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司马
6645100000025

第25章 高手的隔空过招

此后,刘备激于义愤,大举伐吴,却被陆逊火烧连营,惨败而逃至白帝城。刘备无颜再回成都,后在白帝城染病而死。临死之前,刘备托孤于重臣诸葛亮。诸葛亮遂扶立幼主刘禅继位。

曹丕闻讯后大喜,对群臣说:“刘备一死,我还有何忧?为什么不乘其国中乱局,起兵讨伐呢?”

自曹操死后,曹丕一直未能在军事进攻上有所建树,因此很想抓住这个机会建功立业,以证明自己的军事才能也不逊于父亲。

老成持重的太尉贾诩认为此时并非进攻蜀汉的良机,对曹丕说:“刘备虽死,诸葛亮犹在。刘备必定会托孤于诸葛亮,诸葛亮尽心竭力辅佐幼主,我们就很难获胜。陛下不可仓猝讨伐。”

曹丕已经越来越听不见反对意见了,他脸色一沉,正要说话,却听朝班中一人大笑道:“不乘此时进兵,更待何时?”

曹丕定睛一看,说话的人是司马懿,不由面露喜色。司马懿这一出头,曹丕就用不着自己多费口舌来驳斥德高望重的贾诩了。

司马懿曾经从贾诩的处世智慧中获益良多。贾诩可以说是他的人生偶像之一。那么,司马懿为什么要当着曹丕的面与他的偶像贾诩大唱反调呢?

司马懿这么做,说穿了就是要讨曹丕的欢心,以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权力。司马懿对曹丕掌权后的变化心知肚明,他更深切地领悟到,对于曹丕的提议,直接否定是最不可取的。而沉默不语也不会让自己得到任何好处。只有迎合,并为其出谋划策才是最好的应对。所以,他采用了这样的恭维策略。

权力场上的诸多实例强悍地证明了,虽然恭维上司会让同僚们不齿,但却是可以让上司感觉良好最有效的招术。毕竟,上司也是人,这世上又有哪一个人会毫无理由地拒绝他人对自己的认可呢?而上司感觉一好,这前途不就看涨了吗?

司马懿自甘庸俗,不惜媚上求宠,这还是那个心高气傲,孤芳自赏的年轻人吗?谁又能想到他为了自保,为了权力,竟会如此变脸呢?看来,权力在改变曹丕的同时,也在悄悄地改变司马懿,只是他尚不自知罢了。

曹丕笑问道:“仲达,有何高见?”

司马懿说:“如果只起我大魏之兵,急切间恐怕难以取胜,必须内外夹攻,让诸葛亮首尾不能相顾。请陛下起五路大军,必可成就大事。”

曹丕惊讶地问道:“何为五路大军?”

司马懿说:“陛下可修国书一封,派使者前往辽东鲜卑国,用金帛打动鲜卑国王柯比能,让他起辽东羌胡番兵十万,先从旱路从西平关攻打西川。这是第一路。陛下再修国书一封,直入南蛮之地,见蛮王孟获,让他起十万蛮兵,攻打永昌、牂牁、越隽等郡,这是第二路。再派使者入吴,让孙权起兵十万,攻打两川峡口,径取涪城。这是第三路。然后再让降将孟达起上庸之兵十万,西攻汉中,这是第四路。最后命大将军曹真为大都督,提兵十万,从京兆出阳平关直取西川。这是第五路。大军五十万,分五路进兵,诸葛亮就是有通天之能,也难抵挡!”

司马懿的这一计确实非同小可!五路大军压境,在声势上张扬威武,单单在斗志上就很容易瓦解蜀国军心。

曹丕大喜,立即按照司马懿的计策一一行事。

司马懿通过献这一计,在曹丕心目中加足了印象分,但却激发了以贾诩、王朗、华歆为首等元老重臣的不满。正如司马懿看不惯孟获靠着投降就名利兼收一样,在贾诩王朗华歆等人的眼中,司马懿也不过是一个青涩的后生小辈。现在,司马懿媚主求荣,深得曹丕器重,自然也让元老们心生妒忌了。

这妒忌心一生,公正心自然就消失了。司马懿靠夹着尾巴做人,慢慢挽回了最初因曹操而起的负面印象。但是,当他成为曹丕跟前炙手可热的红人后,那些关于“鹰视狼顾”的不经之论,渐渐又沉渣泛起,重新在士大夫阶层中传播开来。

在司马懿提出这个“五路攻蜀”计策之前,诸葛亮早已名满天下,司马懿当然是知道诸葛亮的,但是诸葛亮却并不知道司马懿。在曹丕按照司马懿的建议,将“五路攻蜀”付诸实施后,诸葛亮终于知道了司马懿的存在。

这是两大绝世高手之间的第一次隔空过招。司马懿给诸葛亮出了一个大难题。那么,诸葛亮会如何应对呢?

