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以孝治国(中国孝文化丛书)
5611500000011

第11章 孝的起源与流变(9)

7.黄庭坚涤亲溺器

黄庭坚是北宋治平四年(1067)进士,官至起居舍人,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他的诗与苏轼并称“苏黄”,他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书法与苏轼、米芾、蔡襄等称为“宋四家”。他不仅自己躬行孝道,还不失时机地规劝朋友养亲尽孝。朝廷官员中有个叫王稚川的,把老母留在家乡,久不归养。有一次,王稚川观看歌舞,有人唱诗说:“画堂玉佩萦云响,不及桃源欸(ǎi)乃歌。”意思是,雕梁画栋的贵人生活,不及水乡行船者的棹歌。黄庭坚和诗劝解王稚川说:“慈母每占乌鹊喜,家人应赋扊扅(yǎn yí)歌。”

《扊扅歌》里隐含着一段辛酸的故事。相传,春秋时期,百里奚出仕虞国时,家中贫穷,临别前妻子杜氏以扊扅(门闩)为柴火,烹鸡为食给百里奚吃,嘱咐他勿忘妻儿。后来,百里奚辗转流落到楚国为囚,被秦穆公用五张羊皮赎了回来,当上了秦国大夫。杜氏飘零至秦国百里奚府中,作洗衣的仆人,歌《扊扅》:

百里奚,五羊皮!

忆别时,烹伏雌,

舂黄米,炊扊扅。

嗟乎!今日富贵忘我未?

百里奚,五羊皮!

父粱肉,子啼饥,

夫文绣,妻浣衣。

嗟乎!今日富贵忘我未?

黄庭坚意在用《扊扅歌》提醒王稚川:勿忘家中的白发老娘。史书上称赞黄庭坚“可谓尽朋友责善之道”。

“二十四孝”里有一则家喻户晓的故事——涤亲溺器,说的就是黄庭坚。他秉性至孝,小时候侍奉父母无微不至。母亲有洁癖,受不了马桶的异味,黄庭坚就天天亲自倾倒并清洗母亲所使用的马桶,数十年如一日。后来,黄庭坚成为朝中显贵,家里仆从甚多,但他仍然坚持亲自为母亲清涤马桶。他认为,孝敬父母是子女应该亲自做的事,不可以委托他人,尽心侍亲和当不当官是没有关系的。北宋大文豪苏东坡非常钦佩他的文章和孝行,赞叹他“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

的确,父母因年老、疾病而生活不能自理,为父母端屎端尿,擦身体,洗被褥,这往往是子女最为难、最怵头的事情,很难说是子女的天伦之乐。可孟子认为,孝敬父母是一种愉悦的感受,九五之尊的天子,才华横溢的文士为我们作出了楷模,现代的子女们该怎么弘扬呢?

8.孝感天地——涌泉跃鲤、卧冰求鲤、哭竹生笋

孝感天地方面最典型的是“象耕鸟耘”的舜了,“二十四孝”中把他排在第一位。其他还有涌泉跃鲤、王祥卧冰求鲤、孟宗哭竹生笋等。

《后汉书·列女传》载:东汉姜诗之母好饮江水,妻子庞氏每天到六七里外的江中汲水。有一次因回来晚了,被姜诗赶出家门。庞氏便住在了邻居家,每日纺织买美味让邻居送给婆母吃。婆母深受感动,将她接回家。家中忽有涌泉,味如江水,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赤眉军路过姜诗家门,看到这一奇观,认为这是孝行感动了天神,于是留下米肉,掩藏起兵器,悄悄而过。“二十四孝”中把“姜诗妻纺织养姑”的故事叫“涌泉跃鲤”。

西晋王祥的后母朱氏冬天想吃活鲤鱼,王祥便跑到封冻的河面,脱掉衣服,卧在冰上,希望能用自己的体温化开冻冰,捉到活鱼。数九寒天,刺骨的寒冰冻得他牙关打战,全身颤抖,但他仍然强忍着。忽然,身下的冰块自动裂开了,跳出两条大鲤鱼。王祥大喜,抱着鲤鱼飞奔回家,煮鱼汤给后母吃。后来,病重的后母又想吃烤黄雀,王祥正要想办法捕捉,有数十只黄雀自动飞到屋里。由于他至诚的孝感动了天地,后母朱氏病重期间,无论想吃什么,他都能搞得到。

说到鲤鱼,当时还有一个与王祥很类似的故事,叫做“杜孝投鱼”。杜孝是巴郡(治今重庆江北)人,在成都服役,早年丧父,母亲一人在家。他知道母亲喜欢吃活鱼,截了一个大竹筒,里面放上两条活鱼,用草封好口,祷告说:“我母必得此鱼。”然后将竹筒投入江中。说来还真巧,杜母到江边提水,见上游漂来一竹筒,捞上来一看,里面有两条活鱼,微笑着说:“此必我儿所寄。”

