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鬼谷子(全集)
6331900000009

第9章 捭阖术(6)

【史例解读】

善待别人终脱身

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位公子孟尝君,他以轻财好施、善待宾客而闻名天下。其他各个国家的人物都纷纷投奔到他的门下,他所供养的食客多达数千人,家中汇集了各个地方的人才。孟尝君之所以能将这些人才收于自己的麾下,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无论这些人出身多么尊贵多么卑贱,他都一视同仁,和他们平等相处。

每当有一个新客人来拜访时,孟尝君都会亲自接见,盛情款待。他和来客坐在一起促膝谈心,亲切地询问客人家中的境况。这时,他会安排自己的侍从隐匿在屏风后,把他们谈话的内容一一记录下来。等客人离开后,孟尝君会派人到来客家中去,奉送丰厚的礼品,表示慰问。他的食客对孟尝君这种一视同仁的态度尤其感激。所有的客人都以为孟尝君对自己最好,和自己是最亲密的,因此每个人都想报答他的知遇之恩。

一天,有两个人先后前来拜访孟尝君。这两个人都不是什么正道中人,没有什么真本领。其中一个人善于学鸡叫,还有一个人竟然是个小偷,模仿起狗来惟妙惟肖。孟尝君打算接纳这两个人,但其他的宾客都反对说:“虽然我们也有出身卑微的,但是让这种鸡鸣狗盗之徒加入我们之中,实在是难以接受。”孟尝君却坚持收他们为自己的食客。

有一次,秦昭王把孟尝君囚禁起来,准备杀掉他。孟尝君赶紧派人向秦昭王的宠姬求救。那位宠姬说:“孟尝君要是把他的那件狐白裘送给我,我就帮他的忙,保证他平安无事,化险为夷。”

孟尝君的确有一件狐白裘。这件狐白裘一根杂色的毛都没有,价值连城,但他早就把它献给了秦昭王。现在这件衣服还收藏在秦宫之中,唯一的办法就是把这件衣服从宫中偷出来。他向门下的食客求助,那个小偷马上站出来说:“偷,我是很在行的!我保证能取出来,而且万无一失。”当夜,他搬出了自己的拿手好戏,装扮成一只狗,潜入秦宫,轻而易举地就偷出了狐白裘。宠姬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狐白裘后,果然在秦昭王面前为孟尝君说好话,秦昭王答应释放孟尝君。

孟尝君变更姓名,逃出了咸阳,后半夜到了函谷关。可是,秦昭王感觉后悔了,立即派人来追,形势危急,而这时城门紧闭。秦国有项规定,鸡叫时才能打开城门,如果等到鸡鸣天亮后,恐怕逃跑就更难了。前有雄关挡路,后有秦军追赶,形势十分危急。孟尝君的门客中那个善学鸡叫的人得知公子的危险后,决定帮他脱险。他一声长鸣,远近村庄的鸡跟着都叫了起来。守关人虽然觉得天色尚早,但听得一阵鸡叫,还以为天亮了,马上开门,孟尝君趁机顺利逃出。

孟尝君供养的那几千食客,原来都同他素不相识。他从不担心他们不为他效力,对他们一律给以关怀和馈赠,也更不计较什么小人、君子的地位和出身,结果正是这些鸡鸣狗盗之徒救了他的性命。

【点评】

“以阳求阴,苞以德也”的意思是欲想以阳势求助于阴势,需要用恩德去感召。孟尝君之所以能从秦国逃脱,依靠的正是不被人看好的鸡鸣狗盗之士。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无论出身多么尊贵、多么卑贱的人,孟尝君都一视同仁,和他们平等相处,从而赢得了更多人的尊敬。正是这些被常人瞧不起的门客救了他的性命。

以静制动平谣言

四川益州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历朝历代都派能人去镇守。张方平曾奉朝廷之命调任益州太守。正准备起程上任时,突然传来一个很坏的消息:西南少数民族中的依部川的首领四处散播谣言,说壮族首领依智高在南诏正蓄积粮草,大队人马马上就要来侵犯四川。益州城内人心惶惶,一片混乱。

朝廷接到益州的急报,火速派兵前去支援。与此同时,朝廷又命令张方平尽快赴任,主持四川地区防御事务,张方平接到命令后,便连夜赶往四川。途中,他仔细打探消息,又经过几日仔细思考,总觉得事情有点蹊跷。众侍从忙问原因。张方平说道:“南诏离四川有两千余里,道路艰险,自古飞鸟难逾。并且南诏各族之间语言不通,又没有隶属关系,难以统一指挥。如此看来,定是有人在散布谣言。”侍从们都认同此理。

在考虑妥当后,张方平遣回了援军。进入四川境内后,他又发出命令告诉四川的少数民族:“如果南诏的侬智高来犯,我定会派兵抵抗的。只要是良民,朝廷都会给予保护,但若要胡说八道、乱造谣言,不论是谁,一律杀头!”接着,张方平把正在修筑城墙的士兵们全部遣回,然后秘密派人去邛部的少数民族里找一个能说汉语的人。当时正逢上元节,张方平下令益州城四门大开,通宵不闭,任人自由进出,观看彩灯,不受任何盘查。百姓们见此情景,渐渐没有了当初的恐惧,安下心来,四川又安定下来。

