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就是这么不堪(中外宫廷奇闻录)
5957900000012

第12章 五毒俱全尽荒淫——东昏侯萧宝卷

人物小档案:

No.1 萧宝卷(483年―501年),原名萧明贤,字智藏,南朝齐的第六代皇帝,齐明帝萧鸾第二子,母刘氏,齐明帝死后继位,时年16岁,在位4年(498年―501年),年号永元,被杀后追贬为东昏侯,谥号炀。

No.2 潘玉奴(?—501年),又称潘玉儿,其母为萧宝卷的乳母。499年,萧宝卷即位,把潘玉奴召入宫,封为贵妃,从此得到萧宝卷的专宠。

永泰元年(498年)七月,南齐明帝萧鸾因病驾崩,太子萧宝卷即位为帝,时年16岁。萧宝卷自幼口吃,又不喜舞文弄墨,整天只知道玩闹,常在东宫和侍卫们一起通宵达旦地挖洞捉老鼠。萧鸾却也不怎么管他,倒是担心他心机不够,将来驾驭不了那些宗室叔伯兄弟们,临终前留给次子的遗言竟是:“做事不可在人后”,要他果于诛杀。萧宝卷将这一遗言牢记在心,无奈其资质不足,曲解了萧鸾的意思,他在登基之后做出的行为令人瞠目结舌,成为荒淫无道的短命昏君。

帝王离世,丧礼理应极其隆重。作为臣子和儿子,萧宝卷本该兢兢业业为父亲操办好丧礼,以体现孝道。可他看到父亲那口摆在太极殿里的黑漆漆的大棺材,便觉得十分厌恶,下令立刻把它埋掉了事。尚书令徐孝嗣据理力争,臣子们也觉得这样做破坏了丧礼的礼制,提出反对。萧宝卷才怏怏不乐地同意让先帝的棺材再多摆放一个月。按照礼制,先帝驾崩,新皇帝需痛哭流涕,披麻戴孝以彰显孝道。可萧宝卷却以自己喉咙痛为由拒绝痛哭,声称自己哭不出来。这时,太中大夫羊阐来哭丧,号恸不断,叩首连连,把帽子都叩掉了。这位大人没多少头发,帽子一落地,露出了稀疏的发丝和大部分光秃的头皮。萧宝卷一看,觉得这是很有意思的事,竟捧腹大笑,还一边笑一边对旁边的小宦官说:“这个大秃鹫也来这里乱叫。”周围大臣看到新皇帝如此表现,都不禁连连叹气,心想国家落到这样一个皇帝的手里,恐怕不会有什么好下场了。

明帝的丧礼一结束,萧宝卷便恢复了本性,对父亲留下的辅政大臣不予理睬,每日躲在宫中和宦官内侍们厮混玩耍。他的两个表叔,即齐明帝生前十分信任的大臣江佑、江祀兄弟经常劝谏阻止他的玩闹,令他十分心烦。再加上他的宠臣茹法珍和梅虫儿常为二江兄弟所责骂,怀恨在心,不时在萧宝卷面前告状。萧宝卷对这两个人就更加讨厌了。而二江兄弟看到皇帝如此不可救药,也就起了废掉他另立新帝的念头。但这两个人缺乏决断,在新帝的人选上犹豫不决,最后反被卫尉刘暄告发。萧宝卷想起了父亲的告诫:“做事不可在人后”,于是立刻下令把两个表叔杀掉。事后,他自鸣得意,与近侍们在殿堂内鼓叫欢呼,骑马奔驰,还对近侍们说:“江佑常不让我在宫内骑马奔跑,这个人若在,我哪能像现在这么快活。”

