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就是这么不堪(中外宫廷奇闻录)
5957900000021

第21章 冲冠一怒为红颜——吴三桂献官降清

人物小档案:

No.1 陈圆圆(1623年―1695年),原姓邢,名沅,字畹芬。明末清初江苏武进(今常州)人。其父为货郎,母陈氏。圆圆能歌善舞,为苏州名妓,享誉江南,时为“江南八艳”之一。

No.2 吴三桂(1612年—1678年),字长伯,一字月所,辽宁人,明末清初人物,父吴襄,字两环,明天启二年(1622年)武进士。吴周政权建立者称为吴周太祖。1644年降清,引清军入关,被封为平西王。1661年杀南明永历帝,1673年叛清,发动三藩之乱,并于1678年农历八月十七夜病死。其孙吴世璠继其皇帝位。

陈圆圆原名邢畹芬,乃常州奔牛镇上的一个小家碧玉,父母早亡,从小与祖母相依为命,祖母疼爱孙女,曾送她到镇上的私塾读书,私塾先生为她改名为沅。邢沅14岁那年,祖母卧病不起,家中没有了收入,为给祖母治病,邢沅左借右贷,终至负债累累。后来,人们不愿再借钱给这个无力偿还的小姑娘,没钱给祖母买药,小邢沅急得整天泪流不止。此时,镇上的一个常年在外经商的小贩回来了,打听到邢沅家的处境,便来到她家,装出一副好心的样子对她说:“邢姑娘不必着急,我在外面有些手段,可介绍你到苏州做事,赚了钱就可以养活你们祖孙俩了。”走投无路之下,邢沅相信了小贩的话,同意随他去苏州做事。临走前小贩还借了些钱给邢沅安置好祖母,邢沅心里十分感激。可到了苏州,邢沅才明白真相,那个小贩是将她卖到教坊中做歌妓,卖身的钱一半给她安置祖母,一半让那个小贩私吞了。虽然邢沅没料到会走到这一步,她却没有挣扎的余地,只好听凭命运的安排。在教坊,邢沅学习了歌舞琴画,由于她天赋颖慧,很快就在教坊中崭露头角。

鸨母为她改名陈圆圆,高张艳帜,招揽贵客,以其声色独擅时名,不久就成了名霸一方的红人。陈圆圆容貌昳丽、秉性温纯、气质超俗,倾倒了无数王孙公子。自古红颜薄命,陈圆圆作为梨园女妓,难以摆脱以色事人的命运。她曾属意于吴江邹枢,经常在他家演剧,流连不去。后来,江阴贡修龄之子贡若甫曾以重金赎陈圆圆为妾,然而陈圆圆不为贡的正妻所容。贡修龄遂将陈圆圆放归,并不取回赎金。陈圆圆还与冒襄(明末清初知名文学家)有过一段情缘,崇祯十四年(1641年)春,冒襄省亲衡岳,道经苏州,经友人引荐,认识了陈圆圆,并订下了后会之期;当年八月,冒襄移舟苏州再会陈圆圆,时陈圆圆遭豪家劫夺,幸脱身虎口,遂有许嫁冒襄之意,并冒兵火之险至冒襄家所栖之舟拜见冒襄之母。二人感情缱绻,于当年秋私订盟约,此后冒襄因家事牵累,屡失与陈圆圆的约期。其间陈圆圆屡次寄书冒襄,催促他实践诺言,冒襄却都来不及回复,陈圆圆便错过了一个好的栖身归宿之人。

这时正值明朝末年,内有起义军风起云涌,外有满人虎视眈眈,弄得大明朝廷摇摇欲坠,崇祯皇帝更是心神俱疲。而后宫中明争暗斗也正激烈,当时受宠的田贵妃施展狐媚手段,迷得崇祯皇帝神魂颠倒,正宫周皇后却备受冷落。周皇后的父亲嘉定伯周奎为了帮女儿夺回恩宠,盘算着要找一位才貌迷人的美女安插到崇祯皇帝身边,作为周皇后的心腹与田贵妃一争高低。

