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知乎·盐心理学系列(全8册)
6408100000007

第7章 开放的智力:采铜(7)

我心里面有一个答案。成功的学习,必须放置在一个特定的问题情境下。当有一个你热爱的东西、你迫切渴求的东西牵引着你、困惑着你、折磨着你、逼迫着你的时候,你才能非常高效地去学习,去不顾一切地掌握能够化解这个问题情境的任何可能的知识。刘未鹏学习心理学的时候,每天折磨着他的问题,是到底怎样才能正确地思考;陈星汉学习心理学的时候,折磨他的,是怎样才能创造一款与众不同的伟大游戏;张小龙学习心理学的时候,折磨他的,是怎样才能打造一款征服世间男女的产品。

这种学习的威力,不仅由于其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动机,更是由于它在你和你想学的知识之间构建了一种强有力的关联。知识的本质就是相互关联的事实,学习的本质就是理解和创造关联。在你学习的时候,你应该清楚地意识到,这些知识和你有着什么样的关联,它们能怎样地推动你,帮助你获得真正的智慧,或者解决真正的问题。

但是在太多人的眼里,学习就是记忆,你以为记住你所读过的东西,你就拥有了它们。但这种拥有,并不意味着掌握,并不意味着你能够化用它们,更不用说成为你智慧的一部分,甚至这样的记忆本身也是脆弱的,很容易消退。

说到常识,也就是最基本的知识,最“科学高效”的方法,也是在问题情境下去学习。比如,当你想买车的时候,你在几天之内对汽车常识的掌握可能比之前几年的积累都要多;当你准备装修房子的时候,你对建筑材料、室内设计的了解也会突飞猛进;当你手里终于有了点闲钱,准备寻找投资渠道,开始理财的时候,你的金融知识一定会立马多了起来;当你下定决心去追一个艺术系女孩的时候,你的枕边一定放满了大部头的艺术史著作甚至名家画册……

那么你怎么学到很多很多领域的常识呢?正常的方法,就是丰富你的生活和经历,去拓展你的爱好,去迎接各种人生的挑战,而不是每天宅在屋子里打游戏。你的经历和挑战越多,你的常识就越多,你的知识和智慧就越丰盈,你的人生也就越有意义。

变态一点的方法,就是创造一个特殊的问题情境,逼迫着你去学习。比如让你在三个月内编一本名为《常识》的教材给高中生。写书的过程会强迫你做更深入和全面的思考,在材料的搜集、理解、取舍、组织的过程中,你才会非常扎实地去掌握这些知识。

最后,好像有人提示,你是为了考公务员而问了这个问题。那么,让我想象一下,一个好的问题情境是什么样。断然不是考上公务员本身,这个情境只给你压力,却无法给你启示和牵引;而应该是,“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有为的政治人物,我必须拥有什么样的知识?”这让我不由想起杨照在《故事照亮未来》一书中的一篇文章《政治家的教育》,里面有这样几段话——

这是最清楚也最明白的道理,告诉我们为什么专家的教育养成,不能狭窄专注,而该宽广博大。尤其是政治人才的养成,更是如此。政治不能被视为一门专门的学科,不能用政治学或法律知识培养政治人才。道理很简单:政治学与法律,是现实当下的知识,可是政治领袖,却必须面对各种未来变量。

光是等政治人才能培养到领袖层级,现实就已经变动不一样了。更何况众人之事集合累积的变量变化更多更快。国家的状况随时可能被从原有的轨道抛离开来,就像威特拉维斯反复讲的“海难”般的情境。没有以前既成的条件可供依循,那怎么办?

只好靠更深更广的知识与能力,一种综合性的智慧。这种智慧不可能从狭窄的专门训练中取得,必须更根本地理解世界事物之所以然,也就是回到哲学、文学、音乐,乃至医学、天文学的总和思考里。

东北大乱炖

如何提升自己对信息的分析能力?

