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谁绑架了中国父母
5622800000014

第14章 音乐是个圈子(7)

估分是每次考试后必然的过程。我们估出了各种各样的分数,认为94分、95分都有可能。我认为本来96分都是有可能的,因为差错扣掉0.5分是正常的,所以95分的可能性比较大。从考试结束到睡觉前,我们一直都处于深深的忧虑之中。

就在这种情绪里,美琴(注:我的小妹妹)中午发来了一则短信,说是我们不回去,妈妈就不过生日了,妈妈有好多想法,美琴叫我好好想想吧!我很生气。恐直接跟她联系我会发火,就让小毛打电话问问情况。没有找到美琴,就打到朱港,书琴(注:我的大妹妹)说还没有定下来,妈妈说生日可过可不过,其实,分明在说气话。后来,美琴打电话给我,我在电话里发火了。你们根本不问我的死活,我实在走不开啊,让小毛回去你们又不干,我要是死了,你们还过不过啊。真是一点点不知道我们度日如年的感觉啊。老家人整天似乎没有事情似的,一年到头,就是你过生日,他过生日。妈妈的生日该过!但为什么一定要我回去呢?就不能体谅些?我现在怎么可能就定个时间呢?我很生气。我也知道我这是不应该的。

下午始同同复习英语。第五单元她自己过了一遍,我帮她过了一遍。一二单元自己过了,我也帮她默写了一下单词和句子。

2005.1.6 星期四 晴

为昨天发火的事情,今天发短信向美琴道了歉,请求她原谅。她说她能理解我的心情,我认为她不可能完全理解,我的苦痛我自己最清楚。在什么人都需要我的这个年龄,我竟然什么都不做,在上海做了个全职爸爸。要是这个全职爸爸也做失败了,那我还怎么活啊?

同同一天拉了四个小时的琴。比较认真。先是处理了维尼亚夫斯基Op10的5,然后处理了门德尔松的二乐章。她告诉我即将过去的这一学期,是她学琴以来最认真的一个学期。有了这句话,我认为分数就显得不是很重要了。

小毛电话中认为分数并不重要,同同考第一的可能性还是很大。

上海的房价涨势惊人。房东要把房价由1800元涨到2000元。我到外面转了一圈,这样的房子价格都在2300元左右。

帮同同复习英语,发现学习音乐的孩子的确很聪明。

同同已经基本上从考试出错的不愉快的心情里走了出来。她把以前拉的以后比赛要用的曲子全部找了出来,并着手每天认真地过一下。这很好。

不管好不好,考试已经过去了,要赶紧调整自己,接受新的挑战。学琴的孩子可能更需要这方面的能耐,忘记过去的能耐,走出失败的能耐。这方面我的女儿做得比我好,我要向她学习。

后来了解的情况是,专业考试两天结束。同同他们的成绩一定已经出来了。我们不打算打电话到老师家。好和不好似乎已经不是很重要了。

小五的钢琴专业的一位男生,师从一位刚从海外归来的重量级陈姓老师,陈对男生的表现大加赞赏,小孩可能也的确弹得很不错。考完后陈老师又伸出大拇指说,你真棒。没想到结果出来,第一名不是他,前三名也不是。母子俩立刻就像霜打了一样。

Z同学家条件很艰苦,学期还没有结束,已经开始跟人借钱过日子了。她老公在老家月收入仅仅800元。L同学考得很差,一出来专业老师就对她说了,“你这次也拉得太差了啊!”这位老师通常是绝不会说这样的话的。

更为可笑的是T同学,音节拉完了校音的时候,眼睛看了一下老师,正好自己的专业老师叹了口气,以为老师对自己的表现很不满意,于是此后的两个练习曲一下子全乱套了。再有就是S同学,在家练习曲从不出问题的,这次两个练习曲竟然全都断了一次。

同同前两名的任何一个名次都有可能。第一名的可能性还是大些。愿老天保佑我们。既然播种了,谁不希望收成更好些呢?

2005.1.7 星期五 阴

从早到晚,我们都像热锅上的蚂蚁。这等分数的日子实在难熬啊!