不久,派到邛部少数民族的人找到了一个懂汉语的良民。张方平向其问明原因,果然是有人故意制造混乱,于是下令将最先散播谣言的人处斩。至此,益州之乱得到圆满解决。

从张方平处理事情的整个过程来看,他在听到那个坏消息后,并没有自乱阵脚,而是“以治待乱,以静待哗”,认真分析事情的原委,并遣回援军,大开城门,最终稳定了民心,平息了混乱局势。

【点评】

以逸待劳、以静制动属于“以阴结阳,施以力也”,是我们常用的战略战术。在军事和政治上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这与孙子所言的“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做事一定要稳住阵脚,不可急躁冒进。灵活运用“以静制动”的策略,就能更有效地观察和把握对方的动向,从而制订出相应的对策。

软硬兼施惩县令

薛宣担任左冯翊长吏期间,他所管辖的高陵县令杨湛、栎阳县令谢游都是贪婪狡猾、作奸犯科之徒。但他们掌握着一县的大权,以前的郡守曾经多次想对他们的违法行为予以追究,苦于无凭无句据,最终都不了了之。

薛宣走马上任以后,杨、谢二人立刻到府衙拜见。薛宣摆下酒宴,热情招待他们。

过了一段时间,薛宣暗中寻找他们的罪证,经过努力调查,终于获得了他们全部受贿勒索的证据。

薛宣观察到杨湛似乎有改正错误的愿望,也能够听从劝告,于是他亲手写了一封信,把他所犯的罪行一一列举出来,随后把信交给杨湛,并告诉他:

“各位吏民检举揭发你的罪行,我已一条条列在信上。还有人状告你犯中饱私囊的‘主守盗’之罪,作为县令,我敬重你,不忍心把你的事情张扬出去,所以秘密写了这封信告诉你。我希望你能够妥善地处理这些事情,以便今后能重新清白做官。如果你没有这些不法之事,那么就将这封信封好后再还给我,我一定会为你申冤昭雪,还你清白之身。”

杨湛知道自己所犯的罪行,又见薛宣的语气相当温和,无意伤害,就立刻把县令的大印交给县吏,并写了一封信感谢薛宣,未有半句怨言。

而那位栎阳县令谢游却自以为是,认为薛宣拿自己没办法,根本就看不起薛宣。

薛宣知道谢游的傲慢态度后,当即发出正式公文,对他进行公开的指责,公文中写道:

“告栎阳令:你手下的县吏和百姓告发你治县无方,随意贬罚吏民,做苦差的人高达千人;用不正当的手段敛取钱财数十万,供私自大兴土木之用;又听任富吏操纵物品价格。以上所有事情已经全部调查清楚,我本来想派遣官吏前来审讯此案,但又怕辜负了当初推荐你的人,给儒士们带来耻辱,所以免去你的县令职务。”

谢游见到公文后,只得灰溜溜地辞官而去。

【点评】

软硬兼施是“阴阳相求”,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惩治方法。高陵县令杨湛已有悔过之心,所以薛宣顺水推舟,让他在自己的罪状前悔过,省去了很多麻烦。而栎阳县令谢游非但无悔过之心,而且还不把薛宣放在眼里,所以薛宣以硬对硬,把罪证扔给他,免去他的官职。薛宣软硬兼施,一拉一打,运用的力度可谓恰到好处。

【现代活用】

葛兰素反客为主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西药市场。多家百年以上的或势力雄厚的药厂,已把美国的药品市场分割得差不多了,要跻身进去,并非易事。

然而,英国葛兰素药厂却以独特的经营方式,在短短的时间里,不仅在美国站稳了脚跟,而且还以“善胃得”占领了美国很大的肠胃药市场。目前,“善胃得”在美国营业额10亿美元,为其全球营业额的三分之一。

葛兰素药厂打入美国市场是1979年开始的。当时,它兼并了美国一家小型药厂,借以了解当地的市场情况。为了成为地道的美国公司,与美国的文化完全融合,它首先授予该药厂美方负责人充分的权力,使其可以灵活经营。

葛兰素药厂在美国站稳脚跟后,又迅速拓展市场。1981年,美国葛兰素与当地排名前10名的瑞士罗士药厂合作,借助罗士药厂的业务代理和行销网点销售其药品。

当时,不少厂家的做法是把自己的药品商标权借给经销商,并由其销售,签订10年或几年的合同,分享利润。而葛兰素厂却采取垂直组合的经营模式,从原料生产、研究开发、成品制造到发货行销一竿子到底:不包给经销商销售,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及时反馈信息。“善胃得”就是这样成为美国的“明星药品”的。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英国葛兰素药厂在将其产品打入美国市场时,采用了“兼并”工厂这一方法,就像将一探测器安在美国市场上。这样,美国药品市场被葛兰素药厂所把握,这为其产品占领美国药品市场提供了确切的情报基础。

【点评】

英国“葛兰素”注重进行市场预测调查,从而掌握了美国市场需要,然后循序渐进,一举取得了成功。其“反客为主”的战略为我们留下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