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香中别有韵
6544600000004

第4章 胜日寻芳翰墨中——悦读悦写(3)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如他的思想一般,朴素而心怀宇宙。又如“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是他内心中一直坚持着的思想,是他在乱世之中守住的一片净土,至少让后人能看到:那时的人思想也很纯净。他生出了这种思想,却没有君侯选用,看透了社会的他悲哀无望,隐去行踪。

而后又有一位独特的人后来居上。他可爱,他魅力四射,根本让人无法移开眼。他是道家的集大成者——庄子。为何是集大成者?原因是他吸取《老子》中的经典,并提出内心的观点:“万物互相依存转化。”

“钓于濮水”的故事,让我们看到庄子在名利的诱惑下“持竿不顾”的态度。他明白天下的乱、人心的坏。他宁愿“吾将曳尾于涂中”,也不愿牺牲性命换来权贵名利。因为,他看透了。他隐居,换来了几分宁静,没有世间的纷扰。我羡慕他,他有着看透世界甚至生死的思想,活得超脱自然,活得悠闲。我嫉妒他,他还有一位朋友——惠施。我恨他,他没有在惠施活着的时候和他拜把子,还以恶言相告。我心疼他,他在惠施死后哭倒在惠施墓前。原来,看透生死的他,也怕寂寞。但是他不得不做,也必须做——在晚风吹动之时,成为一棵树,守着那月亮,守住那片净土。

回过头来,我对庄子报以太多的感情,就像我在现实中受情感而摆动,受七情六欲所控制一样,根本无法成为老庄一样的圣人英雄,然而,当我读到“翼翼归鸟,晨去于林”,“日夕气清,悠然其怀”,“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时,看到的是一只自由自在的归鸟伸展翅膀在天空中翱翔,是发自它弱小的身躯内真正的喜悦。他是有遗憾没错,但他马上将天地万物装进内心,用这美好的自然慢慢说服了自己,慢慢向融合自然走去。陶渊明归隐后寄情于山水的悠闲畅怀,他将老庄的道家思想学来,遇到生活中的困难、问题,就用这“顺应天地万物规律活着”的思想来提醒自己。东晋的诗人陶渊明为我开启了一道通往清灵世界的大门,让我能够随时在对人生的领悟、与自然融合中,解脱烦恼,平衡苦乐,从而使我的心灵得到安宁。

对于博大精深的道家思想,我现在所理解的已经给我不小的震撼,我还在慢慢探寻,翻回历史的页码,体悟那种美好而智慧的思想……

教师点评:什么是英雄?世纪前的英雄又是怎样的形象?格格同学在文中写出英雄新的内涵。小作者能结合公元前老子、庄子,以及后世陶渊明的作品娓娓道来,在理解老庄陶潜作品时也写出了心中的英雄形象,感情丰富,引领我们随着作者一起去认识体会道家思想,也随着作者一起感喟!(董秀梅)

品味陶渊明

赵小寒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提起陶渊明,跃然于我眼前的,便是这句诗与一画像。

读过陶渊明许许多多的田园诗,长年累月,陶渊明在我心中,就好像这画中人一般:一老叟袭一身青衣,盘夫子发髻,半长胡须,头发并无全部花白;肩上挑一担清淡菊花茶,悠然自得穿行于市集、乡野之间。

不知为何陶渊明会在我心中留下这一形象。现在想来,怕是因为他透过诗文所表达的、发自内心对自然恬静的赞美,太过深入人心了。这溢于言表的赞美,藏于他一首一首的田园诗中。在“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间所展现的,是他对清雅自然、无声胜有声的热爱。《归园田居》,是陶渊明的一首山水田园诗作,表现了他脱离尘世官场苦恼,享受田园风光的放松怡情。这种生活,又怎能让他弃之错之?

陶渊明的诗没有大多数人所偏爱的华丽辞藻,就好似他爱菊而不爱牡丹,骨子里有的是淡泊与宁静。

世人多称赞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作为才子的清烈傲骨与不屈不挠的气魄便可从中窥得一二。一个人空有满腹才情与淡泊性子是远远不够的,不为权贵所屈服的气节,坚持本心的无畏胆识,方是做人的根本。

有才情雅兴的并不仅仅是陶渊明,有豪壮气节的也不单单是陶渊明。将自己寄情于山水,满腹才华,不低眉于富贵豪强的,才是陶渊明,独一无二的陶渊明。

做到真正的归隐,保持心中气节,诗中的陶渊明,披蓑戴笠,踮着步子,正一摇一晃走向他心中的山水乐园。

同学点评:菊,象征了陶渊明;陶渊明,也赋予了菊气节。两者相融,便流传了千年;而你,也同他一起畅游在那片精神的山水田园。

(汪晓宇)

