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鬼谷子(全集)
6331900000008

第8章 捭阖术(5)

【点评】

“阳动而行,阴止而藏”就是说要抓住有利的形势积极前进,当遇到不利的形势时就停止行动而隐藏自身。张仪便做到了这一点。他不失时机地采取捭阖之术来游说各方:先是以600里土地使楚怀王与齐国绝交,接着拖延时间,直到齐楚两国断交后再露出本来面目,这两步可以说都是采取了守势,采取了“阖”术,见机行事。最后,当时机成熟时,就主动出击,采取“捭”术,灭掉楚国。

装疯卖傻保性命

关汉卿的戏剧《窦娥冤》一上演,就受到了人们的普遍欢迎。由于戏剧无情地揭露了官吏的昏庸无道和贫穷民众的艰辛困苦,因此老百姓争相传诵。但是当朝者却认为关汉卿蓄意诋毁朝廷,有所图谋,就下令通缉他,并四处张贴他的头像,要把他捉拿归案。

关汉卿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决定离开这个危险的地方,暂时避一避。这天晚上,关汉卿正急着赶路,对面走过来几个巡夜的捕快。他想转身逃走,但这样不仅会招来嫌疑,而且还可能会落入他们的手中,他便冷静下来,和对方周旋。那几个人看他书生模样,行色匆匆,立即拦住他。

“这么黑的天到哪里去?干什么的?”一个班头模样的人厉声问。

关汉卿看着眼前的情景,像在自言自语,说:“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统领千军。”

关汉卿答非所问,还有几分文气,而且口气不小。这个班头本人特别喜欢戏剧,多少还懂一些,于是就不甘示弱地说:“你以为我听不出吗?你是不是唱戏的?快说!别磨蹭!”

关汉卿不为所动,继续胡说一通:“或为君子小人,或为才子佳人,登台便见;有时欢天喜地,有时惊天动地,转眼即成空。”

其他的捕快有如听闻天书一般,直嚷嚷:“抓起来!抓起来!”

班头是个戏迷,平日也喜欢看关汉卿编演的戏,听到这些话语,顿生疑虑。他把灯火靠近关汉卿的脸一照,失声喊到:“我看你像……”

关汉卿急了,赶紧抢过话茬,笑嘻嘻地说:“你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亦非我;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

前后几番话都说到班头的心坎里了,人生不过就是一场戏。现在他已经确信面前的人就是关汉卿,但内心非常矛盾:“拿下吧,自己不忍心。关汉卿确实是戏剧大家,不仅自己喜欢,百姓对其也敬重有加,说不定因为捉拿了他,自己要臭名远扬;放过去吧,500两的赏银可是一个不小的诱惑,说不定还要担当失职的罪名……”

在一旁胡言乱语的关汉卿很快就看穿了班头的心思,随口又吟出一句:“台上莫逞强,纵使厚禄高官,得意无非俄顷事;眼下何足算,到头来抛盔卸甲,下场还是一般人。”

班头细想品嚼,悟出了其中的弦外之音。现在贪图一时之利,到头来功名利禄也是一场空,说不定没有好的下场,自己又何必呢?于是他接着自己刚才的话,训斥道:“我看你神经有问题!”说完,一招手,对手下的人说:“我们走!不要在这个迂腐的书呆子身上浪费时间了!”一行人趾高气扬地走了,关汉卿算是躲过了一劫。

【点评】

从本篇的捭阖之术来看,关汉卿便成功运用了其中的方圆之道,在不利的形势下装聋作哑,痴痴呆呆,而内心却特别清醒,以此达到麻痹对方的目的,从而使其放松对自己的警觉,而暗地里随机应变,等待时机寻找脱身之计。这种方法的关键是表演逼真,不露破绽,否则被对手识破就非常危险。

【现代活用】

谈判桌上巧捭阖

大家知道,日本商人深谙谈判之真谛,在谈判场上,他们手法多变,谋略高超,其谈判高手素有“圆桌武士”之称。

中国某公司,正是面对这样一些“圆桌武士”,在上海著名的国际大厦,围绕进口农业加工机械设备,进行了一场斗智斗勇的谈判,迫使日商逐步退让,最终达成了交易。

日本生产的农业加工机械设备是国内几家企业都急需的关键性设备。中国某公司正是基于这一需求,与日商进行购销谈判。

谈判开始,按照国际惯例,由卖方首先报价。日方首次报价即为1000万日元,这一报价比实际卖价高出很多。

日方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以前的确卖过这个价格。如果中方不了解国际行情,以此为谈判的基础,那么日方就可能赢得厚利;如果中方拒不接受,日方也能自圆其说,有台阶可下,可谓进可攻,退可守。

