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德国人
6511200000002

第2章 德国概况

简述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地处欧洲大陆中部,从地图上看,它就像一只芒果,植根在欧洲的中央,地理位置十分突出。其面积为357000平方公里,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面积的1/27大。其南北之间的直线距离最远876公里,东西之间相距640公里,边境点最远的,北部是济耳特岛上的理斯特,东部是萨克森州的泰斯卡,南部是巴伐利亚州的奥伯斯特道夫,西部是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塞尔夫康特,边境线全长为3758公里。周围有9个国家与之相邻,北部为丹麦,西部是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南边与瑞士和奥地利相邻,东部与捷克共和国和波兰接壤。

自1990年10月3日,东西德国作为一个国家重新统一以来,其欧洲大陆的中心位置显得尤为突出,与以往任何时候相比,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作为东西方之间以及斯堪的纳维亚和地中海地区转车台的作用就更加明显。与此同时,作为欧洲联盟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中重要的一员,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在政治和经济上又构成了一座通向中欧及东欧各国的桥梁。

一、地理和领土状况

(一)

复杂的地形德国地形复杂,却异常多样,秀丽动人。连绵起伏的山峦、高原、丘陵、山地、湖泊以及辽阔宽广的平原相互交替。从北到南分为5大地形区:北德低地、中等山脉隆起地带、西南德中等山脉梯形地带、南德阿尔卑斯山前沿地带以及巴伐利亚阿尔卑斯山区。

北部低地的特点是湖泊星罗棋布,起伏不定的丘陵、沿海岸高原地和粘土台地与草原、泥沼以及中等山脉隆起地带向南延伸的肥沃土地错落混杂。这一地区包括下莱茵、威斯特法伦和萨克森·图林根等地区伸入山中的平地。平均海拔不到100米,占全国总面积的1/3。

位于北德低地的吕内堡草原、莱茵平原、明斯特兰平原及阿尔特马克农业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德国重要的农作物产地。

北海、波罗的海的沿海海域有众多岛屿,最重要的岛屿是东弗里西亚群岛,加博尔库姆岛和诺德尼岛,阿姆鲁姆岛、弗尔岛、济耳特岛(和哈里根岛)以及赫尔果兰湾的赫尔果兰岛等北弗里西亚群岛。吕根岛最大,面积926.4平方公里,岛上有许多诱人的旅游景点,如神奇的白垩岩、史前遗址等。波罗的海海岸一部分是平缓沙滩,一部分是多岩的陡峭海岸。在北海与波罗的海之间是被称为“荷尔斯泰因的瑞士”的低矮丘陵地。这里有着翠绿的森林、美丽的湖泊以及隐没其间的渔村、浴场、垂钓场,是旅游度假的理想之地。

中等山脉隆起地带将德国的北部同南部隔开,中莱茵峡谷和黑森洼地是南北交通的天然行车线。中等山脉还包括例如莱茵片岩山区的洪斯吕克山、艾弗尔山、陶努斯山、威斯特瓦尔德山、贝尔吉施兰山和藻厄兰山、黑森山区,德国西部和中部的威悉河以及莱内河山区。这里有众多高耸入云的山峰和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同时这里历史上还是德国帝王侯爵称雄争霸之地,也是德国文化的发源地。因此古堡、宫殿鳞次栉比、非常宏伟壮观,是德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旅游之地。

西南德中等山脉梯形地带包括上莱茵低地及其边缘山脉,黑林山、奥登瓦尔德山和施佩萨尔特山、连同哈尔特在内的法耳茨林山和包括阿尔伯在内的施瓦本·法兰克台地。德国南北交通最重要的枢纽莱茵河从宾根和波恩之间狭窄的山谷中蜿蜒流过,再穿出莱茵片岩山区。虽然该山区的高地自然状况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但与以葡萄园和发达的旅游业为特色的莱茵河两岸的谷地相比,莱茵片岩山区土壤贫瘠,人烟较为稀少。

南德阿尔卑斯山前沿地带包括施瓦本·巴伐利亚高原及南部的丘陵和大湖泊,此外还有辽阔的碎石平原、下巴伐利亚丘陵地区和多瑙洼地。该地区的典型特征是沼泽地、带湖泊(基姆湖、施塔恩贝格湖)的圆形山顶式丘陵地带和一座座小村庄隐没在山水之间,这里是德国著名的农牧区。