萧宝卷杀了二江兄弟,朝中大臣都惊惧不安。始安王萧遥光起兵造反,率兵连夜攻占建康东城,但由于事起仓促,不久就被平定下去,萧遥光也被杀掉。论亲疏,萧遥光和萧宝卷的感情还算不错,萧宝卷从小和他在一起玩耍,经常亲切地叫他“安兄”。如今萧宝卷来到当年两人一起玩耍的地方,回想起往日的情形,不禁怆然泪下,连呼“安兄”不止。可惜,这种真情流露并没有使萧宝卷对自己的荒唐幡然醒悟。不久,他又在近臣的怂恿下杀了平定萧遥光之乱的功臣,接着又把父亲在位时的几个老臣召入宫中用毒酒赐死。这下,满朝官员噤若寒蝉,没人再敢约束他的所作所为了。

萧宝卷对朝政大事是不感兴趣的,他常常五更就寝,到午后三时才起,群臣朝见之日,他总是在傍晚时分才懒洋洋地到来,有时甚至不知去向。而那些大臣等在大殿上,个个都饥饿难耐,可见不到皇帝,无人敢走。大臣们上的奏章都堆在台阁,久不见回复批示,后来奏章越堆越多,就被宦官们用来做食品的包装纸,拿去包肉包菜。萧宝卷嫌总是待在宫里没意思,就经常到宫外出游。他几乎天天出去,游遍整个建康城。皇帝出巡是个大事,道路两边要用锦缎做成高高的帐幔,称为“屏除”,专门令人看守。屏除之内,设有护卫的军队和娱乐演奏的乐队。到了晚上则点起火把,照得四周明如白昼。皇帝所到之处,要把百姓统统赶走,若是有犯禁的,一律格杀勿论。于是每逢皇帝出巡,就好似盗贼过境一般,百姓们纷纷奔逃,唯恐被他捉住。但萧宝卷喜好无常,谁都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想出去,想去哪儿。而且,按他的规矩,白天出巡,夜里就开始赶人。侍卫们皆精神紧张,一有风吹草动,就敲锣打鼓地驱逐百姓。百姓不但不能走在路上冲撞皇帝,就是在屋里待着也不可以。那些富贵人家因此造了很多宅子,免得被皇帝赶得无家可归。但贫苦的百姓却没有办法,一旦回避稍慢,就要被驱逐的兵士鞭打,死者无数。百姓们被弄得惶惶不可终日,不管在干什么,一听到鼓声,立刻就得回避,很多人慌张得连衣服鞋子都顾不得穿。皇帝在外边经常转悠到三更半夜才回宫,那些被驱赶的百姓也因此不能归家,在寒冬腊月多有冻饿而死的。有一次,几个人抬着一个病人在路上走,正碰到皇帝出巡,那几个人吓得扔下病人一哄而散。负责给皇帝清道的官吏看到那个病人躺在那里走不了路,怕给皇帝看到,竟把他推入水中活活淹死。魏兴太守王敬宾刚刚去世,还没有收敛,正逢皇帝出巡,家人都被驱逐出去,没法看顾他,家人回来时,发现他尸体的眼睛竟被老鼠啃光了。不但如此,那些跟从皇帝的护卫还趁机进入富家,将其中的财物抢劫一空。于是弄得工商歇业,百姓避难,自万春门至郊外凡数十里,杳无人迹,建康城几乎变成了一座空城。

一次,萧宝卷又出去巡视,正好碰到一家有孕妇临产,回避不开,于是皇帝带人闯了进去,大声呵斥:“为何此人敢抗命不回避。”那家人只好说有孕妇即将临产,实在是走不开,乞求皇帝恕罪。萧宝卷看着孕妇圆鼓鼓的肚子,顿时产生了兴趣,便让左右猜猜里面的孩子是男是女。左右皆说这得等孩子生出来才能知道,可萧宝卷却要立刻就看,于是,他拔出长剑,竟生生把那个孕妇的肚子剖开,孕妇与胎儿都立刻毙命。又有一次,萧宝卷去郊外蒋山狩猎,到了定林寺,一个和尚来不及跑开,便躲在草丛里,被他发现了。皇帝看到有人敢抗旨不回避,勃然大怒,立刻就要杀了那个和尚。左右有人劝他:“一个老和尚,挺可怜的,还是饶了他吧。”皇帝却反驳道:“谁让他在草里窝着,你要是看到草丛中有野鹿獐子之类的,难道还不射么。”于是命令手下一起放箭,当下就把那个和尚射得如同刺猬一般。就是这样,萧宝卷还不解恨,又亲自对着那个和尚的脑袋射了几箭。

