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论语》人物评传
5623000000002

第2章 上古帝王及贤相名流(19人)(1)

1.尧

《论语·雍也》:“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泰伯》:“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论语·尧曰》:“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

尧是我国历史传说中的原始社会末期中原地区部落联盟首领,姓伊祁,名放勋,史称帝尧或唐尧,中国历史传说中的“五帝”之一,距今约四千多年。

(《左传》中常作“陶唐氏”。)

古代中原地区,即黄河中下游河谷、平原和丘陵地带,号称“膏壤沃野”,许多原始氏族部落生活在这里,从事原始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生产,创造了我国的古代文明。到了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生产不断发展,部落群之间为了争夺土地和领导地位不断发生战争,部落联盟的军事首领人物不断涌现,恩格斯把这一历史时期称作“英雄时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159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史记》中的“五帝”实际上就是这个“英雄时代”的代表人物。

“五帝”经历了黄帝、颛顼、帝喾之后,唐尧成为新的部落联盟首领。唐尧是帝喾(高幸)的儿子,而帝喾是黄帝的曾孙。帝喾去世后,先由长子挚继承帝位,十五岁的放勋在唐县封山下(今河北省唐县至望都一带的滹沱河流域)被封为唐侯,他在唐地与民同甘共苦,发展农业生产,妥善处理各类政务,把唐地治理得井井有条,不仅受到百姓的爱戴,也赢得不少部落首领的赞许。可是帝挚在位九年却没有取得什么突出的政绩,各部族首领对他很不满意,他们有事都去找放勋,挚后来不得不把帝位让给放勋。放勋即帝位,帝号为尧,因初封于唐,故以唐为朝代号,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号,后人称其为唐尧。

唐尧在位七十多年,他顺应人类文明的发展,为政勤勉俭朴,定历法,施德政,抗天灾,建国制,选贤能,功绩卓著。孔子赞其“巍巍乎”、“荡荡乎”,崇拜之情达到极致!

人类社会由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过渡时期,认识自然并征服自然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内容。唐尧当政时期,天文历法很不完备,百姓经常因此而耽误农时,于是他任命羲氏、和氏两族为执掌天文事务的职官,让他们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日月星辰运行等天象和自然物候来推定时日,制定历法,然后颁布天下,使农业生产有所依循,这就是“敬授民时”。他派羲仲住在东方海滨叫旸谷的地方,观察日出的情况,以昼夜平分的那天作为春分,并参考鸟星的位置来校正;派羲叔住在南方叫明都的地方,观察太阳由北向南移动的情况,以白昼时间最长的那天作为夏至,并参考火星的位置来校正;派和仲住在西方叫昧谷的地方,观察日落的情况,以昼夜平分的那天作为秋分,并参考虚星的位置来校正;派和叔住在北方叫幽都的地方,观察太阳由南向北移动的情况,以白昼最短的那天作为冬至,并参考昂星的位置来校正。“二分”、“二至”确定以后,最终把一年定为三百六十六天,每三年置一闰月,用闰月调整历法和四季的关系,使每年农时正确,不出误差(《史记·五帝本纪》。)。

编制历法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这说明当时唐尧统治的区域已经非常辽阔,因为只有在广阔的范围内才能精准地测定出日月星辰的运转规律;同时也说明当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到较高的水平,像羲氏、和氏都是专门从事农业生产的部落,他们在生产实践中对于历法有着现实的需求。当然,唐尧时期编制的历法不可能是一人一时完成的,它是上古时期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认识自然规律、掌握自然规律的智慧结晶,唐尧只是这种集体智慧的象征。