实在控制不住了,就打了龚昱家的电话,龚昱妈妈一点儿不知道情况。后来打到刘芳蕾家,也没有得到什么新情况。后来,电话打到了高家。高天阳说,方老师说应该孙同同的分数比他高,但最后的结果还没有出来。到晚上六点钟的光景,龚昱妈妈来电话了。龚昱考了90.5,他们很开心。

我随即打电话到周老师家。周老师先跟我说了一些情况。孙同同考试时没有以前好,比较平,没有音乐,不神气。后来直接跟同同说了一些情况。同同和高天阳的分数一样,都是94分。这样的结果还算能接受,但我们多少有些不开心。本来是指望这次能彻底甩开高天阳的,没有想到这么好的机会竟然没有抓住。

同同复习了一个单元的英语。后来看了《猫》。

临睡觉前,我们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争执,但没有爆发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同同不认为她这次是失败的,她认为经历才是财富,分数并不能说明问题。实质上她认为她比高天阳强。我的看法是谁强谁不强,评委只看现场,你平时强,现场弱,你的得分只能是“弱”。应该说,在我的强迫下,她很不情愿地写了三点保证贴在衣橱的一侧,正对着她的床。内容如下:我一定保证在毕业考和专业选拔赛中做到,一、发挥平时水平;二、不出洋相;三、绝对第一名。以上三点如果做不到,就不学了。

2005.1.8 星期六 晴

我们两个狗头亲家母今天一早就和好了。同同告诉我,她昨晚没有睡好,她知道我到她床头看她,亲她的。我以为她晚上有了什么深层次的思考,谁知她告诉我她什么也没有想,也许是她想了很多不愿意告诉我。不过有一点一定是昨天晚上想好了的,那就是:L同学这次分数太差了,她不太好意思再去跟她借凡格诺夫的录像带了。

今天没有拉琴,复习语文、数学。

下午买了五张6元的新年贺卡,三张2元的贺卡。每年年底向老师致以新年祝福,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我准备好了文字,同同快速地抄录了上去。用掉了三张6块的:周济翔、戚颖、徐晓三位老师各一张。

晚上,竺玟佳母女俩来访,一起进一步聊了聊“抓住机会”的问题。我想同同应该是越发明白了毕业考和选拔赛对于她成长的重要性了。

她来例假了,上午帮她洗了一次床单,中午睡觉时又弄脏了,你说气人不气人。无奈,只能再洗。这爹也是当得一点脾气没有了!

2005.1.14 星期五 阴有雨

按约我们今天上午9:30赶到周老师家上课,顺便把周老师10月7日借给我们的琴还给了她。

同同准备上课时,我就将学费交给周老师。我说:“周老师,我们从2005年开始把学费调一调吧!以前一直给得太低了,太不好意思了。”周老师不同意,她说:“马上就要大量补课了,那样你会受不了的。”周老师很坚持,我和同同都很感动,碰到这样的好老师的确是三生有幸啊!

有些日子不拉音阶了,今天为此又挨了周老师的一顿批评。老师同时指出,同同已经发育,要抓紧时间练技术,双音手指操以及换把练习都要练。老师同时还指出了同同的几个问题:经常瘟,不够光彩,慢乐章还可以,快乐章有时候不够亮;注意发音干净是可以的,但是不能沉下去;持琴姿势不够挺拔。这次课上老师提及的问题,以前也提过,同同一直没有多大的变化,我也不知道怎样才能让她有个大的变化。不打是不是就不能解决问题?她也承认这是问题,但就是不能解决。要命啊!

今天认真读了《最伟大的力量》一书。这是一本十分不错的书。我十分感激作者写出了这么一本好书,连读了两遍。我明白了,这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就是:选择。我们的生活如何,跟外在的东西没有多少关系,全在乎我们内心的选择,选择了积极,生活就积极,选择了消极,生活就消极。已是40出头的本人,对此是深有体会啊!这本书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以后一定要带着同同一起读读。

专业考试的纠结已经成了过去,是否回老家过年又成了麻烦事。回去过年,同同受影响,来回的花销也很吓人。老家人很少有知道我是全职爸爸的,都还以为我在报社工作。我成了个一句话说不清楚的人了,你说你是主动辞去报社工作做全职爸爸的,不久之后就极可能被民间演绎成,我犯错误了,被抓去坐牢了,放出来没有事情做了,不得已做了全职爸爸。要回去过年,我就得依然大大方方地请所有的亲朋好友抽以前年年给他们抽的中华牌香烟。我囊中羞涩,要回去就得打肿脸充胖子啊!