崇祯十四年秋天,周奎因营葬先人遗骨之事回到了原籍苏州,他深知江南多美女,就在苏州为后宫访艳。经四方查访,最后,他相中了正值二八佳龄的红歌妓陈圆圆。

第二年春天,陈圆圆随周奎北上京城。周奎先是将陈圆圆收为义女,在府中对她一番调教后,伺机将她送进了周皇后宫中。周皇后对陈圆圆也颇为满意,将她精心打扮一番后,特意在宫中设下便宴,将崇祯皇帝请来饮酒取乐。席间,陈圆圆奉命为崇祯皇帝表演歌舞,只见她长袖轻舒,纤腰款摆,歌声娇柔婉转,眉目间春意盈盈,煞是动人;表演罢了又上前来为崇祯皇帝侍酒,言语温婉,乖巧伶俐,确实让人动心。可是这时崇祯皇帝被军国大事搅得昏头涨脑,根本没有心思重结新欢,对陈圆圆只是欣赏,没有收纳之意。陈圆圆在宫中盘桓了两三个月,终究没能投入崇祯皇帝的怀中,周皇后只好打发她返回了周府。进宫时满载着周奎的希望,如今却一无所成地回来了,周奎当然心中不快,陈圆圆在周府的地位也就一落千丈,被贬到歌舞班中充当歌舞姬。

明廷内忧外患的形势越来越严峻,李自成已率军越过宁武关、居庸关,直逼京师;清军也从东北面发起进攻。危急关头,明朝廷下诏吴三桂以总兵身份统领大军镇守山海关。吴三桂是原锦州总兵吴襄的儿子,能骑善射,智勇过人,曾中过武举;崇祯初年,吴襄因贻误战机而被革职,同时吴三桂则升为宁远总兵;清兵进攻宁远时,来势凶猛,明朝的军队则软弱懈怠,致使宁远失守,吴三桂因之被连降三级;后来,吴三桂痛定思痛,加紧操练兵马,使他的部下成为一支劲旅。如今国难当头,急需将才,所以朝廷又将他提拔出来镇守国门,还连带起用他父亲吴襄为京营提督。一时间,吴家父子兵权在握,成了京城里的热门人物,乱世之时谁都想得到军队的庇护,所以吴三桂离京赴任时,京城里的达官显贵纷纷设宴为他饯行,想为自己今后找个靠山。嘉定伯周奎自然也不落后,在府中摆下珍肴美酒款待吴总兵。

这天,周奎亲自降阶恭迎吴三桂,将其迎入豪华的客厅,摆上各式山珍海味款待。席间,周奎礼仪周到,频频让酒。至酒兴正浓时,周奎唤出本府一群盛装艳丽的歌妓,随着悠扬的丝竹声起舞。这群歌妓中,为首有一美女,天生丽质,穿着素淡,身披白纱舞衣从重重帘幕中缓缓飘出,淡雅的娥眉朱唇中露出一种超尘脱俗的气韵来。只见她轻舒长袖,明眸含笑,一段轻歌曼舞后,在厅中站定,随着动人心弦的乐器声,唱起了小调,边唱边舞。其舞姿,体态轻盈,飘飘欲飞;其歌声,音质清丽,恰似夜莺啼鸣。这舞这歌,把上座的吴三桂迷得欲醉欲仙,魂魄已被摄入仙境。他神移心荡地对周奎说:“这位不就是人们说的陈圆圆吗?真有倾城之色!”周奎听到吴三桂夸他的歌妓,一时高兴,命陈圆圆给他斟酒。陈圆圆歌罢,捧了银壶来为吴总兵斟酒,吴三桂接了酒,一饮而尽,陈圆圆拽着长裙飘然入内,吴三桂的目光随之而去,良久都不曾收回。

吴三桂在关外无日不忙于军务,整天听到的是军中特有的金鼓及各式号角之声,看到的是千军万马和山头上报警的狼烟。但在这远离战场的京师繁华之地,一个有权势的豪奢的府第,亲眼看到了世上最美的女人,听到了与军号完全不同的江南靡靡之音,这不仅让他大饱眼福,也让他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满足……宴散前,吴三桂终于按捺不住,悄悄对周奎说:“倘以圆圆送我,战乱之时,我会先保贵府,再保大明江山!”周奎会心地点了点头。

