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当代中国广播电视学
5613600000033

第33章 中国广播电视传播理念的嬗变(8)

三、“交互传播”实现的现实基础与发展趋势

提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必须加快构建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

(一)三网融合是实现“交互传播”的现实基础

从技术层面看,随着现代信息科技技术的不断高速发展,传媒技术正呈现移动式、互动性、个性化的发展趋势。因此,广播电视必须加快发展与新兴媒体的对接与联合,不断创新传播业务形式,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另外,从社会公共群体的需求看,随着网络广播电视、手持电视、车载电视、手机报等新业务的相继开通,新兴媒体已经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因此,加快构建多元化现代广播电视传播平台,有利于弘扬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社会精神需求。同时,从战略布局上看,我国广播电视提出要建立三个体系,即公共服务体系、市场服务体系和政府监管体系。三网融合是充分推进包括广播电视在内的各类信息网络设施的新发展,构建现代传播体系的关键基础性技术保障。

(二)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实现电视交互传播理念

我国有线电视网络资源分散、条块分割,不少地区网络技术水平落后。要适应三网融合要求,就必须加快广播电视传播网络由小网向大网、模拟向数字、单向向双向的转变。

1.提升广播电视网络建设

应当坚持“统一领导、分级建网、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方针,将各级广播电视网络具体建设方案纳入全国统一的广电网络总体发展规划,按照技术先进可靠、施工统一规范的要求进行规范建设,实现各区域同一技术平台、同一收听、收视质量、同一管理保障体系的目标,建立健全全国立体化广播电视传输网络体系,提高人口综合覆盖率。同时,以有线数字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等网络为基础,以我国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为支撑,加快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建设,努力建设以视频服务为主、提供多种信息服务、可管可控、安全可靠的综合信息网络。

2.改善传播内容和服务机制

我国广播电视发展要抓紧从过去的单纯的节目内容提供向综合业务服务转变,从过去的各自为战、分散粗放经营,向规模化、集约化、一体化迈进,实现广电行业的战略转型,这样才能适应三网融合的发展需求。按照基本功能划分,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负责制定IPTV、手机电视集成播控平台等的建设方案,同时开发提供高清电视、视频点播、互动电视、政务信息、远程教育医疗、电子商务等数字广播电视网络多样化服务;通讯网络则负责制定在开展IPTV传输、手机电视分发、除广播电台电视台形态以外的公共互联网音视频节目服务等广电业务的实施方案,经营增值电信业务,以及比照增值电信业务管理的基础电信业务。此外,有线电视网络、互联网企业则负责制定并开展基于有线电视网络的互联网接入、互联网数据传送增值业务和国内IP电话业务的实施方案。而作为管理主体的政府部门需要对三网融合工作的具体目标任务、发展规划、扶持政策和组织保障措施等内容进行调控,行业主管部门则需要进行安全监管平台的建设方案和落实的监督和管理。

3.维护国家文化和信息安全

三网融合要做到保障网络信息安全和文化安全。政府部门、研究机构、运营企业以及用户等要在行政监管、法律规范、技术支撑、行业自律等方面进行合理有效规划,切实保障三网融合下的网络和信息安全。必须成立统一的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机构,要加大对广电网络和信息安全工作的指导规划力度,加强基础性管理工作,推动行业自律;要制定国家级的网络和信息安全预案以及相应的标准和规范,协调相关部门、重点行业的网络和信息安全工作,做好基础性工作,积极推进监管平台建设,目的就是要确保播出内容安全和传输安全,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视听权益,促进健康有序发展。同时,从技术层面加大科研力度,做好技术保障,要针对三网融合中可能出现的网络和信息安全问题,提前部署,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加大核心技术研发和攻关力度,努力实现重大设备的国产化,构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同时要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任务之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努力锻造一支技术过硬的科技安全保障的人才队伍。

第五节传播视阈:从“以内为主”到“内外并重”

长期以来,我国宣传工作的重点在国内,随着经济、信息的全球化,以及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宣传工作如何从“重内轻外”向“内外并重”转变,从而打破“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提高中国在国际传播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变得越来越迫切。

胡锦涛提出:“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切实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对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实现我国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战略和目标越来越重要。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不仅需要一个良好的国内舆论环境,也需要一个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由于广播电视的巨大影响力,因此在国际传播上负有重大使命。

2003年12月,胡锦涛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认真贯彻中央的对外工作方针,全面客观地向世界介绍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发展的情况,及时准确地宣传我国对国际事务的主张,着力维护国家利益和形象,不断增进我国人民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逐步形成同我国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对外宣传舆论力量。关心外宣,支持外宣,把外宣工作纳入决策、融入规划,化为机制、形成细节……各地各部门奋力开拓、勇于创新,把中央对外宣工作的高度重视化作一项项坚实有力的行动。

2004年4月,中央对外宣传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外宣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发展目标,其后中央又制定了2006年—2010年全国对外宣传工作规划,大外宣格局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初步完善。在中央的重视和推动下,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不断开办新的对外广播电视语种、建立多点的对外传播平台,成为中国广播电视对外传播的龙头。与此同时,全国各省区市设立外宣领导小组,制定了本地外宣工作发展规划,明确地方外宣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形成了包括对外新闻报道工作协调机制、中外媒体交流工作机制、文化外宣联席会议机制、互联网新闻宣传工作机制等十几个行之有效的外宣工作机制。截至2012年年底,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每天使用61种语言,向世界累计播出节目三千多个小时,成为全球语种最多、媒体形态齐全、受众分布广泛的国际传媒机构;中央电视台6个语种、7个国际频道在全球171个国家和地区落地,海外用户超过3亿;中国电视长城北美、拉美、亚洲、欧洲、澳洲、非洲平台相继建成开播,成为全球最大的付费华语电视平台;许多地方广播电视台也纷纷与外国同行合作,使自己的节目在国外落地。与此同时,新媒体海外业务和技术服务日益扩大,民营影视企业产品与服务出口步伐加快,形成了中央台、地方台和民营影视企业多渠道并进、全媒体发展的新局面,开创了中国广播电视在传播视阈上内外并重的新格局。2013年8月,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对世界形势发展变化,对世界上出现的新事物新情况,对各国出现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知识,我们要加强宣传报道,以利于积极借鉴人类文明创造的有益成果。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为新时期新闻宣传工作进一步向“内外并重”转变,打破“西强我弱”舆论格局,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