上古时期人类生存环境恶劣,山火、洪水等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危害了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唐尧时期就曾发生过严重的水灾,“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偪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孟子·滕文公章句上》。)”。滔天的洪水汹涌肆掠,淹没平原,荡平高岗,摧毁了无数人的家园,吞噬了无数人的生命,唐尧深以为忧,寝食不安。他为了解除人民的疾苦,组织人力进行抗洪,连续治水九年,疏浚九河,虽然最终因用人不善(根据“四嶽”的意见起用鲧负责治水)而“功用不成(《史记·五帝本纪》。)”,但他这种率领族人与天灾抗争不息的精神是令人敬重的,故而孔子盛赞其“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唐尧期间,在由各部落领土融合为民族共同领土的发展过程中,各个地区的氏族部落纷纷展开争夺领土的战争,氏族部落之间的战争繁仍,战争规模也越来越大。唐尧领导的部落联盟经历了无数次的战争,逐渐取得了绝对的优势,并形成了一个更大规模的氏族部落联盟。在氏族部落战争中,唐尧的最大功绩是“北分三苗”、“流四凶族”(《左传·文公十八年》。)。所谓“三苗”,是指活动在豫西南山地和丹水、汉水一带的部落群,他们多次侵犯唐尧部族的领地,严重干扰了民众的生产和生活,唐尧曾多次亲自率兵征讨,最终将“三苗”赶进深山老林。所谓“流四凶族”,就是通过战争制服“北狄”、“南蛮”、“西戎”、“东夷”四方氏族部落,巩固了中原地区的领土疆域,维护了华夏氏族的生活安宁。

唐尧在位期间,氏族部落联盟内部实行的是军事民主制或联盟议事制,这是一种比较松散的、随意的议事制度,当议事成员意见不统一时,往往难以形成有效决策,甚至发生错误决策,比如在讨论治水人选时,“四嶽”一致推荐鲧,尧却认为鲧不合适,但是“四嶽”坚持要求“试可乃已(张守节《史记正义》引孔安国语。)”,尧最终只能服从他们的错误决定。为此尧在施政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并开始尝试建立一种统一的政治制度,设置专司某一事务的职官,比如羲氏、和氏两族是专门执掌天文事务的职官,再如《左传·襄公八年》载:“陶唐氏之火正阏伯居商丘,祀大火,而火纪时焉。”这里的“火正”就是专门执掌祭祀事务的职官。这些政治制度已经具备了国家制度的雏形,唐尧在政治制度方面所进行的尝试为建立奴隶制国家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

唐尧到了老年,越来越感到自己精力不济,于是便四处寻访贤德之士,希望能找到一个称职的继任者。后来“四嶽”向尧推荐了舜,尧对舜进行了严格的考察,试用三年后才将帝位禅让给舜,这就是历史上传为美谈的“禅让”。

“禅让”制度是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内部推举首领的一种制度。按照军事民主制或联盟议事制的惯例,部落联盟的最高首领必须由下一级氏族贵族共同推选,并须经过一定的仪式,得到大家的认可,才能正式继位。到了父系氏族社会晚期,这种制度虽然还被保留,但已要求在同一氏族内部选出后继者,开始出现逐步向世袭王权过渡的趋势。比如帝喾死后,先由长子挚继位,后由次子尧继位,后继者都出自氏族内部。唐尧最初也想让自己的儿子丹朱继承帝位的,可是丹朱在贤德与能力等方面都得不到大家的认可,“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史记·五帝本纪》。)”。经过反复权衡,尧决定“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最终将帝位让给了舜。

2.舜

《论语·泰伯》:“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论语·泰伯》:“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论语·卫灵公》:“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论语·颜渊》:“(子夏曰:)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

舜是继唐尧之后的一位杰出的中原地区部落联盟首领,姓姚,名重华,字都君,谥号为舜,因国名为有虞,故史称虞舜或帝舜,中国历史传说中的“五帝”之一,距今约四千多年。

虞舜的氏族并不显贵,世代皆为庶人,年轻时他曾耕种于历山,“发于畎亩之中”,“饭糗茹草”,后来又“居于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孟子》:《离娄章句》、《万章章句》、《告子章句》等。)”,因此他对农牧业生产比较熟悉,对民间疾苦体会也比较深切。