德国境内的阿尔卑斯山在博登湖和贝希特斯加登之间,仅为该山脉狭窄的一部分:它只包括阿尔高伊的阿尔卑斯山、巴伐利亚的阿尔卑斯山以及贝希特斯加登的阿尔卑斯山,德国的最高峰楚格峰就座落于此,海拔2963米,尖峰入云,从慕尼黑就可望见。位于阿尔卑斯丛山中的是风景如画的湖泊,例如贝希特斯加登附近的柯尼格斯湖以及如加密施·帕膝基兴或者米膝瓦尔德等都是人们理想的旅游度假胜地。

纵观德国地理全貌,整个地势南高北低,从南部的阿尔卑斯山呈阶梯状向北倾斜,直抵大海。与地势走势相辅,德国的河流除多瑙河是由西向东流入黑海外,其余的河流,均是由南向北流入北海或波罗的海,如莱茵河、易北河、威悉河、奥得河、埃姆斯河等。

(二)

平稳温和的气候凡是到过德国的人都会感觉到这里的气候凉爽、空气湿润,并且一年四季山林青翠、鲜花盛开、绿草如茵。惟一比较遗憾的是阳光少了些。这主要因为德国地处凉爽的温带,温度大起大落的情况很少。并且降雨分布在一年四季,雨量充足,平均年降雨量为600—1000毫米,山地可达1800毫米,丰富的降水极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德国全国耕地面积占其总面积的1/2,森林覆盖率达1/3。

平稳温和是德国气候的总体特征,西北部靠近海洋,主要是海洋性气候,夏季不太热,冬季多数不冷。东部和东南部随地势的升高,气候差异加大,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的特征逐渐显著,最冷时气温可达-10度,最热时接近30度。冬季平均温度在1.5度(低地)和-6度(山区)之间。7月份平原地区的平均温度为18度,在南方山谷地区为20度左右。一般认为4月是德国气候变化无常的月份,德国有句谚语:“四月的天,孩子的脸”,暴雨、洪水、飓风、大雪交替而至,因此在这个月出门的德国人一般都带伞。5月、6月和9月、10月、11月是德国人从事各种交流活动的好时节,各种活动一般都安排在这5个月内进行。7月、8月是德国人休假的季节。这时候就是德国大城市,行人也十分稀少,显得异常宁静。

(三)

柏林:自1989年起,柏林已从东西对峙之地发展为合作中心。德国首都不仅是积极开展高科技研究的所在地,也是一个拥有众多革新企业的日益膨胀的服务中心。

自1989年政治转折以来,柏林经历了与痛苦事件相连的经济变革。不久前,其失业率仍为15.5%。结构转变也赋予它在诸多领域的现代化优势,为它创造了很多的机会。自1989年起,国家和私营企业为它投资约2000亿马克。目前在柏林新成立的公司总数居欧洲各城市之榜首。许多新来者在柏林的研究和开发界扎了根。柏林十分注重知识转让,在柏林—可德勒斯霍夫出现了一个最现代化的欧洲研究和技术园区。到2010年,大概有10000人受聘于当地的研究机构和依靠技术型企业。受益于柏林研究界而扩建的企业首先是信息、电信、生物技术、交通、医学和环保技术等与未来人类生活有关的部门。

50家世界最大型企业的1/3以及德国100家大型企业中的75家都在柏林投了资。国际康采恩可口可乐、索尼和三星,还有柏林的传统企业比如西门子、舍林和吉列等都在利用柏林的优势。

柏林及其周边地区拥有600万人口的购买力,成为理想的试验市场和开发德国以及中、东欧市场的不错的跳板。在近10年里,服务行业创造了130000个新工作岗位。柏林每年接待130万名游客,成为德国最常举办国际性会议的地方。

为了更好地反映东西德统一后柏林发生的变化,选用秘鲁作家马里奥瓦尔加斯洛萨的一篇文章:《一个新时代的勃勃生机》中所描述的几段话来说明这个问题。

秘鲁作家马里奥瓦尔加斯洛萨1998年在柏林生活了8个月。他观察了这个城市是如何愈合的。特别是在建筑方面,它是如何变得越来越欧洲化和世界性。他大胆地预言:在今后几年中柏林可能成为“欧洲有才智的首都”。

