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大学的改革(第二卷·学院篇)
6335300000006

第6章 期望(1)

想象与超越

(2008年7月4日)

我代表清华经管学院的全体教职员工,为同学们在清华经管学院完成学业,顺利毕业,向你们和你们的家人表示衷心的祝贺。明天,你们将参加清华大学的毕业典礼,将从校长的手中接过毕业证书。今天,在这装修一新的学院报告厅,学院专门为你们举行一个欢送会。你们不仅是清华的毕业生,还是清华经管的毕业生。

无论你是四年前入校的本科生,还是两年前入校的硕士生,或是三年或五年前入校的博士生,你们都亲身经历了经管学院近年来的快速发展,见证了学院在2007年和2008年获得的AACSB(国际商学院联合会)和EQUIS(欧洲质量发展认证体系)这两家国际商学院认证机构授予学院的顶级国际认证。学院的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学院的国际、国内声望与日俱增。当我们还沉浸在去年经管学院本科招生的突破性优异成绩带来的喜悦之中时,今年的本科招生工作已经展开。虽然招生工作还未结束,但是我可以有信心地告诉大家,今年经管学院的本科招生的各项指标,都将全面超过去年。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清华经管学院的本科专业是全国最受欢迎、最具竞争力的专业。这是我们清华经管学院的骄傲。

请记住你们毕业的这一年——2008年。它是北京奥运会之年。你们是否意识到奥运会离清华经管可以如此之近:奥运会火炬传递在中国境内的第一棒火炬手是我们学院去年的毕业生杨扬;奥运会的马拉松长跑将穿越清华园、经过我们所在的伟伦楼;清华经管的志愿者将在水立方接待全世界的来宾;清华经管学院2008年的顾问委员会将在8月8日那一天在清华校园举行,全体与会的顾问委员们将受邀参加当天晚上在“鸟巢”举行的奥运会开幕式。

2008年是四川遭遇强烈地震之年,又是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之年。你们同经管学院的其他师生员工一道,在地震后的第一时间组织了各种赈灾活动。特别是你们5月16日在舜德楼庭院内自发组织的烛光祈福和捐款活动。150支蜡烛点燃,寄托了同学们对遇难者的哀思;数百只写满心愿的纸鹤环绕在“心愿树”上,表达了清华经管学子的愿望。

抗震救灾的悲壮、奥运会的辉煌,注定都将成为2008年的永久记忆。2008年的另一个历史性的纪念,就是它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周年。没有三十年前开始的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今天的一切,就没有清华大学的经管学院,也没有同学们在清华经管学院的经历。三十年,在人类历史中只是一瞬间。但对任何一个个人来说,都是一段不短的时间。我们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一是为饮水思源,希望同学们为生在这一时代感到幸运;二是为展望未来,希望同学们立大志,做大有用于民族、国家的人。在同学们即将离开清华、开始人生新的航程的时候,没有比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更合适的题目了。

我想从我的三十年前讲起。整整三十年前,确切地说,是1978年3月,我迈进了清华大学的大门,成为“文革”后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中的一员。我是在1977年12月参加“文革”后的第一次高考,也是中国仅有的一次在12月份举行的高考,这是因为恢复高考的决定是1977年夏天在邓小平的力推下做出的。我是在当时插队的北京市密云县的一所公社中学参加高考的。我并不是北京市状元,听说是密云县的理科第一名。1977级清华只招了几百名学生,因为是“文革”后首次高考招生,所以不少专业都没有招生。

我们班被称为“数七班”,因为是1977年入校的数学专业。我们班的组成反映了“文革”期间12年没有高考招生的情况:最小的16岁,最大的31岁,老大姐华苏是数学家华罗庚的女儿。她现在是清华大学数学系的教师,三十年后的今天,她在为我们经管学院的本科一年级学生讲授微积分。