人言可畏,红颜薄命——读《墙有茨》有感

王文欣

《墙有茨》是《诗经》中我不太喜欢的诗之一,卫国宫闱丑事妇孺皆知,此诗作者却故弄玄虚,宣称宫中秘闻“不可道也”,随后却故露口风“言之丑也”,以不言为言,比直叙更意味深长。

在我看来,这种自命道德高尚的人,明明八卦,却一本正经,把别人骂得体无完肤,自己却未必心如赤子。

此诗的主角宣姜死于何年,没有记载,对史家来说,她是个不淑的女子,无足轻重,死了正好,从此少一妖姬。

可宣姜,不是不淑,只是遇人不淑,薄命的女子,一生被人摆布,如果她能选择,她又会怎样生活呢?谁也不知道,所以谁也不能断言她的好坏。

这让我想起同是春秋时期,另一位名动天下的美人——息妫,因美色而亡三国,传说后来与息侯出逃,可惜不成功,便自尽了,息妫血溅之地,长满桃花。

史册上的红颜薄命又何止她二人?当所有荣华富贵都成过往云烟,命运公布最终答案,也许她们都宁愿没有娇媚容颜,只要能免去当世的苦楚、后世的嘲弄。

可惜,谁是先知?谁能在开始的时候,就能冷静地预见这一生?

当荣光尽褪,她们终于能够寂静地飘散在风尘中,不再受任何流言蜚语的侵扰。

爱,并非所爱;恨,身不由己。

同学点评:作者纵览历史烟云,拨开迷雾探寻灵魂的深处:那些红颜深陷命运的泥潭,却无法自拔,只留得后世的无限感叹……

(汪晓宇)

爱北平

张格格

假若说起北平,印象中那是一段旧时代北京的一个称谓。迟到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我品味了冰心、郁达夫、老舍等人对北平的印象。

这是一个沉静的城市。它作为中国的一部分,沉淀着几千年的文化,美得令人震撼。北平人的生活,那叫一个闲适。先不说下了火车就有车夫接送,也不说那每天晚饭后座无虚席的北海边的茶座,就说说那北平图书馆里的书,那是在全国数一数二的。一本书,一杯香片茶……那真是北平文化人的代表。

也有很多人写江南。郁达夫选择了江南与北平进行比较。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但一个秦淮以南,一个秦淮以北,有什么可比较的呢?冬季,江南没有北平的寒风刺骨磨炼人的意志;夏季,江南太潮湿,虽然适合女子的生长发芽,但是男子汉的阳刚之气就少了一点。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北平的小吃,那是真不少。“花多菜多果子多”“旧北京只早点一项,就有说不清的花样”……抓人心要先抓住人的胃。北平的淳朴,就从那些北平人弄吃食的方式中体现出来。半个世纪前的那些学者,身为北平人,那真是自豪与骄傲!“哼,美国的橙子包着纸;遇到北平的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

他们,生活在乱世里,对北平的爱由衷地从内心中释放出来,笔尖嘶嘶扫过,那爱意便铺满了整张卷纸。恋上北平,也是件无法自拔的事,要落泪了,言语是不够表达我的心情的。

同学点评:原有老舍之《想北平》,今有格格之《爱北平》。其言也真,其情也真,叫人读罢不禁泪满春衫袖,吾甚喜之,亦感欣慰。仿而写之,临而摹之,终有一日可自成一家之言,望再接再厉早登高峰。

(刘晓晓)

“粗中有细”的北京生活

安荻

我真爱北京。

我其实对北京也是不大了解,它总是有着自己的秘密,而我今天所写,正如老舍先生当初一样,只是“我的北京”而已。

在我看来,北京,不是旅游胜地,不是经济繁荣的大都市,亦不是偌大个中国的政治中心。在我心里,北京,就是家,给我温暖、让我踏实的家。

北京的生活是粗中有细的。我们先来看看北京生活的“粗”。

清晨起来,院子里就不消停。准备上班的大人们和要去上学的孩子们便是一大早就要起来的,这一折腾,就是一早上。走之前,都会与院子里的邻居们打声招呼,问个早安,就这么匆匆离去了。这时,巷子里,便会见到几位遛鸟儿的老人,听着收音机,提着鸟笼,好不自在。等这院子里消停下来,几位老人也已起床,洗漱完毕,坐在院子里,晒晒太阳,喝喝茶,享受完这清晨的阳光,便吃早饭去了。

吃完早饭,这一天的生活,也算是开始了。

有的人会选择在屋里看书,而有的人则会出去逛逛。北京的公园,当真是多,而我,喜欢去北海。初秋的北海,甚是美丽,丝毫不见荒凉之色。撑一只小船,在湖上静静地划着,抬头便是蓝天白云,低头便是湖面倒映的白塔,四周则是绿树红墙了,在平常日子,这里大抵是没有人的,你也可以得个安静清闲。