由于中方事前已摸清了国际行情的变化,深知日方是在放“试探气球”,于是便单刀直入,明确指出,这个报价不能作为谈判的基础。

对此,日方分析,中方可能对国际市场行情的变化有所了解,因而己方的高目标恐难实现。于是日方便转移话题,介绍其产品的特点和优越性,采取迂回的方法来支持己方的报价。

这种做法既回避了正面被点破的危险,又宣传了自己的产品,还说明了报价偏高的理由,可谓一举三得。

但是中方一眼就看穿了对方所设的“空城计”。因为谈判之前,中方不仅摸清了国际行情,而且研究了日方产品的性能、质量、特点以及其他同类产品的有关情况。于是中方明知故问:“不知贵国生产此种产品的公司有几家?贵公司的产品优于A国、C国的依据是什么?”

此问貌似请教,实则点破了对方两点:其一,中方非常了解所有此类产品的有关情况,其二,此类产品绝非对方公司一家独有,中方是有选择权的。中方点到为止的问话,彻底摧毁了对方“筑高台”的企图。

中方话未说完,日方便领会了其中含义,顿时陷入答也不是、不答也不是的窘境。但他们毕竟是生意场上的老手,其主谈人为避免难堪局面,借故离席,副主谈也装作找材料,埋头不语。

一会儿,日方主谈人神色泰然地回到桌前,他已利用离席这段时间想好了对策,一到谈判桌前,他就问其助手:“这个报价是什么时候定的?”

他的助手早有准备,对此问话自然心领神会,便不如思索地答道:“一个月前定的。”

于是日方主谈人笑着说:“这样啊,时间太久了,不知这个价格是否有变动,我们只好回去请示总经理了。”老练的主谈人“踢起了皮球”,一下找到了退路。

中方主谈人自然深知此种手段,便主动提出休会,给对方让步的余地。中方深知此轮谈判不会再有什么结果了,如果追得紧,有可能导致谈判的失败。

第二轮谈判开始后,双方首先漫谈了一阵,调节了气氛,融洽了感情。之后日方再次报价:“我们请示了总经理,又核实了一下成本,同意削价100万日元。”同时,他们夸张地表示,这次削价的幅度是相当大的。

中方认为日方削价的幅度是不小,但离中方的预期仍有较大的距离,马上还盘还有些难。为了慎重起见,中方一面电话联系,再次核实该产品在国际市场的最新价格,一面对日方的二次报价进行分析,认为日方虽表明这个价格是总经理批准的,但根据情况来看,此次降价是谈判者自行决定的。由此可见,对方的报价水分仍然不少。鉴于此,中方确定还盘价格为750万日元。

日方立即回绝,断定这个价格不可能成交。中方与日方探讨了几次,讨价还价的高潮已经过去。中方认为该是展示自己实力、积极进攻的时候了。于是中方开诚布公地指出:“这次引进,我们从几家公司中选中了贵公司,这说明了我们成交的诚意。此价虽比贵公司销往C国的价格低一点,但由于运往上海口岸比运往C国的运费低,所以,你们的利润并未减少。另外一点,诸位也知道我国的外汇政策,这笔生意允许我们使用的外汇只有这些。要增加,需再审批,那只好等,只能改日再谈。”

这是一种欲进先退的手法,中方仍觉这一招分量还不够,又使用了类似于“竞卖会”的高招,把对方推向了一个与“第三者”竞争的境地。

中方主谈人接着说:“A国、C国还等着我们的邀请。”说到这里,中方主谈人把一直捏在手里的王牌摊了出来,恰到好处地向对方泄露情况,把中国的外汇使用批文和A国、C国的电传递给了日方主谈人。

日方见后大为震惊,他们坚持继续讨价还价的决心被摧毁了,陷入必须竞卖的困境;要么压价成交,要么谈判告吹。日方一时举棋不定。握手成交吧,利润微薄,有失所望;告吹回国吧,跋山涉水,兴师动众,谈判经费和精力投入不少,最后空手而归,难以向公司交代。

这时,中方抓住有利时机,运用心理学知识,称赞日方此次谈判的确精明强干,已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限于中方政策,不可能再有伸缩余地,如日方放弃了这个机会,中方就只能选择A国或C国的产品了。

日方掂量再三,还是认为成交可以获利,告吹只能赔本。中日双方最终以750万日元的价格签订了成交合同。

【点评】

“阴阳其和,始终其义”就是说阴阳二气必须中和、协调,那么开放和封闭才会节制有度,阴阳才能各得其宜。用之于谈判,就是要把握“进攻和退却”的时机,及时进退,要根据谈判形势的细微变化,灵活地运用积极进取和消极防御这两种基本策略。

以阳求阴,苞以德也;

以阴结阳,施以力也;

阴阳相求,由捭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