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海洋文化与海洋文化产业开发
6545000000005

第5章 中国海洋信仰文化资源及其产业开发[1](1)

本章讨论海洋信仰资源的产业化,涉及信仰产业化的问题。在当代中国,信仰产业化的案例不少,尤其在中国迅速发展的旅游业中。那种在景区盖个庙,然后找人来做和尚的事情,以及私人承包寺院的事情,绝不是偶发事件。寺庙等宗教信仰场所,作为信众的精神家园,产业化可能导致原有的价值体系遭到破坏。信仰能否产业化一直以来争议不断,大多数结论都是拒绝产业化。2012年,陕西西安一家财神庙欲借壳上市而引发了轩然大波。国家宗教局也明确表示,反对利用寺庙道观搞旅游开发甚至计划将寺庙道观捆绑上市的做法。而在此之前,法门寺和少林景区也曾有上市计划,但都被搁置。

2015年12月25日,广东翊翔民俗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登陆新三板。这是一家主营祭祖用品、拜神用品和祭祀通用用品的公司,也就是生产冥币的“地下钱庄”。该公司生产出来的冥币采用经销商模式进行销售,产品主要向马来西亚、新加坡的经销商销售。翊翔文化位于汕头莲下镇。自清末开始,莲下镇就是祭祀用品的主要产地,产品也曾远销东南亚。2013年、2014年和2015年1至9月,该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227.41万元、3757.22万元、3999.61万元,净利润分别为173.07万元、208.10万元和498.49万元,[2]收入颇为可观。

翊翔公司所生产的祭祀用品也属于信仰文化的组成部分,但它的上市并没有引发信仰产业化的担忧。该案例提示我们:信仰文化资源可以产业化。本书在这一章将梳理中国海洋信仰的文化资源,并分析海洋信仰文化资源产业化的成功案例。

一、中国海洋信仰文化资源

本书所指的海洋信仰即海神信仰,而海神“是指人类在向海洋发展与开拓、利用海洋的过程中对异己力量的崇拜,也就是对超自然与超社会力量的崇拜”。[3]海神信仰是以各种职能的海神和近海水体神为崇拜对象的民间信仰。中国海神信仰经过了原始神灵崇拜,以及与佛教、道教的融合等阶段的发展,在当代社会依然影响着滨海民众的思想观念、精神追求与行为方式。海神信仰文化资源是以宫庙为主要活动场所,以海神为崇拜对象,以各种仪式和庙会等为表现形式,包括信众的行为习惯、纪念工具用品等内容在内的总和。

(一)中国的海神

中国最早的海神信仰,属于原始崇拜的一部分,先民以海洋水体为神,或以海中的动物,如大鱼、乌龟等为神。“环渤海沿岸渔民至今还崇拜鲸和海龟。胶东渔民习惯称鲸为‘老人家’,每当见到鲸在海中经过,便尊称为‘过龙兵’,赶忙焚香烧纸祭拜。辽东半岛滨海民众自古以来崇拜海龟,将它视为保护自己的海神,尊称其为‘元神’。农历五月十三日为祭祀元神的日子。”[4]进入传说时代,早期海神依然受图腾崇拜的影响,显出半人半动物的形象。比如《山海经》中记录了早期海神的形象:“东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黄蛇,践两黄蛇,名曰禺(豸虎)。黄帝生禺(豸虎),禺(豸虎)生禺京。禺京处北海,禺(豸虎)处东海,是惟海神。”(《大荒东经》)“北方禺强(禺京),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青蛇。”(《海外北经》)“西海陼(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赤蛇,名曰弇兹。”(《大荒西经》)这里的东海神、北海神等的称呼反映了先民对大陆周围充满海水的初步地理认知。《太公金匮》曰:“四海之神……南海之神曰祝融,东海之神曰句芒,北海之神曰玄冥,西海之神曰蓐收。”这里明确了方位与海神的对应关系,代表着先民已将四海作为大陆四方的边界和四方的极端。这种海陆观念对后世影响深远。

东汉时佛教传入中国之后,来自原始图腾崇拜的本土龙与佛教的护法神龙结合,产生了“海龙王”的形象。海龙王形象进一步与四海海神结合,产生了“四海龙王”。四海龙王虽然从形象上还带有动物性,但其社会属性和人格性已经大大加强。龙王不仅拥有海底龙宫,有虾兵蟹将,有龙婆、龙太子、龙女,还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与人间帝王何其相似。传统社会对龙王的官方祭祀始于唐代。到北宋末年龙王正式得到朝廷册封。朝廷的册封大大提高了龙王的地位,促进了龙王信仰的传播和发展。在此过程中“四海龙王”也逐渐有了自己的具体姓名:“东海龙王敖广”、“南海龙王敖钦”、“北海龙王敖顺”、“西海龙王敖闰”。四海龙王中居于最高位置的是东海龙王。

