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文化批评的一鳞半爪
6544300000007

第7章 “落叶景观”是城市的“流动油画”

前不久,上海徐汇区环卫部门首次尝试在中心城区设置“落叶景观路”,通过改变以往对落叶随落随扫的作业方式,让落叶成为城市的景观元素之一。被选为“落叶景观路”的两条马路,是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武康路和申城64条永不拓宽的街道之一的余庆路。两条路充满浓郁的欧陆风情,路旁种满一排排高大的“法国梧桐”,一栋栋欧式老洋房若隐若现掩映在树荫里,与满地的落叶共同构成了一幅绝美的“流动油画”。据统计,设置景观路仅一周多来,前往武康路余庆路观落叶的游客比平时约增加四成,游客中既有专程赶去的市民,也有不少借此美景拍摄婚纱照的年轻人。

无独有偶,不光是徐汇区“突发奇想”,其他区也“英雄所见略同”。一位摄影爱好者在微博上上传了一组题为《我用这样的方式挽留你……》的申城落叶美景照片,称摄于闵行区的莘凌路上。照片中,满地都是金黄的银杏叶,层层叠叠。大风中,还有不少落叶在空中旋转舞动,如秋天的精灵在作最后的告别演出。图片中,不少市民忍不住拿出相机和手机,对着眼前令人感动的美景拍摄。这名摄影爱好者同时还拍摄了这样的图景:一名环卫工在满地银杏叶里捡拾掉落的枯枝和垃圾,把落叶美景保存下来,供市民观赏留影。由此得到大家的赞誉:“环卫工只捡垃圾‘不清扫’落叶显温情”。

其实不唯上海,在武汉、成都、南京、重庆,都有若干条“落叶大道”装点着美丽城市。虽然只是有限的几条景观道,但激起的赞叹却是丰盛的。在我看来,这首先是城市管理的进步。此前有很多市民建议,不妨学习国外的一些城市,将秋季的金黄落叶保留几天,尤其是风大的日子,叶子落得非常厉害,根本来不及清扫,与其跟在屁股后面马不停蹄地辛劳,不如让它们留下来观赏。树叶是自然之物,不同于人为垃圾,它的美,传递着自然的气息。市民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并能与城市管理者达成共识,可视为社会的一大进步。

当然,“暂不清扫”并非等于“永不清扫”。上海徐汇区的这两条“落叶景观路”由过去的全天候清扫,而改为一定时间的集中清扫,这种灵活的落叶减量清扫方式可以保留马路的韵味,让人感受到城市中的自然野趣。令人欣慰的是,在这样的“落叶景观路”上,人们发现人为的垃圾越来越少了,是不是“美丽”具有吓退不文明举止的功能?

由此得到启发,在城市管理与经营上,是否还潜伏着很多类似的命题?“落叶景观”固然是城市的“流动油画”,那么其他自然元素呢?比如飞雪,比如鸟鸣。还有,在“美丽难以关照到”的犄角旮旯,能否留给“涂鸦”以充分的空间?看到一些国外街头的涂鸦,不但幽默别致,更是“拾遗补阙”的好手段——原本的“丑陋之处”,经过艺术家的创意涂鸦,立即化腐朽为神奇,不但有效“遮羞”,还与涂鸦内容和谐共生,仿佛浑然天成。我相信咱们的国度里也潜伏着无穷无尽的“涂鸦艺术家”,只是太少用武之地,他们未能成批地冒出来。假如城市管理者能够启动“落叶景观”的思路,用制度性安排调动艺术家大显身手,我相信“公共艺术”的天地是十分宽广的。各种各样的“流动和非流动油画”会像雨后春笋,将城市点缀、点亮,“艺”气风发。

我们不妨从“落叶景观”出发,走向更远的所在,从而使我们的家园变得更加合理化、人性化、个性化、艺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