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国行者的故事
6684100000002

第2章 佛陀的故事(1)

【商人的四个老婆】

释迦牟尼在一次法会上说:某地有个富商共讨了四个老婆,第一个老婆伶俐可爱,整天作陪,寸步不离;第二个老婆是抢来的,是个大美人,第三个老婆,沉溺于生活琐事,让他过着安定的生活;第四个老婆工作勤奋,东奔西忙,使丈夫根本忘记了她的存在。

有一次,商人要出远门,为免除长途旅行的寂寞,他决定在四个老婆中选一个陪伴自己旅行。商人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四个老婆,第一个老婆说你自己去吧,我才不陪你!”

第二个老婆说:“我是被你抢来的,本来就不心甘情愿地当你的老婆,我才不去呢。”

第三个老婆说:“尽管我是你的老婆,可我不愿受风餐露宿之苦,我最多送你到城郊!”

第四个老婆说既然我是你的老婆,无论你到哪里我都跟着你。”

于是商人带着第四个老婆开始了旅行!

最后,释迦牟尼说:“各位,这个商人是谁呢?就是你们自己。”在这则故事里,第一个老婆是指肉体,死后还是要与自己分开的;第二个老婆是指财产,它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第三个老婆是指自己的妻子,活时两个相依为命,死后还是要分道扬镳;第四个老婆是指自性而言,人们时常忘记它的存在,但它却永远陪伴着自己。

【旷野里的两个商人】

佛陀在王舍城时,有许多出家修行的比丘。跟从佛陀修行的比丘,个个都获得了成功。但是,跟从提婆达多修行的人,却走上了歪门邪道。

佛说:“不仅是今日依我教法修行的人,都得到了大利益;依提婆达多教法修行的人,都受到苦报。其实,世界上的事情,从来都是如此。”接着佛陀告诉大家……

在过去,有两位商人,各带领了五百位商人出外经商,这两队人同时来到一个旷野。这时,一个夜叉鬼化身成年轻人,穿着高贵的衣服、头上戴着花,一边走,手里还一边弹着琴。见到商人,就对他们说:“你们何必辛辛苦苦载这么多的粮草和水?不如扔了这些行李跟我走,前面不远的地方,就有清澈甘甜的水,更有肥美的草。我来带路!”

其中一位带队的商人,被年轻人的言行所蛊惑,立刻放弃所有背负的水和粮草,跟着年轻人先走了。

另一位带队的商人则说我们现在并没有真的看到水草,还是应该谨慎些,不能丢弃身上的粮草!”

结果,丢弃水和粮草先走的这一队商人,因为找不到水和粮草,全部渴死了。另一队商人,则顺利地到达了目的地。

佛说:“当时,不放弃水草的人,就是我;而放弃水草的,就是提婆达多。”

【国王和他的前妻】

从前,菩萨有两个哥哥,共兄弟三人,遭逢世上大旱,黎民相互吞食。兄弟三人为了活命,一起出去寻找食物。经过高山险谷时,好几天没有吃的。两个哥哥道:“先用老婆来救命,大概也行吧?”于是大哥就先杀了自己的老婆,分成五份。小弟仁慈,为此非常伤心,不肯吃;二哥又杀了自己的老婆,小弟更是哽噎悲哀。两个哥哥要杀弟妻。小弟道靠杀掉别人而保全自己,不是佛的仁义道德。我不能这么做。”

于是他把妻子带进深山,靠摘采野果而过活。就这么在山中住了不少年数。山中有个瘸子,与此妇人私姘,妇人蓄意杀死其夫,于是用诡计道:“按理该是卑妾劳作供养夫君,现在却是靠夫君养活。明天我想随夫君一起,但愿能一起经历苦难。”其夫道:“山势很险,你不要去。”三次推辞妇人不听,于是第二天两人同行。妇人见山高谷深,从后将其夫推下深谷。谷下有条河,河边有神仙,神仙接住那人,使其未受伤害。那妇自以为得逞,非常高兴,回去就与那瘸子同住在一起了。那人沿水边行走,遇见一群商人。他把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说了出来,很得商人同情,于是将他带到一个大富之国。

这个国家的国王驾崩了,又没有太子继位,群臣相互谦让,找不出合适的人可以当国王的,于是就找了位梵志来占卜。路上的行人只要有合乎此相的,就立其为王。梵志一见菩萨就道善哉,这位就是有道之君啊!他会为百姓创造幸福,将天仁施之于全国。”群臣百姓,个个挥泪称好,齐声祝愿万寿无疆。大家将菩萨迎进宫去,立为国王。新国王即以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养育人民,所有邪恶之术,全部废除。国王又对百姓授以五戒,宣扬广布十善,全国百姓都持戒,于是天帝也保护这个国家。妖魔鬼怪奔走逃窜,毒害气体消散不闻,五谷丰登,瓜果丰熟。国王对邻国施以正化,于是化仇消憾重新为亲,四方百姓拖儿带女云集而来。