好在孩子的专业和文化都考得还不错,回家过年的心情是有的。是否回家,也许要到年三十才能定。

上帝怜幽草

在我们全力备考上音附小的时候,一个德高望重的音乐界前辈给予我和女儿这样的鼓励:“你们就踏踏实实地做好你们能做的,把能做的做得最好了,很多你不能做的,也就做成了。不要想得太复杂,困难是有很多,但也不是一定不能克服。”说实话,这位老师的话,我起初也不完全懂,但我选择了相信,选择了坚持相信。还是在那个时候,我大概是从《读者》上读到了这样的一句话:“一个人要学会吃亏,你只有愿意吃亏,才有可能碰到一个愿意吃更大亏的人做你的朋友。”这句话一直鼓励着我和我的女儿。

上帝怜幽草,天助自助者。我们现如今已经完全确信,做好自己才能更好地帮到自己。

2005年的秋天,新加坡的林启明先生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他在看完了孙同同的一场演出后,主动热心地找到了同同的专业老师,问我们是否需要他做些什么。随后,我们就搬进了林先生为我们特意准备好的宽敞的住房,接受了林先生的赞助,经常出国学习和演出。2005年11月3日,我们正式搬到了徐汇苑一号楼。记得那天上午,当装载着我们的行李物品的“货的”一停下,一号楼的两个服务生就主动热情地找来了两辆行李架车,很快就把我们的东西搬送到了房间。房子很漂亮,是酒店公寓那种,两个大大的房间,两个卫生间,一个餐厅,一个会客厅,阳光很充足,我喜不自禁。放学回到新家的同同,试着在各个位置拉了《海顿协奏曲》,连连说:“感觉好极了!”《新民晚报》的一位摄影记者说过,“给马友友拍照片,每张照片都能用。”同同顺势说:“在这么漂亮的房子里练琴,拍出的照片每张都能上封面啊。”后来不久,我就真的请报社的摄影记者来到了家中,给同同拍了一组照片。

林先生不计回报地帮助着包括孙同同在内的很多优秀的孩子们。2006年3月,我受托执笔代表孩子们给林先生和林奶奶写了封感谢信。今天实录这封感谢信时,我感觉我们对这两位长者的谢意今生都将刻骨铭心。因为缺少了这样的助力,孙同同是完全不可能有今天的这份成长的。敬爱的林爷爷、林奶奶:你们好!

我们是上海音乐学院附中附小的学生。我们怀着十分感恩的心情给你们写信,相烦忙中抽闲一阅并不吝指教。首先,请允许我们向你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祝福。祝福你们身体健健康康的,日子开开心心的,事业红红火火的。

带着一份梦想,我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聚上海。在上海我们接受到了天底下最优秀老师的教育,也碰到了无法迎对的太多的困难。因为学琴,很多家庭原本的平衡被打破了。正当年的爸爸或妈妈辞去了心爱的工作,一心来沪陪读。上有老下有小的日子每天都过得十分艰难。大人们每天都在面对着“要钱还是要孩子”的两难选择:度日如年,步履维艰。

在我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林爷爷林奶奶伸出了关爱的手,拉了我们一把又一把。你们不辞辛劳地从海外挑选了一把把名贵的小提琴,并亲自肩背手提地带到上海,送到我们手上。拉着这些琴,我们的内心涌动着无限的感激。因为我们父母一辈子的劳动所得也不大可能买得起这样的一把好琴啊!得知我们中不少孩子在上海的住房条件特别差时,你们又及时出房租或借房子给我们,帮助我们解决困难。今年5月又邀请10个同学去新加坡演出,这真是天大的喜讯啊!因为我们当中很多同学至今都还没有坐过飞机出过国呢。

因了你们的爱,有了你们的帮助,我们每个人每天都欣欣然,浑身有着使不完的劲。学习更勤奋了,练琴更用心了,每个人在班级或年级里的成绩排名也都越发靠前了。更为可贵的是,你们在我们心田播下的爱的种子,也已渐次发芽,开花结果之日也已可望可及。我们已经更加爱人爱己了,我们已学会用感恩的心态去感知生命中的一切了。因为爱所以爱,我们立志要用我们不懈的努力为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我们心比天高,有着满心的憧憬。可我们还是孩子,有着太多的稚嫩,很希望能得到你们一如既往的教诲。

最后,请允许代表我们的父母和全体家人祝福你们一切安好!

上海音乐学院附中附小全体受助学生

2006年3月

林先生不经常在上海,林先生的秘书张莉老师一直在传承林先生爱的文化,经常主动给我和孙同同打电话,表示关心。我和张莉老师也经常有接触,经常一起谈孩子的教育,她也有个十分可爱的儿子。

我一直感到我们是十分幸运的,孩子成长的链条中每一个环节都没有脱落。别人心中有我的女儿,我女儿的心中也有着别人。无私的帮助,其实是一份教导。

美哉,勋塔尔!

从浦东国际机场飞抵法兰克福后,火车载着我们到了斯图加特,再转火车,再乘巴士。当我们拖着行李箱,背着小提琴,终于到达勋塔尔的时候,已是浑身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