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曾说过:“中国的孩子,从小不把他当人,长大了也做不了人。”孩子不是家长的附属,而是需要尊重的独立的个体,这一点是很多家长无法想象和接受的。家长看到的经常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在人前的表现,想到的是孩子是否吃饱穿暖、身体是否健康,但他们没有看到的或者说是忽略了的,是孩子这个人本身。再小的孩子,也是一个人,这个人长大了要走自己的路,从小把他当人看,给他必要的尊重和选择的余地,那么,成年之后,他才会有自信和独立的精神。
许多家长以为,只要是为孩子着想的,对孩子采取什么样的教育都可以。而实际上,为孩子着想的前提是尊重,没有尊重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甚至会伤害孩子。尊重生命是一切教育的核心理念。只有尊重生命,才能理解生命的巨大潜能和复杂的差异性,也才会有科学的教育。
越位会招致孩子反感
现如今,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他们在家里被家长悉心照料、呵护着。家长往往以为,爱孩子就是一切为孩子着想,爱孩子就是为孩子设计好前面要走的道路。然而,家长有没有想过,这样的做法,是典型的越位行为,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极其不利。
小鑫今年13岁,刚上初一。从上小学的第一天起,妈妈就把关注的目光倾注到儿子身上,全身心地培养孩子,希望他学习成绩优秀,将来拥有好的前程。一直到升入中学之前,这位母亲都坚持每天给孩子布置作业,检查预习,制定复习计划……从未间断过。在小学期间,孩子的学习成绩虽不是特别优异,但还是令母亲满意的。
升入中学之后,母亲想逐步放开手脚,让孩子“慢慢适应中学生活,养成良好习惯”。可是,这位母亲发现:在没有家长监督的情况下,孩子根本就无法进入学习状态。新课不知预习,旧课不知复习,作业不主动完成,就连坚持记载了六年之久的“错题本”也不见踪影了。一句话,孩子的学习显得十分被动,跟不上正常学习的节奏,成绩一落千丈。这位母亲十分痛苦:已经是中学生了,为什么还不懂事?为什么还不知道独立学习?这样的孩子,让人操心到什么时候啊!
“学习全凭自用心。”牛不吃水强按头,那是很愚蠢的做法。透过案例,我们不难发现:在这个家庭里,母亲老是越位,把本该孩子做的事情,全部包揽了,孩子只是一台机械的、被动学习的机器。由于母亲的“越位”,孩子自动“脱位”,找不到学习的激情和乐趣了,尽管他的学习成绩还能令母亲感到满意,但是,那是有外部作用力的结果。一旦外部作用力取消,孩子就会孤立无援,无所适从了。透过案例,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个孩子身上的惰性比较强,自制力、主动性和毅力都比较差。试想,在温室里精心培育的花朵,怎么能适应多变的自然气候呢?在母亲翅膀下长大的孩子,又怎能突然适应没有保护的生活呢?
家长替孩子做得越多,孩子就越笨拙、懒惰;家长越是娇惯,孩子就越发无能、越发被动。学习是需要孩子自觉参与的创造性活动,没有孩子的主动参与,别人再怎么着急,都只能是干瞪眼。期待孩子的觉醒、期待孩子的变化才是我们所希望的。
家长出于对孩子的爱,担心孩子吃亏受苦,凡事总替孩子包办代替。除此之外,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越位现象还表现为: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片面关注孩子的分数而忽视孩子的兴趣、特长。
莹儿是北京市某重点中学高二女生,她性格开朗活泼,在生活中爱跳爱闹,是个典型的“假小子”。她除了学习成绩不尽如人意外,其他方面都表现出色:她的钢琴弹得很好,已经达到6级水平;她的芭蕾舞也跳得很好;她的画画得好,她画的卡通动物形象惟妙惟肖;她的歌也唱得很好,可以跟某些歌星媲美。但是,多才多艺的她却在全市会考公布成绩之后自杀了。这让所有认识她的人都十分震惊,这怎么可能呢?后来,大家在整理她的笔记本时,发现了其中的“端倪”:原来,她的家长对女儿要求很高,她也一直在按家长的完美标准来要求自己,很在意自己的短处,而她的短处就是众人瞩目的考试。莹儿会考有两门功课不及格,这样的成绩有可能导致她留级,她觉得太丢人,无法面对对自己怀有殷切期望的家长。于是,她选择了结束自己的青春和生命的举动。
