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雅·既醉》中有“孝子不匮,永锡(赐)尔类”的名句,意思是孝顺的子孙层出不穷,上天永远赐福给他们。春秋颍考叔帮助郑庄公和母亲和好,《左传》的作者左丘明称赞说:“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赐)尔类。’说的就是这回事。”后来,把“孝子不匮”与《下武》中的“孝思”合称“孝思不匮”、“孝思不匮之念”。
《小雅·小宛》也是反映孝敬父母的诗。其中的“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讲的是服侍父母要早起晚睡,不要辜负父母的养育之恩。从此,“夙兴夜寐”成为古代媳妇孝敬公婆的必须行为。
(4)孝孙有庆,报以介福
叙述周人的祭祀先祖活动是《诗经》的内容之一。《礼记·中庸》云:“践其位,行其礼,奏其乐,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孝不因为父母的离去而终止,而是去完成父母或先祖未竟的事业,这才是最高境界的孝。此外,对死去的亲人、先人还要葬以礼,祭以礼,时刻牢记祖先的恩惠,同时也是为了祈求祖先降福于子孙,使家族人丁兴旺、家运昌盛。
前面提到的《周颂·闵予小子》是周成王祭祀宗庙,继承先人遗志的诗。其中“于乎皇考,永世克孝,念兹皇祖,陟降庭止,维予小子,夙夜敬止,于乎皇王,继序思不忘”,赞美了周成王永世能尽孝道,不忘感念、祭祀皇祖,继承皇祖的功业。
祭祀祖先的活动也叫做“追孝”或者叫做“享孝”、“孝享”、“孝祀”,这些都是祖先崇拜影响的结果。那么祭神的礼拜和献物是怎样的呢?《小雅·楚茨》是讽刺周幽王政繁赋重、田野荒芜、人民流亡、祭祀不飨的诗,人们因此而思念、回顾往昔祭祀的盛况。
诗的第一章呈现给读者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黍、稷都长得旺盛茂密。仓库和谷囤都装满了粮食,人们把多余的粮食拿出来酿酒以祭祀祖先。第二、三章写祭祀前的准备工作。牛羊洗净烹好端上祭堂,太祝在宗庙内致祭。第四章开始祭祀。写祭祀者态度之肃敬和报以美好的祝福。第五章写祭祀结束之际乐歌响起,送神尸离开。第六章写祭祀活动结束后子孙们开始享受祭祀祖先的祭品。最后强调:“子子孙孙,勿替引之”。从中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孝子孝孙们对祭祖的重视,对祖先的恭敬和祭祀活动的绵绵流长。
《召南·采苹》描述了女子劳远奔波采摘浮萍、水藻,置办祭祀祖先祭品的情景。把南涧采来的祭品用筐装,用筥装,用锅釜精心调配,放到先祖庙堂的窗下。通过祭祀前后种种行为的细致描写,使我们感受到了一位待嫁女子对祭祖的无限诚意。
另外,《诗经》中还有反映妇人将要归宁见到父母的喜悦心情的《周南·葛覃》,思念母亲的《秦风·渭阳》,倡导“有孝有德,以引以翼”的《大雅·卷阿》,倡导“靡有不孝,自求伊祜”的《鲁颂·泮水》,等等。
2.开宗明义的《孝经》
最早并且集中论述孝道的儒家典籍是《孝经》。我国古代的经典很精炼,一部闻名遐迩的《孝经》不到二千字,相当于现在的一篇短论文。然而,它集《尚书》、《诗经》、《论语》、《孟子》等孝思想之大成,将孝思想融合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关于《孝经》的作者和成书年代,历来学者聚讼不已,看法颇多。
西汉司马迁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讲,曾参“作《孝经》”。西汉经学家孔安国《古文孝经·序》也说:“曾子喟然知孝之为大也,遂集而录之,名曰《孝经》,与五经行于世。”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认为是“《孝经》者,孔子为曾子陈孝道也”。北宋司马光和清代学者毛奇龄认为《孝经》是孔门七十之徒所作。南宋学者冯椅、明人王应麟认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所作。还有人认为是曾子的门人、孟子的门人,说法不一。横竖都是讲,《孝经》出自早期儒者之手。