我的老乡觉得在柏林非常好。告别时他对我说,“对不怕工作的人来说,这座城市是个金矿。”如果考虑到德国正式失业者人数接近400万的话,这应该说是一种非常乐观的态度。我不知道在柏林有多少拉丁美洲人,肯定有好几百,也许是几千个。我可以肯定,人数会与日俱增的,因为德国的首都已经变成了一块吸引世界各地人的磁铁。我已经在柏林生活过两次,每次8个月。第一次是1992年,然后是1998年。在这6年中,这个城市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都市,经历了彻底的社会的城市建设和建筑学方面的变革。明显的变化也许将是这座新建的巴贝尔塔。通过这座塔可以看到,柏林是怎么与它那些众多的既有联系又各行其是的团体一起变化的。它们都在这里找到了栖身之处,包含在柏林新的城市景观之中。

毫无疑问,资格最老,数量最多,扎根最深的群体要数土耳其人了。为了想象他们的强大,不妨在星期六早上到克罗伊茨贝格集市上飘溢着异国香味、五花八门的迷宫里去溜一圈。上个世纪60年代时,这个区曾经因为那里的艺术家、革命家以及别出心裁的公社而闻名遐迩。因为离柏林界墙近的缘故,这儿的房价和地价都较为低廉,穷大学生、无政府主义分子、放荡不羁的艺术家以及土耳其人都迁到这儿。1992年这个区还能到上映旧电影的电影院去看原版片、观看展览会、先锋派戏剧以及参加激进分子政治集会。墙上到处都张贴着埃塔、圣德罗鲁秘诺索的宣传广告画,还可以品尝到辣椒塞肉、虾仁、烤肉和土耳其其他风味。

但是,柏林墙的倒塌以及城市的重新统一使克罗伊茨贝格这个区从城市边缘走向德国未来首都的中心,房价猛涨。已经有雅皮士开始在这落户。若干年后,这个区将成为富有的、但毫无特色,别出心裁,在伦理上和文化上有多阶层历史的市民居住区。

在柏林,东部和西部之间的居民交流非常频繁。今天位于东柏林心脏地区的普伦茨劳山与昔日的克罗伊茨贝格一样:一个由年轻人、艺术家、与社会不合拍的人以及外国人组成居住的地区,也是一个拥有这个城市最有意思的小酒店的地区。东柏林在1992年和1998年之间所发生的变化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使人想起了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巴黎的生气勃勃的景象。柏林在未来的几年中将取代巴黎成为欧洲有才智的首都。没有任何理由可以对这一点提出质疑。毫无疑问,柏林将会更加欧洲化而不是普鲁士化,将会变成世界性的,多文化并且是民主的。目前在很大程度上柏林已经是这样的了。

重建柏林并使之成为21世纪的城市,是有史以来建筑和文明方面最雄心勃勃的项目(至少是从金字塔建成以来)。然而,它的规划并非德国的丰功伟绩,而是一个国际的、大部分是欧洲的项目。今年,联邦议院迁入了由英国建筑师诺尔曼福斯特大胆地给它加上了一个玻璃穹顶,使之返老还童的老国会大厦。昔日的市中心波茨坦广场,其20年代的繁荣景象曾被格奥尔格格罗施在绘画和漫画中永久地记录了下来。曾经在盟国的轰炸下化为乌有,现在又重新建造起来:波茨坦大街上古老的菩提树林阴道是对以往历史的惟一回忆。但是,从另一层意义上来说。新柏林市的这个心脏是世界性的:美国、欧洲和日本最大的康采恩都在这里建造了公司大楼。

波茨坦广场将成为德国首都的文化和政治中心。因维基鲍姆的长篇小说而出名的阿德龙饭店重新被建造了起来。新的大楼、街道和广场出现的速度惊人。晚上,当巨大的建筑起重机和工人的剪影在探照灯下活动时,给人的那种科幻片效果就更加强烈,并使人想起好莱坞大型影片中的布景与配角演员。来自25个国家的4000多名工人来回倒班从事建筑。新柏林的中心是一个不带地方性根子的、世界性的集体劳动地,这个事实包含了一个积极的象征意义。

在玛莲娜·迪特里希广场上树起了一座形状如同一个巨大的圆球,一个反射器系统将月球活动反射在它上面的影城Imax。这是一座电影艺术的纪念碑。从2000年起,柏林电影节将在这栋有24个电影院的大楼里举行。

柏林的变化是惊人的,但要完全愈合东西德统一带来的不仅仅是城市建设方面,更多的是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差距还需要一段时间。