第二天,吴三桂派人带了千两黄金作聘礼,到周府求婚。周奎早已准备好丰盛的嫁妆,当天就亲自把陈圆圆送到了吴家。此时边关战事已急,吴三桂王命在身,可他还是挤时间举办了隆重的纳妾之礼,在享受了洞房花烛夜后,于第二天启程赴任。

吴三桂离开京城不久,闯王李自成便率大军攻入了北京,建立了大顺王朝。城中旧臣遗老全部遭到了搜捕,吴襄的全家也没有幸免,而陈圆圆的美貌被闯王的心腹大将刘宗敏看中,于是夺为侍妾。“大顺帝”李自成逼迫吴襄写信给吴三桂,劝他来京受降,否则要他全家性命。派专使将信送到了山海关吴三桂手中,见信后,吴三桂动了心,他深知大明皇朝已无重兴的可能,不如干脆顺应时势,归附了李自成,也好保全家人的性命。这时他突然想起了陈圆圆,在他的想象中陈圆圆应是和家人一同在押,可他还是不放心,便随口问了一句:“陈夫人现在何处?”来使便如实相告:“陈夫人已被刘宗敏将军收入府中。”听到这句话,吴三桂顿时火冒三丈,怒吼道:“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目见天下人?逆贼如此无礼,我吴三桂堂堂丈夫,岂肯降此狗子!”随即抽出佩剑,一剑砍下来使的头颅。

吴三桂知道光凭自己的兵力与闯王交战难操胜券,于是派副将杨坤持书到清军大营,乞求睿亲王多尔衮出师相援,准备好好地惩罚一下李自成的大顺王朝,以泄痛失陈圆圆之恨。吴三桂知道请清兵灭大顺国,将来的天下无疑为满人所有。但是,为了心爱的陈圆圆,家人也好,民族也好,吴三桂已顾不了那么多!冲冠一怒为红颜,吴三桂这一怒,献出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家人,还有整个大明的江山。

吴三桂开关引清兵入北京,这正合多尔衮的心意,他立即发兵入关。李自成侦知清兵逼近的消息,就亲自率领20万大军向东迎去,同时带上了吴襄作人质。两军交战于一片石,由于清军与吴三桂的兵马并肩作战,致李自成大败,一怒之下,李自成于马前斩杀了吴襄,并将他的首级悬挂在高竿上示众,回师京城后又杀了吴家老少共38人。

清兵紧追不舍,李自成眼看大势已去,只好带上京城的金银财宝撤回陕西老巢。临走时,刘宗敏本想带着陈圆圆,陈圆圆却认认真真地劝告说:“妾身若随大王西行,只怕吴将军为了妾身而穷追不舍;不如将妾身留在京师,还可作为缓兵之计!”刘宗敏听了以为颇有道理,命运危急关头,他无心留恋美色,索性丢下陈圆圆跑了。可惜那边吴三桂并不知道陈圆圆留在京城,挥师紧追李自成的残部,一心夺回心爱的女人。一直追到山西绛州,忽然京师有人来报,说是已在京城寻获了陈圆圆,吴三桂喜不自胜,立刻停兵绛州,速派人前去接陈圆圆来绛州相会。陈圆圆来到绛州时,吴三桂命手下的人在大营前搭起了五彩楼牌,旗帜萧鼓整整排列了三十里地,吴三桂穿着整齐的戎装亲自骑马出迎。陈圆圆经历了劫难,又受奔波之苦,神色中带有几分倦态,却更加显得娇憨妩媚,让吴三桂怜爱得心尖发痛。全家38人惨死的悲痛被他抛诸脑后,一心一意地享受着陈圆圆的魅力,一任李自成残部渡过黄河回了陕西。此时京城里也热闹非凡,多尔衮组织人马隆重地迎接清世祖顺治帝入关,在北京建立了大清朝廷。为了表彰吴三桂开关请兵之功,清朝廷册封他为平西王,并赏银万两。这样一来,吴三桂当初请兵相助的初衷完全变了质,他不折不扣地成为开关延敌的民族叛徒。

