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简史
6583900000061

第61章 轮船 铁路时代新的海外帝国

对于欧洲各国来说,18世纪是一个动荡且扩展难成的时期。因为西班牙和英国与它们远在美洲的殖民相距甚远,阻止本国与殖民地的自由往来进行限制,导致那些远在殖民地的地区开始脱离宗主国家,并让它们成了思想、语言、生活、政治都不相同的新群体。当这个新群体的发展不断增加,通往本国的航道则出现紧张加剧的态势。这让处于相对荒芜,地盘又小的办事处以及贸易站,出于自我需求,而对本国依赖加强,比如法国设于加拿大的贸易站、英国设于印度的办事处等。一些思想家在19世纪已经意识到,那些主权国家对自己殖民地的统治,已经达到了新高度。1820年,一度在地图上出现的欧洲以外的国家开始慢慢减少,除了俄国还一直保持着对亚洲与欧洲的兼顾。

1815年的英国,就将加拿大人烟稀少的湖泊、沿海、内陆荒野都划在自己国家版图中,而在这样一大片土地上,只有哈德逊湾公司一处定居点;而印度半岛有三分之一的领土受英国东印度公司统治;好望角同样是英国的殖民区;另外,北非沿岸、牙买加、直布罗陀、西印度群岛、南美洲都为英国所属;甚至是遥远的塔斯马尼亚、澳大利亚也成为英国流放罪犯的专门地区。而这时,古巴、菲律宾群岛都有了西班牙的殖民定居点;非洲一些地区则为葡萄牙殖民地。在东印度群岛以及圭亚那分别有荷兰、法国的殖属地,连丹麦也在西印度占有一个小岛。这些地区就是欧洲强大的体现,它们在世界上的扩展基本如此,其中只有东印度公司似乎一直保持并不满足的扩展欲望。

就在欧洲各国与拿破仑处于战争中时,东印度公司便开始如同那些北方、土库曼等侵略者一样,对他国进行大肆扩张了。哪怕是维也纳和约已经签署完毕,它仍旧对印度进行征税,战争更是一如继往。东印度公司甚至派自己的使者前往亚洲各国,行事特点就如同一个已经独立了的国家。只不过,它与国家所不同的地方,就是将自己掳掠来的财富全都带回了本属国。

对于东印度公司如何与各股力量进行合作,又如何取得霸权的过程,我们并不准备细致讲解。总之,它的势力越来越大,一直将阿萨姆邦、奥德、纹德都扩展到自己的管理范围之中了。这让印度的国家版图变成了现在出现在英国小学课本中的样子:印度本邦的大多行政区都由英国统治。

1857年,孟加拉发动士兵暴动,东印度公司出面镇压,之后,这个公司便成了英国王室的一员。而管理东印度公司的总督,通过1858年《改善印度管理法》的草案,成为驻印度的英国国王代表,东印度公司则变成了英国国会在印度的事务部。为了让这项工作得到落实,1877年,勋爵贝肯斯菲尔德对外宣布:维多利亚女王更名为印度女皇。

这一时期,印度与英国之间一直保持这种格局。同时,印度大莫卧儿帝国成为被大不列颠加冕的共和国,而印度则成为君主制国家,虽然它们并没有专制的君主。这种政体囊括了民主吏治以及君主专制的所有缺陷,其问题显而易见。印度人若对什么事不满,完全不知道找谁维权,因为他们国家的皇帝只是一个头衔,所有问题他都必须向英国下议院进行问询。不过,英国下议院每日政务繁忙,对印度的这些事情根本顾不上,印度官员也就只好任其自然发展了。

在铁路、轮船还没有被投入使用之前,欧洲所有国家的外扩都只局限于印度地区。对此,英国比较大的政治流派就认为,国家变弱小的根源就在于海外殖民地的开发。这期间,澳大利亚的殖民地区并不多,但到了1842年以及1851年,铜矿、金矿相继被发现,这让英国开始转变殖民地开发的路线。不过,因为交通运输得到加强,这让澳大利亚的羊毛可以顺利出口到欧洲各国,并成为畅销品。在1849年之前,加拿大发展缓慢,英、法移民一直让加拿大困扰不已,甚至多次产生暴动。至1867年,国家制定了新的宪法,这种局面才得以改善。同时,铁路的修建,让加拿大像美国一样,有了向西扩张的机会,而本国产出的农产品开始源源不断地流向欧洲市场。也因为铁路的出现,加拿大在国力得到发展的同时,国内移民的生活、利益以及语言都得以保持一致。应该说,因为轮船、铁路、电报甚至是海底电缆的出现,殖民地的发展才成了可能。

