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就是这么不堪(中外宫廷奇闻录)
5957900000022

第22章 合眼朦胧我是谁——红尘看破弃黄泉

人物小档案:

No.1 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清世祖,清朝第三位皇帝,同时也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满族,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的第九子。生母为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在位十八年(1643—1661年),死后谥号为: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陵寝清孝陵(河北遵化县清东陵),庙号清世祖。

No.2 孝献皇后(1639年—1660年),董鄂氏,世称董鄂妃,属上三旗贵族的正白旗,内大臣鄂硕之女,费扬古大将军之姊,是清朝顺治帝一生最钟爱的女子。去世时才22岁,顺治帝大为悲痛,追封其为皇后,上谥号为: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康熙二年(1663年)六月与顺治帝福临、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合葬于清孝陵。

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是太宗皇太极的第九子,经多尔衮扶持,6岁登上帝位,成为大清入关后的第一任皇帝。顺治帝登基后,在朝堂上有多尔衮摄政,后宫内又有几个太后给他选的但他并不喜欢的皇后和妃子,顺治帝的心情很是苦闷,他年纪轻轻就开始参禅念佛,对权力欲望似有看透一般的无奈。多尔衮病逝后,顺治帝开始摆脱傀儡地位,对多尔衮实行了削除封号爵位、罢撤庙享谥号、籍没家财等身后惩处。为加强皇权,他废除了诸王贝勒管理各部事务的旧例,又采取了停止圈地,放宽逃人法等一系列缓和民族矛盾的措施。尽管顺治帝很想有番作为,也颇为中原文化所吸引,但终因他周围尚未形成一个以他为主导的强有力的政治势力,致使他在与朝中反对汉化的勋旧大臣的较量中败下阵来。政治上的失意,使顺治帝沉湎于与其弟媳董鄂氏的爱情之中。

在董鄂氏入宫前,顺治帝因为太监的引诱,在私生活上是相当放纵的。为了和母亲孝庄太后斗气,他随便临幸宫女,导致顺治一朝身份低微的后妃特别多,葬于孝陵的18个是有名分的,没有名分而又受过临幸的则不计其数。董鄂氏(即董鄂妃)是内大臣鄂硕的女儿。她在顺治十年入选秀女,16岁时被指配给襄亲王。襄亲王名叫博穆博果尔,是皇太极的第11个儿子,顺治帝的同父异母弟弟。顺治帝与他第二个皇后大婚时,按照当时清代的规定,王爷们的福晋要进宫侍宴。顺治帝由此与襄亲王的福晋董鄂氏相识相爱,襄亲王博穆博果尔也因此愤而自杀。博穆博果尔死的同年,顺治帝冒天下之大不韪,把董鄂妃接到宫中,封为皇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

顺治帝将其全部的感情都用到董鄂妃身上,他与母亲政见不合,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董鄂妃地位的上升。顺治十五年(1658年)正月,孝庄太后身体不适,顺治帝指责皇后礼数不周,下令取消皇后接受贺表等资格,实际上是在暗示要废后。由于孝庄太后的干预以及董鄂贵妃的劝阻,第二任皇后得以保全,但也只是徒有皇后名号而已。

顺治帝与董鄂贵妃真可谓是天生一对。顺治帝之前的落寞和不得志在董鄂氏这里得到了安慰。董鄂氏不仅气质高贵,而且还有一种其他后宫女子没有的独特风韵,这就是文雅、谦恭的书卷气、温柔而善解人意的女性柔美。顺治帝生性好动,尤其爱好骑射狩猎,她对此很是担心,每每劝谏说:“陛下藉祖宗鸿业,讲武事,安不忘战,是好事,但马足安可恃?以万邦仰庇之身轻于驰骋,叫我提心吊胆,实在为陛下感到危险啊!”她常伴随顺治帝骑马狩猎,守护顺治帝。顺治帝的马偶然一绊一蹶,她都会惊得脸色大变,冷汗满面。顺治帝感受到被人亲切关怀的滋味,幼时备尝孤苦的内心变得宁静。

