矛、高帆、滕毓旭、望安、江全章、孙海浪、孙华文、李约拿、傅天琳、商殿举、纪宇、王建一、程逸汝、常瑞、丁曲、许浪、谢采筏、刘丙钧、刘崇仁、陈镒康、张寿彭、孙新、雷抒雁、刘育贤、赵敏、荆其柱、陈满平、刘猛、陈官煊、罗丹、戴巴棣、张铁苏、吴少山、雪兵、季振华、管用和、薛卫民、申爱萍、管乐、姚业涌、于宗信、李苏华、寒枫、徐青、朱晋杰、雁小鹂、朱述新、马玉芝、白冰、毕国瑛、盖尚铎、董垣波、王怀让、李富棋、叶延滨、徐鲁、王立春、张晓楠……他们都以一颗挚诚的爱心,冲破轻视“小儿科”的世俗观念,用自己的心血为发展我国的童诗艺术,作出了不可多得的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在海峡彼岸的台湾,那里也有一支阵容齐整的童诗创作队伍。早在1949年,杨唤就以金鸟的笔名发表童诗。这些充满童话般的想象和情趣的诗篇,带起了台湾诗坛为儿童耕耘的新风气。在为儿童写诗的诗人中较著名的有林钟隆、林良、林焕彰、谢武彰、林武宪、蓉子、舒兰、詹冰、黄基博、曾妙容、赵天仪、冯辉岳、张彦勋、杜荣琛、林建助、林清泉、林加春、蔡荣勇、陈木城、陈玉珠、方素珍等。他们办专门发表童诗的诗刊,如《月光光》《布谷鸟》《风筝》《大雨》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热心于童诗教育的先生,他们给孩子们讲授童诗的知识和写作方法,培养了一批小诗人,如何美丽、胡安妮、陈美玲、苏克玲、黄于容、苏妙如等。

新时期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是,许多儿童也拿起手里的笔,描绘自己七彩的生活,来抒发自己的心灵的感受。儿童写童诗,是有着有利的因素的,他们可以舒展自如地用他们自己的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用他们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心灵的感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0年举办了一次世界童诗比赛,其中刘倩倩以一首《你别问这是为什么》被评为全世界20首最佳童诗之一,获得国际菲利亚奖。像刘倩倩这样的小诗人,还有梁芒、王晨路、江河、赵雨、吴导、高璨、张牧笛、慈琪……这些小诗人正在成长起来。郭沫若在《读了孩子们的诗》中早已作过预言:他们将会“超过我们这一代诗人的”。这支新生的后备力量将预示着我国童诗创作队伍的壮大。

最可喜的还不仅仅是形成了并在日益壮大着的一支童诗创作队伍,更使人感到欣慰的是这支队伍中的诗人,都明确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重大,肩负着对孩子进行诗教的神圣使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江浙沪渝等地,许多小诗人正如雨后春笋正在蓬勃地生长。

从“五四”时期童诗的发轫,到新时期童诗的兴盛,特别是对外国童诗的翻译和引进及推广,经历了一个可喜的变化过程。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童诗必将拥有更灿烂的明天。

三、童诗的分类

童诗的分类可以参照现代诗歌,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

1.叙事诗是通过叙事来表现一定故事和情节的诗歌。叙事诗具有一定的故事情节,结构有一定的跳跃性。如柯岩的《小兵的故事》等。

叙事诗还有几种特殊的类型:

(1)童话诗

童话诗是以诗的形式,表现童话的内容。它是融合童话和诗的特质,既拥有诗的律动、节奏和意象的美,同时又具有童话的趣味情节与精彩的故事性。如普希金的著名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在华文童诗里,以郭风先生的童话诗最受瞩目,他的诗融进了童话的色彩,具有强烈的艺术特色。如发表在20世纪40年代的《小郭在林中写生》,就以童话的笔触,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全新的童话世界,那里有打扮得好酷的油菜花姑娘和带着一把小伞的松菌和红菇,还有成了很要好的朋友的蒲公英和小野菊……

而台湾的诗人杨唤的童话诗,以活泼的语言、优美的意境、鲜明的个性展现了童话诗的另一种魅力。

(2)寓言诗

故事诗是用诗的体裁,表现寓言的内容,揭示一定的寓意。法国的拉封丹、俄国的克雷洛夫都是著名的寓言诗诗人。而在大陆,高洪波先生的寓言诗也很有特色。

他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讲述了一个道理:不经过实践,是不会获得成功的。

(3)科学诗

所谓科学诗就是把科学和诗歌结合起来,把一般人认为枯燥无味的科学,变成生动活泼富有诗意的东西。福州籍的科学家高士其先生在这个园地做了诸多的尝试。他的科学诗,就是以科学的真实为基础,用诗的形式来表现科学,达到科学与诗的互相渗透、交融。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即“科学中有诗,诗中有科学”。他用诗歌艺术这把钥匙,去打开五光十色的科学圣殿。冰心曾给予这样的高度评价:“高士其同志是一位优秀的作家。他以诗人的情怀和笔墨,为少年儿童写出许多流畅动人的科学诗文,这在儿童文学作者中是难能可贵的。”

2.抒情诗

抒情诗是直接抒发诗人内心的情感的诗作。作者一般借自然景物或对人事的描绘来抒发对生活、对人生的感叹,这是童诗当中最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大陆诗人着力最多,尤其是金波先生的诗作,意境优美,表现手法纯熟,具有强烈的抒情性。

当春风拂动、新芽萌发,大自然正在散布春天到来的消息。诗人用春天的景、物、人直接抒发了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在抒情诗当中有专门为儿童朗诵之用而创作的,音韵和节奏朗朗上口,铿锵有力,富有感染力,被称为朗诵诗。如田地的《我爱我的祖国》、王宜振的《21世纪校园朗诵诗》及尹世霖的朗诵诗等。

3.在童诗里还有一些可以区分的种类,比如数字诗、文字诗、图像诗、数学诗、幽默荒诞诗等。

(1)数字诗

数字诗是利用阿拉伯数字,激发想象,产生奇妙的联想,所创造的富有情趣的童诗。

(2)文字诗

文字诗利用汉字本身所具有的趣味和艺术性,创作出来的以“字义”“字形”“字音”为联想的童诗。

(3)图像诗

图像诗的特点是诗句排列的方式,常常与诗题有相通之处,借此来表现诗人视觉上的巧思,以图形来增加诗的情趣。

(4)数学诗

数学诗是运用数学思想、概念、符号来表达诗情的童诗。

这些诗都是运用数学上的加、减、乘、除来表达独特的诗情,读来令人感觉轻松愉悦,别具风味。

(5)幽默荒诞诗

幽默荒诞诗是有着出人意料的奇想、荒唐的逻辑、独特的思维、幽默的语言,从而给人带来独特的审美情趣。爱德华·利尔被称为英国荒诞诗的鼻祖,而美国的谢尔·希尔弗斯坦的很多诗作以惊人的想象、怪诞的夸张、出人意料的比喻和滑稽可爱的用语成为儿童诗坛上的一朵奇葩。

总之,童诗是有着纯美的语言,向上的情感,和谐的节奏,它有助于培养孩子想象力,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更能培养孩子向真向善向美的情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要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