二、德语

在俾斯麦被视为欧洲最伟大的日子里,有一位美国人去访问柏林。由于急切想听首相的演说,匆忙搞到了两张进入国会的来宾票,雇了一个翻译陪她去国会大厦。幸运的很,他们赶到时,俾斯麦还未介入那次关于一件社会立法事务的辩论。不一会,俾斯麦开始说话了,这位美国人为了不漏掉每一个词,拼命地靠近她的翻译。但尽管俾斯麦讲得很有气势,并说了很多,但她的翻译却闭口不言。她用臂肘轻轻推了他好几次,他还是没有反应。实在忍不住了,她终于脱口而出:“他在说些什么?”“不要急,夫人!”翻译答道,“我在等,他的动词还没出来。”

(一)

无疑,德语的结构是以拉丁语为基础的,间接用语时有严格的规则,在叠床架屋中追求优美的表达;总是使外国访问者束手无策,起无名火。史达尔夫人在她就德国一题而写的著名论文里,抱怨说,在那个国家里无法进行有意思的会话,因为德语的语法结构总是把句子的意思放在句末,从而无法产生“插话所能起的愉快作用,而这种插话方式在法国就能使讨论活跃起来。”

实际上,德语属于印欧语系中的日耳曼语族,与丹麦语、挪威语和瑞典语、荷兰语及佛兰德语一样与英语为亲属语言。德语语法较难掌握,句型为“框形结构”,动词(谓语)放在句首或句尾,其他句子成份放在句中。德语还根据人称和时间的不同,动词要变位和变时态,名词要变格,而且名词还有性属之分。虽然德语的语法比较难,但它的单词却相对容易书写和记忆,一般来说,只要发音准确,就能正确地书写。

根据海涅所写的《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一书,他认为德语的创造者应是马丁路德。在德语发展的历史上,共同标准语的形成的确可以追溯到马丁路德的《圣经》翻译。路德被誉为德国历史上罕见的语言天才大师,正是他统一了德意志人的语言,促进了德语的发展。当时路德翻译《圣经新约》,主要为了给所有的德国基督教徒提供一部不分地域、不分阶层人人都能看得懂的《圣经》,以实践他的“平信徒皆为祭司”、“因信称义”的信条。路德所采用的语言并非路德自己所创,在德国的东方,几个世纪以来,德国的诸侯们一直在进行殖民扩张。为此,殖民者从德国本土大量招募移民来殖民地定居。这些来自不同方言区的移民说着不同的方言,为了便于沟通和交流,他们在交谈中尽量减少使用各自方言中其他地区人难懂的方言,同时这些方言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融合,逐渐形成了一种建立在德国南部和中部方言特点上的通用语,即“普通德语”。后来,便形成了萨克森邦政府机关主要使用的公文用语。路德在翻译《圣经》时采用的就是这种用语。从此,这种公文体语言在德国开始流传。但是路德在使用的时候并不是简单地套用这种语言,而是在使用过程中,把它的语法和音位同口语的词汇和句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它更规范,更能为一般的民众所接受。

宗教改革之后,德国北部和南方文化间的差别进一步扩大,显露出更为清晰的轮廓。德语发展到6—7世纪时,曾经在南部和中部发生了一次音变,产生了高地德语,造成了德国北部与中、南部在语音上的差别。因此,德国北部,由于没有经过音变的影响,同南部和中部高地德语之间的区别较大,在中世纪时自成一体,汉萨城市使用的低地德语在商业中流传甚广,而且也相当生动,独具特色,路德的译本流入低地德语区时,不得不再译成低地德语。但是16世纪末汉萨城市开始衰落,逐渐失去了商业上的优势,低地德语的社会地位也大大降低,于是路德的译本的语言在北方长驱直入,逐渐占领了北德地区,成为北德通用的书面语,北德方言的地位降为日常口语。