董鄂妃对顺治帝的饮食起居照顾得无微不至。每当顺治帝下朝回宫,她一定倚宫门迎候,问寒问暖。若发现顺治帝稍有不快表情,便立刻安慰说:“陛下今日回宫晚,是不是身体劳倦了?”并赶紧令人准备顺治帝最喜爱的奶茶和点心菜肴。饮食送到,董鄂妃也总是亲自奉给顺治帝后,安静地站在餐桌边侍候,劝勉皇上多加餐饭。顺治帝看到她总为自己忙进忙出,很过意不去,邀她与自己共餐,她却和悦地反问一句:“陛下厚待我是我之幸,何不与诸大臣共食,使之得奉皇上笑颜而沾宠惠呢?”顺治帝的新政常常受阻,他又脾气急躁,与大臣们关系有时很紧张。听了她的劝告,顺治帝果真频频召诸大臣与自己共同进膳,大大缓和了君臣间的气氛。朝廷里的大臣们新旧交替、派系林立,也常使顺治帝气恼发火。她得知其故后,劝顺治帝说:“这事本不是我该干预的,但以妾愚意测度,诸大臣即使有过错,也都还是为了国事,并非为自身谋利,陛下何不息怒,平心静气地详细考察,以服其心呢?不然,诸大臣都不能心服,又何以服天下之心?”

如果遇到庆典宴会,顺治帝必须大量饮酒时,她就一定会频频告诫随侍太监,要好好服侍皇上安寝,寝室里千万不可太热,防止皇上酒力得不到发散。即使这样,她还是放心不下,深恐太监不足恃,往往半夜三更,又亲自跑到顺治帝的寝所整夜地看护侍候,一定到顺治帝酒劲过去,安眠如常,她才松一口气。

顺治帝批阅奏章常常要批到深夜,她总是陪伴在侧,为顺治帝披衣倒茶、捻灯添香,从无懈怠。有时奏本过多,顺治帝看得不耐烦,草草一翻就搁置一旁。她就会轻声问:“这些不是朝廷机务吗?陛下怎么就随意搁置了呢?”顺治帝答道:“不用看,都是循旧例的老一套。”她便进一步劝说道:“这虽然是奉行成法,安知没有因时期不同需要更张,或有其他缘故应该洞察的内容呢?陛下怎么能忽略呢?祖宗付于陛下的大业至关重要,即使身体劳累,恐怕也不应该草草了事吧?”顺治帝听劝,自然格外勤政。有时干脆命董鄂妃同自己一起批阅文章,她就赶紧起身敬谢,固辞不可,说:“妾闻妇无外事,岂敢以女子干国政。惟陛下裁察!”每当顺治帝听日讲官讲课的日子,回宫后,她总要顺治帝为她复述当天学到的经史章句大义。说得流畅完全,她就很高兴;要是有所遗忘,她就有些生气,带着责备的语调说:“妾闻圣贤之道备于载籍,陛下读懂学好默记于心,才能于朝廷政治有所裨益,否则,讲书学习还有什么用处呢?”董鄂妃对顺治帝不是一味迎合、奉承,而是尽心尽力辅佐、督促和鼓励,她劝皇帝勤于政事而自己却不干预政事。她不仅是顺治帝的爱侣,还是他的知己,能对他的治国理政加以督促和鼓励,这不是宫中任何别的人能够做得到的。

董鄂妃还具有许多顺治帝非常欣赏的美德。一天,顺治帝连夜审阅一批上报斩首的罪犯案卷,心中不忍,手提朱笔,犹豫难下。董鄂妃见状,起身问道:“是什么奏疏,使陛下痛心难决到这种程度?”顺治帝告诉她:“是秋决疏。其中十多人,只等朕报可,就置于法了。”董鄂妃说:“这些罪犯大多愚昧无知,又不是陛下一一亲审的。妾度陛下之心,即使亲审也还唯恐不得真情,何况刑司审问,岂能全无冤屈?陛下还是应谨慎从事,在其中尽量寻求可矜宥者全其性命,以称上天好生之仁。”顺治帝听从她的意见,一再详览。她还常常对顺治帝说:“这样的有关民命的生死大事,与其失入,毋宁失出。”这样的仁爱之心,非常符合顺治帝从儒家学说中学到的仁政王道,是顺治帝十分看重的长处。