萧宝卷爱射箭,于是到处修建射雉场,竟修了296处之多。这些射雉场装饰得华丽无比,都用红绿锦缎做成帷帐及步障。他所用的弓箭也十分华贵,是用金银玳瑁之类的珍宝加以装饰的。他还对侍卫们进行分工,侍卫们有专门管帐幕的,有专门管鹰犬的。萧宝卷勤学苦练射箭,不久就成绩卓著,能拉得开三斛五斗的硬弓了。后来,他又对一种叫做“担橦”的杂技发生了兴趣。“橦”是一种巨大的木杆,装饰华丽,表演的时候立在伎人的手臂或额头上。萧宝卷刚开始练习,还掌握不好平衡,经常被撞得扭伤手腕,但不久他就运用自如了,能把长达七丈五尺的巨大的橦用牙齿顶起来。萧宝卷甚至亲手制作“担橦”所用的各种用具,还在“橦”上面缀上金花玉镜等各种宝贝。

萧宝卷耽于玩闹,于是,宫中的宦官、内侍、宠臣便一起陪他玩得不亦乐乎。但是,对于萧宝卷来说,和这些人一起玩闹固然有趣,若有一个知情知趣的美人陪伴,就更令人快乐了。萧宝卷开始广选美人,他将此事交由宠臣茹法珍和梅虫儿去办理,这两个佞臣就在国内大选未婚女子充实后宫,搅得民间鸡犬不宁。送来的美人虽多,皇帝却都是图一时新鲜,等到玩腻了就丢到脑后去了。后来有一个女子在他面前出现,他对她一见钟情,立刻封她为贵妃,这个女子就是潘玉奴。

潘玉奴出身贫民家庭,父亲是个小商贩。她从小便沦为歌伎,练就了一套对男人勾魂摄魄的本领。潘玉奴貌美如花,能歌善舞,却性格刻薄,奢侈无度。萧宝卷娇宠潘玉奴,和潘玉奴食则同席,出则同辇,天天相伴在一起。每逢出游,潘玉奴乘着豪华的卧舆走在前面,他就骑马在后做她的随从。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道路平坦还是坎坷崎岖,他都一直坚持紧跟在他心爱的潘贵妃车后。路上走得口渴,他便解下随身携带的水壶,就近在旁边的小河里舀点水喝,然后再继续骑马跟上。

潘玉奴受到皇帝的宠爱后,便不可一世起来,经常让皇帝给她各种赏赐。她的衣服首饰都要最名贵最华丽的。她看不上府库里的收藏,就命人去买更加新奇精巧的衣饰,花多少银钱都不在意。她的一副琥珀手镯就要值到170万钱。不但她自己过着奢侈无度的生活,就连她的家人,也沾她的光胡作非为起来。她父亲仗着她的权势,赐第都中,和一帮小人勾结起来,凡是有钱的人家,都诬陷以大罪,借此把他们的家财搜刮一空。一家犯罪,甚至连左邻右舍都要受到牵连。而且为了防止这些人家日后报复,竟把这些人家中的男丁统统杀死。如此肆无忌惮,惹得朝野人人侧目,但由于皇帝对潘玉奴宠爱非常,谁也不敢多嘴。