到了17世纪,随着英国戏剧和意大利歌剧的引入,一方面丰富了德国文化,促进了德国文化的革新和发展,但另一方面也抑制了本土文化的活力,限制了民族文化的发展。为了提升德语的地位,一些受过良好教育的比较富裕的市民开始关注这个文化现象,发出了拯救德语的呼声。其中主要代表人物有马丁奥皮兹(MartinOpitz),他首先从语言史入手,把德语等日耳曼语言视为“元语言”。所谓“元语言”,就是不但是历史悠久的古老语言,而且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语言同本民族的根密切相连。就德语而言,德语的词汇除了外来之外,它的固有词在德语产生之初,同日耳曼语有着明显的血缘关系,顺着词的变化,去掉各种前缀、后缀、词形变化,可以寻找词汇的源头。同样起源的有着天然联系的语言不应是低级的语言,其地位应该得到提升和重视。他认为,当时在欧洲历史舞台上大放光彩的各种罗曼语则是从拉丁语中蜕变出来的,认为德语应享有同希腊语和拉丁语等文明语言同等的地位。针对当时崇尚法国之风盛行、上流社会以说法语为荣的趋势,奥皮兹也有意贬低法语的地位,认为法语不过是拉丁语的一个变种,其中掺杂了许多其他语言的成分,是退化了的拉丁语。另外,奥皮兹还从诗学理论入手,企图以此证明德语同样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也是一种诗的语言。为此,他于1624年出版《德国诗学》一书。在他以前,诸如此类的论文并不鲜见。奥皮兹的这本小书循着古希腊罗马人和德国人文主义者的路径走,其新意在于把德国诗放到一个新的视角下来考察,给德国诗规定了韵律的基础,认为重读音节和非重读音节的交替乃是德国诗的命脉。17世纪第一部德语语法书产生,作者是尤利乌斯格奥尔格绍特尔。

拯救德语的运动表明德意志民族的觉醒。除了学者和知识分子之外,德国社会中上至大小宫廷、王公贵族,下至市民阶层,都有拯救德语、弘扬民族文化的呼声。德国诸侯不想在欧洲的文化舞台上长期扮演蛮子的角色,德语地位的提升也可以增强他们的地位和自信。在路德维希封安哈尔特—克腾公爵的倡导下,一个名为“丰收学会”的语言协会于1617年在魏玛成立。这个协会的宗旨是共同行动,促进德语的完善和发展,把外国语言的势力从德国驱逐出去。这个协会是一个贵族组织,但是也吸收了部分市民阶层出身的文人。这在当时等级制度森严的社会,简直是难以想象的,制度的藩篱居然能为了语言问题而网开一面,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语言问题及与其相关的文化问题在当时的德国社会中所处的地位。“丰收学会”在当时声望极高,德国许多城市里都有市民人士以此为模式,成立了许多语言促进会,促进了德语语法的发展,出现了第一批早期的德语语法书热。

在促进语言的问题上,德国的作家们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他们大量引进国外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另一方面,他们也创造了大量新的词汇。他们通过文学创作极力丰富和扩大德语的表现力,力求把德语发展成一种文学语言。当时十分盛行的宫廷文化正需要精制的语言,作家文人的作为与宫廷文化的需求一拍即合。但一直到马丁路德的德语改良运动时,此活动才达到高潮。然而,要改良或提升一种语言并非一日之功。17世纪上叶和中叶,繁荣的法国文学给世界文学提供了莫里哀等伟大作家及诸多鸿篇巨制,语言在其中所达到的完美程度至今仍令人叹为观止,而这个时期的德语在修辞上的完善性还远远不可与之同日而语。一个世纪后的18世纪中叶,通过启蒙运动的努力,德语才获得了类似100年前法语的表现力。拯救德语的呼声和大量语言协会的成立,同时也标志着德国在文化上的民族主义开始显露端倪。

(二)

到现在,德国的方言仍很多,人们可以从绝大多数德国人的方言和口音上辨别出他来自何处。方言具有明显的区别:如果一个梅克伦堡人和一个巴伐利亚人用自己纯粹的方言交谈,那么,他们就会很难彼此听懂。在德国有这么一个传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军队正与法国军队开战,在一个连队里,来自普鲁士和巴伐利亚的士兵都只会说方言,不会说标准语,因而无法沟通,情急之际,在“同一条战壕里的战友”不得不说法语,借助敌人的语言进行交流和沟通。实际上在德国,北方人一般讲标准德语,如汉堡人讲的德语声音清脆洪亮易懂。最不好懂的是南德人讲的施瓦本德语,就像中国的北方人听广东话一样,很难听得懂他讲什么。

