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香中别有韵
6544600000005

第5章 胜日寻芳翰墨中——悦读悦写(4)

那时的我,在那如梭如织的岁月里,匆匆邂逅曹操,哪里深解他的求贤之心永无止境,犹如大海不辞涓流,高山不弃土石一样的心情啊!

第三次读你,是在工作后,《三国演义》热播,当看到曹操在《横槊赋诗》这一集中吟诵《短歌行》时,不知道为什么,听到杨洪基那纯厚的歌声,再次拜读你——《短歌行》,我的心中涌起一种莫名的感动。谁说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唯有强烈的渴求贤才者才会有这般殷切的心情,才能写出“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这样的诗句;唯有博大坦荡的胸怀,才能说出“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样的心声。而这种诗句,也只有像曹操这样一位有雄才大略、感情豪放的人才能吟咏得出来。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政领袖,还是一位慷慨的诗人和忧患的哲人。

那时的我,初为人师,又在举目无亲的他乡异地,渴望有所作为而又无方向,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咀嚼着你——《短歌行》,也咀嚼出人生的诸多酸甜苦辣!

再次读你,是在第一次教高二学生时,课前我一边听着唱歌录音,一边感受着诗歌意境,不知不觉中潸然泪下。诗言志,歌咏怀,大战前夕,是什么样的忧愁令这位有着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一唱三叹呢?

是“人生苦短”。他深感奋斗的艰难和时光流逝的无情,“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人生的短促感、焦灼感使他不由发出“人生几何”的感慨。

是“求贤不得”。孙权有周瑜、鲁肃、张昭等,刘备有诸葛亮、关羽、张飞等,曹操虽然拥有诸多的谋士猛将,但为了完成统一天下的宏伟功业,他希望天下所有的人才都聚集在他这里。因而他发出热烈的求贤声“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真是“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是“功业未就”。一统天下是曹操毕生的奋斗目标。而眼前,赤壁之战前景未卜,作为一个深谋远虑、渴望建功立业的将领,他能不产生这样的忧思吗?愿学大海纳百川,愿学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还不是为了实现心中的宏愿?而这一宏愿还未变成真正的现实,“功业未就”的苦闷依然萦绕心头。

那时的我,刚刚走过教师生涯中的六个春秋,可依然是在黑暗中摸索,看看周边的老师们,在“三年成熟,五年成才”的理念指导下脱颖而出,我不禁悲从中来,“一吟双泪流”!

读你——读你——

如今,再次捧读,你带给我的又是另一番感受。你的“忧”,是曹操站在国家的高度、英雄的角度之上的“忧”,你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看到曹操作为一代政治家的英雄本色:他有爱才、礼贤的坦荡胸襟;他有统一天下的宏大志愿;他有开创新局面的进取精神。而我现在担任一所改制校的教学主任,也是一名语文教师,在双重工作中更深切地感受到曹操的一唱三叹中是舍弃了“小我”,留下了“大我”。我们在教改中是不是也该留下点什么呢——像你,《短歌行》?

读你,思接千载;读你,荡气回肠……

读你千遍味百转,百转千回解其味。

莫为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读《杜拉拉升职记》《浮沉》所想

董秀梅

考试一结束,我就向同事借来《杜拉拉升职记》,带着好奇的眼光如饥似渴地看身外的世界。紧接着,我又借阅《浮沉》两部,再一次囫囵吞枣,狂吃海塞般填充自己干瘪的身躯。

三本书看完了,我对商海,尤其是外企的世界有了一斑见全豹的认识,并且,推而广之,对我的职业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杜拉拉为什么能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职员上升到销售区的执行总裁?一是她的勤奋与善良,二是她的职业追求和耐挫力,三是她的聪明和美丽。如果说,聪明和美丽是与生俱来的,那么,勤奋和追求及耐挫力却是我们面对职业应练就的优秀品质。商场如战场,充满了尔虞我诈,到处是陷阱,而富有一颗纯洁善良的心却是笑拈人生的至宝。杜拉拉因为具备这些,从而一升再升,直至她理想的位置。然而爬上光耀的位置,却并不是鲜花与掌声铺就的,生活中需要的是我们面对困难抑或梦想难以实现时的良好心态和姿态,所以,我认为《浮沉》是继《杜拉拉升职记》后的又一部展现商场恢弘气势的力作。它不仅教给我们职业生活的常识,还激励我们不放弃理想,做生活的主宰者!

掩卷之余,不由得想到我的职业转型。当了六年的教学主任,更多的体会是主任位置上有许多不为人知的酸楚和无奈。在许多老师的眼中,教学主任应是拥有权力和执行力的人,负责招生、课程安排、职称考核、岗位安排、教学管理等等!然而,老师们只知其一,却不知这其中的微妙之处。一言难尽!