三十年前的事我还能记起星星点点。记得到清华后参加的第一次活动是走路到天安门游行,庆祝第五届人大和政协的召开;记得第一次数学期中考试后的郁闷,不明白为什么证明过程不简捷也要被扣分;记得那时候我们在九食堂吃饭,最好吃的是1毛钱一份的烧茄子;也记得下午五点后运动时间学校广播站播出的曲目永远是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1978年的一件事,让我和我们班的同学都更加印象深刻。那是我们数七班的第一次班会,各小组之间的第一次节目比赛。作为103组的组长,我起草了一篇诗朗诵(记得是在主楼的东阶教室写的),一举夺得第一名。我的题目是“2000年数学班的同学会”。

我是这样开头的:“新年的钟声,把人类推入21世纪。这钟声是告别的钟声,它在替人们欢送难忘的20世纪;这钟声是报捷的钟声,它在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已经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今天是2000年1月1日,清华大学这所世界一流的理工科大学同全国一样在欢庆伟大的胜利。在现代化的数学大楼的大厅里,正举行一次别开生面的同学会。这是1977级数学班的老同学,今天,从祖国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共同欢庆胜利,畅叙旧情。”

接下来是针对当时班上的一些活跃同学,想象他们在2000年时取得的成就。在当时的想象空间中:刚进校就考上研究生的孙捍东成了著名数学家;老大姐华苏把计算机应用于医学诊断,成为著名医生;年龄最小的小朱子运用遗传工程成为水稻专家;干了十年煤矿工人后上大学的清华子弟老籍成了导弹专家;最风趣的郑弈做了清华大学计算中心主任;等等。最后我还想象到我们班的校篮球队员吴大个儿通过视频在千里之外参加同学会的情景。

记得当时我们表演之后全班同学都很兴奋,我们组夺得第一也是众望所归。调侃新同学,令人感到亲切;对二十多年后的憧憬和想象,也让人耳目一新。这一次,我们103组在数七班大放光彩。

三十年后再来读这一段,可能会感到当时过于理想主义。但是它让我想到,人应该要有些想象力。爱因斯坦的名言是:“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这是因为知识只局限于已知世界,而想象力将延伸到未知世界。在过去的几年中,你们在清华学到了很多知识。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少知识会过时,有些知识会被证明并不正确。多少年后,当你们回首在清华的岁月时,可能会感受到,让你们受益最大的,并不是哪门课程的具体内容,而是在清华受到熏陶的理念和思路,培养出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结识的同学和师长。

回忆三十年前的这一段也让我看到,即使再有想象力,也有它的局限,比如我并没有想到清华会成为一所综合性大学,我也没有想到我的一些同学们后来进入数学和科学以外的领域。但是,平心而论,又有谁能在1978年预测到中国在之后的三十年间取得如此的经济增长呢?这正是我下面想讲的主题。

在过去的三十年间,中国的平均实际年经济增长超过9%,人均经济增长8%左右,这意味着每九年翻一番。也就是说,在剔除通货膨胀因素后,今年我国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是1978年时的9倍!这个成绩恐怕也超出了改革总设计师邓小平自己的估计。难怪不少过来人都会用“没有想到”来形容中国这三十年来天翻地覆的变化。可以不夸张地说,中国经济在过去三十年间取得的成就,超越了人们三十年前的想象。

同学们自出生以后就生活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可能会觉得一切都很自然。其实不然。虽然我们的历史上有过唐、宋时代的繁荣,但那以后的一千年,中国的人均收入就一直停滞不前。但由于人口众多,中国的经济总量直到19世纪仍然居世界第一。鸦片战争以后,外患内乱,使得中国的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阻碍,中国的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总量中占的份额越来越小,到20世纪中叶,不到5%,与中国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完全不成比例。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获得了和平的环境。但是,计划经济的束缚、“三年自然灾害”的打击、十年“文革”的动乱,都给经济发展造成了困难。1978年的拨乱反正,之后的改革开放,是中国近代史上唯一的经济稳定增长超过十年的时期。而中国在过去三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在一个十几亿的人口大国中,是绝无仅有的。所以,你们生活在中国发展历史长河中的这一时刻,概率很微小,人生很幸运。