由于《孝经》的作者出现争议,成书时间相应地就出现了不同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孝经》的许多内容是汉人加进去的。那么,含混一点说,《孝经》的成书年代应在战国至秦汉间。
关于《孝经》的基本思想内容,上述孔子、孟子论孝都已提及。《孝经》共分18章,各章的题目业已体现了全书内容。
《开宗明义章第一》,阐述孝是道德的根本,以及不毁伤发肤,立身、扬名、显亲等。《三才章第七》,阐述了“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孝治章第八》,谈以孝治天下。《圣治章第九》,圣人以孝为德,“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纪孝行章第十》,“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刑章第十一》,五刑之条三千,“罪莫大于不孝”。《广要道章第十二》,“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广至德章第十三》,将孝推广到社会,敬人君敬天下所有人的父兄。《广扬名章第十四》,移孝作忠,齐家治国,立名后世。《谏诤章第十五》,父有诤子,父失则谏。《感应章第十六》,“孝悌之至,通于神明”。《事君章第十七》,“进思尽忠”,匡救君恶。《丧亲章第十八》,“生事爱敬,死事哀戚”。
与上述孔孟论孝不同的是,《孝经》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章分别叙述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五等之孝,不同等级的孝有不同的具体内容。
天子之孝是最高等级的孝:“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能够亲爱自己父母的人,就不会厌恶别人,能敬重自己父母的人,就不会怠慢别人。帝王应以对父母的那颗爱心去对待百姓,为四海作出表率,这是“天子之孝”。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盖诸侯之孝也。”诸侯居高位而不自高自大,就不会出现危险。节俭而谨慎执行礼法典章,不骄奢淫逸,保其国家而使人民和睦,是“诸侯之孝”。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卿大夫之孝也。”不合乎礼法的衣服不穿,不合乎礼法的话不说,不合乎礼法的事不做。做到这三条,就能保住祖先宗庙,这是“卿大夫之孝”。
“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用孝、敬、忠、顺来侍奉君主和尊长,保住自己的禄位,保住对先祖的祭祀,是“士之孝”。
“五等之孝”的最低层次是黎民百姓的孝道,即“庶人之孝”。《孝经·庶人章》说:“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遵循天道运行的规律和利用土地之利,辛勤耕耘,注意谨慎节俭,用来奉养父母,这就是庶人的孝道。
五等之孝强调,不同的等级角色,对孝有不同的要求。天子要通过孝保天下,诸侯要保国家社稷,卿大夫要守宗庙,士要保禄位,守祭祀,庶人要保证对父母的奉养。除了肯定等级制度外,五等之孝还显露了伦理孝道与君权政治的结合,体现了一种以孝治国,以孝齐家,以孝修身的思维理念。
三、天下子女的楷模——孝的范式化
创立各种人格范式,给人以规范化的引导,是儒家古已有之的思维方式。在孝道方面,后来的儒学家和统治者也创造了许多理想化的孝子形象。
西汉末刘向著《孝子传》,首开孝子典型化的先例。从南朝梁沈约的《宋书》开始,正史当中出现了“孝子传”,从此,历代的孝子开始名垂正史。
(一)正史中的“孝子传”
正史是指《史记》、《汉书》等纪传体史书。清乾隆年间的《四库全书》,确定《史记》至《明史》的24部正统的纪传体史书为正史,并确定凡不经皇帝批准的不得列入。1921年,北洋军阀政府又增柯邵忞的《新元史》,合称二十五史。但也有人不将《新元史》列入,而将《清史稿》列为二十五史之一。或者,如果将两书都列入正史,则形成了二十六史。
其实《宋书》之前的《后汉书》卷三十九《刘赵淳于江刘周赵列传》已是专门记载孝子的篇章,只是没以“孝子传”命篇而已。从《宋书》以后,大部分正史都有“孝子传”,或者叫“孝义传”、“孝友传”、“孝行传”、“孝感传”等,甚至连部头最小的《陈书》也有“孝子传”。
