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简史
6583900000062

第62章 欧洲侵略亚洲和日本崛起

让人难以置信的是,欧洲各国画出来的非洲地图居然被人们轻易就接受了,而且还将它看成了永久性化解世界问题的办法。但是,对于历史学家们来说,就是接受历史,然后把它记录下来。在19世纪,欧洲人对于历史的看待非常肤浅,并看不出其批判性质所在。当机器革命提供给国家优势时,一些人开始有了这样的想法:对于世界人类的事务,欧洲人才拥有唯一主导权。这种想法,让他们完全忽略了蒙古人征服各大帝国的事实。对于科学以及成果的转移性质,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更不会想到中国、印度也会像他们一样对科学进行研究。在欧洲人看来,只有他们才是最聪明的、最具探索精神的,而生活在东方的人则听从着他们的主导,一直守着旧习传统生活。

正是这样的心态,才让欧洲各国开始纷纷在国外建立办事处,并与英国一起争夺那些待开发的地区,当然,亚洲这样人口数量众多的地区,也被它们看成了各种原材料的开发地。当时,处于印度的英国机构,看上去实力非凡,但事实上却并不是如此。而荷兰也在东印度扩展殖民地,这极大地刺激了其他国家的欲望。于是,这些国家向着波兰、印度、中国、日本等国开始进行抢夺。

1898年,英、德将中国威海卫和胶州湾占领;1899年,俄国则侵占了中国旅顺港。这样的侵略,让中国国内爆发对欧洲的深切仇恨,位于中国北京的欧洲使馆被中国人围攻,有些基督教徒和欧洲人被杀害。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欧洲各国联合,一起对中国北京进行攻打,并将北京的大量无价之宝据为己有。后来,俄国侵占中国东北大部分地区,英国则在1904年对中国西藏进行侵略……

就在这些欧洲国家对中国进行残酷掠夺时,世界上另一个叫日本的国家开始崛起。这个国家的文明、文化、艺术、文学,皆是受中国的影响。日本的政治制度是封建、武士制度,这个传统比基督教出现得还要早,它后来对中国、朝鲜发动侵略,这场侵略可与“英法战争”相比。在16世纪,日本第一次与欧洲产生接触,在1542年,开始有葡萄牙人通过中国船只到达了日本,而至1549年,弗郎西斯·泽维尔将他的耶稣会带入日本。在一段时间内,日本与欧洲的接触相当顺畅,很多日本人都开始信奉基督教。而且,一个叫威廉·亚当斯的欧洲人还成了日本人的朋友,亲自教他们打造大船,这让日本船只在后来成功到达了秘鲁、印度。不过,后来欧洲各国的一些新教产生争议,日本便开始不断收到来自欧洲的警告:不要加入教派政治阴谋中去。不仅如此,佛教教徒受到耶稣会的压迫与残害。日本人开始总结教训:欧洲人犹如凶残的恶狼,特别是那些信奉天主教的基督徒,只不过是教皇和已经仅仅占领菲律宾群岛的西班牙国王掩盖其政治阴谋的华丽外衣罢了。于是,基督徒在日本被大量残杀,至1638年,欧洲进入日本的大门被彻底关闭,这种势态一直持续了200多年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日本就如同另一个星球的人类,完全与世界隔绝。日本政府规定,沿海居民只能打造小型船只,大型船一律不能修造,日本人不可以踏出国门,而欧洲人也绝不能进入日本。

