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当代中国广播电视学
5613600000009

第9章 中国广播电视的基本属性(3)

(一)中国广播电视传播网络的构成

中国的各级电台、电视台都有自己特定的传播网络,这些网络交叉覆盖、分工合作、主次结合,形成了全国统一的传播网络。

对广播电视实行中央和地方的双重领导管理是从新中国成立之初便开始的。经过长期的建设,无线、有线、卫星有各自的定位,相互分工、相互补充、互为备份,形成以微波干线和通讯卫星为传输手段的实行四级混合覆盖的全国广播电视网,并成为国家信息基础建设的三大支柱网之一。当前,党和政府正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无线、有线、卫星和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等各种技术手段,明确各自定位,发挥各自优势,力求形成全方位的广播电视传输覆盖体系和统一的传播网络,真正实现让党和国家的声音传入千家万户、让中国的声音传向世界各地的目标。

(二)中国广播电视具有强大的系统合力

以全国统一的传输覆盖网络为基础,中国广播电视形成了一个完整统一的传播体系。在这个网络体系中,各级广播电视传媒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彼此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形成强大的系统合力。

1.中央台(指“中央三台”,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与地方台的合理分工

中央台积极主动地为地方台提供服务,定期给地方台通报宣传报道思想和报道规划,举办各类全国性广播电视业务活动,交流经验、展播节目、举办各类业务研讨、培训班等。在节目制作与播出上,中央和省级广电媒体侧重于发挥政治优势,突出作为传达政令、行政指挥、重大新闻信息传播和传播优秀文化的主要阵地;市、县广播电视侧重于体现地域特色,主要在传播地方新闻和经济信息、社会教育和服务以及大众文化娱乐等方面发挥作用。全国性节目主要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办,地方性的节目由地方台办。地方台不仅把转播中央台节目作为一项工作任务,同时其优秀节目还可以通过中央台播出,在全国乃至国外产生影响,从而实现中央和地方在节目上相互补充,获得双赢。

2.中央台和地方台加强合作,共享程度不断加深

主要体现在:

新闻素材共享。2008年,中央电台牵手32家电台组建全国奥运广播联盟,报道北京奥运盛况。在此基础上,2009年成立“中国广播联盟”,在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西安世园会等大型活动中实现资源共享,深度合作。到2013年,联盟台已发展至186家,建立起一个“以省台为骨干支撑、以地市台为补充”的新闻传播网络。

制作方式共享。在发挥系统优势的过程中,中央台注重“汇全天下之精华”,放开视野,把社会上的节目制作纳入计划,出点子,抓选题,做好组织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

播出平台共享。注重发挥系统优势和全国一盘棋精神,实行平台共享。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各地方台都完整转播,以保证中央政令畅通。同时中央三台尽力为地方提供播出平台,如国际电台1995年同全国电台31家省市台联手开办《中国之窗》,联办台每年有12期介绍本省市的节目通过国际电台向海外播出。

3.中国广播电视具有集约化经营优势

进入21世纪,我国广播电视业开始从分散经营向集约化发展过渡,从重点突破向整体推进过渡。国家“十五”计划提出要推进广播电视等领域的信息化进程,大力发展高速宽带信息网,重点建设宽带接入网,促进电信、广电、计算机三网融合。截至2012年年底,三网融合双向进入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各地积极推进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全媒体构建步伐加快,高清电视发展强劲,安全和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提速。参见庞井君主编:《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93—95页。在全国一盘棋的系统优势下,我国广播电视提高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力地推动了广播电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广播电视传播的指导思想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为了适应国内外形势的要求进行了一系列的观念更新和理论创新。这些观念更新和理论创新成为新时期广播电视指导思想发展变化的原点和支点。

一、以人为本,为受众服务

梳理中国广播电视传播指导思想的流变,离不开公民、人民、民意等关键词,而这一切的起点来自于对“人”的认识。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新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是党的根本宗旨。

所谓“以人为本”,有以下几重含义:第一,它是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主体地位的认定,强调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第二,它是一种价值取向,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第三,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就是在分析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既要坚持历史的尺度,也要坚持人的尺度。韩庆祥:《论以人为本》,《前线》,2006年第1期。以人为本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内在要求。广播电视只有牢固树立和践行以人为本理念,才能真正做到为受众服务,满足其文化需求。

随着社会发展和传媒技术的进步,中国广播电视受众的视听心理和视听行为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受众的主动性、参与性大大增强,同时受众群体也在不断细分。“受众由原来的‘受传者’变成了新媒体环境下广电传媒的‘参与者’、广电内容的‘提供者’以及广电服务的‘享受者’。同时,在信息泛滥的当今时代,广电传媒不得不以内容的细分来吸引有着不同需求的受众,以便在激烈的竞争中争夺已经被‘细分化’了的受众。”洪天辉、张春朗:《传媒技术发展与广电受众角色变化》,《当代传播》,2010年第4期。具体来说,中国广播要做到“以人为本,为受众服务”必须把握好两个层面的工作。

(一)加强基础投入,保障受众基本收视需求

广播电视为人民服务,首先应满足各阶层民众对于新闻类、文艺类节目的基本需要,这既是人民群众了解国家事务、参与公共事务的一种形式,也是人民群众实现其文化权利的重要部分。因此,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及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应从覆盖和内容两个方面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为满足农村牧区及边远地区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从1998年起国家投入巨资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2000年9月,江泽民就加强西藏、新疆等边远省份广播电视覆盖作出重要指示,“西新工程”随之启动。国家广电总局和各级广播电视部门投入大量资金,新建、扩建一大批发射台,大大增强了西部省区的广播电视覆盖能力,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得到各族群众的拥护。截至2011年年底,在有线电视未通达的农村地区基本建立直播卫星接收设施专营服务网点,基本解决20户以下已通电自然村1000万户农民看电视难的问题。从2012年起,国家重点实施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努力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长期通、优质通。