四海龙王是中国沿海各地普遍信奉的海神,它的普及性超过后来的妈祖。因为大海与众多内陆河流相通,所以海龙王信仰也随着河道进入了内陆地区,在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都形成了广泛的龙王信仰。在民间认识中,海龙王不仅主宰海洋,左右风浪,还掌管天下众水,所以也成为内陆农业地区的水神。但龙王形象来自于原始图腾,面目怪异狰狞,海上风暴难测、险象频生也被民众认为是由龙王的性格暴戾无常所致,因此民众对龙王敬畏多过敬仰。而普度众生的观音菩萨逐渐分化出海神的职能,同时东南沿海的人鬼——妈祖也逐渐崛起。这两位和蔼可亲、慈眉善目的女神迅速赢得了民众的爱戴,逐渐取代海龙王,成为最重要的海神。尤其是妈祖,随着航运贸易的发达,在中国沿海地区备受尊崇。

妈祖信仰起于北宋,最初只是福建湄洲岛民众信仰的地方海神。根据种种材料的记录,妈祖姓林名默,原型为福建莆田湄洲岛的一名女子,可能生于宋建隆元年(960年)农历三月廿三日,卒于宋雍熙四年(987年)农历九月初九日。她生前水性极好,能踩席渡海,常救助海上遇险者,死后也常在海上显灵,保护渔民舟子及来往商客。林默或示兆梦,或示神灯,或亲临挽救,渔舟商船获庇无数。岛民感其功德,尊为“娘妈”,后来,岛民在湄山峰顶建起祠庙,敬拜为“妈祖”,世代虔诚奉祀。这是中国第一座妈祖庙,被称为“祖庙”。在福建海商的带动下,妈祖信仰很快风靡中国沿海各地,并随着海外交通、贸易和海外移民,广泛传播到海外,几乎遍布世界各地。

民间对妈祖的崇信也影响到了官方,从宋代开始,妈祖屡被皇帝敕封。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年),给事中路允迪从明州出发出使高丽途中得妈祖护佑。路允迪将这件事情上奏给宋徽宗,徽宗赐了“顺济”二字作为湄洲妈祖庙的庙额,又下诏“妈祖专司海岳”。路允迪得妈祖护佑的神话在廖鹏飞《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丁伯桂《艮山顺济圣妃庙记》、《莆田县志》及周煌《琉球国志略》等书中都有记录。这是妈祖受朝廷敕封的开端,此后历代王朝对妈祖都有所褒敕,“从宋宣和五年到清道光十九年的716年间,宋元明清的14个皇帝赐给妈祖的封号多达28个,从‘夫人’、‘天妃’、‘天后’直至‘天上圣母’”,[5]并列入国家祀典。

在海神信仰中,除了影响最为广泛的妈祖、龙王、观音等外,还有大量的大大小小的区域性海神,如三婆婆、临水陈夫人、周宣王、安知县、楚太爷等,以及一些与海洋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海神。

鱼神和盐神是典型的海洋生产行业神。鱼神是渔民信奉的神灵。渔民们将海中的大鱼等认作鱼神。他们认为敬奉鱼神,鱼神就能驱赶鱼群入网,使渔民得丰收。比如山东沿海一带渔民将鲸鱼奉为鱼神,呼之为“老人家”、“老赵”、“赶鱼郎”等。有些沿海地区供奉的鱼神是普通渔民,“紫铜色脸膛,穿赭衣笼裤,左手擎黄鱼,右手举鱼叉,也有一手举鱼叉,一手举网,脚踏大黄鱼的。相传,鱼神名叫陈乌梅,是一贫苦渔民”。[6]盐神是盐民信奉的神灵。中国沿海民众很早就开始利用海水晒盐,早期与海盐生产有关的历史人物往往被神化为行业管理神,如传说中最早从事盐业生产的宿沙氏就被盐民奉为盐神。《物原》记载:“轩辕臣宿沙作盐。”《山堂肆考》也说:“宿沙氏始以海水煮乳煎成盐。”在不少沿海地区的盐滩上都有盐神庙,里面供奉着的往往是“万代煎盐祖,千秋煮海师宿沙之神位”。中国地方性盐神很多,有一些地方将先秦时期的管仲奉为盐神,有些地方将曾担任两淮盐运使的曾国藩供为盐神,而渤海湾民众信奉的盐神则是当地一位渔民——詹打鱼。

船神是渔民信奉的神灵。在中国东南沿海一带,船神又被称为“船老爷”、“船菩萨”,以及“船关老爷”等。各地渔民所奉船神各有不同,有渔民奉鲁班为船神,因为他是造船的祖师爷;有渔民奉关羽为船神,渔民需要用他的“忠义”鼓励团结作业;还有奉杨甫老大的,因为他是个捕鱼能手;也有奉女性船神的,如妈祖、观音等。一般渔船上都有专门的船舱供奉船神,被称为“圣堂”舱。