面对五路大军咄咄逼人的攻势,诸葛亮的办法竟然是连续多日称病在家,闭门不出!

这可把刚刚继位的刘禅吓坏了!六神无主的刘禅在多次派人催请无果后,只能亲自登门延请。

诸葛亮在蜀汉最需要他的时候,为什么没有勇担重任,而是退避三舍呢?

诸葛亮其实不是退缩,而是闭门苦思应对之策。在刘禅坐立不安的这几天里,诸葛亮竭尽平生之智,已经想好了退兵妙计。

诸葛亮知道五虎将之一的马超,父子数代,世居西凉,在羌胡中威望极高。他派了一名使者,星夜赶去知会马超,让马超紧守西平关,并用金帛收买番兵。鲜卑国主柯比能本是曹魏用金帛收买的,马超同样施以金帛,再加上马氏与其的世代交情,这一路自然不攻自破。

诸葛亮又派魏延,分成左右两军,施以疑兵之计,以抗南蛮孟获。孟获不熟地形,见了疑兵,不敢深入,也就退兵而归。这又解决了一路。

诸葛亮知道孟达与李严曾经结下生死之交,所以让李严给孟达写了一封信。孟达顾念旧情,只是虚晃一枪,并未发力进攻。这一路也迎刃而解。

诸葛亮又派赵云引军镇守阳平关,迎击曹真。曹真见其他几路兵马未能遥相呼应,失了气势,不久自退兵而去。

诸葛亮还知道,东吴并不会真正为曹魏卖命,必然先观望其他几路的战况。如果另外几路接连获胜,东吴就会加入战团,分红战果。如果另外几路踟蹰不前,东吴必定对曹丕虚与委蛇,隔岸观火。诸葛亮解决前四路,自然也就解决了东吴这一路。

诸葛亮随即派邓芝出使东吴,与孙权再次结成联盟,共同对付曹魏。

司马懿的第一次出招就这样被诸葛亮貌似轻松地化于无形。只有诸葛亮自己知道,这一次应对用尽了自己所有的智慧和平素的积累。那个能够构画出“五路攻蜀”计谋的人,绝不是一个普通人。这个名叫司马懿的人必将成为自己这一生中最难对付的劲敌。

当然,诸葛亮在直面迎接司马懿的挑战的同时,也毫不客气利用了司马懿为自己“创造”的大好机会。

首先,他利用这个机会让刘禅像他父亲刘备那样亲自上门延请,从而再一次确认了自己在蜀汉的崇高地位。

其次,他利用这个机会,创造出了一个“安居退五路”的新神话,再一次巩固了自己在蜀汉神坛上的高大形象。

再次,他利用这个机会,消弭了可能存在的内部阻力,而与曾经置先帝刘备于死地的东吴孙权缓和了关系,再一次结成联盟。

从这个角度来说,诸葛亮也是司马懿这一生中最难对付的劲敌。司马懿从诸葛亮的从容应对中也深切体会到了诸葛亮那非同寻常的智慧,从此不敢对他有任何的掉以轻心。

五路大军,无功而返,曹丕对始作俑者司马懿没有丝毫的不满,却对背叛了自己,再次与蜀汉联合的孙权充满了愤怒。

曹丕不顾众臣的反对,对孙权给出了一个天子所能给出的最高封赏,但孙权还是背弃了他。这对于曹丕的自尊是一种极大的伤害。曹丕立即决定,要亲自率领大军,讨伐东吴。

这时候,侍中辛毗站出来委婉劝阻说:“陛下,现在天下新定,土阔民稀,此时用兵,恐怕不能得利。今日之计,不如养兵屯田十年,等到足食足兵的时候,再用兵不迟。到了那时,吴蜀自然可以攻破!”

曹丕听了,勃然大怒道:“你这真是迂腐之论!现在吴蜀连和,早晚会来侵犯我大魏国境,怎么可能等待我们屯田养兵十年?!”

辛毗被曹丕这一顿斥骂,脸上一阵红,一阵白,讷讷而退。

辛毗和曹丕的关系本来是非常亲密的。当初,曹丕历尽磨难,终于被曹操立为太子后,曾经在密室中搂着辛毗的脖子吐露自己内心的欢欣之情:“辛公,你可知道我心中是何等的欢喜!”

但是,信任无间的亲密关系也抵挡不住“伯克利甜饼法则”的侵蚀。曾经的“辛公”在忤逆了曹丕的心意后,遭到了拥有至尊权力的曹丕的毫不留情的当众斥骂。

站在一旁的司马懿暗自庆幸自己早就调转方向,没有继续谏阻曹丕的任何想法。否则,遭到这尊严扫地的凌辱的很有可能就是自己了。

……

心理感悟:任何的挑战背后一定暗藏机会,就看你能不能发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