以《晋书》、《新唐书》、《明史》为例,正史中的“孝子”大体有以下几类。
1.孝感天地
西晋末年著名的大孝子颜含,少时便以孝悌闻名乡里。其兄颜畿有病,死于医家,家里人迎丧,在回来的路上,忽然招魂旗缠树打不开,领丧人跌倒在地,口称畿言说:“我命不该死,只是服药太多,伤害了五脏,还能复活,千万别埋葬我呀!”家里人都想打开棺材看看,可其父颜默不许。当时颜含还很小,慨然对父母说:“不寻常的事,古来有之,开棺与不开棺,痛苦一样大,为什么不打开看看?”父母见他说得有道理,令人开棺,果真颜畿有气息微存。哥哥颜畿虽然得救,但长期卧床不能言语,可能就是现在的植物人。家人侍养都生倦色,颜含却绝弃一切事务,辛勤侍护,数年如一日。他对哥哥这种友好,古代叫“悌”。江南富豪石崇听说了,非常敬佩,特赠给他奉养亲人的食物以表敬意。
民间常说:“长嫂如母。”父母和两个兄弟相继去世后,寡嫂樊氏因病双目失明,颜含尽心奉养寡嫂,每天药煎好后,是凉是热,都亲自过问;每逢向嫂子问安的时候,都穿戴得整整齐齐。医生开的药方中有味奇缺的髯蛇胆,颜含多方寻求,都没找到。为了寻药,颜含茶不思,饭不想,忧心如焚。忽然有一天来了一个十三四岁的青衣儿童,递给了他一个青囊,颜含打开一看,正是蛇胆。
古人认为孝感天地,这些带有传奇色彩和虚构成分的记载,表现了后人对颜含孝悌行为的敬仰。
林攒,唐朝泉州莆田(今属福建)人。唐德宗贞元(785~805)初年,林攒任福唐县尉。在得知本来就年老体弱的母亲得了疾病后,林攒立即弃官还乡。母亲去世后,他悲痛哀伤,好几天吃不下饭菜。他用砌墓道剩下的砖块在墓旁盖了简易的房子,日夜不离,居住守丧。白乌鹊飞来绕行,甘露降于房上。按当时的说法,这是上天昭示孝子孝行的祥瑞。官府知道后,马上派人查验。谁知道事有不巧,甘露已经被日光晒干了。官府之人如看到这种情景,就要判林攒欺君罔上之罪。乡亲们吓得变了颜色,林攒边哭边说:“这难道是上天要降祸于我吗?”话音刚落,甘露又出现了,白乌鹊也飞了回来,朝廷查知是真的,便在林攒母亲的墓前树立了两座石阙,以示旌表。后来,人们就把这个地方称作“阙下林家”。
明朝浑源(今属山西)生员石鼐的父亲去世后,石鼐便在墓旁搭盖小屋居住,并亲自为父亲修墓。坟墓刚建成,天下大雨,山洪滚滚而来。石鼐仰天哭号,水快到达墓地时,忽然分作两路流去了,坟墓得以保全。弘治五年(1492),朝廷表彰石鼐的孝义,赐以匾额。
2.尽心奉养
三国时期吴国富春(治今浙江富阳)人孙晷恭敬孝顺,清廉节俭,即便是独处一室,容貌举止也循规蹈矩,从不放纵。虽然家业丰厚,但常常穿布衣,吃素食,亲自在田间耕种,读书不辍,欣然自得其乐。父母担心他读书用功过分,让他注意休息,可他仍早起晚睡,没有一点松懈。父母日常的饮食,即使是兄弟们亲自送来,他也从不离半步,细致入微地照顾父母饮食起居。南方人习惯乘船,可父亲不习惯水路,每次出行都乘坐舆,孙晷亲自服侍,到达目的地以后,他就藏在门外,不让主人知道。兄长曾长期卧病,孙晷亲自照顾,尝药送水,精心料理,远涉山水,祈求兄长康复。
亲朋故交中有几个穷困潦倒的老年人,常常前来讨要东西,人们都厌烦、慢待他们,而孙晷对他们却很热情、恭敬,天冷就与之同卧,吃饭也同锅,有时脱下衣服,拿出被子救济他们。有人偷割他家未成熟的稻子,孙晷看到后躲避起来,等人家偷走后再出来,还亲自割下稻子送给偷稻者。乡邻感到惭愧,此后再没有人敢去侵扰他。
唐朝程袁师母亲生病十年,他衣不解带,精心服侍母亲。给母亲的药,每次都亲自尝过后才端给母亲。他替弟弟在洛阳服役时,母亲在家因病而亡。听到噩耗,他每天行二百多里路,赶回家中安葬母亲。他亲自背土筑成坟茔,每日大声哭号,很快就消瘦了许多,以至别人都认不出他了。守丧期间,常有黄蛇、白狼在墓旁行走,但都显得十分驯良。每次哭丧时都有成群的乌鹊边飞边唱。唐高宗永徽(650~655)年间,官府将他的孝行上奏朝廷,他被授为儒林郎。
元末松江(今上海市松江县)人姚玭侍奉母亲逃避兵乱,遇到河水阻挡,一时没法渡过。母亲哭泣着说:“乱兵马上就要追到身边,我誓不受辱!”话音刚落,便投水自尽。姚玭见状立刻跳入水中,将母亲背到岸边,挥泪相劝。母亲后来又有病痛,晚上想吃鱼,可家里没有,这时又不能打捞,应该怎么办呢?这时家里养的鱼鹰突然飞出屋外,将鱼抓了回来。姚玭将鱼做熟,母亲吃后病好了许多。明太祖洪武(1368~1398)初年朝廷要选他做官,姚玭说侍奉母亲是自己的本分,没有应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