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孟子(全集)
6332900000004

第4章 梁惠王上(2)

“不违背农时,粮食就会多得吃不完;细密的渔网不到大的池沼里去捕鱼,鱼鳖就会多得吃不完;在一定的时候才进山林伐木,木材就会多得用不完。粮食和鱼鳖多得吃不完,木材也多得用不完,这就让老百姓养生送死都没有什么遗憾了。养生送死没有什么遗憾,就是王道的开端。”

“五亩大的宅院,在里面种植桑树,五十岁的人就能穿上丝绸了。鸡狗猪等家畜不失时机地畜养起来,七十岁的人就能吃上肉了。百亩大的农田,不去妨碍农夫适时耕种,几口人的家庭就可以免于饥饿了,认认真真地办学校,反复用孝悌的道理来教导子弟,须发斑白的老人就不必背着或顶着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的人都有绸缎穿,有肉吃,老百姓饿不着,冻不着,这样还不能使天下归服的,是从没有过的事。”

“狗和猪吃着人的粮食,却不懂得去制止,路上有人饿死,却不懂得发放仓库里的粮食;人死了,便说:‘不是我的缘故,是收成不好的缘故。’这与刺死了人,却说,‘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有什么区别?大王如果不把罪过加到年景上,这样,天下的老百姓就都到这里来了。”

【历代论引】

程子曰:“孔子之时,周室虽微,天下犹知尊周之为义,故春秋以尊周为本。至孟子时,七国争雄,天下不复知有周,而生民之涂炭已极。当是时,诸侯能行王道,则可以王矣。此孟子所以劝齐梁之君也。盖王者,天下之义主也。圣贤亦何心哉?视天命之改与未改耳。”

杨氏曰:“移民移粟,荒政之所不废也。然不能行先王之道,而徒以是为尽心焉,则末矣。”

朱子曰:“古者网罟必用四寸之目,鱼不满尺,市不得粥,人不得食。山林川泽,与民共之,而有厉禁。草木零落,然后斧斤入焉。此皆为治之初,法制未备,且因天地自然之利,而撙节爱养之事也。然饮食宫室所以养生,祭祀棺椁所以送死,皆民所急而不可无者。今皆有以资之,则人无所恨矣。王道以得民心为本,故以此为王道之始。”

又曰:“夫民衣食不足,则不暇治礼义;而饱暖无教,则又近于禽兽。故既富而教以孝悌,则人知爱亲敬长而代其劳,不使之负戴于道路矣。衣帛食肉但言七十,举重以见轻也。”

【评析】

在孟子看来,梁惠王的这点小恩小惠,还不是治国的根本大计,和邻国相比,只不过是“五十步”与“一百步”之差,并无本质上的差别。

老百姓的日子好不好过,固然与年景的好坏有关,也与政治是否清明有关。如果官家的狗吃老百姓的粮食而不加以检查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而不知道打开国家的粮仓加以赈救。老百姓饿死了,国君就怪罪年景不好,老百姓怎么会不逃走呢?对人民生死的冷漠,是古今很多官员的通病。孟子的话,对我们很有启发。

用类比的方法讲抽象的道理,是晚周诸子普遍的习惯。孟子“以战喻”,就用了这种方法。

【史例解读】

“五十步”与“一百步”

东汉末年的蔡邕博学多才,是当时著名的学者,编纂汉史,作灵帝纪以及个人列传四十二篇。他同时还是个大书法家。

据唐代张彦远《法书要录·笔法传授人名》中记载:蔡邕受艺于神人,而传与崔瑗及女文姬,文姬传之钟繇,钟繇传之卫夫人,卫夫人传之王羲之,王羲之传之王献之。

董卓听说蔡邕有才,于是给了他两个选择:要么来朝里当官,要么等着被灭族!蔡邕只得入朝为官,很受董卓器重。虽然蔡邕并不认同董卓的专权与暴虐,但是到了董卓被杀时,他想起董卓待他不错,轻轻叹息了一声,结果立即触怒了踌躇满志的王允,被关进了监狱。

蔡邕入狱后,朝廷里有许多大臣都来替他求情,请求王允网开一面,使得蔡邕能够继续编汉史。而王允的回答却证明了他指责董卓残暴不仁,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王允说:“当年汉武帝没杀司马迁,结果世上多了一部谤书。如今要是留下蔡邕,不是又要多一部谤书来迷惑天子,诽谤你我吗!”