在1840年之前,新西兰就有了英国的殖民地。新西兰土地公司随后也组建起来,开发岛上的一切资源,同年,新西兰成为英国王室的殖民地。

就像我们前面说的,加拿大是最早的受交通变化而让经济得到提升的殖民地。之后,其他国家也因此与欧洲市场变得越来越关系密切,比如阿根廷、南非等共和国。过去,可以让欧洲各国对这种偏远地区产生兴趣的,只有黄金、象牙、香料甚至是奴隶。而在交通得到改变的19世纪后期,粮食成了欧洲各国争相获取的资源。因为人口增加、工业发展,这对原料的需求大大增加,比如橡胶、油脂以及其他。而荷兰、英国、葡萄牙这些国家,因为对那些偏远小国的产品进行控制,从而获利丰厚。1871年之后,意大利、德国、法国等国家也开始向那些还没被控制的、拥有丰富资源的国家进行扩张,在它们眼中,东方国家便是一个庞大的商业获利地区。

于是,欧洲各国开始向着世界各地进行地盘抢占,不过,美洲地区并不包括在其中,因为门罗主义让它们不敢轻举妄动。

很快,非洲大陆成了欧洲人眼中最具诱惑力的地方。1850年,这片土地神秘莫测,在此之前,人们只对埃及以及它的沿海区域有所耳闻。至于那些人是如何进入非洲地区的,又如何引来了各国的政、商、学等群体,因为篇幅的关系,我们不进行详细讲解。读者们只需要知道,在这片土地上,有着奇特的俾格米人,更有稀奇的动物、水果、花朵、鸟虫,当然,也包括疾病和各种奇妙风光、内陆海、河流等。这片土地对人们来说,是全新的,在津巴布韦甚至还有古文明遗迹。在欧洲人来到这片土地时,这里的人依旧过着原始的、没有法规的生活。

到19世纪的末期,非洲得到全面探索、评估以及测量,几乎被欧洲各国瓜分干净。当欧洲各国对这片土地进行争夺时,是完全不会顾及当地人利益的。不过,这时虽然还有阿拉伯人专门贩卖奴隶的组织,但这种行为因为欧洲人的到来而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制止。当时的刚果为比利时殖民地,刚果人每天都要被迫采集橡胶汁。随着橡胶汁的热销,殖民管理者和当地人的冲突变得越来越激烈。对于这一事实,所有欧洲国家都会将责任推卸干净。

1883年,英国对埃及进行抢占,当时,埃及属于土耳其帝国,但为了利益,英国对此视而不见。英国上校马尔尚于1898年准备从非洲中部到达尼罗河上游,结果与法国发生纠纷,差一点儿引起两国战争。其细节,在此不一一讲述。

另外,以下这些历史,我们也不做全面讲述,比如英国引导荷兰殖民布尔人和奥兰治人,在南非分别成立德兰士瓦和奥兰治共和国,后来对此后悔不已,于是,又于1877年派出军队,将德兰士瓦吞并。1881年,德兰士人为了自由,与英国展开朱巴山战争,并将英军打败。对这场战役,英国人印象深刻,因为新闻对此进行了长时间的报道。英国曾在1899年与这两个国家都进行过战争,并为此付出惨重代价,但这两个共和国最终还是在3年后被征服了。

这两个国家存在的时间很短,对其征服也只用了3年。1907年,统治它们的政府解体,英国自由党对南非进行全面治理。很快,这两个国家便与其他殖民地相联合,并和南非国家组成联合政体,成了受英国统治的自治国家。

整个非洲,在短短20多年的时间里被瓜分殆尽,只有3个很小的国家得以保留,那就是西海岸的利比里亚、受伊斯兰教统治的摩洛哥以及信奉基督的阿比西尼亚。其中,阿比西尼亚是在1896年,经过与意大利的阿杜瓦尔之战后,才最终让自己的主权得到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