董鄂妃生性节俭,衣饰简朴,不尚华彩,即使簪钗耳环也不用金玉,而以骨、角等物代替。

董鄂妃识大体顾大局,谦逊宽和从不恃宠而骄,也不以皇贵妃身份自矜。她对宫闱眷属,一视同仁,年长者呼之为媪,年少者称之为姊,就是对顺治帝的乳娘保姆也以礼相待,从无怠慢。就连宫女太监因故招致顺治帝发怒时,她也出面为这些奴仆拜求,请顺治帝看在他们往昔勤劳效力之处,原谅他们并息怒宽怀。她非常有才干,后宫的各种事务在她的调理下井井有条,使顺治帝摆脱了内政丛集、关系复杂的缠绕,专意治理朝政,确实是位贤内助。尤其使顺治帝感慨不已的是,董鄂妃从无丝毫嫉妒,其他嫔妃有优长处,她总是最先向顺治帝禀奏称道;而嫔妃们有了过错又替她们遮掩。这使得顺治帝反倒对她一往情深,并把后宫所有事务都委托给她。

但是,皇太后并不喜欢被顺治帝专宠的董鄂妃,董鄂妃是有夫之妇,入宫为妃本就招人非议、失了体统。尤其顺治帝专宠于她,威胁了皇太后的侄孙女即当今皇后的地位,实际上也就是威胁了后宫蒙古博尔济吉特氏的一统天下,皇太后对董鄂妃自然戒心很深。但董鄂妃并没有放弃和退缩,她以婉静谦恭的气质应对宫中各种繁复的礼节,每日晨省昏定,侍奉周到,皇太后想到的事,无论多困难,她都毫不迟疑、费尽心力地办好;皇太后生病时,她从来都寝食俱废、昼夜侍奉,以至于太后竟挑不出她的毛病。

董鄂妃还有一个其他妃嫔不具备的长处,就是她的汉学和书法。这又正是皇太后的擅长和爱好。兴趣相投最容易使人接近,并且互相理解,使人彼此产生好感。以至于后来,皇太后和董鄂妃都跟着顺治帝一起敬佛修禅,她们的共同语言就更多了。就这样,芥蒂渐渐地消除了。

董鄂妃以自己的智慧才能,尤其是以自己的劳瘁,努力去赢得后宫上上下下所有人的心。她不仅对顺治帝本人非常关爱,还给予关怀于他人。顺治十四年(1657年)十月初七日,董鄂妃顺利生下一子,按照排行,这是顺治帝的第四子,顺治帝高兴极了,然而,小皇子出生仅104天,便夭折了,由于太小的缘故,当时还未来得及起名字。顺治帝在悲痛之余,下令追封这个没有名字的孩子为“和硕荣亲王”,其爵位在清宗室十二等级中为首位,并为其在清东陵的黄花山下营建了荣亲王园寝。

董鄂妃身体本来就不大好,属于体弱多病、多愁善感型的人,孩子死去后,对她的打击甚大,精神上的崩溃终于让她那脆弱的身体再也支撑不住了。顺治十七年(1660年)八月十九日,这个最受顺治帝宠爱的善良女人梦离人间,于东六宫的承乾宫病逝,年仅22岁。

董鄂妃的死,对于顺治帝来说,等于天塌了下来,悲痛万分之中,他不仅亲自为其守灵,还以超常的礼仪规格为她办理丧事。他传谕亲王以下、四品官以上,公主王妃以下命妇,均必须于景运门内外哭丧,如果哭嚎但表现出不悲痛者,给予严厉的处罚。董鄂妃死后的第三天,即八月二十一日,顺治帝谕令礼部,破例追封董鄂妃为皇后,令诸大臣议谥号。大臣们开始拟为四字,顺治帝不同意,于是就拟六字、八字,直到最后十字,顺治帝才认可。尽管如此,顺治帝仍以谥号中没有“天圣”二字深为遗憾,为了识别是皇后谥号,又加上了“端敬”二字,于是,董鄂妃的皇后谥号为: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

顺治帝下令朝廷高官为其抬棺椁。八月二十七日,董鄂妃的梓宫从皇宫奉移到景山观德殿暂安,抬棺椁的都是满洲八旗二、三品大臣。这在清代,不仅在皇贵妃丧事中绝无仅有,就是皇帝、皇后丧事中也未见过这类记载。