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片面地关注孩子的分数而忽视孩子的兴趣就是“赢得过去,忽视未来”,这种做法是很危险的,是完全违背教育的目的和做家长的责任的。家长期望孩子早日成才,期望孩子出类拔萃,这种心情本是可以理解的,但千万不要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怀着不切合实际的过高期望而走向极端。家长总是以成人的心态和眼光看待孩子的内心世界和能力,对孩子的能力发展、情绪状态,心智方面等作出过高的评价,提出过高的要求,不切实际地急于求成。家长的这种心态和做法促使孩子脆弱的心理进入了一种怕失败的高压状态,导致他们精神上、心理上陡增紧张和焦虑情绪。
要知道,家长可以替孩子设计一时之路,但家长无法替孩子设计一生,孩子的路,需要孩子自己选择,孩子的未来,需要孩子自己把握。关心孩子,请把握好爱的尺度,不要越位。尊重孩子,请给孩子成长的空间,让孩子在自然的阳光下快乐长大。一个只知道学习的“高分孩子”的一生会快乐吗?绝对不会!所以,家长不要把注意力老是盯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否则,只能累坏家长,累坏孩子。
家长对孩子的爱,要爱得深沉、爱得科学、爱得艺术。作为合格的家长,应给予孩子的最美好的东西——教会他们生存、生活以及创造的能力,而不是越位,不是包办代替。
多些商量,少些命令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过:对孩子要少下命令,命令只有在其他方式不适用或失败时才用。要像一个善良的立法者一样,不会因为去压迫人而高兴,而因为用不着压迫而高兴。
商量的魅力在于,使自己学会从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两代人的沟通,最重要的是相互理解、相互尊重。而实现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方法就是学会商量。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商量非常重要。商量能够让人感觉到受尊重。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受尊重的需要是人类较高层次的需要。一旦这种需要无法获得满足,人就会产生沮丧、失落等负面情绪。
孩子也是如此,他们也有受尊重的需要。如果家长喜欢与孩子商量,孩子就会非常乐意与家长交流,反之,孩子则会产生逆反心理,封闭自我。
有一个叫龙跃军和一个叫李海潮的男生,他们的家长失业了,两个家庭都陷入了困境。面对同样的境况,两个孩子的表现却截然不同。
李海潮依旧没有改变穿耐克、乔丹等名牌服装,跟着时尚走的习惯,最近又迷上了上网,并且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更别说按时上课了。“海儿是全家的希望,只要他读书好,将来有出息就行,没想到他连课都不上。”李海潮的父亲感到非常失望,“但我们还是觉得孩子应该拥有这个时代给予他们的快乐,再苦再累也不能让孩子觉得委屈,不能让他来承受家长因工作失败而带来的酸楚。所以,我们从不在孩子面前倾诉失业后的失落,更不会抱怨挣钱太辛苦和受到太多的委屈,照常满足他的吃穿要求和他想要的零花钱,没想到这孩子把我们对他的期望抛到了九霄云外。”
而龙跃军却和李海潮大不相同,虽然有时上学也迟到,可是学习成绩却在不断进步。
原来,龙跃军的家长下岗后又重新创业,白天黑夜顾不了家,但思前想后,龙跃军的家长还是将实情告诉了孩子,与孩子商量应该怎么办。“有句话不是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吗?我们生活困难,孩子是家庭成员,有义务作贡献,帮助家庭早日脱离困境。”
龙跃军的父亲是一个性情爽朗的人,提起儿子就乐呵呵的:“与孩子商量后,孩子也很乐意,主动提出照顾好奶奶和搞好自己的学习。我们有时回家累了,他还会为我们捶捶背,按摩按摩。这孩子一岁多就会为我们添饭、拿拖鞋,我们就没有不放心过,不仅表扬鼓励他,而且教他做力所能及的事,我们遇到什么困难也会与他商量,请他帮助想办法。我们常对孩子说的就是‘我们都是家庭中的一员,要相亲相爱,尽职尽责’,儿子做到了,他关心每个家人,把奶奶也照顾得挺好,这可解决了我们家的大问题了。而且听说他现在学习也没耽误,真是让我们高兴,也太难为孩子了。”
“孩子,这是个严重的问题,咱们商量一下看怎么解决好。”作为家长,在尊重孩子这方面,你是否做到了呢?
