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善用其心
5666400000041

第41章 调和身体的工具(2)

你们今天晚上可以用一根绳子套在脚上,把另一端绑在床头架上,试一试吉祥卧。肘和膝盖之间只留一拳头的距离。半个小时你就会浑身冒汗,身体里面的力量在肘和大腿里面横冲直撞,你根本睡不着觉。而且搞上几天,你就会流鼻血。一流鼻血,你可能就吓得不敢再修炼了。没有足够的心理素质是不能修道的。没有顽强意志的人是修不了道的,更成不了佛!

在道家,当吉祥卧睡到某个阶段,能量上来以后,他们用手塞着耳朵,用巴掌压着太阳穴睡觉。我们闭关的时候都要经过这个阶段的训练。但是现在已经没有人有这种功夫,已经达不到这个级别了。因为下面封闭不了,力量上不来。等到下面封闭掉,力量上来了,用大拇指塞着耳朵睡觉,睡上一个小时,手也肿,耳朵也肿,耳朵被手塞肿了。道教把这个法视为最高的法。道教里面不是有一个张三丰睡觉的秘诀——“睡丹功”吗?他就是用拇指塞着耳朵睡觉,保持吉祥卧。

问:吉祥卧需不需要枕头?

师:需要。

问:盘着腿睡觉行不行?

师:盘着腿睡觉最好啊。老祖宗都是一辈子长盘不卧,盘着腿睡的啊。

问:盘着腿,弯着腰睡,不会得禅病吗?

师:不管哪一种方法,长期坚持下去都会有效果。但是以我们人的承受力,凡夫的承受力,不管哪一种方法都是试了一、两个月不见效就放弃了。实际上你只要顶过三个月,你的身心就定型了,你不这样做就觉得不舒服了。可是,又有几个人能熬得过三个月呢?

问:坐着睡的时候,没办法一直盘着腿,散盘睡可以吗?

师:单盘也可以睡觉,散盘也可以,总比你躺下睡要好一点。而且在盘着腿睡的时候,你的腿没有搬开,你身体的力量一直在往上逼,半个小时就足以睡好了。我在闭关的时候,七年当中都是盘着腿睡觉,每次只睡二十分钟就睡好了。因为在盘着腿的时候,下面的能量本身就在往上走,所以脑袋里面的能量很快就阴阳会和,脑袋得到了氧气就不昏沉了。我们之所以昏沉,要睡觉,是因为身体的能量不往上走,而是往下走,脑袋缺氧,所以就昏沉了。

问:盘腿睡觉,靠着墙行吗?

师:你一靠墙,督脉就受阻,将来就会吐血。如果不是经常坐,偶尔靠一靠还可以。如果养成了习惯,经常打坐背靠墙,就会吐血。

问:打坐睡觉,睡着以后,脑袋肯定会往前耷拉,时间长了,腰椎会不会变形?

师:长期这样就会。如果偶尔歪个十分钟、二十分钟则不会。一个长期坐禅的人怎么可能弯腰驼背呢?如果中气升起来了,任何时候,哪怕到了一百岁,他的腰杆子也是挺直的。他的中气顶着他,让他不得不挺起胸膛。你有没有功夫,听你的声音,看你的脊柱就知道。

问:丹田胀是怎么回事?

师:呼吸没有调好,过于把气往下沉,或者气憋得太久了。

问:打坐的时候,坐半个小时就感觉身体很累,头脑里面实实的,沉甸甸的,像石头蛋似的,这是怎么回事啊?

师:要开悟,要破无明,了生死,得脱几层皮啊!道教里面讲“九转还丹”,就是生生死死九次。你们在座的谁经历过一次?如果经历过一次,看上去也就真正像一个人了。在我们汉传佛教里面有一个四加行——暖、顶、忍、世,这还不是修道,仅仅是为修道做的准备。当四加行修完了,用儒家的标准来衡量,这时候才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人。

什么叫做“人”?做得了自己身口意的主,才称得上是一个人。如果做不了自己身口意的主,还称不上是一个人。所以你现在不是在修道,只是在修人本应该具有的素质。当你把人本应该具备的素质修完以后,才标志着你可以做自己身口意的主,这时候才称得上修道。

问:有时候坐一宿,浑身没力气,腿都发软,很辛苦,这是怎么回事呢?