顺治十七年十月初八日,是清宫中一个不寻常的日子,这一天,在景山观德殿外,建起了规模可观的水陆道场,即将为董鄂妃举行火葬。在这个大道场中,设有忏坛、金刚坛、梵网坛、华严坛、水陆坛,高坛林立,蔚为壮观。白幔、挽幛随风飘逸,笙管笛萧,哀音阵阵,透着哀婉和悲凉。高僧茆溪禅师身披大红袈裟,手持玉如意,主持董鄂妃的葬礼。一百零八名僧人,身披袈裟,手击铙钹,口诵经文。铙钹声、诵经声,萦绕山巅,直上云霄。各级官员人等,穿梭其间,毕恭毕敬,焚楮铂,烧纸钱,各司其职。朝廷大小官员,皆来祭拜,场面极其庄严隆重。茆溪森和尚为董鄂妃火化时,曾作一偈语:“出门须审细,不比在家里。火里翻身转,诸佛不能如。”与董鄂妃尸体同时被烧的,不仅有棺椁和大量的珍宝,还有她生前居住过的承乾宫纸扎样和生前使用的物品和陈设。在收骨灰时,茆溪森和尚竖起如意,又作一偈语:“左金乌,右玉兔,皇后光明深且固,铁眼铜睛不敢窥,百万人夫常守护。”顺治帝又下令将承乾宫内大小太监、宫女等三十余人全部“赐死”,以备皇妃娘娘在阴曹地府役使。这么多人生殉,酿成清宫中罕见的一大惨案。

宠冠后宫的红颜知己魂归西天,给痴情天子顺治帝留下了无穷的哀恋和回忆。为了彰显董鄂氏的贤德、美言、嘉行,顺治帝命大学士金之俊撰写董鄂氏传,又令内阁学士胡兆龙、王熙编写董鄂氏语录。顺治帝亲自动笔,饱含深情地撰写了《孝献皇后行状》,以大量的具体实例,展现了董鄂氏的美言、嘉行、贤德,洋洋达四千言,内容十分丰富。

《行状》的字里行间,充满着对董鄂妃的爱和敬,虽然不能完全排除溢美之嫌,但基本上还是属实的。这样一个懂道理、识大体,处处为爱人着想的贤妃死了,顺治帝怎能不悲痛?后人论及董鄂妃时,多强调她倾国倾城之貌。从《行状》看来,顺治帝更看重的是她的品德。皇家后宫美女如云,而性情相投的知己则可遇不可求。顺治帝与董鄂妃幸运地遇到了对方,然而天妒红颜,董鄂妃青春妙龄不幸逝去,徒留多情的顺治帝苦苦追忆,不胜唏嘘。

董鄂妃在其生前和死后都对顺治帝产生了很大影响,顺治十四年(1657年),顺治帝因身边太监的鼓动,遂于南海子召见了当时的佛教高僧憨璞聪,听了他的一番关于佛教经义的谈论后,顺治帝很是高兴,从此便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久又延纳南方五台山高僧玉林琇、茆溪森、木陈忞等入京师,供奉之于西苑万善殿,对他们崇礼优渥。十六年,顺治帝竟请玉林琇为他起法名,其初不肯,固请之下依之,顺治帝自择“行痴”,号“痴道人”。后来在他的印玺铃章中竟有“尘隐道人”、“痴道人”等法号。顺治帝虔心佛事,每以讲经释教为常事,甚至董鄂氏也在他的影响下由不信佛到笃信于佛,直至“口呼佛号而终”。在顺治帝御制《端敬皇后行状》中也说:“后素不信佛,朕时以内典禅宗谕之,且为解《心经》典义,由是崇敬三宝,专心禅学。”

顺治帝对佛教的信仰之深是历代皇帝所不及的。他总是会冒出想要出家为僧的念头。民间对他与佛家的渊源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

相传明末有位老僧,在峨眉山高峰结茅庵隐居。老僧终年不下山,不吃饭、不喝水,闭目打坐。有一个小和尚跟着他,不时下山买米做饭自己吃。就这样老僧打坐了十多年,徒弟跟随了十多年。