崇祯皇帝自缢殉国后,福王朱由崧在南京重新组建了南明新朝廷。新朝廷深知吴三桂手握重兵,举足轻重,因而遣特使前往绛州,欲封吴三桂为蓟国公,并从海路运米30万担、银5万两犒劳吴军。不料吴三桂因已受封于清廷,不肯再接受南明皇朝的犒劳。清顺治二年,吴三桂继续协助清兵西讨,由山西渡黄河入潼关,攻克西安,将李自成的力量彻底消灭。随后,他又风尘仆仆,东征西伐,为清廷统一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最后他为清廷拿下了西南一带,将最后一个南明小朝廷——永历皇朝赶往缅甸,清廷诏令他坐镇云南,总管西南军民事宜。此时已是顺治十四年,吴三桂可以说是功成名就,他将五华山的永历皇宫重加修葺,建成了平西王府,踌躇满志地经略所辖领地,俨然就是西南边地的土皇帝。

在吴三桂戎马倥偬的那些年里,陈圆圆紧随其左右,为他消愁增乐,简直成了他的精神支柱。可是在政途选择上,吴三桂并不听从陈圆圆的劝导,不惜将大明皇朝置之死地,陈圆圆默默看着这一切,不免黯然神伤。在昆明,吴三桂提出封陈圆圆为平西王妃,不料陈圆圆却不肯接受,她提出:“妾出身卑微,德薄才浅,能蒙将军垂爱已属万幸,实在不配贵为王妃,宁愿作侍妾追随将军左右!”陈圆圆此举着实令吴三桂费解,别的女人不惜争风吃醋为的就是一个名位,她竟然把送上门的恩惠拱手推出。手下的人也在疑惑,为何陈圆圆会做出这样不可理喻的事来?原来,陈圆圆自从经历了诸多颠沛流离之后,心境已经起了很大的变化。她曾在此时写过一阕“丑奴儿令”:

满溪绿涨春将去,马踏星沙,雨打梨花,又有香风透碧纱。声声羌笛吹杨柳,月映官衙,懒赋梅花,帘里人儿学唤茶。

词中所绘并非眼前之景,而是此时之情。满怀落寞消沉,便是陈圆圆这时的心境。经历了十几年的坎坎坷坷,看惯了人世间的沉浮起落,生生死死恍如过眼烟云,她对一切都已看淡。何况她也明白,为了自己吴三桂不惜引外族入关,毁灭大顺王朝,背弃朝廷及家人,落下了重重罪名,这一切虽然谈不上是她的过错,可毕竟与她有关,让她自感罪孽深重,哪里还有什么心思去做王妃。

顺治十八年,吴三桂以兵势从缅甸索回了永历皇帝,陈圆圆认为这是拥明复清的好时机,连忙力劝吴三桂趁此机会推出永历皇帝,对清廷反戈一击。然而吴三桂却不想放弃到手的权位,仍然将永历皇帝绞杀了。天下人为之大失所望,陈圆圆更是心灰意冷,深感已到万劫难复的地步;于是脱下华服霞帔,隐入净修庵中,日夜与古经为伴,不再为凡尘世事而烦心,而吴三桂也对她的选择无可奈何。

相关链接:

崇祯皇帝

朱由检(1610年—1644年),明朝第十六位皇帝,明朝亡国之君。明光宗第五子,明熹宗异母弟,母为淑女刘氏。于天启二年(1622年)被册封为信王。1627—1644年在位,年号“崇祯”,是位年轻有为的皇帝。

当时的明王朝外有后金连连攻逼,内有农民起义的烽火愈燃愈炽,而朝臣中门户之争不绝,疆场上则将骄兵惰。面对危机四伏的政局,朱由检殷殷求治。每逢经筵,恭听阐释经典,毫无倦意;召对廷臣,探求治国方策;勤于政务,事必躬亲。同时,他平反冤狱,起复天启年间被罢黜官员。全面考核官员,禁朋党,力戒廷臣交结宦官。整饬边政,以袁崇焕为兵部尚书,赐尚方剑,托付其收复全辽重任。他在位期间大力铲除阉党,并六下罪己诏,与前两朝相较,朝政有了明显改观。

