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当代中国广播电视学
5613600000011

第11章 中国广播电视的基本属性(5)

首先,广电工作者要根据“三贴近”、“走转改”的精神,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体察民情,反映民意,特别是要关注弱势群体,“打捞那些沉没的声音”。人民日报评论部:《倾听那些“沉没的声音”》,《人民日报》,2011年5月26日。中国的目标是要建成和谐社会,而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温暖的社会。一个社会的实际温度不能靠少数富人和强势群体的感受来判定,而应靠弱势群体的感受来衡量。其次,要继续办好政风行风热线、广播电视问政一类节目,同时使领导干部述职会、竞聘会及事关公共利益的听证会等直播常态化;使广播电视成为群众的话语平台、参政问政的平台,成为群众同干部交流甚至对其监督的平台。再次,广播电视要充分利用网络等新媒体,汇聚民意、了解民情、反映民声。

总之,广播电视传播既要体现党的主张,又要反映民声,把二者统一起来,一方面使党的主张充分地尊重、体现和反映民声,另一方面又要维护党的方针政策的严肃性。

党的主张和民声的基本方向是一致的,但也会存在这样那样的矛盾,因此,在反映民声的过程中,对有些民声要加以理性的甄别和引导,不能超越阶段,不能哗众取宠。要把顶层设计和现阶段的国情实际与改革步骤结合起来,把“大道理”同“小道理”结合起来,从而求得党的主张和人民心声的合理结合、和谐共振。

四、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与通达社情民意的统一

所谓社会舆论,有专家称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的多数人基于一定的需要与利益,针对特定的社会现实(如人物、人群、事件、问题、现象等)公开表达的态度、意见、要求和情绪,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而形成的整体知觉和共同意志的外化。而所谓舆论引导,指的是相关主体运用大众传媒以新闻舆论的形式倡导、涵化和培育主流价值及思想意识的方法、策略和效能。任何一个国家都会存在两个舆论场,即由政府主导的主流舆论场和由民众主导的社会舆论场。广播电视只有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与通达社情民意的统一,才能协调好两个舆论场之间的关系,真正做到下情上报,上情下达。

(一)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现实重要意义

在当今信息全球化的时代,多元文化及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加之改革的深入,各种矛盾交织交错;还有新媒体的兴起带来的舆论的复杂性,在这种情况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就格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由于舆论导向关乎人心向背,人心向则江山稳,人心背则江山垮,所以几代领导人一再强调要“政治家办报”,提出了导向问题的“福祸论”、“利误论”。习近平同样强调:“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帮助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人民日报》,2013年8月21日,第1版。

过去谈到舆论导向,往往是指由党和政府主导的主流媒体的舆论导向,但是,新媒体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格局,也改变了舆论场的格局。研究表明,现阶段,超过40%新闻的首报者不是传统媒体,而是普通民众通过“自媒体”实现的。普通民众对于各类新闻几乎无处不在的接近性显然使专业媒体望尘莫及。此外,新媒体作为一种独立于传统媒体的力量,不仅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信息垄断,而且成为社会舆论场的主要营造者,对传统媒体营造、倡导、呈现的主流舆论场形成严峻挑战。

媒体这个曾经是传者的传媒、专业者的专利,如今演变成它既是传者的、又是受者的;既是高端的,又是“草根”的,而且新媒体正在由“草根”向“主流”嬗变,特别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发展以及人民群众主体意识、民主意识、权益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自由表达实现社会参与;而新媒体的出现则使人们的自由表达进入了“低门槛”甚至是“零门槛”时代,使中国进入一个民间思想家、民间评论家辈出的时代,进入了“大嘴小嘴都说话的时代”。正是由于有了互联网,弱者也有了自己发声的机会与平台,普通民众不再是“沉默的大多数”,也不再因为“人微”而“言轻”。张振华:《新世纪10年新闻传播理念的诸多变革》,《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年第3期。

总之,随着社会舆论场的场强越来越大,如果传统媒体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置身度外,顾左右而言他,不要说引导舆论,恐怕连固有的阵地都会丧失。因此,传统媒体应积极跟踪、回应社会舆论场,对之加以引导,甚至通过议程设置加以主导。

(二)处理好舆论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的关系,开创舆论引导新格局

胡锦涛在2008年6月20日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明确提出:“必须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和新兴媒体建设,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这意味着在舆论问题上,要由过去单纯重视和强调传统主流媒体营造的舆论场和舆论导向,向同时关注新兴媒体营造的社会舆论场及其导向的转变;从过去单纯强调舆论导向同时强调必须“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转变。这是新形势下党和政府对传统舆论观的一种丰富和发展,是适应时代变化的新的和更为全面的舆论观的再造与重构。“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首先,在重大活动、热点事件、敏感问题的新闻报道上,要寻求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最佳公约数,使不同舆论场的声音能够统一协调起来,达到传播效果的最优化。其次,新兴媒体要主动、积极地配合传统媒体、主要是主流媒体的新闻宣传……主流媒体运用‘美声唱法’,新兴媒体则可以是‘通俗唱法’;主流媒体有时低调一些,新兴媒体不妨张扬一些。第三,既把握好主流媒体的‘正音’,又处理好新兴媒体的‘杂音’”。“网络……出现‘杂音’是正常的,不出现才是反常的。封堵‘杂音’在技术条件上难以办到,在现实中也容易引起误解甚至反感。更何况通过‘杂音’,还可以了解到广大群众的真实想法,汲取群众的智慧,有助于领导层和决策者的正确执政和科学执政。‘杂音’没有不行,太多也不行,太大更不行,关键是如何引导‘杂音’,向‘正音’看齐和靠拢”。程少华:《十六大以来党的新闻思想之拓新》,《声屏世界》,2011年第4期。