一个家庭,除了家长,还有孩子。可是,家长往往把孩子排斥在外,尤其是决定一些重要的事情时。他们总是认为孩子太小,什么也不懂。没错,生活中纯粹的大人之间的事可以暂时不让孩子知道,可是还有很多事是完全应该让孩子也参与讨论的,尤其是大人做出关于孩子的某项决定时。不要以为孩子是你的,你就可以随便对他做出决定。他年龄虽小,总归是一个人,他有权知道关于自己的事情。事实上,只要是家庭的成员,都有权参与家庭事件的讨论与决定。它可以营造一种良好的家庭氛围。哪怕是婴幼儿,你们讨论某件事的时候,也可以让他待在一边,就算是个形式也非常重要。对于已经具有一定思维能力的孩子,就更不可忽视他在家中的地位了。
有一位母亲在日记中这样记述自己的教子心得:
我从儿子的成长中体会到:商量,能使家庭关系变得和谐;商量,能使孩子得到大人的尊重,从而使孩子懂得尊重别人,并学会用商量的办法去对待家长和他人。
从儿子幼儿时期直到高中时代,我一直用“商量”的办法同他相处。“商量”使亲子间增进了感情,避免了冲突和对抗;“商量”使儿子学会了从别人的角度来观察事情,思考问题,学会了民主和平等、尊重和友谊。
尊重孩子的家长,也会受到孩子的尊重。时常被家长请去商量某件事情的孩子,到了他要做一项决定的时候,也会主动地去跟家长商量,而不是一意孤行。家长要时刻记得,孩子也是家庭重要的一分子,许多事情,要和孩子商量着办。学会与孩子商量,是两代人沟通的好方法。人和人之间,如果互相不沟通、不交流,是无法相互了解的。
当然了,商量,不是简单的迁就,而是家长与孩子对话、沟通、相互了解,形成双方可接受的意见或办法;商量,不是家长发号施令,而是真正地把孩子当作一个人,更当作一个孩子来对待。商量,使每个问题的解决都打上“民主”的印记。
不可忽视孩子的自尊
家长是孩子良好自尊心的重要培育者。家长的接纳、尊重、关怀、无条件的爱,以及真诚地赞美与肯定,对孩子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尊和被人尊重的需要,而自尊、被人尊重,是产生自信心的第一心理动力。孩子的自信首先来自自尊,一个没有自尊的孩子是不可能有自信的。一个孩子要想成为一个杰出的人,他就必须首先接纳自己、喜欢自己、尊重自己、认为自己值得他人爱和喜欢,这样,他的内心里就会产生一种自我价值,有了自我价值,孩子的生命之火就被点燃了,而他的精神生命也因此向外扩张。可以说,自我价值是孩子热爱生活,并为之奋斗的理由,是孩子获得成功的前提。而自我价值的核心就是自尊。
然而,如果家长不注意教育方式,经常使孩子出丑,将会使孩子变得不以为耻、习以为常,无形中对不好的行为起了加深作用。日常生活中,家长不尊重孩子的行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经常挖苦讽刺孩子。有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脱离实际,非要求孩子的学习成绩排在班上前几名。上小学,对“双百”最满意,98分、99分就得挨批;上中学,要平均90分以上,不到90分的科目,视为学习不好。如果孩子成绩处在中等或中等偏下状态,一些家长的话就更难听了:“你不要强,没出息”,“我看你是榆木脑袋,开不了窍了”,“你太笨了,这点功课都学不好,还指望你干什么”,“老师教你的知识,你全就饭吃了”,“就你这德性,长大等着喝西北风吧”,“钱是白花了,好吃的白给你吃了,废物点心”……这样的讽刺挖苦会在孩子心灵上留下什么?是使孩子拥有奋起的勇气,还是难言的疼痛?是增强孩子做人的自信,还是使孩子感到越来越失望?留待此类家长亲自去好好反省吧。
——家长滥施惩罚。有的家长不只口头上对孩子进行精神虐待,还滥用惩罚。调查发现,从城市到农村,有8%~12%的家长对孩子常常采取体罚的方法。挨打的孩子,往往起初感到害怕,打过几次之后就被打“皮”了,更难教育。触及皮肉的结果,可能造成灵魂麻木,或者造成怨恨反抗心理,孩子的人格就会扭曲。更有甚者,一气之下,把孩子打成重伤,甚至命丧黄泉,造成终生悔恨。
——与其他孩子比较。家长总喜欢“比较”,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比身高、体重、皮肤,比先掉牙、先说话;孩子大点时,比的项目又更多了。但是家长很少教导孩子“自己和自己比”、“看看自己进步的地方在哪里”,也没有教导孩子如何“向内看”,看到自己的力量。其实,跟别人比是很辛苦的,人与人总是不一样的,总是有差异的,怎么比得完呢?可是,如果孩子相信自己是特别的,他是会创造出自己所独有的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