200多年的时间里,日本与世界是隔绝的,日本人也被封闭在一个封建国度中,这个国度有少量的武士、贵族,他们及其家庭人员一直凌驾于其他人之上。也就是在这一段时间里,欧洲开始拥有更开阔的发展视野以及发明成果,各种与之前完全不同的运输船只在日本海峡来往穿梭。偶尔,这些大船也会遇到航船灾难事故。日本人通过住在马岛的荷兰人,开始意识到了自己与欧洲之间的巨大差异。1837年,一艘挂有星条旗的大船出现在日本的江户湾,而船上有曾经在太平洋遇到事故而被大船救起的日本水手。不过,日本并不欢迎这艘船的到来,用大炮将其轰走了。1849年,挂有星条旗的船再次来到日本,并要求日本将之前抓捕的18名水兵放还给美国。后来,佩里将军在1853年率领美国战舰来到了日本海,完全不听从日本要其撤离的警告,并将船队停泊在日本禁止抛锚水域,然后派使者将美国总统的亲笔信送到日本统治者的手中之后,才驶船离开。第二年,佩里再次来到日本,这一次,他带了10艘战舰组成的水兵队伍。战舰完全由蒸汽推动,船上配有大炮。佩里对日本政府提出要求,即日本政府应允许两国贸易与交流。日本对美国的战舰毫无办法,只能被迫点头。这样,佩里带着500名水兵登陆日本,和日本政府签了一份两国通商的协议。当美国水兵威风地走在日本大街上时,受到很多日本人的围观与猜测。

很快,英国、荷兰、俄国也在继美国之后进入日本。当时,下关海峡的日本贵族向自己的队伍下令:对前来的外国船进行炮轰。这让美国、英国等各国家奋力还击,将日本的炮台全部捣毁,而武士也被赶出下关。1865年,日本人在各国要炮击日本的威胁下,与其签下了打开国门的协议。

对此,日本人感觉受到了极大侮辱,于是,凭着自己国家的智慧与顽强,将国家文化和建设快速提升,达到了与欧洲看齐的程度。从历史中看,从没有哪个国家会这样快的提升自己。在1866年的时候,日本还只是处于中世纪时期的国家,封建制度的氛围极其浓郁,而到了1899年,它几乎变成了西式化的国家,国力的强大可与欧洲强国相比。这种快速的变化,让欧洲看到了亚洲的能力,它快速的发展更让欧洲人自惭形秽。

在这里,笔者并不想对日本于1894~1895年期间和中国展开的战争进行细致解释,虽然这场战争更能证明日本已经西式化。这期间,日本已经拥有了西式的陆军以及非常强大的舰队。对于日本的发展,虽然深受欧洲强国英、美的刮目相看,但并没有得到正在亚洲进行挖掘资源的其他欧洲国家的认同。这时的俄国正朝着朝鲜深入;越南已经成为法国的殖民地;德国还在不断找寻着自己合适的“目标”。它们结成一个联合体,对日本想从中国获取利益的行为极为反感。为此,日本在中日战争中浪费了大量国力,于是,德、俄、法便联合对抗日本的威胁要求日本退出对中国的觊觎。

迫于无奈,日本只好接受威胁,并趁此机会重新组织队伍。日本用了10年的时间为自己积蓄力量,并准备与俄国一较高低。日俄之战,对亚洲历史来说是极富意义的,它让欧洲列强的嚣张得到暂时削弱。不过,对俄国来说,这场战争完全莫名其妙,根本没有一点可预见性。曾经,俄国的政治家认为,不应该与日本进行中国东北以及朝鲜的争夺。不过,沙皇与其他王室成员却认为,值得为此冒险。为了侵略中国东北地区,他们已经付出了很大代价,当然不肯轻易退出。于是,大量的军备物资,大规模的队伍被日本、俄国调集到中国旅顺、朝鲜、西伯利亚,至1904年2月,这场空前的俄日之战正式展开。

战争的结果就是,俄国指挥及后勤出了问题,最终成为日本的手下败将。俄军从非洲调来的海军,在马海峡战役中全军覆没。这场战争让俄国民众产生强烈不满,他们于国内发动起义,强迫沙皇于开战的第二年撤销与日本对抗的命令。最后,俄国将库页岛划给日本,从中国东北撤兵。同时,朝鲜的统治权,俄国也无条件给了日本。而这时,欧洲已经在亚洲抢夺了太多资源和财富,他们开始从亚洲悄悄撤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