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以孝治国(中国孝文化丛书)
5611500000004

第4章 孝的起源与流变(2)

据说,《思亲操》也是舜创制的乐曲。由于父母对他的虐待,舜离家到历山耕种。尽管如此,他还是时刻不忘父母养育之恩,不计前嫌。有一天,他看见一只母斑鸠带着一只小斑鸠在飞,那母斑鸠不时捕捉飞虫来喂小斑鸠,十分勤劳。舜感动了。他想念着哺育自己的父母,便情不自禁地唱起《思亲操》来:

登上那崔嵬的历山,

见两只斑鸠在空中飞旋。

日与月啊如梭如箭,

思念父母啊有家难还!

舜是“二十四孝”中第一个孝子,《思亲操》应该是后来“乌鸦反哺”等典故的滥觞。

尧对舜进行了种种考验。让舜推行德教,民众都恪守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之道;让他总理百官,所有政务都有条不紊;让他在四门接待四方诸侯,来自四方的诸侯都非常友好;最后把他放到深山,经受狂风雷雨的考验,舜也不迷失方向。

当舜50岁时,尧把天下大事托付给他。他总摄大权,统领百官,做了一系列轰轰烈烈的大事业。他向尧推荐了高阳氏苍舒、叔达等才子八人,谓之“八恺”。接着又举荐了高辛氏伯奋、促堪等八位能人,谓之“八元”。这十六位贤人辅佐尧,把天下管理得很好。在举贤任能的同时,舜又把使势倚强、横暴不法的“四大凶神”共工、欢兜、鲧、三苗该流放的流放,该处罚的处罚,于是天下大治大安。尧整整用了27年的时间对他进行考察、培养和试用,直到完全可以放心了,才把天下正式禅让给他。

尧去世之后,舜办事更加谨慎,他征聘贤人辅政,让人民提意见,以改正自己的过失。到了晚年,因见自己的儿子不孝,便把天下禅让给禹。如果以上故事成立,那么夏朝以前就有孝的传统了。

与舜同时代的东夷族还有两位孝子,叫做少连、大连,是一母同胞。在《礼记·杂记》中,孔子介绍说:“少连、大连善于为父母守丧,三天不吃不喝,三月之内朝夕祭奠,从不懈怠。在父母去世一周年内悲哀不能自已,在为父母服丧的三年期间,一直处于忧愁之中。”少连、大连被公认为东夷族的孝子。由此可以推断出,不仅我们礼仪之邦的中原崇尚孝道,东夷族的孝亲意识也非常浓厚。正因如此,少连受到孔子的高度称赞,把他与娴熟贵族礼仪的柳下惠相提并论,并作为降志辱身的人格典范。

2.大禹干蛊治洪水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家,奠基者是大禹。大约在距今四千多年以前,我国的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水患,尧命令大禹的父亲鲧负责治水。鲧采取“水来土挡”、堵塞拦截的方法治水,最终失败,被舜给杀了。鲧治水失败后,舜任命其子禹主持治水。禹接受任务后,对全国的主要山脉、河流作了一番严密的考察,发现龙门山口过于狭窄,难以通过汛期洪水。他还发现黄河淤积,流水不畅。于是他大刀阔斧,改“堵”为“疏”。就是疏通河道,拓宽峡口,让洪水能更快地通过。他率领民众开挖沟洫,把积水排入河道,又疏通旧河道,开凿新河道,让泛滥成灾的洪水经由河道流入大海。经过几十年的奋战,九州的大山都进行了开凿整理,河流疏浚通达,湖泽筑起了堤防而不再漫溢,亘古未见的大水患终于平息了。

据说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甚至在家门前经过,听到刚出生的儿子啼哭不止,他也没进去看一眼。禹治水时,手执耒臿,身先士卒,腿上的汗毛都磨光了。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成为远古造福民众的著名人物,舜也因此把帝位禅让给了他。

禹继承父亲鲧的遗志,成功完成治水工作,这本身就是一种孝。《周易·蛊》中称之为“干父之蛊”,也叫“干蛊”。即继承、完成父祖的事业,以扬名显亲。唐朝诗人包何《相里使君第七男生日》诗:“他时干蛊声名著,今日悬弧宴乐酣。”

3.商人的祖先崇拜

目前还没有从考古中发现夏朝的文献材料,夏以后文献所记的夏朝史实,只能作为后世的追述,有些情节可能是后人虚构的,但是不管怎样,把这些故事安插到夏、商时代,至少反映出了中国先民特别强调孝道的源远流长。

