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当代中国广播电视学
5613600000039

第39章 中国广播电视节目形态与生产(6)

新媒体打破了传统的传受关系,大力发扬“分众化”、“小众化”的节目,使得广播电视节目在新媒体语境中亦能适应受众市场的细分化及受众需求的多样化。比如受众通过传统广播电视只能接收到固定的广播电视节目,而通过视听新媒体则可以收看收听广播电视节目,还可上网、游戏等等,此方式亦实现了信息娱乐与通信的和谐融合。

数字化技术的运用使得广播电视节目突破了以往局限的频道限制,为各类具有不同需求的受众提供了可供选择的大量的频道资源。通常有线电视的分配网络只能承载40至50套电视节目,频道资源非常有限,受众的选择自由度也受到了限制。视听新媒体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频道资源,可同时提供500套左右的频道,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传播频道资源紧张的矛盾。因此广播电视节目不仅仅可以沿袭传统的内容,还可利用多出的频道资源进行多样化的探索,对不同层次、不同背景的受众提供专项的服务。正是广播电视内容生产个性化、多样化的转变,使得受众真正成为节目的主体。

2.节目传播的变化

新媒体的介入不但改变了广播电视传统的生产方式,同时也使节目传播手段、传播方式发生很大的变化,它在提升节目传播质量的同时,其多媒体、数字化、网络化、交互性等新媒体特点也拓展和丰富了广播电视节目传播方式。

数字化在广播电视中的广泛运用很大程度体现在节目信号的传播过程中。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信号采用整体处理方式,即在信号传播过程中,电路中的杂波会随同节目信号被一并传出,由此大众接收到的节目图像的质量就会降低。而数字技术的运用使得原先的整体传播被分化为独立的小单元,每个部分都进行单独的处理,去除杂波且减少损耗,大大提高了大众接收到的节目图像的质量。在信号的传输方式上,数字技术改变了传统的信号实时传输的方式。传统的信号传输只能支持一个频道对应一套节目,一个电路通道只能传出一路信号。数字技术的运用增加了复用环节,可以实现将多套节目压缩混合放入一个通道之中,节目的传输效率显著提高。

传统广播电视内部资源以频道为基本单位,所谓的电视资源通常是按照频道进行划分而分划到各个节目中,形成以节目为单元、频道资源为实体的设备、人力、内容和制作资源的配置结构,因此广播电视资源一直处于被分割的状态,难以整合。各广播电视台形成了诸多分散的以节目为单位的小型生产团队,节目通常也是采取自产自销的制播合一模式。这种繁杂且分散的小型化生产方式无法实现优化的资源配置整合。在新媒体浪潮冲击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不得不放弃原有的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实现资源共享的转化。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正是因为传统广播电视采用垄断的节目制作传播方式,传统传媒对受众的信息接收具有绝对的控制权,而数字技术的进步正一步步打破原有的信息控制体系。在节目中,因为视听新媒体的介入,信息的复制与传播变得轻而易举;受众与节目、节目与节目、受众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得到加强,这一切,迫使广播电视加快与新媒体融合的步伐。

二、广播电视节目生产传播与新媒体的融合

视听新媒体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广播电视节目的生产方式及发展模式,数字化技术使广播电视节目的生产传播具备了开放性、共享性、多样性、兼容性、通用性等显著特征,促使广播电视音频视频的生产、传播、交换、消费方式发生相应改变。

(一)节目内容制作方式的变革

在新媒体语境中,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对广播电视的产业模式进行了优化调整。根据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的要求,大力扶植数字节目供应商、集成运营商、网络传输商和接入服务商,极大地丰富了广播电视节目市场的服务主体。逐步培育在全国范围内具备一定实力的、面向多种终端、提供不同节目形态和海量内容服务的若干个节目内容提供商,探索建立良性互动、多元化经营、集约化发展的产业运营模式。在节目播出的问题上,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批准开办数字化付费广播电视节目,并将其的生产引入竞争模式,在批准中央电视台组建数字付费节目集成运营公司后,又批复北京集团、上海文广集团、中影集团、中广影视网络公司可以组建面向全国的数字付费节目集成运营机构。这些政策的变革直接影响着视听新媒体节目内容生产方式的变革和创新。

1.针对渠道特色的碎片化组织方式

视听新媒体节目更多的还是电视台播出的新闻、综艺、体育赛事或从节目制作公司直接购买的电影、电视剧等。但从节目的形式及采编制作上来看,视听新媒体与传统广播电视还是存在较大差异。以上所提到的广播电视节目类型在新媒体平台上进行播放,如若按照传统广播电视的组织模式则会失去应有价值。视听新媒体须根据网络用户的收视习惯来对节目内容进行重新拆分组合,使其符合网络视听快速浏览、定向检索的特点。视听新媒体节目的编排者应对原有广播电视节目进行碎片化处理,将碎片化节目重新整理、筛选、编排。如手机电视受众因其受到手机小屏幕的限制,决定了手机电视短片或新闻时间通常短于正常的广播电视节目,目前普遍为30秒钟以内。网络用户因具有极大的选择自由性,几乎70%的用户在线观看视频的时间为10分钟以内,而这70%中有更大部分人观看视频持续度在3分钟以下。因此,通过互联网进行播放的广播电视节目通常会被拆分为10分钟以内的片段。过去的网络电视直播通常无法点开,甚至受众也无法观看其他频道的节目。如今点播节目已经过传播者的碎片化处理,已被拆分为诸多相互关联的条目,节目的结构已经被改为零散的、简短的、前后关联的部分。