与此同时,我国地面数字电视覆盖网建设也取得较大进展。从2008年开始播出的高清电视发展强劲,截至2012年年底,全国批准开办的高清频道已达28个,中央台及大多数省级卫视实现了高标清同播,高清节目制播能力也进一步提高。参见庞井君主编:《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46页。

值得重视的是,在重大自然灾害及其他重大公共事件频发的当下,广播电视尤其是广播在及时传达政令、发布信息、引导舆论、稳定人心、协助救灾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加强安全可靠的应急广播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广播电视应急保障能力,已经成为国家应急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已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受众基本收视需求,是广播电视践行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前提。

(二)丰富节目类型,满足受众更高层次的文化需要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受众层次与类型的不断分化,及其参与性和互动性的增强,各级电台、电视台越来越注重根据受众特点来细分专业频道和专业节目,不断增强节目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使广播电视的节目内容与表现形式呈现多样化趋势,使不同受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得到更好满足。

在广播领域,适应受众市场不断细分而生的类型化广播实践,已成为广播节目创新发展的主要动力之源。类型化广播的概念来源于美国,原意是格式化广播(FORMAT),即频率不再分拆时段去设置不同栏目,而是利用全频率去打造同一种概念、传播同一种文化、经营同一类人群。国内较为知名的类型化广播是中央电台的音乐之声,经济之声,国际电台的“环球资讯”及北京电台的交通广播等。各省级台通过类型化电台的本土化实践,对市场进行精确定位、细分,明确目标受众并提出对应的营销方案,使节目内容专业制作精细,人员更加精简,社会、经济效益大幅提升。为了提升广播节目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广播界自1992年兴起热线参与、全天候直播、明星主持等样式。特别是各级广播中政风行风热线类节目遍地开花,构成广播参与社会管理的新形式;“两会”期间开办的“我有问题问总理”等专栏,成为民众反映诉求、同政府直接沟通的有效渠道。这些都大大增强了广播为受众服务的能力与实效。

在电视领域,为满足不同类型受众的需求,电视频道专业化实践不断深化,节目类型不断丰富。面对“细分化”的受众,电视加强了专业频道和节目的建设。如今,中央电视台已办有综合频道、新闻频道、财经频道、综艺频道、体育频道、电影频道、军事·农业频道、科教频道、电视剧频道、戏曲频道、少儿频道、音乐频道、中文国际频道、英语国际频道等近二十个频道。此外,省市台对农广播电视专业频道及为老年人开办的栏目也逐步增多,传媒的公益性得到彰显。

电视领域节目层面的创新更是层出不穷,新闻评论节目、调查性报道、谈话节目、法治节目以及各类娱乐节目样式不断更新,令人目不暇接。蓬勃兴起“民生新闻”热,其核心理念便是以人为本。

从节目制作方式和报道手法上看,各台不断探索新路子,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用更新更好的节目来满足受众需要。整点新闻播报、重要新闻滚动播出更好地满足了人们对信息的需求。直播已成为广播电视常态的报道方式。广播电视媒体与受众互动的方式也随着现代传播技术和手段的发展而日新月异。无论是在节目播出前、节目直播中、还是节目播出后,受众都可以通过热线电话、短信、微信及各种网络平台来提供新闻线索、音视频素材、发表评论、参与实时互动,使其成为了“主动参与者”乃至“内容提供者”,因此具有原生态和双向互动性,极富现场感和交流感,节目的参与性满足了受众的心理需求,进一步体现了广播电视以人为本的宗旨。

另外,互动电视、智能电视等的诞生与发展,使受众成为享受大众传媒服务的客户。借助机顶盒,电视媒体可提供多媒体增值业务,为用户实现自主互动点播及获取各种多元化信息提供服务,不仅彻底改变了传统电视“你播我看”的被动接收方式,而且使电视成为集公众传播、信息服务与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家庭互动信息平台。

在21世纪,中国广播电视为践行以人为本原则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与创新。比如广播电视以发现和表彰普通人中的先进人物为主题的媒体活动(如发现和评选“最美”人物、“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的广泛展开;以及在地震、矿难和国际救援等重大灾难和事件报道中彰显的对人的关怀和对生命的尊重等等,都使广电文化闪烁着浓浓的人性光辉和人本理念。实践证明,广播电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天地十分广阔。

二、尊重传播规律,保障公民“四权”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有多重维度,其中之一就是对新闻传播规律的认知、认定和尊重。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承认和尊重新闻规律是一个基础性维度。马克思早在1843年就提出:“要使报刊完成自己的使命,首先必须承认它具有连植物也都具有的那种为我们所承认的东西,即承认它具有自己的内在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397页。

但长期以来,我们忽略、模糊了新闻与宣传的不同,常常不顾新闻传播规律,一味地按宣传规律甚至是部门意志、长官意志管新闻、做新闻,把新闻等同于宣传,结果往往既达不到宣传的目的,也达不到新闻传播的效果。尤其是在对外开放和全球化语境的背景下,我们的新闻报道是否按新闻传播规律办事,还会直接影响媒体乃至国家的形象、信誉和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