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简史
6583900000028

第28章 释迦牟尼

现在,让我们把时间后退3个世纪,来了解一位著名的宗教人物的故事,他几乎让所有亚洲人的精神以及宗教思想产生了最本质的变化,这个人就是释迦牟尼。大概是在约书亚对希伯来人发表预言性演讲的同一时期,释迦牟尼已经开始在印度的土地上布道了,不过,他开始的地方应该是贝拿勒斯一带。他虽然与约书亚,甚至是爱菲斯学派代表人赫拉克利特[16]都出生在公元前6世纪,但他们谁也不知道对方的存在。

对人类精神文明而言,公元前6世纪是一个重要的时间段。在这一时期,世界所有人类的思想都受到新思想的冲击,包括下面即将介绍到的中国在内。此时,人们不再将祭司、残酷的祭祀仪式以及帝王权力视为绝对权威,而是就精神层面开始了敏锐的思考。如果2万年前为人类的“童年期”,那么,公元前6世纪便是人类“青年期”的开始。

有关印度初期的历史发展,现在并没有准确的说法。根据推测,可能是在公元前2000年的时候,一支说着雅利安语系的队伍对印度进行了征服,于是,他们的文化、传统就此在印度得到传播。事实证明,梵语就是在雅利安语系中演化而来的。这支最早挺进印度的征服者发现了印度河流域生活的肤色浅黑的民族,他们的文化虽然细致、多样,但却没有坚持的毅力。他们与希腊人、波斯人明显不同,喜欢独居一处,而不是与别族同处。其实,当印度的历史初具轮廓的时候,社会便已经被不同的等级细分开来。在他们的生活中有着各种禁忌,比如等级不同者不可以一起吃饭,也不能通婚,甚至不能有所来往,他们绝不能像欧洲、蒙古人那样随便与其他民族、人种通婚。这种等级制度一直是印度历史清晰可见的主线,并在后来演变为种姓制度,让自己的整个民族与其他国家形成鲜明的对比。

在喜马拉雅的山脚下,有一个不大的小国家,释迦牟尼就是这个国家未来的继承者。19岁那年,他与自己的表妹结为夫妻。释迦牟尼每天所做的事,就是在自己的领土上四处游玩、狩猎。很快,他对这样的生活状态产生了质疑,觉得这根本就不是真实的生活,而是处于假期当中。所以,他想要换一种方式,过更有意义、更让人向往的新生活。

这些对现状充满厌倦、不满,对疾病、生死充满不安的想法,一直萦绕于释迦牟尼的心里。就在他每天为这些问题所苦时,他与一位游走四方的苦行僧不期而遇。在当时,印度有很多这样四处漂泊的苦行僧,他们的生活便是遵守僧人的戒律,每天对内心进行深刻反省,并不断追索宗教真谛的意义。也就是说,苦行僧的人生,是以寻找真切、深刻的人生意义而存在的,这正是当时释迦牟尼对自己人生的向往。

传说,正当释迦牟尼走在田野中,不断追索人生的意义时,有消息传来:他的第一个儿了诞生了。释迦牟尼听完,只说了一句:“又一个新的束缚加在了我的身上。”家人、亲戚为了祝贺新生命的到来,特别举行了盛大的宴会。释迦牟尼回到家时,得到了所有人的祝福与恭贺。可是,当他晚上进入梦乡后,一种前所未有的痛苦让他从梦中惊醒,这种痛苦就如同听人告诉自己“你家的房子着火了”一样的感受。面对这样的痛苦,释迦牟尼终于下定决心,抛开已经拥有的一切,去追求更有意义的人生。他悄悄来到妻子房间的门前,在微弱的灯光中,他看到妻子与刚刚出生的儿子已经熟睡,一旁摆放着的鲜花娇艳欲滴。他忽然产生一种冲动,想要去抱一下自己刚出生不久的儿子。不过,他害怕这种做法会将妻子惊醒,于是,他最终咬咬牙,快步走出门去,骑上马不辞而别。

整整一夜,释迦牟尼都在马背上度过。至天快要亮时,他已经站在其他国家的领土上。他走到一条河边,用自己随身的宝剑剃掉了乌黑的头发,并将所有的随身饰品以及宝剑包成一个包裹,系于马背上,然后让马自己回家去。他漫无目的地前进着,不久遇到一个衣衫褴褛的人。于是,他将自己的衣物换给对方,而自己则穿上了破烂衣物。至此,他与往日的生活做了挥别,开始全身心去追求有意义的人生。释迦牟尼向着南方前进,在陡峭的温迪亚山上有隐居的贤者。在一个很小的山洞里,他遇到了几个靠乞讨维持生活的贤者。这些贤者在遇到求学问知的人时,便将自己的哲理口授给对方。不过,释迦牟尼当时已经对所有哲学门派都已经了如指掌,在他的智慧面前,这些人的哲理并不可能让他得到自己想知道的人生意义。