在德国之外,将德语作为母语的还有奥地利、列支敦士登、瑞士的绝大部分地区、南蒂罗尔(意大利北部)、北石勒苏益格(丹麦)和比利时的小部分地区、法国(阿尔萨斯)以及卢森堡沿德国边境的地区。在波兰、罗马尼亚和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的少数民族也部分地将德语保存了下来。德语是1亿多人的母语。世界上出版的每10本书中,就有1本是用德语写的。作为被翻译的文字,德语仅次于英文和法文,居第3位。而在将别种文字译成德语方面,德语则占首位。

三、德意志民族

德国人口总数约8210万人(其中730万为外国人)。除俄罗斯(14800万人)外,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是欧洲人口最多的国家,超过了英国与北爱尔兰(5900万人)、法国(5860万人)和意大利(5750万人)。按面积计算,德国小于法国(544000平方公里)和西班牙(506000平方公里)。德国拥有居民约8210万人,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230人,是欧洲人口最稠密的国家之一,仅次于比利时、荷兰和英国。

德国的人口分布很不平均。德国统一后人口迅速增加的柏林地区目前有居民430多万人。在城乡结合部,没有明确界线的莱茵河和鲁尔河畔工业区,人口超过1100万,大约每平方公里1100人。

其他的人口密集地区是法兰克福、威斯巴登和美因兹等大城市所在的莱茵—美因地区、曼海姆和路德维希港所在的莱茵—内卡河流域的工业地区、以斯图加特为中心的经济区以及不来梅、德累斯顿、汉堡、科隆、莱比锡、慕尼黑和纽伦堡·菲尔特等城市的附属区。此外,也有人口十分稀少的地区,例如北德低地的草原和沼泽地区、艾弗尔、巴伐利亚林区、上法耳茨、勃兰登堡边境地区以及梅克伦堡—前波莫瑞的大部分。德国西部比东部人口密度大得多。在东部,不到德国居民总数五分之一(1530万人)的人口生活在大约30%的土地面积上。人口在30万以上的20个城市中有4个位于德国东部。

联邦共和国几乎三分之一的人口居住在82个大城市里(居民10万人以上的城市),这大约为2500万人。而大多数人住在农村和小城市里;将近640万人在2000人以下的居民点居住。5050万人生活在居民为2000至10万人的小城镇里。1998年德国是世界上出生率最低的国家之一,仅为10.5胎/1000人,平均每对夫妇只有1.8个孩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人口的增长主要是外来移民的结果。大约1300万左右被驱逐和逃亡的德国人从过去德国的东部省份和东欧来到今天德国的领土上。

(一)

日耳曼民族的形成德意志民族的祖先是古代的日耳曼人。大约在3000年前,日耳曼人即已居住在今天的北欧诸国,包括丹麦、威悉河和奥得河之间的北德平原、波罗的海海滨和沿海岛屿。因此,今天的英国、丹麦和北欧诸国均属日耳曼民族。但今天人们却把“日耳曼”一词专留给德国。从公元3世纪起,日耳曼部落开始结成部落联盟,其中较大的有法兰克、东哥特、西哥特、汪达尔、盎格鲁—萨克森等。这些部落联盟为日耳曼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公元4世纪,由于受到匈奴人和其他外族的入侵,日耳曼人纷纷逃离居住地。成群结队地涌向南部的西罗马帝国。公元476年,在日耳曼人的大举入侵和帝国境内奴隶起义的双重打击下。西罗马帝国寿终正寝。史称日耳曼人南移为民族大迁徙。

日耳曼各部落联盟在原西罗马帝国的领土上建立起许多王国,当时的欧洲几乎成了日耳曼人的天下。日耳曼人建立的王国中,最主要的是盎格鲁—萨克森王国和法兰克王国。前者成为今天英国人的祖先,后者成为今天德国人的祖先。法兰克王国(481—911年)经历了两个朝代,即墨洛温王朝(481—751年)和加洛林王朝(751—911年)。

统一强大的法兰克王国于870年分裂成3部分:以莱茵河为界,西部为西法兰克王国;东部为东法兰克王国;南部为意大利王国;这3部分成为现代法兰西、德意志和意大利民族国家的雏形。公元911年,加洛林王朝最后一任君主驾崩,东法兰克王朝公爵推选法兰克人部落的康拉德公爵为国王。从这时起,东法兰克王国被视作德意志国家。有些史学家把公元911年视作德意志史的开端。东法兰克王国内佛里斯兰、萨克森、洛林、法兰克、施瓦本、巴伐利亚等部落公国组成,大致包括今日的荷兰、德国的中部和西部、瑞士和奥地利。公元919年,萨克森公爵海因里希一世取得政权,建立萨克森王朝。德国多数史书把公元919年萨克森王朝的建立视为德意志史的开端。