孟宗“哭竹生笋”是讲,晋代孟宗的母亲年老病重,寒冬想吃鲜竹笋。孟宗无计可得,跑到竹林抱竹哭泣。突然有地裂之声,从地下长出几棵竹笋。孟宗采回,母亲食用之后疾病痊愈。

类似王祥卧冰、孟宗哭竹而孝感天地的故事,后来不乏其例。明朝东阿(今属山东)人师逵,13岁时母亲生病,想吃藤花菜,小小年纪的他跑出城南20里路寻找。等采到藤花菜后,天已经黑了,回来的路上忽然遇到老虎,师逵高声大呼,老虎竟舍他而去。虎口余生的师逵终于让母亲吃上了藤花菜。

9.曾参啮指心痛

儒家既然强调子女应膝下尽孝,可父母一旦遇到重病、大灾大难,在当时没有电报、电话、手机等现代化的通讯工具的情况下,怎么能通知远处的游子呢?又怎么能让他们迅速地赶回家呢?博大精深的中国孝文化竟然荒唐而合理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叫做“啮指心痛”。

“啮指心痛”是“二十四孝”中的故事,说的是孔子的弟子曾参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忽然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母子连心,山里的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是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于是,曾参赶紧以礼接待客人。

这个故事似乎已从人们的主观意念上揭示出,人类血缘亲情之间存在一种割不断的心灵感应。曾母啮指发出的信息,就像无线电电波一样告知了儿子。此后,在中国的孝文化风俗中,一直流传着母子连心的传统观念,许多远离父母的游子凭着这种心灵感应而迅速回到父母身边。

《旧唐书·孝友传》载:蒲州安邑人张志宽为里正,一天他向县令请假说:“向(刚才)患心痛,知母有疾。”县令不相信,说是“妖妄之辞”,把他扣押起来,后来派人到他家验看,果然是他母亲病了。绛州闻喜(今属山西)人裴敬彝,父亲任内黄(今属河南)县令而猝死。裴敬彝远在长安,忽然泣涕不食,对人说:“父亲每有疼痛,我就惶恐不安。今日心痛,手脚不能动,肯定有不测之祸。”于是便倍道兼程赶回家。

后来,母子连心、父子天性,互相感应的说法,充斥历代正史“孝子传”的字里行间。“啮指心痛”的说法,遂为世俗社会所强烈认同。

10.杨香扼虎救父

晋代14岁的少女杨香跟随父亲杨丰到田里干活,不幸遇上了凶猛的老虎。父亲躲闪不及,被老虎一口咬住。如果不去搭救,会眼看着父亲被老虎拖走。当时杨香手无寸铁,却毫不畏惧,一心只想着帮助父亲脱离险境,丝毫也没有考虑自身的安危,一下子跳到老虎的背上,用力掐住它的脖子。老虎突然遭到袭击,受到了惊吓,丢下他们,转身逃跑了,杨香的父亲幸免于难。

古代人烟稀少,虎豹豺狼到处都是,打虎救父母的故事史不绝书。

元朝漳州长泰(今属福建)人王初应,至大四年(1311)二月,跟随父亲王义士到刘岭山砍柴,一只老虎从荆棘中跳出,扑向王义士,咬伤了他的右肩。王初应抽镰刀刺中老虎的鼻子,杀死老虎,救出了父亲。

明朝大同广昌(治今河北涞源)人谢定住,年方12岁,家中养的牛走失,母亲抱着弟弟追牛,谢定住赶紧跟上去。突然从路旁跳出一只老虎,扑向母亲,谢定住奋勇上前与老虎搏斗,把老虎赶跑,从母亲怀里抱过弟弟,扶着母亲逃命。老虎又追了上来,张口咬向母亲的脖子,定住再次击跑老虎。刚走了几步,老虎又回头咬住母亲的右脚,定住捡起石头向老虎乱打,老虎只好放开母亲走了。就这样,谢定住一边同老虎搏斗,一边抱着弟弟,保护母亲,最终安全回到家中。

据《明语林》载:明朝廖庭皓的母亲到菜园里摘蔬菜,被老虎叼走,廖庭皓奋起急追,抱住老虎的脖子,老虎拖着母子二人不肯撒口。情急之下的廖庭皓伸手探入虎口,这一招还真管用,老虎放开母亲,负痛而走,母子遂脱离虎口。

以上这些打虎救父母的事例竟然全是弱小童稚,危险之际挺身而出,由对父母率真、淳朴的敬爱引发出奋不顾身的神勇和胆气,实在是令人敬佩。

11.郯子“鹿乳奉亲”和唐氏“乳姑不怠”

“年来七十罢耕桑,就暖支羸强下床。”任何人都会走向衰老,都会有疾病的发生,与此相伴随,在饮食上必然会出现一些特殊的需要。在父母病重、年老不能自理时,子女还得亲自喂食。

“二十四孝”中,有两则喂养父母的特例,一则叫郯子“鹿乳奉亲”。郯子是春秋时期郯国的国君,他年老的父母都患有眼疾,思食鹿乳。郯子便披上鹿皮进入深山,混入鹿群中,挤鹿乳回来供养双亲。有一次正当他取乳时,被猎人发现,猎人拿起弓箭就要射。郯子赶紧脱去鹿皮现出原身,并说明了实情,才得幸免。