朱由检求治心切,很想有所作为。但因矛盾丛集、积弊深重,无法在短期内使政局根本好转。加之他性情刚愎自用,急躁多疑,又急于求成,因此在朝政中屡铸大错。1644年,李自成军攻破北京后,朱由检于煤山(景山)自缢身亡,终年35岁,在位17年。庙号思宗,谥号守道敬俭宽文襄武体仁致孝庄烈愍皇帝,葬于十三陵思陵,谥为怀宗,后改谥庄烈帝。南明政权谥他为思宗烈皇帝,后又改谥为毅宗,史又称崇祯皇帝。

李自成

李自成(1606年—1645年),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原名鸿基。称帝时以李继迁为太祖。世居陕西米脂李继迁寨。童年时给地主牧羊(一说家中非常富裕),曾为银川驿卒。崇祯二年(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八年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领的赞同,声望日高。次年高迎祥牺牲后,他继称闯王。十一年在潼关战败,仅率刘宗敏等十余人,隐伏商雒丛山中(在豫陕边区)。次年出山再起。十三年又在巴西鱼腹山(腹一作复)被困,以五十骑突围,进入河南。其时中原灾荒严重,阶级矛盾极度尖锐。李自成部将李岩提出“均田免赋”等口号,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民间广传“迎闯王,不纳粮”的歌谣,部队发展到百万之众,成为农民战争中的主力军。崇祯十六年(1643年)在襄阳称新顺王。同年,在河南汝州(今临汝)歼灭明陕西总督孙传庭的主力,旋乘胜进占西安。次年正月,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由于起义军领袖犯了胜利时骄傲的错误,迫害吴三桂的家属,逼反吴三桂,导致其引满洲贵族入关,联合进攻农民军。他迎战失利,退出北京,率军在河南、陕西抗击。永昌二年(1645年)在湖北通山九宫山考察地形时,神秘消失。其余部降清后,又反清,继续抗清斗争。

附:

《圆圆曲》

清·吴伟业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夭亡自荒宴。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

相见初经田窦家,侯门歌舞出如花。许将戚里箜篌伎,等取将军油壁车。

家本姑苏浣花里,圆圆小字娇罗绮。梦向夫差苑里游,宫娥拥入君王起。

前身合是采莲人,门前一片横塘水。横塘双桨去如飞,何处豪家强载归。

此际岂知非薄命,此时唯有泪沾衣。薰天意气连宫掖,明眸皓齿无人惜。

夺归永巷闭良家,教就新声倾坐客。坐客飞觞红日暮,一曲哀弦向谁诉?

白皙通侯最少年,拣取花枝屡回顾。早携娇鸟出樊笼,待得银河几时渡?

恨杀军书抵死催,苦留后约将人误。相约恩深相见难,一朝蚁贼满长安。

可怜思妇楼头柳,认作天边粉絮看。遍索绿珠围内第,强呼绛树出雕阑。

若非壮士全师胜,争得蛾眉匹马还?蛾眉马上传呼进,云鬟不整惊魂定。

蜡炬迎来在战场,啼妆满面残红印。专征萧鼓向秦川,金牛道上车千乘。

斜谷云深起画楼,散关月落开妆镜。传来消息满江乡,乌桕红经十度霜。

教曲伎师怜尚在,浣纱女伴忆同行。旧巢共是衔泥燕,飞上枝头变凤凰。

长向尊前悲老大,有人夫婿擅侯王。当时只受声名累,贵戚名豪竞延致。

一斛明珠万斛愁,关山漂泊腰肢细。错怨狂风飏落花,无边春色来天地。

尝闻倾国与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

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

君不见,馆娃初起鸳鸯宿,越女如花看不足。

香径尘生乌自啼,屧廊人去苔空绿。换羽移宫万里愁,珠歌翠舞古梁州。

为君别唱吴宫曲,汉水东南日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