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简史
6583900000009

第9章 猿 类人猿和原始人

哺乳动物被生物学家分成不同的几个目,而灵长目则是排在第一位的,灵长目包含狐猿、猿、类人猿以及人。特别要进行说明的是,之所以要将这些划为灵长目,都是以解剖学的相似性为依据的,与精神方面没任何关系。

对灵长目曾经的发展,地质学的记录中几乎没有相关知识。这个目大部分是生活在森林中的,比如狐猿、长尾猿。也有一部分则生活在没有植物生命的岩石上,比如狒狒。这样,就注定它们很难被淹死,最后被沉积物掩埋于地层。而且,它们的数量并不多,所以,想要找到这些动物的化石非常不容易。显然,它们的祖先与马、骆驼等动物的祖先是不一样的。但是,我们很清楚,在大约4000万年之前,也就是新生代开始的最初,世界上便已经有早期的猿类、狐猿类出现了。虽然那时它们的大脑还无法与它们的后代相提并论,但大脑各部分的分工已经非常明确。

“新生代”中期结束了,这一时代的最旺盛时期也成了过去,灵长目迎来了生物史上最鼎盛的时期,这是继沼泽期以及爬行类动物之后的又一个全新时代。不过,地球气候则因新生代中期的结束而进入又一个冰河时期。之后,地球上也曾有过一段时间的温暖,但时间并不长,很快就又被推入到寒冷之中。而在不长的温暖期,亚热带地域成了河马的天堂,那些凶猛的剑齿虎则在今天热闹的伦敦舰队街[4]潜伏,时刻准备着捕食食物。每当地球开始一次寒冷期,总会有一些物种被大自然淘汰。但总有生物幸免于难,比如非常耐寒的长毛犀,大象的堂兄弟、身上披有长毛的猛犸,一直生活在北极完全不怕寒冷的麝牛以及驯鹿。时间过得飞快,几百年又过去了,北极的冰圈因为严寒得到向南方扩沿的机会,它们一直朝英国的泰晤士河以及美国的俄亥俄州扩展。在这段冰河时期中,地球也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得到回暖,只不过,它很快又被推回严寒之中。

地质学家将地球上曾有过的严寒期分成了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冰河时期,而那些间隔于冰河时期中间的温暖时期则被命名为“间冰期”。现在,我们在地球上仍旧可以找到冰河时期所遭受到的极度严寒印迹。根据推测,第一冰河时期距离现在已经有60万年的时间,而最近的第四冰河时期距离现在也有5万年之久。而类人猿的出现,便是在第四冰河时期。

进入新生代中期,猿的数量及种类在地球上变多,它们有着与人相似的腿骨、腭。但我们却只能在接近冰河时期的那一段时间里,才可以发现一点儿与人非常相近的猿类踪迹。这些踪迹并不是它们的骨骼化石,而是它们曾经使用过的生存器具。在欧洲,人们就发现了只用手才能制作出来的燧石片、打磨过的石片,这些工具被制作得非常锋利,显然是专门用于砍削、敲打、战斗所用的,而它们距离现在已经有50万~100万年的时间。因此,科学家将这些石头工具称为“原始石器”。不过,在欧洲发现的除了这些石器,再也没有其他有关像人一样的动物骨骼,以及其他器物。当然,这些石器完全有可能出于那些猿猴的杰作,而根本不可能是人类。只是,在爪哇的特利尼地区,科学家发现同一时期的地质中,真的有猿人头骨,包括其他骨头、牙齿。这些猿人的头盖骨大于我们今天所有类人猿的头盖骨,而且它们似乎完全可以站起来直立行走。现在,我们将这种猿人叫作“直立猿人”,即可以站直身体,用两脚走路的猿人。直立猿人所留下的少量骨骼化石,成为我们今天仅有的,可以用来揭秘那些“原始石器”的唯一有用的历史资料。

在距离今天25万年前的砂石层中,科学家终于又找到了原始人留下的踪迹。岩石层中,有很多它们使用过的石器,但石器的制作水平比原始石器要进步得多。它们不但比原始石器精致,而且样式也得到进一步改进,变得好看起来。只是,石器要比今天人类使用的工具大很多。后来,科学家又在海德堡的一个砂坑中发现了与人类极为相似的腭骨,只不过,这种腭骨完全没有下巴,那样子看上去很是奇怪,比现在的人类腭骨重并且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推断:该动物应该还不能发出清晰的声音来,因为它们的舌头完全不能灵活转动。科学家则根据腭骨进行另外的推测:该种动物会有健壮的四肢与身体,非常沉重,而且全身布满毛发,样子与人有些相近。于是,这种动物便被科学家命名为“海德堡人”。

根据笔者自己的看法,这块被发现的腭骨将让充满好奇心的人类大伤脑筋。当我们以现在的眼光去观察腭骨时,就如同在使用一个已经坏了的望远镜看向远方一样。我们几乎可以看到,在广茂的土地上,似乎有躲于森林中的长毛犀,也有爬上树的剑齿虎。可真的想要进一步对它们仔细观察,却发现它们一下子就消失不见了。我们只在岩石中发现它们亲手制作出来的,数量可观的石器。

不过,这并不比在沙塞克的皮尔丹发现的骨骼更让人费解。因为在皮尔丹的堆积层中,也发现了某种动物的骨骼,它们距离今天已有10万~15万年。权威的地质学家认为,这些骨骼比海德堡人的骨骼出现得还要早。而这些动物的头盖骨,要比现在人们所知道的所有类人猿的头盖骨都大得多,它与人类的头盖骨很像。除此之外,还有一块骨头,是与猩猩的腭骨相似的。这几乎让人想不出它是来自动物身体的哪一部分,或者是不是该动物身上的骨骼。而在另外的一块棒状骨上,有一个明显的人工钻研而成的小洞;其中还有一块鹿的腿骨,上面划刻着一种痕迹,如同符木的样子。这些遗骨,都是在皮尔丹地区发现[5]的。

到底是什么样的动物,可以在地面,在骨头上进行人工钻孔,并刻画痕迹呢?

科学家将这些骨骼化石称为“原始人”,认为它们与其他类猿动物并不相同,而且与海德堡人也不一样,甚至与现在的类人猿也有明显区别。这些骨骼化石除了在皮尔丹发现之外,其他再也没有原始人的痕迹了。但是,在经历了10万年时间的沙砾层及沉积层中,有越来越多的燧石及石器被科学家发现。这时的石器,比起原始石器明显不一样,在它们身上,考古学家已经能看到它们不同的样式,包括刮刀、石钻、尖刀、投枪、掷石、石斧等。

我们对灵长目的了解,越来越与人相接近。下一章内容里,我们就可以看到尼安德特这种人类的先驱者。虽然它们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但却已经与人类非常相近了。

在此,我必须要特别告诉大家: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科学家认为那些动物就是人类的直系祖先。这包括原始人以及海德堡人,它们都不过是与人相近的一个物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