曾经试图挣扎着,走出这团泥淖,然而一次次,刚刚迈出的脚步又缩回了。老校长挽留的情面你得给,新来校长寄予的厚望你得珍惜!本性好强的我又不愿就这样背离自己的初衷——竞聘上岗,施展才华,大有作为!

或许是天意独怜幽草,就在我身体和精神染上沉疴的时候,上苍给我校送来了新鲜血液。而随着新领导的到来,学校遍布改革的春风,在春风阵阵、绿意连连中,我的教学主任苦旅终于结束。

我惊叹新领导的睿智,做老师和学生的思想工作,引经据典,古文中的思想经他们的演绎通俗易懂。我欣赏他们天生的幽默感和亲和力,能让同事们的怨气和疲惫烟消云散。我仰慕他们高天流云般的心胸与人格魅力,跟他们交流,不仅仅学到高尚的思想,还会徜徉在快乐的暖流中。我佩服他们对工作不竭的热情和忘我的投入,虽然不再年轻,但举手投足间散发着青春的朝气……

然而,越是更深地认识他们,我越是感觉到自己的不足,以前是怨天尤人,现在得从自身找原因了。就在我总结自己的过失时,《浮沉》一书让我豁然开朗,正如书中所说:要打胜仗,无论是老板,还是作为员工的你,都需要整个团队的力量,没有好兵的将军,打不了胜仗,没有好将军的小兵,再逞能也把握不了全局。

书中还指出成为好销售的必要条件:团结周围一切力量;对人和事有着明晰的判断;能够事事顾全大局,站在一定的高度去想问题。

是啊!教学处其实是一个团队,而我一直以语文教师身份自居,很多时候没有真正融进团队里,故而,见到教学处的不足之处,更多的是抱怨,而埋怨别人只能说明自己无能,做管理工作就得要有大心胸。既然教学处是一个团队,那么我们每一个人的行为举动,就不是代表一个人,而是代表教学处的整体形象,教学处里的某一名成员遇到的问题,也应是我们整体遇到的问题。帮助了一个人,就是帮助了整个团队!

看商场小说,反思自己的职业生涯,如芒在背!

幸好有两位校长的关心、指点和帮助,我及时调整自己,明确了方向,重整旗鼓,投入新的战斗!我又回到语文组里,再一次带领组员们共同迎战新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我会提炼《浮沉》培养团队的方法,带领好语文组的老师们,并时刻提醒自己:要有大局观念,要换位思考,把自己放在别人的处境上多想想。

遇到老师不合作的时候,我会安慰自己:有些事情,大家都是身不由己,不要太计较,今天这个人可能对你不利,明天也许会有利,一两件事情不算什么,只要能朝着目标迈进就是好的。

我还要告诫自己:要注意和同事之间的关系,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身边的资源,建立自己在单位、在社会上的人脉,不要事事争强。

我还要学会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不吝惜夸奖别人。

我更要通晓人情世故,要能体会别人的心理,切忌太自我。

在与教学主任作别的日子里,欢笑与忧思同行!

而新领导和《杜拉拉升职记》《浮沉》两部书是作别的日子里收获到的最丰厚的礼物!

莫为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

走进一座圣殿——读《为师与师承》札记

董秀梅

第一次读《为师与师承》是在青年教师拜师会后。

因为第一次带徒弟——一个硕士、一个博士,正苦于没有带徒弟的经验与方法之际,看到“为师”“师承”字眼,我如同抓到了救命稻草,一口气读完书的第一篇“站稳讲台”(1—76页)。我边读边画关键语句,如“用问题牵引讲述”“有意识地每天在班里讲一个故事,最好讲发生在学生之间的故事”“让学生讲出来,画出来,做出来”“诊断的途径是课堂问题,批改作业,试卷分析,甚至和学生在一起”“有自己的创造的教学才有力度”“我希望,我的老师不随波逐流,他站着教我,他教我站着”,等等,我一边读着凝结心血与智慧的语句,一边回忆王老师往日教我们“小一班”“小二班”,乃至面对面地教我们进行教学设计的情景。在品读中我如同走进一座圣殿,每一句话都是珍宝,每一个教学实例都闪耀着光辉,每一次师生对话都是智慧……

第二次读《为师与师承》是在指导徒弟做展示课前。

第一次指导徒弟做展示课,情急之中我再次走进《为师与师承》,在这座圣殿里,我找到答案:新教师站稳讲台得练好讲的本事;新教师得背下讲稿;与新教师一起切磋,确定讲述的问题链和关键点;千方百计帮他们成功。