你们最大的幸运,还不在于你们见证了中国至今的高速发展,而是你们在今年毕业,将亲身参与未来三十年或更长时间的更加激动人心、更加富有挑战的事业。在我看来,中国经济在未来三十年将面临三个基本的挑战:

第一,发展的挑战。过去三十年,中国从一个低收入国家成长为一个低中等收入国家。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但是,中国的人均收入仍然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的GDP总量在全球的份额仍低于中国的人口在全球的份额。未来三十年,我国的人均收入将跨越世界平均水平,我们国家将进入高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这意味着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多数人生活在城市,而不是农村。这也意味着多数人口将成为中等收入者。如何完成这一发展阶段,这是你们未来的使命。

第二,改革的挑战。过去三十年,我们国家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转型到初步的市场经济。但是,体制改革尚未完成。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响亮地说:“停滞和倒退是没有出路的。”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探索既符合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又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路径,完成向成熟的市场经济的转轨,这是你们未来的任务。

第三,开放的挑战。实行对外开放使中国在短短三十年的时间里,从一个最为闭关自守的经济体转变为最为开放的经济体之一。中国从对外开放中的受益是巨大的,是无可争议的。随着全球化的深入,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成长,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如何融入世界经济,将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中国作为一个开放的大国如何在全球经济中定位,如何影响世界,是你们未来面临的挑战。

未来的三十年是激动人心的三十年,是充满挑战的三十年。由于你们的努力,中国的经济总量将有可能超过美国,再次成为世界第一。用经济史学家麦迪森(Angus Maddison)的话说,这将使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相对位置“恢复到历史的常态”。而你们就将是中华民族历史上这一划时代里程碑的建造者。所以,你们比我更幸运。

但是要实现这一切,需要你们的付出,需要你们的奋斗。作为清华大学的毕业生,作为清华经管学院的毕业生,我对你们有着最高的期望。从我今天讲的过去三十年的故事中,可以引发出我对你们的毕业寄语,那就是希望你们:多有一些想象力,争取做出一些超越想象的贡献。

三十年后的2038年,距离改革开放开始的1978年是整整六十年,又是一个戊午年,正好是一个轮回。那时,我们将纪念中国改革开放六十周年。我今天向在座的每一位毕业生提前发出邀请,邀请你们在三十年后回到清华经管学院,向母校报告你们这三十年的成绩。

不管那时我在哪里,我都会期待着你们的归来。

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8年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欢送会上的讲话。

追求卓越

(2009年7月13日)

明天和后天,你们将参加清华大学的毕业典礼,将从校长的手中接过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从今年开始,经管学院将在大学举办的毕业典礼前后,为本院毕业生专门举办学院的毕业典礼。在这个毕业典礼上,我们经管学院的所有毕业生——本科生、双学位本科生、硕士研究生、MBA学生、EMBA学生和博士研究生——欢聚一堂,共同庆贺你们从经管学院毕业的时刻。这将形成经管学院的一个传统。

毕业典礼是毕业班同学们回顾在校学习、生活的聚会,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毕业生代表的“毕业致辞”。刚才我们听到了三位分别代表本科毕业生、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生和学术型研究生毕业生的致辞,他们是你们中的佼佼者。毕业致辞的英文是“valedictory address”或“valediction”,这个词起源于拉丁文,意思是“说告别”。同学们在清华经管多年,情同手足,今天是说再见的时候了,大家肯定是百感交集,余言未尽。能够代表毕业生做毕业致辞是一种很高的荣誉。四十年前的1969年,希拉里·罗德姆(Hillary Rodham),也就是现在的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就是在韦尔斯利学院(Wellesley College)代表毕业生做毕业致辞。在她的致辞后,全体学生起立,向她致意。这成为她学生时代的一个光辉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