有一段时间,萧宝卷对做饭产生了兴趣,他便经常跑到潘玉奴的家里,去给她家当厨子做饭或者当下手打杂,但很快,他对做饭的兴趣便减弱了,转而对卖东西产生了兴趣。于是,他在宫中的花园里设立了一个市场,排列了大大小小的店铺,让宫中的宦官装作商贩。他自己则天天在里面转悠,卖这个,买那个,忙得不亦乐乎。为了维护市场秩序,他让潘玉奴做“市令”,负责受理有关纠纷。谁要是不遵守秩序就让潘玉奴惩罚。而他自己则去做潘玉奴的文书,潘玉奴“审理”案件,他就负责做笔录。这样,潘玉奴就成了他的上司,如果他犯了错,潘玉奴也能责罚他。潘玉奴也毫不客气,经常拿大杖打得他连连求饶。他为了挨打的时候不太疼,就命令不准将大荆棍带到宫里来。他还开了个肉铺,亲自持刀卖肉,让潘玉奴在一边当垆卖酒。坊间百姓因此传唱出一首歌谣:“阅武堂,种杨柳,至尊屠肉,潘妃酤酒。”

潘玉奴曾给萧宝卷生了一个女儿,可只过了一百天,孩子就夭折了。当年萧宝卷的父亲驾崩之时,萧宝卷照样喝酒吃肉,穿锦着绣,一点都不伤心。这次则不同,他伤心大哭,身着粗布衣服,只肯吃素菜,过了一个多月都没有听歌观舞。还是他那帮亲信善解人意,看他这般难过,就一起做出好吃的来劝他吃,号称“为天子解菜”。为了缓解自己的伤心,也为了安慰心爱的潘贵妃,萧宝卷决定大建宫室。他对旧有的宫殿本来就不太满意。当年齐武帝萧赜修建兴光楼,是用青漆刷的屋顶,所以兴光楼又被叫做“青楼”,在萧宝卷看来,这未免过于小家子气,他轻蔑地说:“武帝真笨,干吗不用琉璃铺顶呢?”

永元三年(501年),宫里发生了一场大火灾,当时萧宝卷正在外面出游,宫内三千间房屋烧得一间也不剩。萧宝卷决定借此机会大修宫殿。于是,他大兴土木,建起芳乐、芳德、仙华、大兴、含德、清曜、安寿等宫殿,又特别为潘玉奴修建了神仙、永寿、玉寿三殿。每座宫殿都用黄金白玉之类装点得富丽堂皇。其中,潘玉奴住的玉寿殿四面织锦铺绣,窗间画满了神仙飞舞飘荡的图样,其中描绘的灵兽神禽、风云华炬之类都是用金银制成的。为了让潘玉奴的宫殿更为华丽,萧宝卷命人把宫内外古代文物上的玉饰凿剥下来装点潘玉奴的宫殿,甚至连佛寺也不肯放过,庄严寺的玉九子铃、外国寺的佛面光相、禅灵寺塔上的各种宝珥,都被他搜罗殆尽。

萧宝卷喜欢园林景致,他把阅武堂改建成芳乐苑。时值盛夏,天气酷热,但他还是迫不及待地命人在园中栽树,但早上种下去,晚上就死了,他便命令继续种,工匠们不停地搬进活树,挪出死树,到最后也没有一棵树活下来。为了保持园林常绿,他就在城里城外大肆搜刮,破门毁院,从居民家里把树木挖出来移到宫内。他命令用刮取的草皮覆盖在芳乐苑的阶庭之上,草皮被太阳晒枯死后,要马上更换,以保持常绿常新。他还命令花园里的石头都要涂上彩色,并要横跨池水盖起楼阁,在楼阁的墙壁上还要绘满春宫画,用来观赏淫乐。