第三次读《为师与师承》是在一次教研活动后。

记得那次教研活动中,语文组张信老师传达新的课程标准精神,于是,我们谈到如何解读课程标准。带着老师们的困惑,我又一次走进《为师与师承》,在这座圣殿里,我看到曹彦彦校长以两堂地理课的实例解读《课程标准》,从而指出“课标”是教学的基本标准,她告诉我们:学习“课标”的教研活动要从具体入手,即用自己的话概括大段文字,用具体事例支撑抽象内容,用课堂教学实例解读基本理念,从细节入手把握标准条目的具体内容。

每一次读《为师与师承》,收获不一样,但每一次的感觉是相同的:在圣殿里遨游,是让人不得不深思的静默!

虽然不是很系统地品读,但每一句话都很实用,哪怕书中所记的授课老师的感悟或反思都对我有启发,在只言片语中,我都能有所收获。

遨游圣殿,我庆幸自己曾经跟随一批批年轻教师参加王老师的教师培训班,与青年教师一起进行站稳讲台的实操训练,我还很庆幸自己曾经在王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的教学设计让我获益匪浅,我更庆幸自己就在王老师的亲授弟子曹彦彦校长的带领下进行课堂教学的实践和研究,我们进行诊断式教学,我们研究导学案的教学模式,在曹彦彦亲力亲为中,我看到教育大家秉承教育大师的精神扎扎实实地搞研究,实实在在地干实事,而进行的这一切都能从《为师与师承》中找到答案——去华就实,薪火相传!

王老师用心地做好自己的专业,在平凡的岗位中做出不平凡的事,他在专业追求中淡泊、执着、坚韧的精神正是我们每一个教师应该学习并且应该具备的优秀品质。

我想,读《为师与师承》,如同走进一座圣殿,它不仅教会我们如何做一名好教师,而且教会我们更要做一个有灵魂的教师!

目送,生命的姿态——读《目送》有感

董秀梅

父亲离开我们已整整二十四年了,每次我们兄弟姐妹团聚时,谈论最多的还是父亲。高大、俊朗、清癯的父亲随着母亲的讲述走进我们的生活,音容笑貌越来越清晰。

每次,母亲回忆父亲,都好像是在谈一位刚刚出差的老朋友,安静、自然。

我不理解母亲七十二高龄了,只要弟弟一个电话,她就会马上准备衣物,置办弟弟一家爱吃的湖北特产,买车票,一夜长途奔向江苏。

几乎,母亲每年都要如此——湖北与江苏,来来往往。

直到翻开龙应台的《目送》,在淡淡的感伤中,我读懂了母亲:母亲对父亲的眷念,是经年的行道树,纵然沧海桑田,依然会树影婆娑,守住清风明月;母亲对儿女的爱,是涓涓清泉,哪怕泉眼无声,仍然是丝丝浸润,浇灌桃李花开……

正像《目送》中所述:时光,是停留是不停留?记忆,是长的是短的?一条河里的水,是新的是旧的?每一片繁花似锦,轮回过几次?

母亲和父亲的相识很偶然,也富有戏剧性。

那年秋天,勤劳大方俏丽的母亲作为妇女队长到县城开“劳模”大会,高大英俊腼腆的父亲作为年轻大学生也到会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特定年代使得不同身份不同地域的年轻人意外相遇,也开始了一段目送的爱的旅程。

秋风习习,母亲目送在提亲时遭到外祖父拒绝的父亲沮丧的背影。

芳草萋萋,母亲目送在新婚后每天往返县城与乡下的父亲宽阔的背影。

雷声隆隆,母亲目送被乡亲们抬上了灵柩车的父亲……

父亲走得很意外,直到今天,我仍然认为是被庸医不负责任地杀害了。虽然那时我很小,不懂事,但是,父亲早上离开家时,我分明看见他对我说话时的眼神和频频回头的身影,我还清晰地记得他临出门时的嘱咐。我以为,父亲只是像往常一样,高血压发作到医院看看就会回来的。谁承想,高高大大的父亲竟然紧阖双眼躺在担架上,在一片哭声一片车鸣声一片雷声中深夜回来。

风雨夜归人,归来的父亲双手还是温的、柔和的!我不相信!

听姐姐说,父亲弥留之际,紧紧拉着母亲的手,无语泪流。

听姐姐说,父亲走时,家里的债才刚刚还完。

那一年,父亲四十八岁,母亲与他同龄。

我不知道母亲在送走父亲最后一刻时的肝肠寸断,但,我确信,我的父母在深深地凝望中——在泪雨中,一定相约:不必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