师:这时候要继续干活。因为当力量进入脉络以后,就不在肌肉里了,所以你的身体就没有力量。但这时候你开始有智慧了。当能量不在脉络里,而是在肌肉里,你是有体力而没有智慧。当能量既不在肌肉里,也不在脉络里,而是在丹田里,人就充满了欲望。人的力量就存在这三个地方,分三个不同的层次。常人的力量在丹田里,充满了性欲。修行静坐的人,力量在脉络里,充满了智慧,但没有力气。练武之人,力量在肌肉里,不在脉络里,有体力没有性欲。这也就是为什么修行人的思维特别清晰,流畅,内心特别宁静的原因。因为他的力量是在脉络里,而不是在肌肉里。而从事体力劳动的人,为什么他们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呢?因为他们的力量没有供应给脉络,而是供应给了肌肉。而一个性放纵的人,为什么整天觉得腰酸腿软,浑身无力?因为他的力量在丹田里,都供他放纵了。

我们长期打坐的人,一打坐,身体里面就产生一股力量,这股热力从小腿到大腿,到下丹田、中丹田、上丹田,一步步逼上来,所以修行人的头脑任何时候都能保持警觉,也就是觉照。他凭什么能保持觉照呢?就是因为有这股充足的力量。

当力量进入脉络的时候,就感觉浑身没有力气,话也不想说,甚至路也不想走,就光想打坐。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现象。这个时候可以适当地做一做体力劳动和运动,这样对于能量的激活和唤醒有帮助。但不能过于消耗体力,如果体力透支,就会把刚刚进入脉络的力量给拽出来。在这个阶段,如果是俗家人,必须节欲。

问:躺下了睡不着,打坐的时候又昏沉,这是怎么回事呢?

师:体质虚弱。打坐的时候,头脑没有得到很好的供氧,氧气供不上去,就会昏沉,想睡觉。你一躺下来,心脏的力量很轻松地把血输送到了头脑,头脑得到了养分,你就不想睡觉。躺下睡不着,坐着打瞌睡,这是人老的第一个标志。因为老人心脏泵的力量弱了,血液泵不上去,所以一坐下就昏沉,想睡觉。一躺下,心脏不需要泵,血就平着流进头脑了,所以头脑就清醒,睡不着。

问:我们打坐的时候,任督二脉转一周的时间是多久?

师:40分钟。所以过去禅堂里打坐至少要一支香,一支香通常是一个小时。现在的科学证明我们人体的气血40分钟运转一周。

问:打坐的时候,有东西飞出去……

师:这些都不要去管它,打坐当中出现的任何反应都不需要去管它,它自然就会过去。这些都是沿途风光,不必在意。如果你老是在意这些,就没办法前进。如果你喜欢沿途风光,就没有办法到达目的地了。

问:有时候坐的时间长了,就感觉要集中注意力特别费劲,那时候该怎么办?

师:一上座,调完姿势,调完呼吸,调完意识,就开始念咒语,配合观想。当念上十来分钟、二十来分钟、半个小时以后,或者说你一上座就很清净,这个形象思维的画面也很清晰,你就不需要念咒语了。如果你很散乱,就加强念咒语和观想。如果你还有多余的力量散乱,就应该把它收回来,让它做正事。与其让它散乱,为什么不把心收回来,让它做正事呢?但是我们宁愿坐在这个地方浑浑噩噩,让心胡思乱想,也不会把它抓回来做正事。

通过这种念咒语的方式,身体的气充满以后,不乱串,不散乱了,你的杂念也会相应地减少。越是体质虚弱、元气虚弱、生理空虚过重的人,也就是精气神亏得越多的人,打坐的时候散乱得越严重,眼前越黑暗。身体素质好一点的人,打坐的时候,思想自然就集中一些,眼前的光也会亮一些。如果你们身体的经脉是通畅的,念咒语的时候,你的眼前和囟门这个地方应该是一片光亮,中间是没有分界线的,上面和前面就是一体。

如果你身体的元气不足,可以多念三字明,它是补充能量的。在念的时候,身体一定要放松,配合观想,把思想集中在眉间——佛教把这个部位叫做天眼。法眼、慧眼、佛眼指的都是这个地方。你轻松自然地吸一口气,沉下去。如果沉下去以后感觉身体空了,还可以继续吸气,再沉下去,然后开始念咒语。

为什么三字明的三个字当中,两个是闭口念,一个是开口念?如果我们假设三个字全都是闭口念,而你的头顶又没有打开,力量出不去,念的时候头顶产生的振动力会让你受不了。正因为这样,三个字之中两个字是闭口念,一个字是开口念,这样就能把力量释放出去,起到一个协调的作用。还有一种情况,如果三个字都闭口念,你身体的能量还没有苏醒,没有往上升,身体里面就会产生虚火。