那淫妇也搀扶着瘸子夫婿入国乞讨。她对国人讲述,说她过去曾为了躲避世难而带了丈夫进深山,现在特来归仁。一国之人莫不感到非常奇怪,都道:“如此贤惠的妇人可以载人史册了。”国王夫人道该得到重赏。”于是国王召见此妇。国王一见就问:“你认识天子不?”妇人吓得直叩头。国王向宫人陈述了前后经过。执法大臣道:“这可以施以殊刑。”国王道:“诸佛都以仁为三界最上之宝,我宁可自己去死,也不能违背仁道。”于是夫人派人将她赶出国去,扫除了她的脚印。

佛告诉鹙鹭子:“国王就是我,那跛子就是调达,那妇人是好首。菩萨就是如此意志坚定行持戒度无极。”

【龙的烦恼】

龙有龙的苦恼,他的对头就是金翅鸟(迦楼罗)。金翅鸟是以龙为食的,他的身形很大,两个翅膀一扇,就能把海水扇开,海里面的龙就现出来,他就能把龙抓住吃了。

释迦牟尼佛出世以后,龙向佛求救。佛就将自己的袈裟送给龙王,嘱咐将袈裟分成一条一条的,给龙们披在身上,金翅鸟就不敢吃了。而佛的袈裟是分之不尽的,无论有多少龙,都分之不尽。

据说破斋犯戒的佛教徒,多数都堕落为龙身。佛在世的时候,有两位婆罗门,他们到寺院受八关斋戒。其中一位婆罗门受八关斋戒的目的是想要升天,另一位婆罗门则是希望在人间为王。

这位想升天的婆罗门受完戒,回到家以后,他的太太就劝他吃饭。八关斋戒中,有一条不能非时食的戒,就是过了午乃至到次日太阳未出前都不能吃饭。但是,太太劝他吃。

他说:“我不能吃。我在寺院受八关斋戒了,我不能犯戒。”

他的太太是信婆罗门教的,威胁他:“你背叛了婆罗门教,去相信佛教,这是不对的!你现在若不吃饭,我就到婆罗门的庙里去宣布你的罪状!”

这下子,他很害怕太太真的这样做,于是就吃饭了。结果没能升天却变成龙了。另外那位没有犯戒的婆罗门,果然做了国王。

有一天,在国王花园的水池边出现了一枚生果。管理人看见这枚生果,拿起来闻一闻,觉得味道非常好,于是辗转地献给国王的夫人,夫人又送给了国王。国王一吃,就向花园管理人说:“这味道香得很哪!我喜欢吃,最少每天要拿来一个!”

“这个果,就在水池边得到的。不知道是什么地方来的呀!我没有了,我没有办法再找到!”

“你一定要找到。没找到,我就要处罚你!”

管理人就在花园里,到处找,在那里忧愁……忽然间,来了一位老翁,对他说:“你忧愁什么?”这个人就如此如此地述说一番。老翁端来一盘同样的生果给他,说:“你送给国王,同时将这封信也交给国王。”

花园管理人就把这盘生果送给国王,同时呈上那封信。国王拿出信一看,知道想吃生果却惹出了麻烦!

这信上说:“我是龙王!我想受八关斋戒,请国王帮我找一本八关斋戒的本子。如果,你不找来给我,我就把你的国土变成大海!”

国王心想:“生果好吃,但是事情很难办哪!现在,这世界上已经没有佛法了,哪里有八关斋戒的本子呢?这可怎么办呢?”于是就召集文武百官开会:“谁有办法能找出一本八关斋戒的本子?”

“我们从来都没有听说过这件事,更不知道要到那儿去找。”有大臣这么说。会议的结论就是:“那么,大家尽量找一找了。”

宰相回到家后,仍愁眉苦脸地在想这件事。他的老父亲见了,问他:“你愁什么呢?”宰相便把事情向他父亲说了。

“我们家中有根梁柱,夜间常常放光,里面可能有什么事情,不妨把这根柱子剖开看一看!”于是,宰相就找人把柱子剖开。哇!果然是受八关斋戒的本子。他便将本子交给国王,国王就交给龙王了。

龙王拿到本子,对国王说:“前生你我二人都受八关斋戒,你没有破戒,所以做了国王。我破戒了,所以做了龙王。我现在感觉做龙很苦,所以还愿意受八关斋戒。”