在印度,人们坚信,一切云游、绝食、不睡觉等自我折磨方法,都可以帮助自己得到强大的能力和智慧,释迦牟尼也想要通过这样的自我折磨来寻找有关人生意义的答案。于是,他与5个想要修行的人一起进入森林,开始了云游、绝食等自我折磨。很快,释迦牟尼的名字在人们中间传播开来。可是,这并不是他想要的结果,他觉得这并不能帮助自己得到智慧。这天,释迦牟尼在极度饥饿的状态下继续行走着,走着走着,他终因体力不支而晕倒了。等到他醒过来,也忽然明白了一个道理:想要靠着自我折磨获取真理不过是荒唐的行为。

至此,他重新正常进食,并不再做徒劳的苦行。这种做法让与他一起苦修的人惊讶不已,但释迦牟尼已经明白,不管要追求哪一种真理,人都必须要保证足够的精力与健康的体魄。这种认知对于当时的修行者来说,就如同“妖言惑众”,这使得追随在他身边的修行者纷纷离开,他只能只身开始人生意义的追索。

想要解决一个庞杂而重要的问题,其过程往往是极为漫长的,哪怕答案已经浮到了水面,也同样让人看不到希望,对释迦牟尼来说,同样如此。有一天,释迦牟尼坐在一棵树下,吃着当天的食物,突然就顿悟了,他知道了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传说,在那之后,释迦牟尼坐于树下,日夜不停地思考。很久之后,他才从树下站起来,并将自己顿悟和思考出的真理讲给他人听。

首先,他回到最初修行的地方——贝拿勒斯,找到了曾与自己一起修行的5个人,将自己顿悟出来的教义一一讲给他们听,很快便得到了这5个人的重新追随。于是,他们在这里修建了自己的房子,还为前来追问真理的人特别创建了一所学堂。

释迦牟尼的教义完全是通过自身经历而总结出来的:“作为一个幸运的人,我为什么得不到内心的快乐?”这个问题是一种自省,这和那些对宇宙进行研究却不关注自身感受的学者并不相同,与希伯来人的犹太精神也不一样。释迦牟尼作为印度人民的精神引领者,从没忽略自我感受,甚至时时处于对自我、消灭自我的思考之中。在他看来,人生一切的苦恼皆来自于贪念。一个人除非克制自我贪念的产生,不然,注定是要一生痛苦的,其结局也注定凄惨。释迦牟尼将人的贪念划分为3个不同的种类:一是来自于物质以及感官的欲望,比如吃、穿、金、银等;二是来自于自私、长生的欲望,比如利己、贪生等;三是来自于名利、成就的欲望,比如职位、成果等。对于人来说,这些欲望都代表着罪恶,想要生活避免不幸,就要对它们进行克制。当一个人将贪念克服,将自我消灭,内心就会得到快乐,自身则进入重生的境地。

这是释迦牟尼形而上学的思想,也是他所传播的主要教义重点,特别玄妙。同希腊人勇敢、正义的思想相比,与希伯来人团结、敬畏的精神相比,释迦牟尼的真理无疑要更加让人难以理解。哪怕是受到释迦牟尼亲自点化的徒弟,也不能完全领悟其中的主旨。因此,在他自身魅力被削弱之后,这种教义便受到他人的误解。当时的印度一直有这样的说法:每经过一段很长的时间,总会有一位智慧的人出现,即佛陀的化身。在释迦牟尼的徒弟们眼中,他便是佛陀的化身,而且,还是最后一位佛陀。不过,历史没有任何记录,表明释迦牟尼认可了“佛陀”这一称谓。但有关他的传奇,哪怕在他还没去世时,就已经四处流传了。这些被加入了夸张成分的传奇故事比起他的教义更有意思,更容易让人们牢记。因此,释迦牟尼的名字慢慢变成了十全十美的代名词。

不过,就算这样,释迦牟尼的教义仍旧为人类留下了一些有关人生本质的答案。假如重生对普通人是玄妙而不存在的,假如释迦牟尼本为凡人,是印度人出于生命的平淡而进行的刻意夸张,那么,人们至少从释迦牟尼所提倡的“八正道”教义中,找到了其主旨所在:正确的语言、正确的行为、正确的目标、正确的观念、正确的态度、正确的精神以及正确的积极意识和正确的忘我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