另一则叫做“乳姑不怠”。说的是唐朝博陵(治今河北安平)人崔琯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脱落,吃不得硬食。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顺,天天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如此数年,婆婆的身体越老越健康。长孙夫人临终时,将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说:“我无以报答新妇之恩,但愿新妇的子孙媳妇也像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

其后的博陵崔氏子孙,世代昌盛。唐夫人的儿子崔颋,唐德宗时登进士第,官任同州刺史,生了八个儿子,个个才华横溢,时人把他们比作东汉的“荀氏八龙”。长子崔琯,登进士高第,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人称“崔山南”,他遵照长孙夫人的嘱咐,孝敬祖母唐夫人。另一个儿子崔珙,官至宰相。崔珙的弟弟崔璪,官至刑部尚书。弟弟崔玙,任河中节度使。《新唐书·崔珙传》称:“诸崔自咸通(860~874)后有名,历台阁、藩镇者数十人,天下推士族之冠。”

郯子为取鹿乳奉养双亲,不畏风险入深山,唐夫人冲破世俗的偏见,哺育婆母。这说明“二十四孝”褒奖的孝子不仅限于父母最基本的衣食无忧方面,还包括了满足父母的特殊饮食需要。

12.陆绩怀橘遗亲与郭巨为母埋儿

子女外出,遇到什么稀罕食品,也应该首先想到父母。东汉陆绩6岁时,到九江(在今江西)拜见割据扬州的后将军袁术,袁术让人拿出橘子招待他。吃着甘甜的橘子,陆绩马上想到了母亲,遂藏到怀里三只橘子。临走时,陆绩弯腰告辞,一不小心橘子掉落在地上。袁术笑着说:“陆郎,你来别人家做客,怀里藏了主人的橘子,为什么?”陆绩跪在地上,回答道:“橘子很甜,我想带给母亲吃。”

遇到美食首先想到父母,这应该是子女最起码的本性,这种例子在历史上屡见不鲜。唐朝有个宰相陈叔达,唐高祖李渊赏赐给他一串葡萄,他拿在手里左看右看却不肯吃。唐高祖感到很奇怪,便问他为什么。陈叔达回答说:“臣母卧病在床,口渴吃不上葡萄,臣想拿回去给母亲吃。”当时,唐高祖的母亲已不在人世,他甚有同感,含泪悲泣说:“你真幸运啊!还能带东西给母亲吃。”

“肥甘供养孝犹浅”。一个橘子、一串葡萄微不足道,“二十四孝”中还有一个惊世骇俗的故事,叫做“郭巨埋儿”。

南朝梁沈约所著的《宋书·孝义传》载:南朝宋会稽永兴(治今浙江萧山)人郭世道(一作郭世通)家贫,生了儿子后怕无力赡养后母,竟残忍地将儿子活埋。他的这一行为还受到宋文帝的旌表,把他居住的“独枫里”改为“孝行里”。郭世道埋儿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可能因为过于残忍,后来人们又附会上孝感天地赐金的情节。唐初房玄龄主持编修的《晋书·孝友传》就有了“郭巨致锡(赐)金之庆”的说法。“二十四孝”中的郭巨埋儿,其他情节与郭世道相同。只是当郭巨夫妻掘坑到三尺深时,挖出一箱金子,上书:“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这样一来,他们的儿子就幸免于死了。

两则孝的故事,一种微不足道,一种惊世骇俗,你赞成哪一种?有时候,孝心不需要大量的金钱投资和无尽的物质补贴,更不需要扼杀无辜儿子的宝贵生命。父母在乎的正是你那一个小小的橘子、一粒小小的葡萄、一把小小的扇子、一句简短的问候!“孝”就存在于生活的每一小细节之中。鲁迅先生在童年看了《二十四孝图》后说:“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了。家境正在坏下去,常听到父母愁柴米,祖母又老了,倘使我的父亲竟学了郭巨,那么,该埋的不正是我么?”孔孟的孝道一贯主张“无以死伤生”,“天地之性人为贵”,因此,郭巨埋儿是残忍的愚孝,它亵渎、扭曲了孔子、孟子孝的基本精神。

13.江革行佣供母,朱寿昌弃官寻母

《后汉书·江革传》载:临淄(今属山东)人江革自幼丧父家贫,和母亲相依为命。王莽末年天下大乱,江革背着母亲逃难,沿途靠采拾野菜、野果充饥。他们一路多次遇到盗贼,可盗贼感念他是孝子,非但不抢他们,还告诉他们逃避兵乱的方法。逃到下邳(治今江苏睢宁),江革已是身无分文,只能靠给人打工供养老母。江革自己光着臂膀,赤着双脚,而母亲所需之物却是一样不缺。东汉建立后,江革和母亲回到乡里。每次外出,母亲经不起牛马车的颠簸,江革就卸下牛马,自己拉车,乡里人称他为“江巨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