一天,老僧忽然睁开眼睛,对徒弟说:“我要走了,你好好地待在这儿,不要下山。”徒弟闻此言牵着老僧的衣服大哭,不希望师父离去。老僧劝慰说:“不要悲伤,我们师徒还有见面的一天。”遂从袖中取出一幅画轴,上面画着老僧的形象,肖像上眼睛、耳朵、嘴巴、鼻子都有,就是没有眉毛。老僧要徒弟珍藏师父肖像,说:“我走后,经过十二年,你就下山找我,看见人就拿出画给他看。如果有人帮你为肖像画上眉毛,那人就是我。”交代完,老僧就飘然而去。

不久张献忠流窜入四川,使川民血流成河。老僧的徒弟恪遵师父吩咐,没有下山,所以性命得以保全。十二年的期限到了,徒弟才下山,此时清兵已入关,爱新觉罗·皇太极第九子福临继位,称大清世祖章皇帝,年号顺治。

小和尚辗转云游了十多年,走遍天下寻找师父,却一直没有找到。后来,小和尚讨饭讨到北京,恰逢顺治帝到郊外狩猎。小和尚不知这是皇家队伍,只牢记师父的嘱咐,于是竟上前冒犯御驾,请求顺治帝看画。侍卫大惊,想逮捕小和尚,顺治帝制止了侍卫,要小和尚不妨打开画轴来过目。小和尚打开画卷后,顺治帝一看,诧异地说:“这肖像怎么没画眉毛呢?”命令左右取砚台、毛笔来,顺治帝亲手为肖像添上了眉毛。

小和尚此时早已泪雨滂沱,跪倒在地上大喊:“师父,我可找到你了!”众人面面相觑,顺治帝也吃惊不小。于是小和尚把老僧的嘱咐原原本本说了一遍。顺治帝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的前世是峨眉山老僧啊!怪不得总有出家的念头冒出来。

由于顺治帝沉迷于佛事,在他最心爱的人病逝这一无情现实的打击下,便产生悲观厌世情绪,企望遁入空门,以求精神上的解脱。他曾命茆溪森为其削发剃度,决心出家,孝庄皇太后百般劝解,命人急召高僧玉林琇抵京。玉林琇一面痛责弟子茆溪森,一面命人取来柴薪,说倘若茆溪森敢引顺治帝为僧,就要将其烧死。无奈,顺治帝才勉强答应蓄发留俗。但却命他的亲信太监吴良辅做替身,入五台山修行。

又有一说是顺治帝本人出家在五台山上,宫中因为不允许帝王出家,所以才假托顺治帝病逝来遮掩。民间更有《顺治皇帝出家偈》来证明顺治帝遁入空门的行为。顺治帝离位后,皇三子玄烨于顺治十八年继承皇位,史称康熙帝。康熙帝六下江南,目地之一就是探访顺治帝踪迹,但未如愿。顺治帝是否出家,已经成为了清朝四大谜团之一,后人不断试图找寻真相,然而真相就如同一叶扁舟,早已淹没在历史的浩茫烟波中。

而正史中则这样记载,董鄂氏的早逝,使顺治帝看破红尘,万念俱灰,认为“财宝妻孥,人生最贪恋摆拨不下底,朕于财宝固然不在意中,即妻孥亦觉风云聚散,没甚关系”。他想为爱妃而死,但在封建社会里,身为帝王,且上有高堂,觅死便为大不孝。既死不成,他又欲遁迹空门,愿青灯古佛,伴其终生,以求精神上的解脱,然而又有皇太后阻拦,也未成行。死也不行,皈依佛门也不行,从此他一蹶不振,终日郁郁寡欢,使本来就十分羸弱的身体更加虚弱。结果,在爱妃董鄂氏死后仅半年就染上天花,不久便死在养心殿,追随他的爱妃而去了。

顺治帝死后火化入葬,康熙二年四月二十二日,将顺治帝宝宫(即骨灰罐)送往遵化孝陵安葬,小皇帝玄烨亦要前往为父送葬,但因路途较远,经太皇太后及诸王大臣劝慰乃止。沿途自然有诸多皇家礼仪活动。至六月初六日始抵孝陵,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并与已逝的孝康章皇后(康熙生母)、孝献章皇后(董鄂氏)合葬。地宫中只葬有3个骨灰罐,而无随葬珍宝。顺治帝终于了却了一段尘缘,与所爱的人长相厮守了!

