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风格迥异的亚非奇迹
5878200000007

第7章 仰光大金塔

大金塔的历史

仰光位于伊洛瓦底江下游肥沃的三角洲上,是缅甸第一大都市,也是东南亚的著名大港,有300多万人口。金光闪闪的塔顶,殖民地时代留下的建筑,喧闹的集市,美丽平静的莱雅湖,使这个城市别具一种魅力。

仰光大金塔位于仰光北方的辛德达亚山坡上,是一座佛舍利塔,也是仰光的最高建筑,在整个仰光城几乎都可以望见它华贵的身影。它与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柬埔寨的吴哥窟齐名,同为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大金塔由始建到如今已经被修缮多次。仰光大金塔初建时仅九米高。1450年,勃固王勃尼亚扬重修大金塔,将它增高至92米。1453年登基的缅甸历史上惟一一位女王信修浮与其婿达摩悉提王对大金塔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修葺,把塔基用石块修砌,在塔四周建上佛亭,并铸造了一口200多吨重的铜钟。1492年,信修浮的孙子勃尼亚金道在大塔四周修筑了48座小塔。16世纪,东吁王朝国王曾给大金塔贴金、升伞。1581年,阿瓦王朝的南达勃因王在佛塔基部建了金银伞形花塔,并献上了嵌有2000颗红宝石的顶伞。1777年,信古王在塔基、塔坛四周建佛殿,并铸造了四尊五合金佛像,后来他还在大金塔西北面铸造了一口25.6吨重的铜钟。1871年,敏东王为大金塔重修了宝伞,这顶宝伞就是今天人们看到的大金塔上的宝伞。第二次英缅战争开始后的80年中大金塔被英国殖民者占领。1929年,在缅甸人民不懈的斗争下,大金塔又回到了缅甸人手中。如今,缅旬有一个专门管理委员会负责募捐修缮金塔。每隔3~5年会为大金塔贴金整修一次。大金塔就像一座不断发展的露天博物馆,记载着缅甸人的历史,包含着缅甸人那份对自身信仰的热情与执着。

大金塔的独特魅力

大金塔距今已有2580余年的历史,它比仰光城的历史还早两千多年,那时的仰光只是个荒凉的小渔村,在18世纪才兴起并建成仰光城。大金塔占地0.7平方千米,从上至下贴着近万张金箔,镶着钻石、红宝石,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生辉;塔上还悬挂着1000多个金铃银铃,风吹铃动,金声玉振,听之如闻仙乐。在主塔的附近,环绕着四座中塔、四座牌坊、四座佛殿和64座小塔,整座塔群错落有致,蔚为壮观,集中着缅甸建筑及手工艺的精粹。大金塔四方各有一个入口,其中南口最为热闹。这里是仰光的心脏,每天从早到晚,善男信女们来来往往,川流不息,在此祈祷,诵佛。大金塔东南角有一株菩提树,相传是从印度释迦牟尼金刚宝座旁的圣树苗圃移来,树叶婆娑,透着一种神秘的色彩。在塔基四周还有伞形花塔44座,佛亭82座以及各种大小佛殿。这些建筑错落有致,与主塔浑然一体,使得整个建筑群庄严神圣,气势宏伟。在佛廊,佛殿和佛亭上都饰有精美的浮雕和绘画。浮雕和画面上的佛像、神怪、异兽形态各异,或肃穆端庄,或狰狞可怖,展示了缅甸人高超的艺术水准,更显示了宗教艺术独有的魅力。

大金塔的传说

仰光大金塔还有一个名字:瑞光大金塔。这座佛教塔的修建原因还有着一段与佛祖释迦牟尼相关的神圣传说。公元前585年,印度发生饥荒,有一对叫科迦达普陀的兄弟载着一船大米去救济灾民。在印度时,他们在一棵菩提树下巧遇了佛祖释迦牟尼。他们向佛祖敬献了蛋糕。佛祖赐给了他们八根头发。佛祖告诉这两兄弟,佛发要与原先埋在丁固达拉山岗的另外三件佛宝一起埋葬。那三件佛宝指的是拘留孙佛的法杖、拘那含佛的滤水器与迦叶佛的袈裟。科迦达普陀两兄弟在神的帮助下找到了三件佛宝,把三件佛宝和佛祖的八根头发葬于一处,并在其上修建了大金塔的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