蔡邕就这样死在了狱中。大家一看,走了个跋扈的董太师,又来了个骄横的王司徒,也开始心怀不满,牢骚满腹。王允诬杀蔡邕两个月后,董卓部将攻陷长安,捉拿王允,连同他的妻子儿女一齐处死,并把王允的尸首拖到闹市任人参观,没有人为他收尸。

【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1]。”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2],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曰:“庖有肥肉[3],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4]。兽相食,且人恶之[5],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6]?仲尼曰[7]:‘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8]。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注释】

[1]安:乐意。[2]梃(tǐng):木棍。刃:刀。[3]庖(páo):厨房。[4]率:放任。[5]且人恶(wù)之:按现在的词序,应是“人且恶之”。且:尚且。[6]恶(wū):疑问副词,何。[7]仲尼:孔子名丘,字仲尼。[8]俑(yǒng):古代陪葬用的土偶、木偶。始作俑者:指最初来用土偶、木偶陪葬的人。后来这句话成为成语,指首开恶例的人。象:同“像”。

【译文】

梁惠王对孟子说:“我很乐意听到您的指教。”

孟子答道:“用木棍打死人跟用刀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惠王说:“没有不同。”

孟子又问:“用刀杀死人跟用苛政害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惠王回答:“没有不同。”

孟子说:“现在您的厨房里有肥美的肉食,马棚里有健壮的马匹,民众却面黄肌瘦,野地里到处躺着饿死的人,这就等于放纵野兽吃人。野兽互相吞食,人们尚且憎恶,身为民众父母,施政时却免不了放纵野兽吃人的结局,为民父母的身份又体现在哪里呢?孔夫子说过:‘第一个制作土偶木偶来殉葬的人,该让他断子绝孙!’遭这种咒骂,是因为他用像人形的器物作殉葬品。对于使老百姓活活饿死的,又该怎么对待他呢?”

【历代论引】

李氏曰:“为人君者,固未尝有率兽食人之心。然殉一己之欲,而不恤其民,则其流必至于此。故以为民父母告之。夫父母之于子,为之就利避害,未尝顷刻而忘于怀,何至视之不如犬马乎?”

朱子曰:“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

又曰:“俑,从葬木偶人也。古之葬者,束草为人以为从卫,谓之刍灵,略似人形而已。中古易之以俑,则有面目机发,而大似人矣。故孔子恶其不仁,而言其必无后也。孟子言此作俑者,但用象人以葬,孔子犹恶之,况实使民饥而死乎?”

【评析】

孟子认为,用木棒杀人和用刀刃杀人没什么不同,用刀刃杀人和用政治杀人也一样。执政者作为老百姓的父母官,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其基本的职责。如果自己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而人民群众却在挨饿受冻,那简直就像是率领野兽吃人一样,是极大的犯罪。

孟子的言论并不深奥,道理也是大家都懂得的,不外乎是一种民本主义的思想。问题还是出在实施上。梁惠王固然是实施得不好,不然怎么会出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而“民有饥色,野有饿莩”的现象呢?但是,无论是与梁惠王同时代的其他国家统治者,还是后世若干年的当权执政者,又有多少“父母官”实施得很好呢?

【史例解读】

始作俑者

清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朝廷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文字狱”。

湖南秀才曾静在一个偶然机会读到已故学者吕留良的反清诗文,十分敬佩他的学问,并开始与他的弟子交往。后来,曾静听说汉族大臣岳钟琪平定边境叛乱立了大功,受到雍正帝重用,担任川陕总督,手握重兵,竟然充满幻想地去游说他起来造反,结果被岳钟琪出卖。

雍正亲自处理此案,一方面“御笔”亲拟了批驳吕留良反清观点的《大义觉迷录》,另一方面大开杀戒:判处已经死去了的吕留良和其子吕葆中、学生严鸿逵开棺戮尸枭首示众;判处吕留良的另一个活着的儿子吕毅中立即斩首;吕、严两家的孙子辈一律发往宁古塔充军为奴;其余如曾和吕、严交往的,曾为吕留良刻过书的,甚至收藏过吕留良诗文的东鼎臣、东鼎贲、孙克用、周敬舆等人一律判处死刑。因此案而受到牵连的有上千人。

虽然这一事件的始作俑者是雍正皇帝,但是无知而盲动的曾静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过曾静出人意料地被雍正饶过一命。雍正让他悔过自新,并让官府带他到江南一带现身说法,宣传《大义觉迷录》,以示皇权的宽容和坚固。但是曾静在悔罪并充当清朝的走狗以后,最终仍然被继任皇帝乾隆下令处决。