萧宝卷如此大兴土木,自然耗费金钱无数,不仅府库为之一空,先帝积攒下的黄金珍宝也被折腾得精光。于是他便到处搜刮,多方征敛,搞得民间赋税奇重,徭役无时,百姓苦不堪言。他命令那些富户们不论有多少金子,统统都要以特别低的价格卖给皇帝,到后来,更是连这特别低的收购价都不愿意给了。由于他对大修宫殿催促得十分急迫,那些负责采买材料的衙门又常常经费短缺,最后竟公然到市场上抢了起来,弄得市廛离散,商旅无依。大臣们不禁私下感叹:“当年秦朝那么富庶,只造了一座阿房宫,尚且弄到亡国。现在我朝不过秦朝一个郡大,却造了这么多阿房宫式的华丽宫殿,将来还不知道会弄成什么样子。”萧宝卷却对耗费如此多金钱毫不在意,倘新修的宫殿能博潘玉奴一笑,他便十分满足。为了能充分展示潘玉奴的风姿,萧宝卷又想出了一个精妙的主意。他命令工匠用黄金凿成莲花的形状,一朵一朵地贴在地面上,再让他心爱的潘玉奴袅袅婷婷地行走其上,他则一边欣赏着潘玉奴轻盈的体态,一边赞叹:“这真是步步生莲花呀。”

萧宝卷滥杀大臣,大修宫室,不但惹得朝野侧目,他自己也时而觉得内心不安。荒诞的是他安抚自己内心的方法是请求神仙保佑,他信奉的神仙是“蒋侯”。南朝各朝均建都于建康,因此萧宝卷对这个曾以钟山为居所的蒋神仙也颇感亲切,长期把这个神仙供奉在宫中,昼夜祈祷。他的手下有一个叫朱光尚的弄臣,假称自己能见到神仙,再后来,干脆说神仙附到自己身上去了。于是萧宝卷也把他当神仙一样供起来了,对他恭敬得不得了,不仅让他做了相国,还尊称他为“灵帝”。朱光尚有时看到皇帝荒唐得实在太过分,也打算借着神仙的名义劝劝他。一次,皇帝又想出去玩乐,走到宫门口,所骑的马却忽然惊了起来。朱光尚趁机说:“这是先帝发怒,不想让陛下出门游乐。”却没想到萧宝卷根本不管先帝这种托辞,当下大怒,拿着刀到处转悠,非要把先帝的鬼魂找出来砍掉不可。白日自然不会见鬼,也寻不出什么结果。于是,萧宝卷用稻草扎成先帝的形状,斩了稻草人的脑袋,挂在城门上。

萧宝卷连鬼都不怕,自然更不怕人。朝廷上的忠臣基本上都被他迫害致死,最后连尚书令萧懿也被他毒死了。萧懿是个有名的大忠臣,他在临死时感叹道:“我弟弟萧衍现在在襄阳,我可是为朝廷担心得很呀。”果不其然,萧懿的弟弟萧衍听说哥哥被萧宝卷毒死,便在襄阳召集诸将起兵,一路杀奔到都城,并把建康城团团围住。

萧衍虽然起兵,但萧宝卷一点也不紧张。他认为自己已经历了几次叛乱,每一次都风平浪静地过来了,相信这次也会同前几次叛乱一样,过不多久便会风平浪静。他信心满满地觉得打退萧衍绝没问题。只把监狱内的囚犯放出,让他们充当守城军士,但这样的乌合之众怎能挡得住萧衍的大军,不久,守城军队就被打得大败,萧衍率军攻入了建康,萧宝卷只好退到内城里躲起来。此时,内城中还有七万军队,坚守待变也不是不可能,但好玩的皇帝哪肯在这上头用心。他心平气静,还像平常一样白天睡觉,晚上肆意胡闹。一时兴起,还穿着大红袍登上景阳楼眺望观赏内城外的敌兵,有好几次差点让箭射伤。他在宫中身着戎服,以金银作铠甲,遍插羽毛、宝石装饰。给他的马也穿上了银制的铠甲,也给马遍身插满了孔雀毛。他发给卫士、宫人们金玉做成的兵器,让他们互相乱打,有人假装被打死,就用门板抬出内城,打算用这种装神弄鬼的办法让敌人退兵。军士们看到皇帝把两军交战当做游戏来玩乐,荒唐至极,便谁也不想替他去打仗。在如此军心低落之际,平日花钱如流水的萧宝卷却突然吝啬起来。茹法珍情急之下,叩头恳求他拿出财物来赏赐将士,他却说:“贼来只是要我个人的命吗?干吗只找我要东西。”战事上他吝惜花费银两,却喜欢做表面功夫。他催促御府赶制三百人精仗,准备在萧衍退兵后给庆功的仪仗队用,又拿出大量的金银宝物装饰仪仗铠甲。城内的将士知道这个消息,就更加愤恨了,都想逃亡投降。这时,萧宝卷又听信宠臣的谗言,准备把守城失败的大将王珍国杀掉。于是,王珍国暗地里与萧衍取得了联系,又密谋串通了宫内的宦官和侍卫,打算先下手为强。