(二)

日耳曼人、德意志人、德国人从严格意义上划分,公元919年前由法兰克人建立的王国以及民族大迁徙时由日耳曼人在西罗马帝国领土上建立的许多王国,应称为日耳曼王国或日耳曼国家,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的人应称为日耳曼人。公元919年后建立的王国、帝国或邦国应称为德意志,其居民应称为德意志人,1871年德意志实现统一,民族国家随之而诞生。从这时起,建立的帝国、共和国应称为德国,它的国民应称为德国人。1867年,奥地利从德意志分出去,成立奥匈帝国。此后的奥地利人不能称做德国人,但仍可称为德意志人。1945年后的奥地利人不能再称作德意志人。

今天的德意志民族统称日耳曼人,他们是由法兰克人、萨克森人、施瓦本人和巴伐利亚人等这些古老的日耳曼部族经过近千年的共同生长而形成的,其各自的传统、风俗和方言延续至今。由此,在德国,人们被分为巴伐利亚人、施瓦本人、莱茵兰人、黑森人、梅克伦堡人、萨克森人、威斯特法伦人等。人们对他们的性格特征也有一些固定的看法,比如,梅克伦堡人沉默寡言、莱茵兰人豪放开朗、威斯特法伦人老成持重、施瓦本人省吃俭用、萨克森人勤劳机灵等等。他们不仅在性格上有差异,就是在建筑和居住区的风格、日常习惯、服装以及饮食上也都保留了各自突出的特点。

在德国还居住着少数的丹麦人、吉卜赛人和索布族人,索布族是德国惟一的少数民族。索布族居住在劳齐茨山区,他们是斯拉夫人的后裔。他们的祖先随着6世纪的民族大迁徙移居到易北河和萨勒河地区,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立的语言和文化。在德国莱比锡大学有一个索布学研究所,专门从事这个民族的历史、语言和文化研究。

(三)

居住在德国的外国人在德国大约有730万外国人,即平均每12个人中就有一个外国人。多年来,由于历史和地理等方面的原因,土耳其人是在德国外国人中最大的群体,大约有210.7万人。其次是从今天的南斯拉夫、塞尔维亚/门的内哥罗来的,约有72.1万人。生活在德国的来自波黑地区的约有28.14万人,来自克罗地亚的约20.66万人。大约60.8万意大利人、36.3万希腊人、18.5万奥地利人、13.2万西班牙人、13.2万葡萄牙人、11.5万英国人、11.3万荷兰人和10.4万法国人构成了来自欧盟国家的最大的居民群体。约有28.3万波兰人、9.5万罗马尼亚人和11万美国人生活在德国。

此外还有来自原苏联的5.05万人、匈牙利5.2万人、摩洛哥8.4万人、突尼斯2.55万人、加纳2.2万人、巴西1.96万人、阿富汗6.65万人、中国3.67万人、印度3.6万人、伊朗11.4万人、黎巴嫩5.6万人、巴基斯坦3.8万人、斯里兰卡6万人和越南8.8万人。

几乎将近一半的外国人在德国至少生活了10年,30%已经在这里生活了20年或更长时间。在这里居留了至少10年的外国人中,大约90万人年龄在25岁以下;三分之二的青少年是在这里出生的。但是,根据德国的法律,外国人很难加入德国籍。长期以来,在德国的外籍人已不仅仅是客人了,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已经成为德国居民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与德国人相处的十分融洽。

近几十年来,外国人对德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德国的企业中大约有200万名外籍雇员,每年支付的税款和社会保险金多达900亿马克,而他们得到的只有160亿马克的社会保险金。可以说德国的财政支出的不少部分是由这些外籍雇员和企业家分担的。目前,在德国的一些世界性大企业中,外籍雇员都占相当的比例,如西门子,它的外籍雇员就占到40%。

对于外籍雇员和外籍企业家对德国经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德国政府和德国人民都表示感谢。但是近年来,特别是东西德统一后,随着经济的恶化、失业人数的增加、大量难民的涌入,德国还将继续限制外国人的移居,并且1973年颁布的停止从非欧盟国家招聘雇员的规定继续有效,非法入境和就业要受到惩罚。自2000年1月1日起,德国开始实行新的《国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