这龙王有很多的龙子龙女,大家因此都受了八关斋戒。龙王死后就升到天上去了。升天后就来拜见释迦牟尼佛,佛为他说法,就得了须陀洹果。

【怀胎六年之谜】

释迦牟尼佛在未出家这前,是迦毗罗卫国的太子,名悉达多。太子的父亲是净饭王,即迦毗罗卫国的国君。净饭王宽厚、仁慈,全国臣民十分爱戴他。

净饭王的妻子摩耶夫人,有很高的智慧,她具备所有的美德,且才华横溢,性情温和,纯洁无瑕,深受人民的尊重。

摩耶夫人在恬静的环境中,由右肋生出太子悉达多。太子的降生给全国增添了福德与欢乐。但太子出生不久,王后摩耶夫人便离开人世,升入天界。

王后的亲妹妹波阇波提将悉达多太子抚养成人,国王又立波阇波提夫人为王后。

悉达多自幼智慧超人,国王敬请全国最好的老师教太子武艺、哲学、数学、医学、工巧及其他知识。太子文武全才,他的才华远远超过同时代的人。

悉达多太子长大成人后,力挫群雄,以其无可比拟的才华战胜诸国太子,得以迎娶绝世佳人耶输陀罗公主为妻,立为太子妃。

悉达多太子出家后,耶输陀罗则从太子修菩萨行,出家之夜起,便觉自己已身怀有孕了。

然而耶输陀罗太子妃怀身孕六年不产,众人都议论太子妃,说道:“太子出家修菩萨行,太子妃怎么会怀孕呢?难道太子妃品行不端吗?”

耶输陀罗公主面对众人的议论,义正词严地宣誓:“我无他罪,我所怀子确实是太子遗留之体!”

诸家族人都说:“那为什么久不生产,太子离家六年,你才怀孕呢?”

耶输陀罗太子妃回答说:“这不是我所能明白和说清的。”

诸释迦众人聚会商议此事,都诽镑太子妃与他人不轨而怀胎,想禀告净饭王,并狠狠地治耶输陀罗的罪。

够毗耶太子妃便向净饭王说:“我经常与耶输陀罗共住一室,我为她做证,她确实无罪。众人议论皆属诽谤。等待她生下孩子,看孩子与悉达多太子相似否,到时再处置她也不晚呀。父王,您一定要分清是非啊!”

净饭王素知儿媳品格高贵,行为端正,故相信公主是被诽镑,净饭王宽厚处之,众族人也就不敢再有所举动。等到悉达多太子成佛之夜,罗猴罗诞生了。

净饭王因太子出家,非常悲哀,时时思念出家苦行的儿子。净饭王见到刚刚出生的孙子,极像他的父亲悉达多太子,爱怜孙子如珍宝,以至忘记了因太子出家给他带来的忧伤。

净饭王告诉群臣说:“我的儿子出家至今未归,今得其子与父无异。耶输陀罗,我的儿媳品行端正,为国生子,其功莫大,以后再不可诽谤太了妃!”

举国上下皆大欢喜,庆贺罗喉罗的诞生。耶输陀罗公主终于得以昭雪。

悉达多太子修行成佛以后,为度父母及本国众生,回到故国迦毗罗卫国。

净饭王思儿心切,已白发苍苍。闻儿子回到故土,欣喜异常。耶输陀罗公主常独守内宫,思念夫君,日日祈祷,得知太子成佛归来,更是悲喜交加。儿子罗喉罗年已七岁,从未见过自己的父亲释迦牟尼佛。

佛回到迦毗罗卫国,度化众生,法轮常转,开启智慧。当时,净饭王及耶陀公主,常请佛人王宫饮食。

耶输陀罗精心准备了一百味欢喜丸欲敬献佛陀,也将百味欢喜丸交给儿子罗睺罗,让罗睺罗捧持献给父亲。

佛用神力变化为五百罗汉,个个皆如佛形象,与佛无异。罗睺罗年方七岁,从未见过父亲,却持欢喜丸径直走到佛前,奉献给佛祖。

此时佛收摄神力,又恢复比丘相,诸罗汉钵内皆空,唯见佛钵内装满欢喜丸。

耶输陀罗见儿子与夫君如此相知,想起自己曾蒙受的不白之冤,恭敬地问佛陀道:“我以前因为什么因缘怀孕六年?”

佛回答道:“罗睺罗前世时,曾做国王。当时有一位五通仙人来到王国,对国王说道,‘闻王以法治贼,请您治我罪!我总是偷用王水,用王杨枝。’

“国王说道:‘我刚刚登上国王尊位,今有水和杨枝,施于一切。’

“仙人道:‘国王虽已施杨枝与水,但我心不安,愿王治罪,不要让我以后有因果罪业之报。’

“国王说道:‘如果你一定让我治你的罪,可稍等片刻,待我从宫中返回时再说。’

“国王入宫六日方出,仙人在外饥渴难忍。仙人见王出宫,说道:‘恐怕国王是以此方法治我之罪吧?’

“国王出宫,仙人辞谢离去。由此因缘,五百世后,罗睺罗得六年在胎之果报。”