潮神和礁神是渔民、海商等常常往来于海上的人群共同尊奉的神灵。潮神主要在江浙、福建沿海受到信奉。这一带的潮神神主相传为伍子胥。《越绝书》《吴越春秋》等都记载了伍子胥灵魂驱水为涛的传说。王充《论衡·书虚》云:“今时会稽丹徒大江、钱唐(塘)浙江,皆立子胥之庙。”潮神得到了官方承认,其祭祀中心最初在浙江绍兴地区,在隋代移至杭州。唐代,潮神先后得到了惠广侯、惠应侯、吴安王等封号,此后历代都有加封。唐宋之后,伍子胥庙遍布江浙沿江沿海。礁神的信仰中心也在东南沿海,尤其是舟山群岛海域。因为这一带海域中有许多礁群,或林立于海面,或潜伏于水下。过往船只往往有触礁危险,因此有了礁神崇拜。舟山嵊泗大洋山岛民众奉“圣姑娘娘”为礁神,来往船只凡过圣姑礁,必登礁祭拜。

(二)中国海神祭祀仪式

为了使海神护佑人间,民众为海神立像、造庙,供奉香火,并举行定期的祭祀仪式。海神祭祀仪式是海神信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海神祭祀活动由来已久。早在原始部落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就开始了对大海的祭祀,《礼记·学记》云:“(夏、商、周)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因为海洋是万河之归,所以祭祀大海的仪式更隆重。夏商周时期,帝王祭海多采用“望祭”的形式,也就是象征性地对大海遥祭。汉宣帝主动把民间的海神祭祀仪式纳入国家政治文化活动之中,“宣帝即位……制诏太常:‘夫江海,百川之大者也,今阙焉无祠,其令祠官以礼为岁事,以四时祠江海洛水,祈为天下丰年焉’”(《汉书·郊祀志》)。此后,祭海活动被纳入国家祀典。

隋文帝开皇十四年(公元594年),为祭祀南海神,文帝下令在今广州建南海神庙。南海神庙是四海神庙中规模最大,至今唯一保留较为完整的海神庙。[7]隋文帝以后的历代帝王都十分重视祭海,唐武德至贞观年间,每年祭祀五岳、四渎、四海成为一项制度,并规定广州都督刺史为掌管祭祀的祠官,就近祭南海神。唐玄宗曾五次派官臣祭祀南海神,并封四海海神为王。韩愈的《南海神庙碑》记录了当时隆重的祭祀大典。宋之问的《景龙四年春祠海》一诗描绘了诗人目睹祭祀场面的感受。到了清代,官方对南海神的祭祀一如既往,其中尤以康熙、乾隆时期为最盛。康熙还曾为南海神庙御笔亲提“万里波澄”匾。

除了官方的祭海神仪式之外,民间也有自己的祭海神仪式。尤其是那些从事海洋贸易活动的海商在出海前必定要举行祭祀海神的活动。如唐宋时期,往来南海的客商起航前与归航后都要到福建南安延福寺祭祀通远王。“(通远王)其灵之著为泉第一。每岁之春、之冬,商贾市于南海暨蕃夷者,必祈谢于此。”[8]福清海口的林夫人庙也是南海客商经常祭祀的对象,“贾客入海,必祷求阴护”。[9]唐代江浙沿海的海商经常祭祀的海神是天门都督,其神庙是四明的祚圣庙,“唐贞观间,有会稽贩客曰金林,数经从荐牲醴惟谨,舟行每得所欲”。[10]根据宋《海盐澉水志》的记载,显应侯也是江浙一带海商常祀奉的对象。“庙中有神曰杨太尉尤为灵异,凡客舟渡海,祈祷感应如响。”[11]到了明清时期,海商出海前祭祀海神已经成为惯例。南海神庙地处珠江出海口,来往商船经过这里均要停下来到庙祭祀,以祈求航路平安、生意顺利。每年农历二月十三日为南海神诞辰,南海神庙还会举行盛大庙会活动。

古代中国海外贸易对季风的要求很高,商船必须依赖风力航行。所以海商在祭祀海神时要向海神祈求季风,称为祈风。祈风仪式在每年农历五月及十一月左右举行。夏季祈求南风,使商船从南海各国返航。冬季祈求北风,使商船顺风南下。最初进行祈风仪式的多是海商。他们认为祈风祭海是关系到财运兴衰,甚至是生死存亡的大事。所以每当季风来临,海商准备起航前,必会举行盛大的祭海祈风仪式,乞求海上航行一帆风顺。到了宋代,朝廷把民间的祈风祭海活动变为国家的一项制度,委派市舶官员和地方官主理其事。仪典分别在夏、冬两季举行。祈风仪式相当隆重,《泉州府志》卷七《山川》中《水陆堂记》一文,其中记载:泉州城西南安县金鸡村的九日山举行祈风仪式时,“车马之迹盈其庭,水陆之物充其俎,成物命不知其几百数焉”。郑和下西洋时也举行过祈风祭海仪式。他曾多次驻福建长乐候风“伺风开洋”,每次必会举行隆重的祭海祀典,祈祷海神天妃保佑航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