相关链接:

五台山

五台山原先并不叫五台山,而是叫紫府山,也称作五峰山道场。这里曾是道士们修行的地方。到了东汉永平十一年(68年),天竺(今印度)高僧迦叶摩腾、竺法兰从洛阳来到了五台山(当时叫清凉山)。由于山里很早就有阿育王的舍利塔,再加上五台山又是文殊菩萨演教和居住的地方,他二人想在此建寺,但由于当时五台山是道教根据地,他二人颇受排挤,因此奏知汉明帝。汉朝廷为辨别佛教与道教的优劣高下,让僧人与道士表演、说明、验证,因此双方达成协议——约期焚经,以别真伪(相传,焚经地点在今西安焚经台)。焚经的结果,道教经文全部焚毁,佛教经文却完好如初,故他二人获得建寺的权利。台内山多地广,河流纵横,何处适合建寺?《清凉山志》载:在大塔左侧,有释迦牟尼佛所遗足迹,其长一尺六寸,广六寸,千幅轮相,十指皆现。相传他二人不仅发现此足迹,而且还发现佛“舍利”,此外,营坊村这座山的山势奇伟,气象非凡,和印度的灵鹫山(释迦牟尼佛修行处)相似。由于这三种原因,二人决定在此建寺。寺院落成后,以其山形命名为灵鹫寺。汉明帝刘庄为了表示信佛,乃加“大孚”(即弘信的意思)两字,因而寺院落成后的全名是大孚灵鹫寺。大孚灵鹫寺是现今显通寺的前身。从此,历经各个朝代的修建、扩建,以台怀镇为中心的寺院最多时曾达到360多座,直到今天还保留着100多座。五台山也以其佛教寺院历史悠久、规模宏大位于全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

至于五峰山更名为五台山,这里面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据传说,远古时代的五峰山一带气候异常恶劣,常年酷暑,当地百姓苦不堪言,时逢文殊菩萨在那里讲经说法,见到黎民百姓的疾苦,深表同情,于是发大愿拯救百姓脱离苦海。文殊菩萨装扮成一个化缘的和尚,行程万里到东海龙王那里寻求帮助。他在龙宫门口发现了一块能散发凉风的巨大青石,于是便把它带了回来。当他把那块大青石(东海龙王的歇龙宝石)放置在五峰山一道山谷里时,刹那间,那里一下就变成了草丰水美、清凉无比的天然牧场。此后,那条山谷也被起名叫做清凉谷。人们在山谷里建了一座寺院,将那清凉石圈在院内。为此,五峰山又名清凉山。后来,隋文帝听说此事后,便下诏在五座山峰的台顶各建一座寺院供奉文殊菩萨。即东台顶的聪明文殊,西台顶的狮子吼文殊,南台顶的智慧文殊,北台顶的无垢文殊,中台顶的孺童文殊。在东台顶能看日出,西台顶能赏明月,南台顶能观山花,北台顶能望瑞雪。这就是五台山的由来。

附:

《顺治皇帝出家偈》

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黄金白玉非为贵,惟有袈裟披最难!

朕为大地山河主,忧国忧民事转烦,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

来时糊涂去时迷,空在人间走一回。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

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蒙眬又是谁?不如不来亦不去,也无欢喜也无悲。

悲欢离合多劳意,何日清闲谁得知?世间难比出家人,无牵无挂得安闲。

口中吃得清和味,身上常穿百衲衣。五湖四海为上客,逍遥佛殿任君嘻。

莫道僧家容易做,皆因屡世种菩提。虽然不是真罗汉,也搭如来三顶衣。

兔走鸟飞东复西,为人切莫用心机,百年世事三更梦,万里江山一局棋!

禹尊九洲汤伐夏,秦吞六国汉登基,古来多少英雄汉,南北山头卧土泥!

黄袍换却紫袈裟,只为当初一念差。我本西方一衲子,缘何落在帝皇家!

十八年来不自由,南征北战几时休?朕今撒手归西去,管你万代与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