关于信息分析我有一套比较成熟的方法,我暂且称为“东北大乱炖法”,这套方法是一系列要领的聚合,包括一般人所忽视的对直觉的运用。

先给两个引子:

1.在《思维,快与慢》里,卡尼曼对人的自动联想能力做过不少的介绍,例如给你呈现一组词“村舍瑞士人蛋糕”,这时你的脑海里很可能会不自觉地蹦出一个词“奶酪”,再给你一组词“盐深泡沫”,你可能会马上想到“大海”。这其实是大脑中潜意识的计算在发挥作用,体现了直觉的力量,我们可以把这种实验作为不完全信息下的问题解决的一个极简版本,即“村舍瑞士人蛋糕”是三条不完全线索,而“奶酪”是问题的解答。

2.几乎所有的侦探小说和影视剧都向我们演示了如何进行“信息分析”。其中,美剧《犯罪心理》是一个比较好的示范。在剧中,犯罪心理学背景的FBI破案的路数就是做三件事:(1)搜集尽可能多的线索;(2)在大脑中调用大量的犯罪心理学知识和过去的案例;(3)基于(1)和(2)构想出罪犯的Profile,构造出罪犯的心理轮廓,然后谜底揭晓。在这个过程中,“当前的信息”和“历史的知识”缺一不可,而且两者都是越多越全越好。而且,你会发现,在进入(3)时,探员经常会有一个顿悟的过程,这个顿悟常常是因为发现了一条之前被忽略的线索或者知识,然后马上修正了之前的一个错误的假设。那么这种顿悟是如何产生的呢?是分析出来的吗?不是,还是直觉的力量。

然后我们再看一个反例:科技评论。

现在大多数的所谓科技评论都是垃圾,这些评论给出的看法几乎没有什么参考价值。为什么呢?这主要有两个原因:

1.他们掌握的信息太少,因为一家公司内部的战略和产品信息是机密,不可能轻易泄露,而“科技评论家”都是旁观者,他们很难及时得到最核心的信息;

2.他们的知识根基太浅,很少有科技评论家有深厚的技术史知识,对科技发展的历史和演变无法有清晰的认识,而且他们的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也很欠缺。

所以如果让他们去做《犯罪心理》中的探员,他们肯定一个案件都破不了,因为他们的“信息”和“知识”都是严重残缺的。与此相对的,文学评论、电影评论这些领域就没有科技评论这样的尴尬,因为这些领域的信息是完全开放的,而且从业者也经常有读书的习惯,这使得这些领域常常会出现高水平的作者。

其实更多的反例几乎发生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我们在进行分析时,最常犯的错误有三种:

1.倚赖单一信息源。我们经常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不去主动地猎取信息,导致我们习惯于依赖几种固定的信息源来获取信息,这阻碍了我们成为好的信息分析者。可以简单地把信息源分为显性信息源和隐性信息源,其中各类媒体、书刊、研究论文、专业机构的报告等都是显性分析源,而隐性信息源则可能是任何东西。我在“如何透过身边小事发现某些大趋势?”这个小案例中,采集了多种信息源的信息然后加以聚合,其中文具店和无名陌生人士的微博都属于隐形信息源。从多个(独立的)源头获取信息有两大好处,一是可以获得更多的线索,如拼图一般把隐藏的轮廓显现出来,二是信息之间可以相互验证,淘汰掉可信度不高的信息,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中有一种“三角验证”的方法,体现的就是这种思路。

2.忽视知识的作用。仅仅搜集信息是不够的,想想《犯罪心理》为什么要有天才博士Spencer Reid这个角色,他实际上起到了人肉百科全书的作用。但是要知道,在做信息分析时,知识既是分析的支点,也是分析的限制。我们所掌握的知识也构成了我们的局限性。尤其当我们的知识背景比较单一的时候,我们的分析就容易局限在特定的、固化的框架里面。特别在面对异常复杂和不确定的问题的时候,单一领域知识的弊端就更加明显,这就为什么投资领域经常会出现非常博学的人士,因此必须追求个人知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的多元性。

3.过早地提出观点。当我们搜集的信息还不够全面,知识储备还不够充分时,过早地、轻率地提出观点往往是灾难性的。因为从心理学上讲,我们都有一种“证实偏见”,一旦我们提出一个不成熟的观点,那么就会选择性地选取支持它的证据而忽略相反的证据。而当我们的信息和知识非常多元和充分之时,我们避免这种思维固化和窄化的能力就会增加,且更容易自如地应用“横向思维”,在不同的思维轨道之间进行跳转,以寻找出最佳答案。

那么完美的信息分析方法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东北大乱炖”的要诀有四:

1.掌握尽可能多源的信息和多元的知识。这也是东北大乱炖的一大特色:食材要广。

2.避免先验假设,在信息没有搜集完毕前一般不要作猜测和推理。正如好味道,需要火候到了以后才能出来。

3.同时性地、聚合式地汇集所有相关的信息和知识。就是把所有食材一起倒进锅子里。比如西方企业的管理者喜欢看一种“信息仪表盘”,就是一页展现所有重要的图表数据信息,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决策。

4.同时使用理性和直觉的力量,有时候,谜底会自己从纷繁复杂的线索中涌现。当所需处理的信息相对比较简单时,我们可以充分运用逻辑推导,分析各种信息之间的潜在关联来得出结论。但是,当信息特别繁杂,且缺少明显的关联之时,我们不妨暂时放弃一下理性思维,让“潜意识”参与进来。因为当大量信息与知识聚合在一起之时,它们在我们的脑海中会自动产生各种奇妙的关联,并且互相竞争,直到最有优势者胜出。可以说,我解决过的所有难题几乎都是用这种方法顿悟出来的。曾经了解过一项管理学方面的研究,说大企业的高管,其直觉思维的能力特别强大,远胜于普通人,因为他们是最懂得如何从大量信息中提炼要领的人。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提升自己的信息分析能力需要修炼以下几点:

1.缜密、开阔的信息侦查能力;

2.日积月累的知识沉淀,注意广度与深度的结合;

3.避免思维固化的意识和能力,包括横向思维的训练;

4.对理性和直觉的合理运用。

多线程工作

如何学会多线程工作?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准备先介绍一下心理学上对这个问题的看法,然后从自己的思考和经验出发谈一谈应对之道。

的确,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严格来讲人的“多线程工作”是不可能的。因为在任一个瞬间,人只能有一个“注意焦点”,这个注意焦点牵引了人的认知加工资源。但有时你会误以为同时关注了两个东西,其实是发生了注意转移的结果,即焦点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实际上还是一个串行而非并行的过程。当然有一种例外是,有些很熟练的技能,可以“自动化”地、不加注意地进行,那么就可以和其他事情同时做。比如你骑自行车,你的女朋友坐在后面笑,这时你的注意焦点保持在你女友身上,你和她聊天的同时,你的腿也在一刻不停地蹬,你不需要停下来是因为骑车不需要你的注意和认知资源。但如果此时突然前面蹿出一只喵星人,你可能立马就会把注意焦点给转移了。

当然我们平常所说的多线程工作,并非是这种“秒级”、“毫秒级”的“多线程”,而是指在一个“时期”内,会同时担负几种不同的工作,完成不同的任务,这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不同任务之间需要切换的“多线程”。“任务切换(task switching)”也可以算认知心理学中的一个经典课题了。心理学家早就发现,当你从任务A切换到任务B后,执行任务B的绩效要明显比非任务切换条件下执行B的绩效差,这个差异称为“切换代价(switching cost)”。切换代价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任务A留下的认知惯性,也就是我之前已经习惯了任务A的认知情境、反应方式,这个惯性会对完成任务B造成干扰,二是做B的时候需要对B进行认知重构,重新回忆起B的相关背景和信息,这个重构也需要时间,而且可能不完整。

可现实就是这样,虽然不论从心理学还是从我们的生活经验来看,这种需要任务切换的“多线程”的感觉很糟,效率很低,但我们往往没有选择:一个任务做到一半被打断,然后去做另一个任务,然后又被打断,又去做另一个……这里有个至关重要的事实是:如果你是在非常投入和忘我的思考时被打断,那么你的“损失”和懊恼就会非常大,相反,如果你只是在做抄写一篇文档这种不动脑子的活,那么即便是频繁的中断也不会对你造成太大的影响。所以,如果你能选择好合适的中断点,中断就并不可怕,切换的损失也可以降到最低,如果说多任务工作有什么技巧的话,那么这个技巧就是“对中断点进行控制和管理的技巧”。

这个技巧的前提是,我们需要对要完成的任务进行有效地剖析,区分出“容忍中断”的部分和“无法容忍中断”的部分,然后用可保证的相对完整的时间去施行那些“无法容忍中断”的部分。为此我提出了一般任务分解的“三明治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