商代甲骨文中已经有了“孝”这个字,它的上半部分为“老”字的简写,下半部分为“子”字。“老”字在甲骨文中有很多种变形,但是都像一个头发散乱的老人,有的拄着拐杖,有的身躯佝偻,“子”字在甲骨文里像一个在襁褓中的婴儿。用甲骨文来书写“孝”这个字,就是一幅生动的图画:老人用自己的身体呵护着孩子,孩子用手搀扶着老人,老人在上面提携着孩子,孩子在下面敬仰老人,承袭老人的衣钵。真是感叹古人的智慧,“孝”字可以说是我们老祖宗用智慧创造出来的世界上最完美的一个字了。在甲骨卜辞中“孝”字还被用作地名,如“孝鄙”,商代的金文中也发现了“孝”字,是作为人名出现的。

殷商时代,祭祀祖先的制度和礼仪已经相当发达。商王创设了一种宗教迷信仪式——卜筮。无论是祭祀祖先还是出兵作战、田耕农作,事无巨细,都要占卜来预测吉凶。董作宾在《中国古代文化的认识》一文中指出:“殷人对祖先真做到了‘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地步……殷人对祖先的看法,以为他们虽然死了,但精灵依然存在,与活着的时候完全一样,地位、权威、享受、情感,也是一样的。而且增加了一种神秘的力量,可以降福授福于子孙。”在殷商时代,祖先崇拜观念以及孝观念,究其实质,是宗教性的,崇拜祖先、孝敬祖先、祭祀祖先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祈求祖先神灵的佑护以祈福避祸。

据后来的史料记载,殷王小乙去世后,他的儿子武丁为他守丧三年,远离王位和政事,这就是一种孝。武丁有个儿子叫孝己,对父母特别孝敬,孝己的生母死后,武丁听信了孝己后母的谗言,把孝己放逐在外,孝己最终“忧苦而死”。

《史记·殷本纪》记载:“汤崩,太子太丁未立而卒,于是乃立太丁之弟外丙,是为帝外丙。帝外丙即位三年,崩,立外丙之弟中壬,是为帝中壬。”这种“兄终弟及”的王位继承方式跟“父死子继”一样,都与孝道有关,孝观念是维系这种制度的伦理保障。

4.伯夷、叔齐让位劝孝

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立叔齐为君,等到父亲死后,叔齐又让位给长兄伯夷。伯夷说:“这是父亲的意愿。”于是就逃开了。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而逃避了。百姓就推孤竹国君的二儿子继承了王位。正当这个时候,伯夷、叔齐听说西伯姬昌敬养老人,便商量去投奔他。等到他们到达的时候,西伯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武王用车载着他的灵牌,率军讨伐商纣王。伯夷、叔齐叩马进谏说:“父亲死了尚未安葬,就打起仗来,能称得上是孝吗?以臣子的身份而讨伐君王,能称得上是仁吗?”武王身边的人想杀死他们,太公姜尚说:“这是两位义士啊!”扶起他们,并将他们送走了。周武王灭商后,天下都归顺了周朝,而伯夷、叔齐以此为耻,坚持不吃周朝的粮食,并隐居于首阳山,采薇(野菜)充饥。待到饿得快要死了的时候,作了一首歌,歌词说:“登上首阳山,采薇来就餐,用暴力来取代暴力,却不知这种做法的错误呀!我所向往的神农氏(指炎帝)、虞(指舜帝)和夏王朝时代不知不觉中都灭亡了,我应该回归到哪里呢?可叹死期近,生命已衰残!”就这样饿死在首阳山。

伯夷遵从父命,坚决不当国君,是孝;叔齐把国君的位子让给哥哥,是悌;兄弟二人对王位不争反而让,是孝悌。对周武王以臣伐君的行为而叩马进谏,是忠;逃到首阳山采薇,不食周粟而死,是廉节。伯夷、叔齐不仅是道德高尚的完人,而且也是商朝末年的著名孝子。

由舜、禹、少连、大连、孝己、伯夷、叔齐的传说可知,早在儒家孝道形成之前的夏商时期,这种自发的、淳朴的孝意识就很浓厚了。这些情节可能是后人虚构的,但把这些故事安插到商周时代,至少反映了在后人的心目中夏商周时代也应该有孝道。

(三)有孝有德的西周孝观念

西周是孝观念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

1.泰伯三让天下

早在西周建立之前,周族就已有“孝悌”的风尚。周族先祖古公亶父的儿子泰伯、虞仲是孝敬父亲、和睦兄弟的榜样。

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泰伯、虞仲(仲雍)、王季。王季的儿子是周文王。周文王出生时有圣瑞,一只红色的大鸟叼着丹书落在周文王的门上。古公亶父非常喜欢这个孙子,为他取名叫昌,认为他能昌大周族。泰伯、虞仲知道父亲想立三弟王季为世子,再把王位传给昌。为了实现父亲的意愿,两人就一起跑到南方荆蛮之地,把王位让给了王季。这样既成全了父亲的心愿,也成全了周朝800年的盛世。这里既有对父亲的孝,又有对弟弟的悌和让。