为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新世纪以来,广播电视一方面加强新媒体建设,使之成为舆论引导的一种新手段;同时密切关注社会网络舆情,有的加以利用,有的加以回应和引导。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是广电提升其引导力、影响力之必须,是“正确引导舆论”和“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的前提和基础。而“舆论引导能力”包括从业人员的党性原则、政策水平、人文情怀、知识层野、业务素质、专业技能、沟通和引导艺术等多个方面。这些都对广播电视管理者和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与世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与国际无关的纯国内问题越来越少,与国内无关的纯国际问题也越来越少。国内问题国际化、国际问题国内化的趋势越来越显见。另外,随着卫星、网络等新技术的普遍运用,广电传播已经打破了国与国的物理疆界,无论从技术层面、从传播地域层面,还是从传播的主观对象和实际对象上讲,内宣、外宣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彼此的同一性越来越明显。即便是内宣,即便是地方台,只要节目上了星,特别是上了网,实际也都成了外宣。因此,在信息全球化环境下,所谓的“内宣”再也不是自家人办给自家人看、自家人听,再也不能关起门来自说自话。在全世界面前,地方的传播、地方的事态都是整个国家形象的一个“细部”参见任陇婵:《统筹内宣外宣大局突破二元宣传结构》,《声屏世界》,2009年第1期。都是世界把脉中国的依据,因此,即便是对内广播电视,也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两种背景和两种语境,要跳出本地看本地,跳出中国看中国;报道国内问题时要有国际的考量,报道国际问题时要有国内的视点。使报道在两种语境下都做到得体表达,赢得双重效果。

在“内宣外宣化”的当代,中国广播电视传播“既要有中国视角,又要有世界视角;既要有中国思维,又要有世界思维;既要讲‘中国话’,又要讲‘世界语’;既要唱‘中国调’,又要唱‘国际歌’……从而增强同世界的沟通能力和沟通效果。”张振华:《奥运传播理念九题》,载《道法之问》,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1年版,第119页。正如习近平所言:“重要任务是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对我国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人民日报》,2013年8月21日,第1版。

第三节广播电视传播的基本功能

拉斯韦尔在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将传播的基本社会功能概括为三个方面:即“监视周围环境,联系社会各部分以适应周围环境,一代代传承社会文化。”简单来说,可概括为:监视功能、联系功能和传承文化功能。监视功能指的是大众传播帮助人们持续地、及时地注意环境的变化,这种功能通过向受众提供新闻信息来完成,这类信息中主要是那些危机情况和与经济、公众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新闻;联系功能指的是大众传播“指示人们应如何对周围发生的事件作出反应”【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347—348页。在大众传播中发挥监视功能、联系功能的主要是言论信息;传承文化功能指的是大众传播通过对知识和社会规范的传播,使之在社会成员中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后来,社会学家查尔斯·赖特(Charles Wright)在《大众传播:功能的探讨》(1959)一书中,又补充了大众传播的另外一个功能即提供娱乐的功能,指大众传播通过传播娱乐性信息来提供娱乐,让人们放松身心。威尔伯·施拉姆(Wilbur Schramm)在《传播学概论》(1982)一书中,将以上四种传播的功能概括为:雷达功能、控制功能、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如今,“四功能说”在大众传播学领域得到广泛认可。

一、积极监测环境,推进民主政治

新闻传播是广播电视传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内容。从普遍意义上来说,新闻传播就是借助特定的媒介所完成的信息流动过程,从而使人们完成对其生存环境的了解和监测。具体而言,新闻传播是新的信息借助于一定的传播媒介存在并反映现存的社会关系的内容,表现在社会生活领域中即为某种新鲜事物的传递与散播。古代先民通过口耳相传传播信息;后来人们逐渐学会用火石,烽火便成为外敌入侵时紧急行动的信号;伴随社会进步,《邸报》等早期报纸雏形出现,信息传递呈现纸质化,出现了以专门交流信息为主的专业新闻活动;伴随技术革命,广播和电视等新兴电子媒体问世,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容量,扩大了传播的范围和影响力。随着广播电视影响力的加强,其新闻传播已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流方式、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在中国,这尤其体现在对于民主政治的推动作用上。

(一)广播电视新闻对环境的监测

广播电视以其特有的技术和专业化的信息处理优势,提供着最新、最活、最快的新闻信息,跟踪热点新闻事件,及时进行深度报道,从而完成对人们生存、发展环境的监测。广播电视新闻对环境的监测功能主要体现为信息传播、社会控制和舆论监督三个方面。

1.信息传播

1964年,加拿大著名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在其《理解媒介》一书中提出一个流传甚广的判断:“媒介即是信息。”【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3页。广播电视新闻能够迅速发展的驱动力正是基于信息时代人们对信息需求的急剧增长。广播电视新闻传播信息及时、鲜活、容量大,通过“汇天下之精华”,传播一切值得传播的信息。通过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各类节目,人们可以对自己所生存的这个世界从总体上有基本的把握,帮助人们扩大认知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