2.互动性与按需观看

视听新媒体节目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差异就在于其增加了节目与受众的互动性,可以让受众按需选择所要收看的节目,这也改变了传统节目单向传播的特点。视听新媒体节目要按照受众要求进行节目制作与传播,受众可根据自身情况对节目进行点播,同时,在这种互动传播中,受众并不仅仅是节目观看者,还可成为节目的生产者或传播者。如网络电视受众可以通过互联网就了解节目收看的人数等情况,并通过留言等形式来参与节目创作,可与其他受众形成互动,这种方式能够极大地调动受众的观看情绪,也能使关注度较大的媒介事件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利用新媒体节目的互动性特征,传统广播电视与新媒体之间也可产生互动,进行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发展。CNTV就利用相关专题活动,通过短信、视频上传、网络投票等方式,不遗余力地增强电视媒体与网络平台的互动,以扩大电视与网络节目的收视覆盖面,推动其商业广告的吸引力。

3.专业制作与大众参与

因为视听新媒体平台的内容快速采集、多格式生成、多介质发布、集约化经营,分众化、精准化、专业化切入的节目内容制作特点,诸多的网络媒体开始培养自己专业的节目制作团队,着力打造富有全媒体能力的记者及节目采编队伍,集采、写、摄、录、编、网络技能运用及现代设备操作等多种能力于一身的全媒体节目制作人员正在成为新闻现场采访、活动报道、事件采集等节目内容创作的中坚力量。与此同时,视听新媒体节目的制作不再只是局限于有专业素养的专业人士,网友可组团甚至个人也参与到节目制作当中。

(二)视听新媒体节目采编要求的变革

视听新媒体节目除了在内容、播出方式等与传统媒体存在差异,其节目的制作采编也与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非线性编辑有所不同。

1.支持多帧率、多画幅混合编辑

为了使节目能够在手机电视、网络电视等多种终端上进行播放,节目剪辑软件需要自动适应不同的帧率和分辨率。节目制作者在对节目进行编辑时有时会将不同帧率、不同分辨率的节目素材放在同一个时间线上进行编辑合成。

2.编辑功能以简单剪辑为主

视听新媒体大多还是沿用广播电视台、影视公司等机构生产的节目进行播放,但其会根据自身情况对节目进行二度加工,只是此过程不需要编导进行节目内容的构思与策划,也无需运用复杂的特效动画等。视听新媒体节目编导最常用的编辑功能就是简单的剪切和复制拼贴,将原先节目中不合时宜的东西(如广告等)去除,将时间较长的节目分割为独立且相互关联的部分,以便于移动设备用户对节目进行下载和收听收看。

3.节目编辑快且条目化

视听新媒体节目为了方便受众通过手机、网络观看,需要制作者通过帧精确定位迅速拆分节目内容。如一则新闻节目播出后,需要马上按照条目进行拆分,在线进行拆分的同时就可以生成条目以供受众点击播放,且进行快速的剪辑标注。

4.后台提供自动化处理功能

视听新媒体节目在后台需要进行诸多的自动化处理过程,例如编目信息的提取,场景的标注、人物的标注、提供更精确的关键词搜索。在节目制作过程中标注添加,让节目更容易被看到找到,而且还可提供各种的聚合方法。

5.字幕、特技直接使用模板操作

视听新媒体的节目制作从时间及运营成本上考虑非常适合模板化的简单操作。新媒体制作软件加字幕、台标、广告甚至特技都是标准化、模板化的操作方式。如贴片广告,可事先规定好商标位置及大小,制作者只需进行部分的文字改动即可。片段间的转场可以使用默认的方式直接添加固定秒数的淡入淡出特技,就能够满足90%以上的转场特技要求。

三、超媒体时代视听新媒体节目的发展与创新

“超媒体时代是建立在诸多媒体相互叠加并且高度融合基础之上的多维传播时代。”张君昌:《超媒体时代》,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如同当年广播电视媒体的盛行极大地影响纸质媒体的生产与传播一样,超媒体的发展也给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传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尼葛洛庞帝说,超媒体“必须能从一种媒介流动到另一种媒介;它必须能以不同的方式述说同一件事情;它必须能触动各种不同的人类感官经验。如果我第一次说的时候,你没听明白,那么就让我(机器)换个方式,用卡通或三维立体图解演给你看。这种媒介的流动可以无所不包,从附加文字说明的电影,到能柔声读给你听的书籍,应有尽有。这种书甚至还会在你打瞌睡时,把音量放大。”因此,在超媒体时代,视听新媒体节目有着更高层次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