【原文】

梁惠王曰:“晋国[1],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2];西丧地于秦七百里[3];南辱于楚[4]。寡人耻之,愿比死者壹洒之[5]。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6]。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7];壮者以暇日修其孝弟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8]。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注释】

[1]晋国:韩、赵、魏三家分晋,列为诸侯,战国时还被称为三晋,所以惠王也称自己魏国为晋国。[2]东败于齐,长子死焉:公元前341年,魏与齐战,败于马陵,齐虏魏太子申,杀魏将军庞涓。[3]西丧地于秦七百里:惠王时,魏国曾屡败于秦国,被迫多次割地。[4]南辱于楚:惠王时,围赵都邯郸,楚救赵,取魏睢、秽之间七邑。[5]比:代替。壹:专一地,集中全力地。洒:与“洗刷”的“洗”同,报仇雪耻的意思。[6]地方百里:方圆百里的土地。[7]省:减省。税敛:税收。易:治理得很好。耨(nòu):除草。易耨:干净地彻底地拔掉田草,以免影响禾苗生长。[8]挞(tà):用鞭子或者棍子打。

【译文】

梁惠王说:“我们晋国,是天下最强大的,这是先生您所知道的。到了我即位执政,在东方败给了齐国,我的大儿子战死了;在西面被秦国夺去七百里土地;在南面又受辱于楚国。我深以为耻,很想替死在战场上的将士报仇雪恨。应该怎样做才好呢?”

孟子回答说:“只要有方圆百里的地盘就可以称王于天下。大王如果对老百姓施行仁政,减轻残酷的刑罚,对百姓轻徭薄赋,让他们努力耕田,赶快锄草。对于青壮年,在农闲时要对他们加强道德修养,强调对父母孝顺,听从兄长,对国君尽忠,对朋友讲信用,在家侍奉父兄,走出家门侍奉长官和君王,便可以让他们拿起木棍对付秦国、楚国坚固的铠甲和锋利的武器了。秦楚之国侵占老百姓种田的时间,使人民不能深耕锄草从而供养他们的父母,父母又冷又饿,弄得妻离子散。他们让民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大王去讨伐他们,谁能是大王您的对手呢?所以说施行仁政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大王您千万不要怀疑这一点!”

【历代论引】

孔氏曰:“惠王之志在于报怨,孟子以论在于救民。所谓惟天吏则可以伐之,盖孟子之本意。”

朱子曰:“百里,小国也。然能行仁政,则天下之民归之矣。”

又曰:“省刑罚,薄税敛,此二者仁政之大目也。易,治也。耨,耘也。尽己之谓忠,以实之谓信。君行仁政,则民得尽力于农亩,而又有暇日以修礼义,是以尊君亲上而乐于效死也。”

又曰:“以彼暴虐其民,而率吾尊君亲上之民往正其罪。彼民方怨其上而乐归于我,则谁与我为敌哉?”

又曰:“‘仁者无敌’,盖古语也。百里可王,以此而已。恐王疑其迂阔,故勉使勿疑也。”

【评析】

从一般的请教到倾诉苦衷,寻求雪耻图强的良方。梁惠王已经对孟子信任有加了。孟子因此也不再卖关子,而是直截了当地提出了他的仁政主张。孟子告诉他,只有在国内施行仁政,政治清明,人民才能富裕,国家才能强盛。而秦国、楚国都在施行暴政,人民贫穷,国家衰弱。在这种情况下,魏国必然会天下无敌。这就是“仁者无敌”的意思。

孟子多次讲“仁者无敌”,都有一个假设的前提:仁德之君使国富民强,老百姓全都乐于为国君效命;暴君国穷民弱,连他的亲人都背叛他。所以“仁者”要么不战,战则必胜。只有满足了这一前提条件,“仁者”才能“无敌”。可见“仁者无敌”并非普遍真理。

当然,孟子要求诸侯施行仁政,减轻赋税,让老百姓都过上富足的日子,这个观点至今仍然是正确的。

【史例解读】

仁者无敌,郭子仪只身退敌

唐代宗广德二年十月,仆固怀恩引吐蕃、回纥、党项数十万兵马南下,郭子仪受命,率军抵御。转年九月,叛军已相继进抵长安附近,京城人人自危,不知所从。关键时刻,唐代宗急召郭子仪从河中返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