最主要的是,秋天,在北海,你可以一睹燕京八景中的“太液秋波”,微风拂过,用“浮光跃金”这四个字形容最恰当不过。柳荫下,一汪池水闪着金光,那景,真是很美。

如果你喜欢热闹,大可以去天桥看看。那时候,北京的天桥是整座城市最热闹的所在。有街头杂耍的艺人,也有戏楼里唱戏的小生,还有相声界的“名嘴”在此可以博您一笑。不管您是看杂耍也好,喝茶听戏也好,总之,这里是百姓聚集的地方,人头攒动,好不热闹。

这一上午也算是过去了。中午,不管是一碗炸酱面,还是一份炒肝儿包子,都是最为实惠的吃食,也都是大多百姓所钟爱的。

下午,有的人选择去逛逛商店,去稻香村买几包点心,给孩子们买点一毛钱八块儿的糖,再给他们买几瓶一毛五的北冰洋,走到巷口儿,拎几斤菜回去,就要开始准备晚饭了。

晚上,一家人坐在院子里,吃着饭,聊着一天的工作或是学习,有时候还会碎叨几句闲话。晚饭过后,孩子去做功课,老人不久就睡下了,而那些大人则在为明天的工作做着准备。一轮明月挂在天空,院子里的灯,也都熄了。

这就是北京人一天的生活,当然,这也是我从祖辈和父辈们的聊天中听来的,即使那时日子苦,但也很快乐,他们每每谈到,脸上都会露出幸福的表情。而我,也曾试图找回旧时的生活,但也只剩些残片了。不过,有些骨子里的东西是不会变的。至今,我仍旧觉得,北京人的生活有些懒散,但倒也自在,北京人喜欢享受生活,也总会给自己找点乐子。

在外人看来,北京人的生活似乎有些“大大咧咧”的,但其实不然,北京人的生活,实际上是非常讲究的。

用的东西“细”。

早上老人遛鸟用的鸟笼,是上好的木材制成的,鸟笼也是分等级的,不同的鸟,笼子的大小、木材、纹样都是不一样的。人们都说北京人喜欢喝茶。家里,喝茶用的器具是相当全的。盖碗儿、杯子都是名窑烧出来的,小泥壶也多半出自名家之手,什么茶用什么壶,水几分热,什么时节喝什么茶,样样可都是极为讲究的。

装饰“细”。

无论是大街上还是公园里,或者是巷子里,只要你细看,每一面墙,每一条长廊,每一个亭子的装饰都是精雕细琢出来的。皇家行宫内的装饰更是不含糊,廊顶的每一块砖上都有画,无论是画工还是用色都极为精细。这种入微的建筑装饰,除了北京,应该是很难见到了罢。

规矩“细”。

中国自古长幼尊卑分明,古代君王为尊,依次排列,礼制划分严明。见面后的一切动作、用词,都有严格的规定,不得冒犯。如今,虽无君王,但家中尊卑依旧严明,不得无礼。之前过年时,晚辈也是要向长辈磕头的。无论是饭桌上还是日常说话,都是不允许长幼颠倒的。

这就是“我的北京”,这就是我的北京生活。无论是当初的古城旧都也好,现在的繁华都市也好,这里永远是我爱的北京,我疲倦之后的唯一一处歇脚之地,我的家。

同学点评:安荻的这篇文章模仿老舍先生《想北平》,恰到好处。身为一个北京人,她把对北京的爱融入字里行间,写出了一个粗中有细的北京,通过对一天早中晚的描写,既带领大家游览了一个“粗”的北京,又使我们在“细”中领略了北京人的生活与传统。

(马晓薇)

读你千遍味百转——读《短歌行》感怀

董秀梅

第一次读你,是在大学课堂上,不谙世事的我,模糊的印象中更多的是讲魏晋文学的老师那慷慨激昂的声音和形象,是三国时代群雄逐鹿中原的硝烟和火光,建安风骨像碎片一样凌乱而迷茫。只是每每感到光阴荏苒,便觉吟咏“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样的诗句特能解愁而已。

那时的我,在那雨季花季的浪漫岁月里,初次解读曹操,哪能体会到他的雄才大略和诗歌中的慷慨多气呀!只能与你——《短歌行》擦肩而过!

第二次读你,是在写学位论文时,也许是冥冥之中的召唤,在研究曹植的五言诗时,我再次与曹操见面。捧读他的《蒿里行》、《龟虽寿》、《观沧海》、《短歌行》,我不仅被诗人渴望建功立业而不得所发出人生苦短的忧叹所震撼,而且被诗人有着“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的胸怀所折服。只是即将离开大学校园,也来不及细细咀嚼,就怀着对美好岁月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憧憬,带着你——《短歌行》匆匆上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