有时候我们会自作聪明。当初我在闭关修炼的时候,三个字就只念一个“吽”字,一直念“吽”,想早一点儿开顶,把头给“吽”开,以为不告诉师父,师父就不知道。结果“吽”了一段时间,鼻血直往前喷,吓得要死,一问师父,师父就说:“你这小子,急着要成佛!”他知道你瞒着他在干什么,知道你贪功心切,前面两个字不念。我当初是吃亏上当了,所以告诉你们。你们到时候不要自作聪明,认为念这个“吽”好,能把脑袋给“吽”开,就光“吽”。你一“吽”,第二天早晨你的眼睛就会红肿。

你在往上“吽”的时候,“吽”不开,必须念“嘎”,把力量从嘴巴释放出去,也就是从半路开口,让它出去,不要再继续往上冲。这是一种功夫,是慢慢培养起来的,不是一下就可以达成。这个功夫是一环扣一环,前后衔接非常微妙。

当力量上来的时候,眼前大放光明,你就是不刻意观想,它也自然从上面出去了。如果这个力量没有上来,你就是刻意念,刻意观想,它也不会开。既然这样,为什么我们一开始打坐的时候要从慧眼往前看,而且要观想呢?就是要把我们过去散乱的思想和散乱的气整合,理顺,让它进入先天的轨道。

问:如果长期虚火很旺,该怎么对治呢?

师:加强顶门的观想,想着头顶就像一个冒烟筒,像一条通道一样打开,身体的力量出去了。这是一种高层次有效的方法。如果换一种低层次有效的方法,从中间就把热量给泄掉,不让它往上走,也就是用嘴巴“呼”。根据《童蒙止观》六妙法门所说的“心呵肝嘘火自除,脾呼肺呬肾属吹,三焦壅塞只言嘻”。如果心火旺,就念“呵——”。如果是肝火旺,容易引起愤怒、暴躁、耳鸣,就念“嘘——”。如果是脾胃的虚火旺,就念“呼——”。如果肺火旺,就念“呬——”。如果是男同志肾火旺,体现在生理上也就是欲望强烈,就念“吹——”。而上中下三焦的火旺,就念“嘻——”,这样直接就能把火泻掉。

这些你们可以找《童蒙止观》的六妙法门来看,上面讲的比我讲的要清楚。《童蒙止观》的六妙法门必须读,如果不读这本书,你们就不会调自己的生理。再一个,冬天晚上要经常烫脚;夏天要光着脚在水泥地上、鹅卵石上踩一踩,把虚火给撤下来。

问:踩鹅卵石和水泥地,是上午、下午,还是最热的时候?

师:在地面晒热、晒烫的时候最好,一般在下午最好。

问:长时间耳鸣,是不是体内虚火的问题?

师:肾水不足,肝失去了水,肝经生虚火就耳鸣。对治的办法就是滋补肾水,肝经有了足够的水分,耳就不会鸣。

如果我们能量上升以后产生耳鸣,它是一种功态的耳鸣,绝对不是医学上讲的肾亏、肝淤产生的耳鸣。它们的区别在佛教禅宗里面有一个顺口溜,叫做“鼓钟初二三,琴箫出八定”。意思是说当耳朵听到鼓声、钟声的时候,说明你证到了初禅、二禅和三禅。听到了琴箫声,表示进入了四禅八定。

你们听听自己耳朵里面的声音会不会变化,是不是这种声音。如果不是这种声音,而是一个劲地像夏天树上的蝉鸣,就是肾亏,肝火旺。如果耳朵里面的声音有变化,不是那种蝉鸣声,就说明是初禅、二禅或三禅。

问:什么是众生浊?

师:众生浊就是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超越了众生浊就破了这四相,没有我执了。当一个人没有我执的时候,才能真正做到把身口意完全奉献给明师,奉献给他信仰的事业,也就是能为佛教、为法忘躯,真正没有私心了。

问:是不是每天坚持打坐一两个小时,再加上吉祥卧就能达到初禅?

师:练腿上的功夫可以靠时间。炼心灵的功夫必须靠借事历练,不是靠每天两三个小时的盘腿就可以练成。

问:一到上半年,胃里的湿气、湿热就特别大,该怎么对治呢?

师:脾胃虚热就要加强呼气。我了解你身体的状况,你要多念“嘻”。“嘻”是调理整个三焦的。这几个字,无论是哪一个,都是用平音拖长着念:“嘻——”、“呵——”、“呼——”、“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