孔子《论语·泰伯》的第一句话就是称赞泰伯的:“泰伯,其可谓至德也,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孔子的意思是,泰伯三次将天下让给王季,却没向天下人宣传,民无以称赞他,所以是最高尚的道德。

西周建立后,本已有之的孝观念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西周把上帝称为天,视为天地间的最高主宰,周王不过是履行天命。因此,西周统治者继续宣传天命观,但是西周的孝观念展现了神性的退却和人性的张扬。同样是祭祖追孝,殷商对能降福遣灾的祖灵怀着恐惧的心理,甚至多少带有一些无奈和怨恨的情绪,而西周对祖先的享孝、追孝,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对祖先血缘亲情的表达,是发自内心的敬仰。《礼记·表记》:“殷人尊鬼,尊而不亲;周人亲亲,亲而不尊。”正是对这一差异的准确描述。

西周淡化了鬼神观念,同时又赋予了天命以新的内涵,既要顺从天意,又要适应民心,认为天意是民心的集中体现。为了敬天保民,必须明德,即重视伦理规范,加强自我克制。西周统治者认为殷商覆灭的原因在于失“德”。西周时提出了“天命靡常,唯德是辅”、“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的思想。实际上,周代信神弄鬼的氛围比商代淡化了许多,人本思想受到重视,伦理问题显现。周以天为宗,以德为本。天子必须是“孝子”。

西周非常重视孝道,把孝作为维系宗法关系的纽带。在“敬天明德”思想的指导下,“孝”成为西周占主导地位的伦理价值观念。

2.周文王三时孝养、寝门视膳

西周孝道观的形成,开始于周文王时代。《礼记·文王世子》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周文王做世子的时候,一日三次问候父亲王季。早晨鸡初鸣,就起身穿戴整齐,到父亲的寝门外,问当值的内庭小臣说:“今天父亲睡得怎么样?”小臣说:“睡得安稳。”文王听了就很高兴。到了中午又来探视,照样问候一遍。到了晚上又来探视,照样问候一遍。如果王季不舒服,不能按时起居,小臣就及时把情况报告给文王。文王听后就会面色忧愁,走路也不安稳。王季的饮食恢复正常,文王才恢复常态。膳食送上的时候,文王一定要察看冷热的程度,膳食端下来的时候,还会问吃了多少,同时吩咐膳宰说:“不要再上原来这几样菜了。”膳宰回答:“是。”然后文王才离去。

周文王这段孝父的故事,被称作“三时孝养”、“寝门视膳”,后成为关心父亲饮食起居的代名词。唐代文学家韩愈《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三首》诗:“一纪尊名正,三时孝养荣。”南朝梁王褒《为百僚请立太子表》:“问安寝门,视膳天幄。”

由于文王首树孝道楷模,儿子周武王也继承了父亲的孝行,但不敢做得超过父亲。有一次文王病了,武王衣不解带,日夜在身边侍候。文王吃一口饭,武王也只吃一口饭;文王吃两口饭,武王也吃两口饭。一直过了12天,文王痊愈,武王才松了一口气。

周代自周文王开始推行养老礼制。《孟子·离娄上》称赞周文王实行养老制度说,伯夷躲避商纣王,居北海之滨,听说周文王兴起,说:“投奔他,我听说西伯(周文王)善养老。”姜太公躲避商纣王,居东海之滨,听说周文王兴起,说:“投奔他,我听说西伯(周文王)善养老。”伯夷和姜太公是天下最有资格和声望的老人,他们都归附了文王,就说明天下的父亲都归附了。天下的父亲都归附了,儿子们还能不去吗?所以说,“诸侯有行文王之政者,七年之内,必为政于天下矣”。这里的“文王之政”,主要指养老。

西周时期,已经有推行道德教育的官员“师氏”。《周礼·地官·师氏》载,师氏“以三德教国子:一曰至德,以为道本;二曰敏德,以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恶。教三行:一曰孝行,以亲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贤良;三曰顺行,以事师长”。

这里明确提出了“孝德”、“孝行”两个概念。“孝德,尊祖爱亲,守其所以生者也。”也就是要敬爱给了自己生命的父母和先祖。孝行就是“亲父母”,把对父母的孝敬落实到行动中。“师氏”这一官职的设立,说明西周已开始推行“孝德”、“孝行”方面的教育,这与周文王推行养老制度是一致的。

以后的周武王、周成王,尤其是摄政的周公,都对周文王的孝养制度奉行不替。《诗经·大雅·下武》称赞周武王:“永言孝思,孝思维则。”“孝思”即思念尽孝。周武王时刻不忘“孝思”,是天下“孝思”的楷模。

《诗经·周颂·闵予小子》讲:“于乎皇考,永世克孝,念兹皇祖,陟降庭止,维予小子,夙夜敬止,于乎皇王,继序思不忘。”赞美了周成王永世能尽孝道,这都反映了西周统治者对孝道的提倡和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