这天晚上,萧宝卷刚刚参加了一场歌舞宴会,正准备睡下,忽然听到一阵喊杀之声。于是他翻身跳起,跑出北门,想逃往后宫。谁知宫门已闭,他手上又没有武器。这时,叛兵已经纷纷上前,宦官黄泰平用刀刺萧宝卷膝盖,他扑倒在地,口中还大喊:“奴才要造反吗!”众人才不管他说什么,上来就砍了他的脑袋,萧宝卷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短暂却荒淫的一生,死时刚刚在位四年,年仅19岁。

萧衍此时尚遵奉齐和帝萧宝融,所以他便与宣德太后商议,认为萧宝卷的行径实在是天怨人怒,便废掉了他的帝号,封为东昏侯。萧衍又将萧宝卷生前宠幸的一班佞臣全部处死,但他也被潘玉奴倾国倾城的美貌所打动,觉得杀掉这么个美人实在是有点可惜。于是,他和领军王茂商量,问他自己可不可以把潘玉奴收入宫中。可王茂却不像他那样有怜香惜玉之心,认定潘玉儿是亡齐的祸根,坚决不让萧衍把她收到宫里。萧衍无奈,就准备把潘玉奴赐给手下的将领田安,可潘玉奴却坚决不肯“下匹非类”,自缢而亡。

相关链接:

蒋侯

蒋侯本名蒋子文,在东汉末期做秣陵尉,有一次到山里捉强盗,被强盗打破脑袋死了。本来像这样的小人物可谓车载斗量,没什么稀罕的。但这个蒋子文自视甚高,常常说自己骨相奇特,就算生前做不了大官,死后也能当个神仙。别人听到他说这话,不过以为是狂言罢了,谁都没有在意。可没想到在孙权建都建业的时候,突然有人好像看到他骑着白马,拿着羽扇,在钟山一带晃来晃去。此时距他去世还不远,居然还有人记得他生前的狂言,于是就将这一切告诉了孙权。孙权一听,神仙啊,这可不能得罪,便封他为蒋侯,在钟山上给他立了一座庙。于是钟山也就因为这个蒋神仙的缘故,常常被叫做蒋山。

附:

《齐宫词》

永寿兵来夜不扃,金莲无复印中庭。

梁台歌管三更罢,犹自风摇九子铃。

后人对萧宝卷和潘玉奴之间的感情和他们的穷奢极欲做过不少的评论和感慨,李商隐和苏东坡都有诗词留于后世。此诗为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所作。针对萧宝卷宠爱潘玉奴,终日作乐的行为,不仅简练紧凑地交代了南齐的覆亡,刻画出了萧宝卷死前茫然不觉、纵情享乐的荒淫昏聩,还透露出南齐亡国的原因、过程和历史教训。同样题材的还有宋代著名词人苏轼的《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之四),对潘玉奴为萧宝卷殉情而死发出了感慨:

月地云阶漫一樽,玉奴终不负东昏。

临春结绮荒荆棘,谁信幽香是返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