舜能够当上部落联盟首领,是经过尧以及“四嶽”等人的反复考验的。唐尧到了老年,让“四嶽”向他推荐一位继位人,“四嶽”一致推荐身处民间的舜。“四嶽”是部落联盟中的四位长老级人物,他们分别代表联盟中的几大部落。部落联盟遇有重大事务,他们就聚集在一起共同商议,形成决议后由联盟首领负责执行。这种松散的议事组织虽然没有行事权,却具有最高决策权,“四嶽”做出的决定,部落联盟首领必须遵从。因此尧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舜,通过夫妻相处之道来观察他的德行;同时又安排了九个男子和他一起劳作,通过他与其他人交往来观察他的组织协作能力。舜以义理与二女相处,夫尽夫道,妇守妇道,夫妻之间敬爱和睦;他与九个男子一起劳作,大家相互协作,配合默契,尧对此很满意。尧接着让他参与管理部族联盟的民俗教化事务,他打理得井井有条。尧再让他负责处理部落联盟中的各种具体事务,包括迎来送往,会盟礼仪等,他也能够按部就班,处置得当,得到各个氏族部落首领的认可。尧又让他在恶劣的天气中进入山林川泽,披荆斩棘,寻找道路,他能够不迷失方向。经过一系列的考验,舜终于得到了尧的认可,尧对他说:“三年来你谋事周密,慎言慎行,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我决定让你来担任部落联盟的首领。”舜则推辞说自己“于德不怿”,难以胜任,其实这是托词,真正原因是部落联盟内部还有讙兜、共工等少数部落首领也想继位,他们的势力还很强大,对舜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舜此后进行了一次范围很广的巡狩,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到达十二个州,历时一年多。在巡狩过程中,舜与各地的部落首领深入交谈,结交朋友,逐渐形成了一个势力强大的政治团体。同时,他又利用尧命他“摄行天子之政”的机会,联合其他部落的力量,把共工流放到幽陵,把讙兜流放到崇山,把治水不力的鲧处死于羽山,彻底清除了政治上的敌对势力,至此天下对舜心悦诚服。

尧去世后,舜担心尧的儿子丹朱要争夺首领的权位,于是就躲到南河之南,静观时变。后来所有的部落首领都跑去朝觐舜,而不去朝觐丹朱;所有的狱讼人都跑去找舜裁决,而不去找丹朱;所有的民间歌手都歌颂舜,而不歌颂丹朱。舜见时机已经成熟了,于是冠冕堂皇地说:“这是天意啊!”然后正式继位为部落联盟首领(“帝”),当时舜已经六十一岁了(《史记·五帝本纪》。)。

舜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后生晚辈擢升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决定因素很多,首先是他身上具备了许多优秀品质,比如他身处逆境,却能坚持与人为善,积极进取,这些品质打动了“四嶽”长老们;其次是他具有丰富的劳动生产经验,他曾经“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同上。)”,从事过各种劳动,能够熟练掌握各种劳动技能;再次是他的组织领导能力非常突出,史书中说他所居住的地方“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同上。)”;再次是他的政治经验也非常丰富,他善于团结各方力量来打击敌对势力,善于等待时机,顺势而动等等。

舜在位三十九年,虽然他身为部落联盟的首领,在民众中享有较高的名望和声誉,掌握了部分生杀予夺的权力,但仍然保持亲民风范,与民一起劳作,同甘共苦。后人常用“帝王”或“天子”来称呼这些氏族社会的部落首领们,把他们的生活想象得无比显贵与奢华,其实当时人们的生活条件是极其简陋、俭朴的,他们根本享受不到多少特权,所付出的却远比所得到的多。韩非子说:“昔者尧有天下,饭于土簋,饮于土鉶。其地南至交趾,北至幽都,东西至日月之所出者,莫不宾服。尧禅天下,虞舜受之,作为食器,斩山木而财(通‘裁’)之,削锯修其迹,流漆墨其上,输之于宫以为食器。诸侯以为益侈,国之不服者十三。舜禅天下而传之于禹,禹作为祭器,墨染其外,而朱画其内,缦帛为茵,蒋席颇缘,觞酌有采,而樽俎有饰。此弥侈矣,而国之不服者三十三(《韩非子·十过》。)。”尧吃饭用的餐具都是土制的,极其原始俭朴;舜用的餐具稍作修饰,表面上涂了一层薄漆,于是就有十三个部落首领表示不满;禹用的餐具已有采有饰,颇为讲究,祭祀用的器皿则更为精致,外面涂墨色漆,里面涂红色漆,于是又有三十三个部落首领提出反对。由此可见,尧、舜、禹三代部落联盟首领基本没有什么特权,他们吃饭用的餐具如果比其他人讲究一点儿,就会引起部落民众的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